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卷(卷1).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07910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2.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卷(卷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试卷(卷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 1、外伤大出血后,患者出现气少息微.全身乏力的理论根据是 A. 气能生血 B. 气能行血 C. 气能摄血 D. 血能养气 E. 血能载气 【答案】E 2、对三焦描述错误的是 A. 决渎之官 B. 原气之别使 C. 水谷之道路 D. 孤脏 E. 孤府 【答案】D 3、易出现精虚的两脏是 A. 脾.肺 B. 脾.肾妇心.肝 D. /心.肾 E. 脾.肝 【答案】B 4、到达上.下齿的经脉有 A. 肾经 B. /心经 C. 胃经 D. 肝经 E. 大肠经 【答案】C E 5、《素问・八正神明论》说:“月生无泻,月满无补,月郭空无治,是谓得时而调之。”此段文字体现的思维方式是 A. 整体宏观 B. 辩证唯物 C. 恒动变化 D. 天人合一 E. 动静相召 【答案】D 6、肾精不足导致的症状包括 A. 卤门迟闭 B. 牙齿松动 C. 腰膝酸软 D. 脑转耳鸣 E. 反应迟钝 【答案】A B C D E 7、对三焦描述错误的是 A. 决渎之官 B. 原气之别使 C. 水谷之道路 D. 孤脏 E. 孤府 【答案】D 8、《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皆属于 A. 热 B. 火 。.心 D. 风 E. 暑 【答案】B 9、六淫致病,其临床表现具有干涩特点的是 A. 风邪 B. 寒邪 C. 燥邪 D. 暑邪 E. 火(热)邪 【答案】C 10、“元神之府”指 A. /心 B. 头 C. 脑 D. 胆 E. 目 【答案】C 11、可用母子关系概括的是 A. 水和火 B. 土和金 C. 金和木 D. 木和土 E. 金和火【答案】B 12、“先安未受邪之地”属于 A. 治病求本 8.急则治标 C. 未病先防 D. 既病防变 E. 因地制宜 【答案】D 13、气不内守,机体功能严重衰竭,其病机是 A. 气滞 B. 气逆 C. 气陷 D. 气闭 E. 气脱 【答案】E 14、既属致病因素,又属病理产物的是 A. 戾气 B. 暑邪 C. 燥邪 D. 痰饮 E. 七情 【答案】D 15、不是津液不足形成原因的是 入.燥热之邪灼伤 B. 五志化火耗伤 C. 忧愁思虑暗耗 D. 多汗多尿 E. 吐泻太过 【答案】C 16、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肾 E. 肺 【答案】D 17、与痰饮.瘀血.结石致病相关的有 A. 导致疼痛 B. 继发性病因 C. 阻滞气机 D. 病理产物 E. 病程较长 【答案】B C D 18、属于古代哲学气概念的是 A. 元气 B. 云气 C. 精气 D. 烦气 E. 浩然之气 【答案】A C D E 19、“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其原理是 A. 精血同源 B. 气血同源 C. 肝肾同源 D. 乙癸同源 E. 津血同源 【答案】E 20、足阳明胃经的分布部位是 A. 下肢内侧前缘 B. 下肢外侧前缘 C. 下肢内侧后缘 D. 下肢外侧中线 E. 下肢外侧后缘 【答案】B 21、肺气的宣发生理功能有 A. 呼出浊气 B. 宣散卫气 C. 布散津液 D. 精微上输 E. 生成宗气 【答案】A B C D 22、某女,39岁。皮肤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中医“辨证求因”,其病因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暑邪 E. 火邪 【答案】E 23、属于“实则泻之”治法的是 A. 滋阴 B. 温阳 C. 活血 D. 填精 E. 