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09077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04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十校联合体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以下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怪癖〔pì〕  粘贴〔niān 〕 摭拾〔zhí〕   引吭高歌〔háng〕 B.商榷〔què〕  骨骸〔hái〕   放诞〔dàn〕   铩羽而归〔shā〕 C.悄然〔qiǎo〕 门框〔kuāng〕  蛰居〔zhé〕   汗流浃背〔jiā〕 D.磕绊〔kē〕   矫饰〔jiāo〕    炮烙〔pào〕   自怨自艾〔yì〕 2.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发韧  灰烬  跌宕  容消金镜  B.谬种  敷演  墓冢  蓊蓊郁郁 C.俨然  鉴别  熨贴  百无聊赖  D.攫取  寒喧  搭讪  天作之和 3.依次填入以下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当前必需采用有力有效的措施,继续强化打击力度,增加新闻造假的机会成本,深入     和制止虚假新闻,全力打造“信用媒体〞。 ②忙碌是一种充实,     更是一种庞大的充实,当我们茫然得不知道该做什么的时候,就要试着做自己。 ③《落日》中写重光葵签字的细节,显现出一个法西斯军人和政客老奸巨猾、不甘失败、强作    和面临失败而不得不屈服的心态。 A.鞭策    悠闲    冷静        B.鞭策    悠闲    宁静 C.鞭挞    悠闲    宁静        D.鞭挞    悠闲    冷静 4.以下各句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虽然他的厂子陷入了困境,但他做事非常有主见,往往自以为是,得到职工的称赞。 B.如今低价超值的商品往往深受广大消费者的追捧,一般价格的凹凸往往能决定产品的销量。平板电视作为和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一件家电产品,一直吸引着众多消费者的目光。 C.作为平常人,我们只有设身处地地替史铁生想想,才会明白当时他经历了多少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 D.在春游的路上,肖克成总是磨磨蹭蹭,耽误了大家不少时间,关于这个不速之客,我们都表现出了极大地不满。 5.以下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当前收藏市场空前活跃,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经济继续高速发展造成的,人们的文化、精神需求愈加广泛,加上人们手中有了收藏文物的活钱,使得关怀和参加收藏的人越来越多。 B.通过最近报刊上发表的一系列文章,给了我们一个十分有益的启发:要形成好的社会风尚,就必需强化国民素养教育。 C.无论如何,我们都有理由对将来的中国大学充满期待,因为我们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尝试着改革,从来没有停止向世界一流大学迈进的步伐。 D.芭蕾舞剧《泪泉》制作规模庞大,首场演出时,其独具匠心的舞美制定、优美的俄罗斯音乐以及摇曳不定的灯光,让人目不暇接。 6.以下几个句子组成上下衔接,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①立秋至处暑,秋阳肆虐,湿度较高,加之时有阴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点。 ②秋季的气候是处于“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 ③故有“秋老虎〞之说 ④“白露〞过后,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昼热夜凉,气候寒热多变,稍有不慎,容易伤风感冒,许多旧病也易复发。 ⑤被称为“多事之秋〞。 ⑥因此,秋季养生在对精神情志、饮食起居、运动导引等方面进行调理时,应注重一个“和〞字。 ⑦由于人体的生理活动与自然环境变化相适应,体内阴阳双方也随之发生改变。 A.②①③④⑤⑦⑥        B.②①⑦⑥③④⑤ C.②④⑤①③⑦⑥        D.②④⑤①③⑥⑦ 7.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D.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8.以下各句中加点词语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②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③古之学者必有师 ④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⑤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⑥思厥先祖父 ⑦行为偏僻性乖张 A.①②④⑥    B.②③⑤⑦   C.①④⑥⑦   D.③④⑤⑦ 9.以下各句的文言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C.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D.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 10.以下有关作家作品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晚年任楚国兰陵令,死后葬于兰陵。他是先秦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今存《荀子》为荀子及其门人所著。 B.赋是我国古代介于诗与散文之间的一种文体,它讲究辞采,体物铺陈。《赤壁赋》和《阿房宫赋》之“赋〞不同于《诗经》中“赋、比、兴〞之“赋〞。 C.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代表作有《沉沦》、《屐痕到处》、《迟桂花》。 D.鲁迅,浙江绍兴人。1918年5月第一次用“鲁迅〞为笔名,发表小说《狂人日记》,作品还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且介亭杂文》等。 二、现代文阅读〔共2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13分〕 听听那冷雨 余光中 ①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把伞撑着。而就凭着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天天回家,曲折穿过金门街到厦门街迷宫式的长巷短巷,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入非非。