收藏 分销(赏)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111386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教学 创设情境,引导同学理解概念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引入这个环节〔制定〕、组织的好,后面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展开,同学就会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顺利地形成概念。给同学创设好问题情境,关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或蕴涵新的数学思想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会促使同学主动产生运用概念去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惯性,培养同学各种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千米的熟悉'时,因"千米'这一较大单位不同于"米、分米、厘米'可在课内直观演示,同学对"千米'的熟悉往往显得较为模糊,以致出现用"千米'来作旗杆、楼房等物的高度单位。为强化直观正确熟悉,可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跑一跑的方式来理解"千米'的大小。 通过1千米跑步的方式来熟悉"千米',这一深入的感性熟悉有效促进同学对知识的掌握。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不能直接给出"分数'的定义,必须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同学逐步形成"分数'的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罗列大量的、同学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实例,在教学中,我用平分一张纸、4个苹果、6面小旗等,来说明"单位1'和"平均分',然后再用"单位1'和"平均分'引出"分数'这个概念。 创造空间,引导同学发现规律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认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同学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教会同学规律,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同学探究规律的兴趣。因此,在这一阶段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纳丰富的方式,引导同学自主探究。例如:教学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另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乘得的两个积相加)是教学中的难点,必须要在前面学习某些知识时适时逐渐地进行渗透。在学习数的熟悉时进行渗透,如24=20+4,要让同学理解后会说:24是由2个十、4个一组成,20与4这两个数的和是24。 这样就为学习乘法分配律中的"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进行了渗透。再如应用题教学中,培养同学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是教学的难点,必须要及早地不断地进行渗透。我在教"10以内数的熟悉'时,就开始有目的地渗透简单一步应用题结构的知识。如,讲"3'的时候,先拿出两辆汽车的图形,又拿出一辆汽车的图形,接着演示说:"停车场原有两辆汽车,又开来一辆,停车场共有几辆汽车?'然后,让同学学着说。这里不是单纯讲"3',还使同学对一步应用题是由两个条件、―个问题构成的基本结构有个初步的印象。 2小学数学有效性课堂教学 教师要设立有效的教学目标 做为教学活动的灵魂所在,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新课程对同学在每个阶段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思维能力和价值观的培养都有具体的要求。教师在每一节数学课堂上都要针对新课程设置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师要仔细地研读教材和挖掘教材,因为教材为同学学习提供了直接的媒介和直观的方法,教师要在教材的精髓和新课程的教学要求之间平衡,最后找到合理有效的教学目标。教师要把教材中的内容变成互相关联的知识点,设置逐层深入、层层递进的教学目标。 教师要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 关于小同学来说,采纳大量的情景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革新地改变教材中例题的浮现方式和讲解方法,以同学喜闻乐见的形式对数学的原理和公式进行解说。教师可以利用同学熟悉的童话故事或者卡通形象来浮现,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同学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枯燥的数学知识就这样简单地被同学理解了。教师设置的教学情境要注意和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服务,使得同学感兴趣的事物成为启发同学学习的兴奋点。 教师要注重提问的有效性 教师是组织教学和引导教学的角色,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提问的形式来帮助同学理解数学知识。在具体的教学之中,教师要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同学对某一知识点的具体掌握,教师提出的问题不可以过于宽泛和全面,这样会导致同学不知所云。另外,在一个班级同时学习数学的孩子,其对数学知识的接受程度受到同学认知水平的影响和思维能力的阻碍。同一道题关于思维能力不同的同学来说,其理解程度是不同的。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个同学的个体差异,在提问中要针对同学的不同状况,适度地进行提问。关于基础的问题,教师要重点提问中等生和差生,关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提问优等生。 3激发同学的学习数学的动力 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说明,适宜、恰当的环境能有效激发人们的思维与情绪,提升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在教学中,为同学的学习活动创设和营造一个优良的环境,让他们的学习处于一种真实、优美、和谐的场景中,从而激发对学习的热情。首先,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原有抽象、逻辑、符号化的学习内容变得生动、形象、直观、真切,缩短时间距离,排除学习障碍,有利于同学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丰富情感体验,形成积极态度 在课堂教学中,缺乏情感参加,就无法感觉到情感的魅力。体验不到情感的学习,是一种不圆满的学习,是缺乏灵魂与活力的学习。华裔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崔琦先生说过:"喜爱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果数学教学使同学饱受挫折而与成功的喜悦无缘,同学也就不会喜爱,更谈不上"终身学习的愿望'了。所以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成为喜爱和好奇心的源泉。数学教学中每一个数学概念的学习,公式、法则、数量关系的分析,只有同学自觉地参加到教学过程中来,同学才有可能在体验成功的愉悦时,培养同学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学习的积极态度。数学课堂中要使同学学会按自己的意愿形成合适自己的学习状态,用数学逻辑的准确性、数学概念和结论确实定性以及推理的规则等,使他们自觉地遵循思维规律、规范思想形式,调控自己情绪、情感发生的强度,保护健康适宜的情绪状态投入数学课堂活动中。数学知识必须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掌握,数学思维品质、数学能力也必须要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来培养,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准确把握好训练的时机和训练方式,讲究科学性、层次性、艺术性。 激活知识积淀,增进自主学习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所有学习都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同学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和单纯地传递、复制课本知识,而是主动地依据先前熟悉结构注意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学习内容。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同学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为了学习新知识,必须有一定的知识积存,但具备先前的知识并不意味一定能学到、学好新的知识。因而,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教师积极引导同学开展自主探究性学习,加强培养同学形成一种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已学的知识中独立获取新知识,得到新经验,产生新熟悉。 4数学兴趣培养 进行情感交流,促进自主学习兴趣。 优良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初中生的情感容易在行动中反映出来。如果一位同学因受到某位老师的叱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假设一位同学因事受到有关老师的表扬和欣赏,那么他会喜爱这位老师而喜爱该老师所教的学科,而积极主动的学习。所以老师在教学中,在与同学交谈中,应强化与同学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同学的关系,亲近他们,爱护他们,对学困生采用少一点"威严',多一点"亲切'的方法,保护同学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也能增进互相间的情感交流,使同学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爱"数学老师'而喜爱"学习数学,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 抓住同学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激发主动学习兴趣。 好奇是青少年的天赋,"问题是数学的灵魂'。有意义、有趣味的问题有其独特的魅力可诱发同学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并促使他们为之绞一番脑汁,费一番苦心,探究它,解求它,所以课堂上应依据该节课的内容,精心巧妙地制定一些有意义的问题,以调动同学思维的积极性,引发学习兴趣。从而使同学感到新奇,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另外针对同学的好奇心,利用课外活动讲数学家的故事,猜数学谜语,针对同学喜胜不服输的心理,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比赛和游戏,这些都非常受同学欢迎,适时地把他们引入课堂或课外活动中,可极大地调动同学主动学习的兴趣。 通过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熟悉倾向. 当同学在学习中获得某一成功,必定产生愉快的情绪:假设是不断地获得成功。则学习数学和愉快情绪就会建立稳定的联系.同学对数学学习就有了兴趣,正如苏联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所言:"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庞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在具体教学中,要按部就班,加大题目难度让同学解答.这样同学就有了成功感。关于同学的任何一点进步都要在班上及时表扬,激励,以此来提升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