生津 【答案】C 24、与女子胞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的脏腑有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A B C E 25、“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治法的依据是 A. 小肠泌别清浊 B. 脾运化水液 C. 肺宣发肃降 D. 肾阳气化 E. 肾主水液 【答案】A 26、“通因通用”适用于 A. 脾虚泄泻 B. 肾虚五更泄泻 C. 淤血崩漏 D. 肾虚小便频数 E. 久痢滑脱 【答案】C 27、按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之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肾 E. 大肠【答案】A 28、聚于胸中的气是 A. 元气 B. /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答案】C 29、体质概念所包含的基本内容是 A. 生理功能与心理特征 B. 形态结构与心理特征 C. 形与神 D. 先天与后天 E. 脏腑经络与气血津液 【答案】C 30、不属于气运动基本形式的是 A. 升降 B. 消长 C. 凝聚 D. 弥散 E. 出入【答案】C D 31、手太阳经的分布部位是 A. 上肢内侧前缘 B. 上肢外侧前缘 C. 上肢内侧后缘 D. 上肢外侧中线 E. 上肢外侧后缘 【答案】E 32、属于脏腑之精的有 A. 肾精 B. 肺精 C. 肝精 。.心精 E.脾精 【答案】A B C D E 33、偏阴质者,病后康复调理应注意的是 A. 慎用滋腻之品 B. 宜用滋阴养气 C. 宜用酸涩收敛 D. 宜用大补气血 E. 宜用辛辣厚味 【答案】A 34、属于脏腑之精的有 A. 肾精 B. 肺精 C. 肝精 。.心精 E.脾精 【答案】A B C D E 35、称为“将军之官”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B 36、阴阳最早的文字记载是 A. 西周的金文 B. 西周的小篆 C. 西周的行书 D. 殷商的金文 E. 殷商时期的甲骨文 【答案】E 37、足三阴经的走向规律是 A. 从足走头 B. 从头走足 C. 从胸走手 D. 从手走头 E. 从足走腹 【答案】E 38、按五行生克的关系,肾为脾之 A. 母 B. 子 C. 所胜 D. 所不胜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C 39、创立“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是 A. 朱丹溪 B. 吴鞠通 C. 吴又可 D. 刘完素 E. 薛生白 【答案】B 40、循行于上肢外侧中线的经脉是 A. 手少阴心经 B. 手厥阴心包经 C. 手太阳小肠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 手太阴肺经 【答案】D 41、某女,39岁。皮肤疮疡,局部红肿热痛。中医“辨证求因”,其病因是 A. 风邪 B. 寒邪 C. 湿邪 D. 暑邪 E. 火邪 【答案】E 42、嗜食寒凉易形成的体质是 A. 湿热质 B. 阳虚质 C. 气虚质 D. 阴虚质 E. 平和质 【答案】B 43、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包括 A. 易伤津耗气 B. 为百病之长 C. 其性黏滞 D. 其性重浊 E. 为阴邪,阻滞气机 【答案】C D E 44、“血府”指的是 A. 脉 B. /心5 D. 脾 E. 肺 【答案】A 45、人的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即是 A. 气化 B. 变化 C. 转化 D. 形化 E. 运化 【答案】A 46、某些疫疠之气致病力强,侵袭机体致病,其发病类型是 A. 感邪即发 B. 徐发 C. 继发 D. 伏而后发 E. 复发【答案】A 47、体质偏寒者,饮食应注意的是 A. 宜凉忌热 B. 甘润生津 C. 宜温忌寒 D. 辛辣之品 E. 滋腻之品 【答案】C 48、创立引经报使理论的医家是 A. 李杲 B. 朱震亨 C. 刘完素 D. 孙思邈 E. 张元素 【答案】E 49、某女,65岁。胸部憋闷疼痛,牵引左臂内侧,气短,舌有瘀斑,脉结代。此为瘀血阻滞部位是 A. 肺 B. f、 5 。.心包 E.上焦【答案】B 50、形成肝风内动的原因包括 A. 邪热炽盛 B. 阴虚阳亢 C. 阴血亏耗 D. 