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尼那里来的。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二十五年,四分之一的世纪,即使有雨,也隔着千山万山,千伞万伞。二十五年,一切都断了,只有气候,只有气象报告还牵连在一起。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 ②听听那冷雨。冷雨,只要不是石破天惊的台风暴雨,在听觉上总是一种美感。大陆上的秋天,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饶你多少豪情侠气,怕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风吹雨打。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更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十年前,他曾在一场摧心折骨的鬼雨中迷失了自己。雨,该是一滴湿漓漓的灵魂,窗外在喊谁。 …… ③二十五年,没有受故乡白雨的祝福,或许发上下一点白霜是一种变相的自我补偿吧。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深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前尘隔海。古屋不在。听听那冷雨。 11.选文第一段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试举例加以分析。〔3分〕 答:                                                                                                                                               12.选文第二段化用南宋词人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对表达感情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3.选文结尾处说“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记忆〞前加“青苔深深〞有什么好处?〔3分〕 答:                                                                                                                                              14.请分别从自然和情感两个角度概括“听听那冷雨〞中“冷〞的含义。〔4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10分〕 写给母亲 贾平凹 ①人活着的时候,只是事情多,不计较白天和黑夜。人一旦死了日子就堆起来:算一算,再有二十天,我妈就三周年了。 ②三年里,我一直有个奇怪的想法,就是觉得我妈没有死,而且还觉得我妈自己也不以为她就死了。常说人死如睡,可睡的人是知道要睡去,睡在了床上,却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呀。我妈跟我在西安生活了十四年,大病后医生认定 她的各个器官已在衰竭,我才送她回棣花老家维持治疗。每日在老家挂上液体了 ,她也清楚每一瓶液体完了,儿女们会换上另一瓶液体的,所以便放心地闭了眼躺着。到了第三天的晚上,她闭着的眼是再没有睁开,但她肯定还是认为她在挂液体了,没有意识到从此再不醒来,因为她躺下时还让我 妹把给她擦脸的毛巾洗一洗,梳子放在了枕边,系在裤带上的钥匙没有解,也没有交代任何后事啊。 ③三年以前我每打喷嚏,总要说一句:这是谁想我呀?我妈爱说笑,就接茬说:谁想哩,妈想哩!这三年里,我的喷嚏尤其多,往往错过吃饭时间,熬夜太久,就要打喷嚏,喷嚏一打,便想到我妈了,认定是我妈还在牵挂我哩。我妈在牵挂着我,她并不以为她已经死了,我更是觉得我妈还在,尤其我一个人静静地待在家里,这种感觉就十分激烈。我常在写作时,突然能听到我妈在叫我,叫得很真切,一听到叫声我便习惯地朝右边扭过头去。从前我妈坐在右边那个房间的床头上,我一伏案写作,她就不再走动,也不出声,却要一眼一眼看着我,看得时间久了,她要叫我一声,然后说:世上的字你能写完吗,出去转转么。现在,每听到我妈叫我,我就放下笔走进那个房间,心想我妈从棣花来西安了?当然是房间里什么也没有,却要立上半天,自言自语我妈是来了又出门去街上给我买我爱吃的青辣子和萝卜了。或许,她在逗我,有意藏到挂在墙上的她那张照片里,我便给照片前的香炉里上香,要说上一句:我不累。 ④整整三年了,我给别人写过十多篇文章,却始终没给我妈写过一个字,因为所有的母亲,儿女们都认为是伟大又善良,我不愿意重复这些词语。我妈是一位一般的妇女,缠过脚,没有文化,户籍还在乡下,但我妈关于我是那样的重要。已经很长时间了,虽然再不为她的病而提心吊胆了,可我出远门,再没有人啰啰嗦嗦地叮咛着这样叮咛着那样,我有了好吃的好喝的,也不知道该送给谁去。 ⑤在西安的家里,我妈住过的那个房间,我没有动一件家具, 一切摆设还原模原样,而我再没有看见过我妈的身影。我一次又一次难受着又给自己说,我妈没有死,她是住回乡下老家了。今年的夏天太湿太热,每晚被湿热醒来,恍惚里还想着该给我妈的房间换个新空调了。待清醒过来,又宽慰着我妈在乡下的新住处里,应该是凉爽的吧。 ⑥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乡下的风俗是要办一场仪式的,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回棣花,就要去坟上,现实告诉着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 〔选自《青年文摘》2010年第11期〕 15.作者的母亲已去世近三年,但是文中划线句却多次提到“我妈没有死〞,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答:                                                                                                                                              16.第三段中写从前自己在夜晚写作时能听到母亲的叫声,而在母亲去世后仍能听到叫声,二者有何不同?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答:                                                                                                                                               17.结尾写到“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啊。