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PH计的使用与维护标准化操作规程
酸度计简称pH计,由电极和电计两部分组成。使用中假设能够合理维护电极、按要求配制标准缓冲液和正确操作电计,可大大减小pH示值误差,从而提升化学实验、医学检验数据的可靠性。
一、正确使用与保养电极
目前实验室使用的电极都是复合电极,其优点是使用方便,不受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的影响,且平�速度较快。使用时,将电极加液口上所套的橡胶套和下端的橡皮套全取下,以坚持电极内氯化钾溶液的液压差。下面就把电极的使用与维护简单作一介绍:
⒈复合电极不用时,可充分浸泡3M氯化钾溶液中。切忌用洗涤液或其他吸水性试剂浸洗。
⒉使用前,检查玻璃电极前端的球泡。正常状况下,电极应该透明而无裂痕;球泡内要充满溶液,不能有气泡存在。
⒊测量浓度较大的溶液时,尽量缩短测量时间,用后仔细清洗,防止被测液粘附在电极上而污染电极。
⒋清洗电极后,不要用滤纸擦拭玻璃膜,而应用滤纸吸干, 避免损坏玻璃薄膜、防止交叉污染,影响测量精度。
⒌测量中注意电极的银―氯化银内参比电极应浸入到球泡内氯化物缓冲溶液中,避免电计显示部分出现数字乱跳现象。使用时,注意将电极轻轻甩几下。
⒍电极不能用于强酸、强碱或其他腐蚀性溶液。
⒎严禁在脱水性介质如无水乙醇、重铬酸钾等中使用。
二、标准缓冲液的配制及其保存
⒈pH标准物质应保存在干燥的地方,如混合磷酸盐pH标准物质在空气湿度较大时就会发生潮解,一旦出现潮解,pH标准物质即不可使用。
⒉配制pH标准溶液应使用二次蒸馏水或者是去离子水。如果是用于0.1级pH计测量,则可以用一般蒸馏水。
⒊配制pH标准溶液应使用较小的烧杯来稀释,以减少沾在烧杯壁上的pH标准液。存放pH标准物质的塑料袋或其它容器,除了应倒干净以外,还应用蒸馏水多次冲洗,然后将其倒入配制的pH标准溶液中,以保证配制的pH标准溶液准确无误。
⒋配制好的标准缓冲溶液一般可保存2―3个月,如发现有浑浊、发霉或沉淀等现象时,不能持续使用。
⒌碱性标准溶液应装在聚乙烯瓶中密闭保存。防止二氧化碳进入标准溶液后形成碳酸,降低其pH值。
三、pH计的正确校准
pH计因电计制定的不同而类型很多,其操作步骤各有不同,因而pH计的操作应严格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正确进行。在具体操作中,校准是pH计使用操作中的一重要步骤。表1的数据是精度为0.01级、经过计量检定合格的pH计在未校准时与校准后的测量值,从中可以看出校准的重要性。
━━━━━━━━━━━━━━━━━━━━━━━━━━━━
标准pH┄┄┄校准前误差〔pH〕┄┄┄校准后误差〔pH〕
━━━━━━━━━━━━━━━━━━━━━━━━━━━━
━━━━━━━━━━━━━━━━━━━━━━━━━━━━
无论pH计种类很多,但其校准方法均采纳两点校准法,即选择两种标准缓冲液:一种是pH7标准缓冲液,第二种是pH9标准缓冲液或pH4标准缓冲液。先用pH7标准缓冲液对电计进行定位,再依据待测溶液的酸碱性选择第二种标准缓冲液。如果待测溶液呈酸性,则选用pH4标准缓冲液;如果待测溶液呈碱性,则选用pH9标准缓冲液。假设是手动调节的pH计,应在两种标准缓冲液之间反复操作几次,直至不需再调节其零点和定位〔斜率〕旋钮,pH计即可准确显示两种标准缓冲液pH值。则校准过程结束。此后,在测量过程中零点和定位旋钮就不应再动。假设是智能式pH计,则不需反复调节,因为其内部已贮存几种标准缓冲液的pH值可供选择、而且可以自动识别并自动校准。但要注意标准缓冲液选择及其配制的准确性。智能式0.01级pH计一般内存有三至五种标准缓冲液pH值,如科立龙公司的KL-016型pH计等。
其次,在校准前应特别注意待测溶液的温度。以便正确选择标准缓冲液,并调节电计面板上的温度补偿旋钮,使其与待测溶液的温度一致。不同的温度下,标准缓冲溶液的pH值是不一样的。如表2所示:
━━━━━━━━━━━━━━━━━━━━━━━━━━━━
━━━━━━━━━━━━━━━━━━━━━━━━━━━━
━━━━━━━━━━━━━━━━━━━━━━━━━━━━
校准工作结束后,对使用频繁的pH计一般在48小时内仪器不需再次定标。如碰到以下状况之一,仪器则需要重新标定:
⑴溶液温度与定标温度有较大的差异时.
