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底骨折的诊疗及护理颅底骨折为颅骨骨折的一种类型,多为线形骨折。常合并较重的脑损伤。临床上分为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窝骨折。【主要表现】(1症状体征:颅前窝骨折。可有鼻出血、眶周广泛淤血斑,称为“熊猫眼征”。可有伤侧嗅觉丧失,眼睑和球结合膜出血、肿胀,亦可有视力障碍,脑脊液经额窦或筛窦由鼻孔流出。颅中窝骨折。主要表现为咽后壁淤血斑,眼球突出,眼睑肿胀,听觉下降、眩晕,可有外耳道出血和脑脊液耳漏。若累及颞骨岩部,脑膜、骨膜、鼓膜均破裂时,可合并脑积液鼻漏。颅后窝骨折。多在伤后12日出现乳突部和枕下部皮下淤血斑。(2辅助检查:X线摄片、颅脑CT、磁共振检查对颅底骨折诊断有一定帮助。【治疗与护理】(1就诊导向,住院治疗。(2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头部适当拾高,保持患者安静。颅底骨折一般无特殊治疗,重点在于观察病人血压、神志变化等。(3局部处理:脑脊液鼻漏或脑脊液耳漏者,禁止堵塞鼻孔和外耳道,禁止局部冲洗,需保持腔清洁,禁止抠鼻,以防颅内感染。一般应任其流出,保持局部清洁即可,多于13周后脑脊液停止流出。(4药物治疗:酌情适当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必要时应用激素、脱水及神经营养药物。(5护理措施:卧床休息。头部适当抬高,保持室内安静、清洁卫生。用药护理。根据医生嘱咐及时实施各种治疗措施。局部处理。脑脊液鼻漏或脑脊液耳漏者,保持腔清洁,禁止抠鼻,以防颅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