〞结合全文,谈谈作者的泪水和哭泣中包涵着怎样的感情?〔4分〕 答:                                                                                                                                               三、古诗文阅读〔共21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8—21题。〔15分〕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乎!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8.以下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与:结交,亲附 B.后秦击赵者再                再:又一次 C.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速:招致  D.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礼:礼遇,礼待  19.以下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B A 至丹以荆卿为计       赵尝五战于秦        洎牧以谗诛         其势弱于秦 D C 斯用兵之效也。            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20.以下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齐国消亡的原因是“与嬴而不助五国〞。“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照顾文章开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句话。 B.作者对燕、赵两国,有赞扬,有批评。赞扬“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批评燕用刺客计,批评赵错杀良将。 C.作者批评的燕、赵失误的计策并不是其破亡的真正原因。从根本上说,其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D.“呜呼〞和“悲夫〞二语在这段话中各领出一层意思。“呜呼〞,惜其有良策而不用;“悲夫〞,哀其结果之惨。   21. 把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3分〕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3分〕                                                                             〔二〕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22—23题。〔6分〕 移家别湖上亭 〔唐〕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注:移家,搬家。湖上亭,地名。 22.“啼〞字精妙传神,请简要分析。〔2分〕 答:                                                                                                                                               23.本诗二、三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答:                                                                                                                                              四、语言表达〔8分〕 24.依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续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韧的毅力;                    ,                    ;                    ,                     。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观点。 25.阅读下面文字,用四个四字短语概括博客精神。(4分) 博客中没有永远的阳春白雪,也没有永远的下里巴人,这里没有权威,我们尊重每种声音,尊重每个个体,我们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既然要容忍各种声音,就得保持一种开放宽容的心态,你可以与不同的观点进行争鸣,也应该捍卫别人发言的权利。好的博客应该保持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有自己的操守,鄙视低级趣味的内容。在当今喧嚣浮躁、信息泛滥的社会中,博客的主人是保持原创思索的一群人!         ,        ,        ,        五、补写出以下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8分〕 26.〔1〕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              。〔《师说》〕 〔2〕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3〕长桥卧波,            ?复道行空,             ?〔《阿房宫赋》〕 〔4〕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念奴娇·赤壁怀古》〕 〔5〕微风过处,送来缕缕芳香,                          。〔《荷塘月色》〕 六、作文〔40分〕 27.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生活需要柴米油盐;有人说,生活需要清风明月碧水蓝天;有人说,生活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有人说生活需要人与人之间美好的情感……确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需要的还有许多许多。 那么,你认为生活需要什么? 请以“生活需要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7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2011学年第一学期十校联合体高一期末联考 语 文 答 案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