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油气生产场所“管沟电缆沟排污沟”
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油气生产场所“管沟电缆沟排污沟”安全管理,确保安全生产,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油气生产场所“管沟电缆沟排污沟(含地漏、污水井、水封井、检查井、污水污油池、排污管网等)”(以下简称“三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
第二章设计与施工
第四条 电缆沟的设计应依据GB50168《电气装置安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等标准,满足防火防爆、排水、接地、封堵隔断等要求。
第五条管沟设计至少满足以下要求:
1. 管沟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砌筑。
2. 为防止火灾蔓延,沟内分段封隔。管沟内每隔一定距离筑一道能承受一定压力的土坝封隔但要注意排水),坝的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 管沟在穿越不同场所时,如进出油泵房、油罐区防火堤等交界处,必须以非燃烧材料严密封隔。
4. 管沟末端出水及沟内隔离墙(坝)排水,均应设置水封,以防止外部火源窜入沟内或沟内火灾蔓延。
5. 严禁与电缆沟同沟设计。
第六条 排污沟设计按有关油气建设项目规范标准执行,满足防渗漏、排污通畅、有效关断等要求。
第七条“三沟”建设施工阶段要实施质量检查、监控、旁站监理;尤其要做好井沟池的开挖、浇筑、交叉、穿管、并行等关键点的质量控制和隐蔽工程的验收,并存档管理。
第八条“三沟”建设施工阶段要按照安全目视化管理要求,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必要时设专人监护。
第九条“三沟”投运前至少应满足以下要求:
1. 沟墙及人孔井、竖井墙壁完好,井盖、井座完好,标桩齐全,地面无塌陷。
2. 电缆沟地面平整,有坡度,无积水,无杂物,无渗水点面),无腐蚀性液体及易燃物品,排水畅通。
3. 电缆沟内井内)无其它管道原油、天然气等)通过;电缆沟包括电力井、电力埋管)与各种设施平行或交叉最小间距应满足GB50168《电气装置安置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并有可靠的防止油气渗透措施。
4. 电缆沟封堵及防火隔墙,防火涂料等防火设施、措施符合设计,施工质量合格。
5. 电缆必须放在电缆支架上,排放整齐,绑扎固定,电缆表面清洁无积灰。
6. 电缆沟盖板严密,防尘土和杂物掉落。
7. 地面应有电缆沟走向等警示标志。
8 .埋管管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封堵。
第三章运行与检查
第十条 各油气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三沟”基础档案资料,巡回检查、监测和维护保养制度,开展“三沟”风险辨识、隐患排查和治理,确保“三沟”隐蔽工程受控运行。
第十一条“三沟”基础档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
管沟:走向示意图,建筑构造(砖砌、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管沟内管线类别(油、水、污水等)、管径、投运时间,目前处置情况(盖板未填埋、已填埋、分段填埋等)。
电缆沟:走向示意图,建筑构造(砖砌、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等),管沟内电缆类别(电力电缆、控制电缆、仪表电缆等)、控制的设备、电缆规格,接地电阻测试情况,目前处置情况(盖板未填埋、已填埋、分段填埋等)。
排污沟:走向示意图、途径的井池、是否水封处理、最终去向、目前运行情况评价。
第十二条 对于“三沟”间有交叉、串通的,走向示意图必须予以标示,并明示封堵隔离措施。
第十三条 各油气生产单位应对排污沟、电缆沟、管沟进行油气浓度动态监测,防止油气窜入沟内,造成火灾爆炸事故。
第十四条 各单位应每半月对“三沟”专项检查一次,雨季加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记录。
检查项目包括但不限于:
1. 沟墙是否完好,人孔井及竖井墙壁有无裂缝、渗漏水现象,井盖、井座是否完好,井、标桩有无损坏缺失,查看有无塌陷、有无挖掘痕迹,电缆沟保护区内不得有违章建筑。
2. 电缆沟支架是否牢固、防火设施是否完善,构件、接地等装置是
否有脱落、锈蚀、变形,电缆装铠、铅皮外包是否完整、有无腐蚀损坏现象,电缆外皮温度是否超过规定值,排水是否完好。
3. 电缆沟沟道内是否有杂物、垃圾、积灰、积水等现象。
4. 对电缆中间接头加强巡查,以防接触不良烧坏,若有漏油现象及时处理。
5. 管沟是否隔断可靠、填埋彻底,水封是否完好,配套检漏井有无积水、是否干燥。
第四章维修与改造
第十五条维修与改造活动应遵照《公司工艺和设备变更管理办法》,履行变更申请、审批和许可手续。
第十六条对因技术改造、条件变化而产生的隐蔽工程的变更,必须及时更改走向布置图、现场目视化警示标志牌等,并登记备案。
第十七条维修与改造过程涉及作业许可,应办理作业许可手续,具体执行《公司作业许可管理办法》。
第十八条 维修与改造涉及启动前安全检查,按《公司启动前安全检查管理办法》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