感受风邪 E. 脾土虚败 【答案】A B C 51、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的理论依据是 A. /心主血 B. /心主神明 。.心主喜 。.心主脉 E./心总统意志 【答案】B 52、属于外感病因的有 A. 外风 B. 内风 C. 痰饮 D. 暑邪 E. 疠气 【答案】A D E 5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头为诸阳之会 B. 冲为血海 C. 督脉为阳脉之海 D. 任主胞胎 E. 带脉为十二经之海 【答案】E 54、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有机整体的中心是 A. 五脏 B. 六腑 C. 脑 D. 命门 E. 经络 【答案】A 55、恐惧过度最易损伤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E 56、与呼吸.语言.声音以及肢体运动.筋力强弱密切相关的气是 A. 肺气 B. 元气 C. 宗气 D. 营气 E. 卫气 【答案】C 57、与女子月经有密切关系的经脉有 A. 跷脉 B. 任脉 。.心经 D.跷脉 E.冲脉 【答案】B E 58、与钩虫病形成及临床表现相关的有 A. 神疲乏力 B. 脐周疼痛 C. 初起见皮肤瘙痒 D. 手足皮肤直接接触粪土 £.面色萎黄,甚至周身浮肿 【答案】A C D E 59、某女,55岁。近一个月来,时感惊悸,胸闷,气短,精神不振,自汗,劳累后加重,面色淡白,脉细弱。其病位是 A. /心 B. 肝 5 D. 肺 E. 肾 【答案】A 60、不是复发诱因的是 A. 劳复 B. 药复 C. 食复 D. 阳气来复 E. 重感致复 【答案】D 61、与唾关系最密切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肾 E. 脾 【答案】D 62、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流注的部位是 A. 经别 B. 别络 C. 奇经 D. 皮部 E. 浮络 【答案】C 63、六淫外邪中,致病易导致出血的为 A. 风邪 B. 寒邪 C. 燥邪 D. 湿邪 E. 火邪 【答案】E 64、奇恒之腑中,有表里配合关系的是 A. 脑 B. 髓 5 D. 脉 E. 胆 【答案】E 65、某女,40岁。从小喜食辣椒.花椒.姜蒜等辛辣味食物,近1年来逐渐出现大便秘结,夹带鲜血,便时肛门灼痛,渴等表现,其病因病机是 A. 饮食不洁,肠胃紊乱 B. 饮食偏嗜,肠胃积热 C. 饮食不节,消化不良 D. 饮食偏嗜,脾胃虚损 E. 食类偏嗜,营养失衡【答案】B 66、导致阴疽流注的邪气是 A. 痰饮 B. 瘀血 C. 寒邪 D. 结石 E. 疫疠 【答案】A 67、七情变化和病情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七情变化对病情影响不大 B. 只有剧烈的情志刺激才会影响病情变化 C. 良好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D. 不良的情绪对患者的刺激度如果不大,则不影响病情 E. 喜是良性情绪,故此大喜的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答案】C 68、暑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有 A. 其性升散 B. 其性趋下 C. 其性炎热 D. 易夹湿邪 E. 其性收引【答案】A C D 69、阴虚质要慎用的药是 A. 温热 B. 补气 C. 固涩 D. 活血 E. 养血 【答案】A 70、不属于内风的是 A. 肝阳化风 B. 热极生风 C. 阴虚风动 D. 血虚生风 E. 感冒伤风 【答案】E 71、与津液代谢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是 火心肝肾 B. M脾肾 C. 脾肝肾 D. 脾肺肾 £.脾胃肾 【答案】D 72、容易导致心神不宁,甚或扰乱心神的外邪是 A. 风邪 B. 火邪 C. 燥邪 D. 湿邪 E. 寒邪 【答案】B 73、对三焦描述错误的是 A. 决渎之官 B. 原气之别使 C. 水谷之道路 D. 孤脏 E. 孤府 【答案】D 74、影响体质形成的后天因素有 A. 性别年龄 B. 饮食因素 C. 疾病因素 D. 情志因素 E. 