⑵电极在空气中暴露过久,如半小时以上时.
⑶定位或斜率调节器被误动;
⑷测量过酸〔pH<2〕或过碱〔pH>12〕的溶液后;
⑸换过电极后;
⑹当所测溶液的pH值不在两点定标时所选溶液的中间,且距7pH又较远时。
柴油压风机操作规程
一、压风机开机前的检查和准备:
1、检查各紧固部位有否松动,是否处在正常状态。
2、本机使用HS-13(冬天用)、HS-19(夏天用)压缩机油(SY12.77)、严禁其它规格油代用或不同规格油混用。打开加油螺塞,加足本机规定使用规格的润滑油,油位线至油标1/2~2/3处。
3、用手盘动主机扇2~3转,看是否转动灵活自如。查听有无障碍感或异常声响。
4、清理机器四周一切障碍。
5、上述各点均正常无误后,将闸阀拧到全开状态,启动柴油机使之在低速状态下运行5~10分钟。如有异常,应停机检查排除;如正常,可关小输气阀门,分2~3次将压力调到额定压力值。机器进入工作运行后,应全开闸阀。
二、压风机起动、运行和停车
1、开机前的检查和准备:柴油机机油、冷却水、柴油和压缩机机油。
2、开机前打开输气闸阀,使空压机空载起动。
3、柴油驱动按柴油机使用说明书执行。
4、在0℃以下环境工作时,应将润滑油加温至0℃以上方可开机,以防润滑油凝结造成事故。
5、开机使机器轻载运转5-10分钟后方可进入正常负载运转。
6、每次启动前和运转过程中,均应检查或按规定添加:柴油机机油、柴油,冷却水和压缩机油,特别是空压机油油面线,必须在规定位置(视油窗1/3~2/3处),否则,油位偏低易造成烧压、抱轴、拉缸,油位偏高则造成油耗过高、气阀积碳、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7、机器操作必须由专人管理和使用,发现问题及时采用措施,防止发生意外,以保证人、机安全。
8、 运行中要常常查看压力表读数是否正常,注意机器运转的稳定性;振动机声响是否正常、检查各部位是否处于正常状态;运转部位发热状况是否优良。一般气缸盖排气口温度不得高于200℃。曲轴箱油温度不得超过70℃,否则应停机检查。
9、每次工作结束时,让空压机轻载运行3~5分钟后方可停机。关于长时间运行的机器除随时注意柴油机的机油、柴油、冷却水和压缩机油外,每月至少要带压排油水、污物1~2次,如遇雨季或空气温度大的地方,每月要带压排放3~5次,以保证机器内部清洁,使压缩空气纯净。
三、压风机维护保养:
1、空气滤清消声器需作定期清洗。正常工作环境下每月清洗一次。清洗时将滤消声器打开,浸到金属洗涤剂中彻底清洗。(纸质滤芯用毛刷刷清,并用压缩空气吹净)累计工作500小时,改换消声器滤芯。
2、曲轴箱内的压缩机油要定期改换(注意停车后进行)。新启用的空压机使用一周后应换油。以后每运行400-500小时改换一次。换油程序:打开放油塞,排掉箱内油污,然后打开侧盖,将曲轴箱内沉定物擦洗干净,最后装上放油螺塞和侧盖。再从注油孔挤入干净的压缩机油至规定油位。
3、常常检查各紧固件和管路接头,防止松动、漏油、漏气。
4、定期检验安全阀,放气阀、压力表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注意安全阀的气孔不可堵塞。
