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作业设计策略
历史作业是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而设计的学习任务集合。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获得学科能力,进而形成学科思想方法、内化历史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保证。以学科育人,滋养历史的核心素养,作业应紧紧围绕核心观点、核心概念和学科思想方法设计,并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从而达到减负增效提质的目标。
一、高中历史作业设计遵循的原则
1. 书面作业量要以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完成作业时间为依据,作业总量以三分之二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为宜。
2. 作业设计时教学目标与学情的一致性。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程度,进行分解、统整;分层、有序展开。但都应紧扣学习目标及学科思想方法,体现出内在贯通性。
3. 作业设计时情境、问题与教学目标的一致性。情境与问题的设计应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通过依托核心知识、概念,合理开发资源、有机组合史料、设计分解及综合性问题等,既体现在与目标学习指导下创设情境和设计问题,又做到在情境和问题中内化核心概念,观点和学习目标。
4. 作业设计时参考答案编制与作业设计意图的一致性。参考答案的功能,它应有助于作业设计意图的进一步显性化。参考答案的编制不是简单提供一个结论,而是要体现课程内容与学科思维方法的融合,体现史论逻辑的严密性。
二、作业设计的方法
1. 作业的有效性是建立在对历史核心概念精准把握的基础之上。领会核心知识、核心观点的内涵要义,这是进行作业设计的必要前提。
2. 要明确评价任务最终要达成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学情调整确定达成的学科思想、学科方法目标。将其分解成若干小目标,或阶段性目标设计作业。由分到总,逐层递进。即根据评价任务、评价对象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完成作业设计。
如,通过多种不同类型史料的互证,去明辨各类史料特有的证史价值,从中探求历史真相;从发展变化、多维观察或多元评价的视野贯通核心知识,进而内化核心知识。其分解问题的目标,可以是在提取材料信息的基础上,进而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解释和评价;或运用唯物史观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或对他人、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质疑或反思等。
3. 依据上述考量,创设依托历史或与现实相关的情境,把问题、情境与所学知识关联起来。
4. 开发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优秀文明成果等的典型史料,为设计作业提供信息支撑,但要重视史料价值的可靠性、史料内容的典型性、史料信息的丰富性、史料类型的多样性。
5. 每一个分解问题的设计都应隐含明确的目标指向,关注问题与问题之间的衔接性、关联度和系统性等。促使学生在解决渐进问题的体验过程中巩固知识,强化学科能力,领悟和掌握学科思想、学科方法。
6. 历史问题的现实反思,现实问题的历史回望,创设实践性的作业使学生对课堂的学习获得延续和拓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