地理因素 【答案】A B C D E 75、“金水相生”说明的两脏关系是 A. /心与肾 B. 肝与肾 C. 脾与肾 D. 肺与肾 E. 肝与肺 【答案】D 76、阴阳的特性包括 A. 普遍性 B. 关联性 C. 规定性 D. 相对性 E. 绝对性 【答案】A B C D 77、气虚患者有时可见鼻.唇舌.咽喉干燥等症状,其机制是 A. 津不养气 B. 津不载气 C. 气不生津 D. 气不行津 E. 气不摄津 【答案】C 78、某男,10岁。身高1.20m,考虑最可能的原因是 A. 宗气不足 B. 卫气不足 C. 血液亏虚 D. 营气不足 E. 元气不足 【答案】E 79、“亡血家不可发汗”的告诫,其原理是 A. 精血同源 B. 气血同源 C. 肝肾同源 D. 乙癸同源 E. 津血同源 【答案】E 80、“寒从中生”是指 A. 寒邪伤人 B. 寒邪直中脾胃 C. 寒邪直中少阴 D. 寒邪从肌表而入,伤及内脏 E. 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 【答案】E 81、易感外邪,感邪后难以速愈,由于气的功能减退的是 A. 推动作用 B. 中介作用 C. 温煦作用 D. 防御作用 E. 固摄作用 【答案】D 82、“水谷气血之海”指的是 A. /心 B. 肝5 D. 胃 E. 脾 【答案】D 83、属阴的是 A. 体表 B. 体内 C. 五脏 D. 六腑 E. 精血津液 【答案】B C E 84、奇恒之腑的功能特点是 A. 藏精气而不泻 B. 传化物而不藏 C. 实体性器官 D. 管腔状器官 E. 实而不满 【答案】A 85、中国传统养生运动易筋经.太极拳以中医理论为基础,注意意守.调息和动形的协调统一,讲究动静结合.刚柔并济,在民间广泛流传,所体现的中医养生原则是 A. 顺应自然 B. 形神共养 C. 保精护肾 D. 调养脾胃 E. 未病先防 【答案】B 86、养生调补五脏的中心环节有 A. 肝 B. 脾 。.心 D. 肺 E. 肾 【答案】B E 87、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 A. 大气 B. 中气 C. 烦气 D. 杂气 E. 胃气【答案】A B D E 88、“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 A. 肃杀作用 B. 收敛作用 C. 滋润作用 D. 洁净作用 E. 沉降作用 【答案】A B E 89、在老年病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病机是 A. 气滞水停 B. 气虚血瘀 C. 气血两虚 D. 气随血脱 E. 气不摄血 【答案】B 90、老年人体质的特点是 A. 脏腑气虚 B. 稚阴 C. 稚阳 D. 气郁 E. 阴虚 【答案】A 91、易感外邪,感邪后难以速愈,由于气的功能减退的是 A. 推动作用 B. 中介作用 C. 温煦作用 D. 防御作用 E. 固摄作用 【答案】D 92、与女子胞的功能关系最为密切的是 火心肝脾.冲脉.督脉 B.M肺肾.阳明脉.带脉 。.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心脾.冲脉.任脉.带脉 &心肝脾肾.冲脉.任脉 【答案】E93、心藏象的系统联系包括 A.在志为喜 B. 在体合脉 C. 在窍为舌 D. 在液为汗 E. 在季为春 【答案】A B C D 94、瘀血的其他称谓有 A. 恶血 B. 溢血 C. 败血 D. 血 E. 蓄血 【答案】A C D E 95、与神产生的相关物质基础有 A. 精 B. 气 C. 血 D. 津液 E. 脏腑 【答案】A B C D 96、“元神之府”指 A. 心 B. 头 C. 脑 D. 胆 E. 目 【答案】C 97、与膀胱通过经脉相互络属的脏是 A. /心 B. 肝 5 D. 肾 E. 肺 【答案】D 98、补充完善《黄帝内经》,发挥“寸脉诊”.命门.三焦以及经络理论的著作是 A. 《伤寒论》 B. 《金匮要略》 C. 《诸病源候论》 D. 《难经》 E. 《脾胃论》 【答案】D 99、六淫外邪中,易导致汗出的邪气有 A. 寒邪 B. 暑邪 C. 风邪 D. 燥邪 E. 湿邪 【答案】B C 1、幽门指 A. 大肠小肠会 B. 胃 C. 太仓下 D. 太仓上 E. 太仓 【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医师/药师资料考试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