5、每年对主机进行一次全面维护保养、清洗气阀部件,除去油污积碳、验证阀足是否平整,检查各运动部件的配合间隙,假设磨损过大影响机器的性能时应改换。
6、空压机假设长期停用,应作防锈处理。一般状况下,空压机不同意长期存放(一年以上),以防锈蚀等影响机器性能。重新启用时,需全部清洗。
凿岩台车安全作业规程
凿岩台车(也称钻孔台车)是一种隧道及地下工程采纳钻爆法施工的凿岩设备。它能移动并支持多台凿岩机同时进行钻眼作业。工作机构主要由推动器、钻臂、回转机构、平移机构组成。工作前应检查泵、电机等正常;并检查管路、接头等应无漏油、漏水和漏气等现象,确定各部操作杆、控制装置及仪表应处于正常。
一、行走作业
1、降下升降平台,倒回滑动工作台,缩回臂架,将导杆摆成水平,凿岩机坚持在始动位置,缩回支腿,方能行走。
2、台车行走前,应查看场地四周,确认前后左右无人及障碍物后,再按照引导人员的指示信号作业。切不可误触操作杆。
3、行走时要平稳,避免紧急操作发生意外事故,特别在上下坡时更应注意。由于台车的机体很长,即使转向角不大、机体的前端与尾端也会极度摆动,故操作时要特别慎重。
4、行走于狭窄坑道时,要特别注意四周。卷起电缆时,操作人员必须按照引导人员的指示进行作业。
5、液压油温应坚持在30~70℃范围,超过70℃时,应马上停止行走。
二、凿岩及其它作业
1、进入凿岩作业之前,应清除作业面上的浮石,特别是在凿钻锚杆孔时更应注意安全。
2、连接水管前,先用压缩空气排除管内的尘埃。
3、将绝缘的电缆线准确地接在供电装置上。
4、必须先张开支腿后,方可进行凿岩作业和升降平台上的作业。
5、在凿岩作业和升降平台上作业时,严禁移动机体。否则将损伤臂和导杆。
6、假设臂需移位时,必须先退回导杆,使顶点离开工作面,同时注意臂下是否有人,并且注意人应在臂移位时能触及到的安全距离以外。注意两臂不要互相碰撞,撞坏油管。
7、操作升降平台动作时,一定要用手势或信号提醒下方作业人员注意,随时查看下方的臂与导杆的位置是否正确。
8、移动臂时,不可让软管绊绕。
9、注意查看凿岩作业孔粉尘排出量大小,防止堵塞。
10、严禁用台车"找顶'或清除危石。
三、停车作业
1、不能将台车停放在软地基处,以及侧壁和顶部有落石或岩崩危险的地方。
2、台车停放后,应将导杆和臂就行走状态摆成水平位置,各操作杆置于中位,停止电动机和发动机。
3、避免在斜坡上停车。假设必须停车时,应张开支腿并垫以三角垫木,防止机器下滑。
4、操作人员因故暂离台车而停止作业时,也应切断台车电源。
四、其它注意事项
1、当发动机过热时,马上停止运转,待水温降低后再加注冷却水。冷却水温80~90℃时为正常。
2、发动机运转时,不可碰撞消声器和排气管部分,切忌在通风不良处长时间运转。
3、关上电源开关后,方可检查电气系统。
4、运转中,因导管、软管、液压部件等损伤引起漏油时,应马上停止发动机或电动机。
5、常常检查电缆是否有破损,是否被履带车辆压住或物体挂住、卡死以及长度是否足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