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玉柴安达变速器有限公司管理文件
生产材料库房
及存货管理规定
文件编号: CX-SP-YCAD07-001-2006
文件版本: A/0
生效日期: 2006 .11.01
文件归口部门:财务部 编制:孙联众 审核赵永源: 批准:
全文目录
1.目的 1
2.适用范围 1
3.管理内容与要求 1
生产材料库房包括: 1
管理职责 1
零部件、材料、产成品库房管理 2
存货的核算与管理 6
4.过程绩效指标 8
5.记录及表单 8
6. 相关文件 9
规范生产材料库房及存货管理,确保产品的进货、入库、储存、保
管、出库等各环节满足质量和生产的要求,防止存货的流失和损坏。
适用于公司生产材料库房及存货管理与核算
3.1生产材料库房包括:
零部件产品库、产成品库、生产辅助材料(以下简称“材料”)库。
财务部职责
.1财务部负责零部件库、材料库及其存货管理,制定和实施库房和存货管理制度,并监督制度的执行。
.2负责库存零部件、材料的入库、贮存、保管、防护、出库,配送。
.3负责库存零部件、材料的盘点,存货的核算,及时向生产部提供零部件、材料库存数量和品种差异统计报表。
.4负责由于内部原因产生的废品的集中管理和处置。
生产制造部职责
.1依据生产计划和顾客需求,负责编制、填写和下达《零部件/材料领料单》看板。
.2负责装配线在制品的保管、防护、清点和管理。
其他部门职责
.1品质保证部负责到货零部件产品、材料入库前的检验,出具检验报告,对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不合格品进行鉴定和责任裁定及处理。
.2采购部负责组织提交检验后检验合格的零部件产品、材料的入库;负责对供方原因产生的不合格品的退货或换货处置。
.3技术部负责制定库房平面布置图和库存零部件、材料贮存、产成品防护、标识的技术条件和要求。
.4市场营销部负责产成品的入库、出库及仓储管理。
3.3零部件、材料、产成品库房管理
入库管理
.1零部件、材料入库验收
a..财务部零部件、材料库库管员依据品质保证部提供的《产品检验合格单》、《材料检验合格单》、《例外放行申请单》对采购部提请入库产品、材料的名称、品种、数量,规格、生产厂家、到货日期等进行核对、确认,验收后入库。
b.库管员对入库零部件、材料应及时填写《产品入库单》一式三联(采购部、财务部会计、库房各一联);对“例外放行”产品在台帐上应标识“例外放行”字样、并与检验合格的产品隔离存放并标识(见《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4.1.2。
.2产成品入库验收
a.市场营销部产成品库管员依据品质保证部提供的《产品检验合格单》对提交入库的总成产品的品种、型号、数量、合格证进行核对、确认,验收后入库。
b.库管员对入库产成品应及时登记《产品入/出库登记台账》,填写《总成入库单》一式三联.自留一联.交生产制造部和财务部会计各一联;并依据《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产品进行标识、存储和流转(见《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10.2.1)。
出库管理。
.1零部件、材料出库:由生产制造部计划员依据《_月份变速箱总成生产作业日历计划》编制和填写《零部件/材料领料单》看板一式三联(计划员一联、库管员一联、会计一联),下达给财务部库房物流配送班交库管员办理领料、签字手续,物流配送班按照物流期量标准规定的配送次数进行备料,填写《零部件/材料配送卡》配送上线,经装配线收料人签字后留存。
.2试制、试装的零件发放,依据技术部下达的《技术问题通知单》的试装品种、数量、时间要求发放,由生产制造部办理领用手续。
.3每个生产班次结束后,库管员要填写《产品入/出库登记台账》,对出库产品、材料及时记录,做到账目日清日结。
.4产成品出库:由市场营销部依据销售计划或顾客需求,填写《变速箱总成发货单》一式六联(财务部会计、市场部、库管员、门卫各一联,购方两联,其中一联签收后返回交财务部),经部门部长审核签字,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签字后,提交给产成品库房管理员登记《产品入/出库登记台账》,办理出库签字手续。
.5入库、出库填写的各种表单、记录要字迹清楚、不能涂改,必要的涂改须在涂改处加盖相关责任人员印章。
.6库房产品、材料的出库要贯彻先进先出原则。
仓储管理
.1仓库管理应贯彻“优先减少库存”和“先进先出原则”。
a.生产制造部依据年度生产计划制定零部件、材料、产成品库房《储备量定额标准》,控制库存储备资金占用,并依据销售、生产实际周转情况进行调整,不断提高周转率,降低库存资金占用。
b.库房布局、产品入库存放应按照“先进先出原则”规划设计,并有明显的标识或区域性划分,便于按照“先进先出原则”流转。
.2零部件、材料、产成品库房由技术部绘制平面布置图;财务部、市场营销部依据平面图的规划,对库存产品、材料实施定置管理,实行定位、定箱、定量存放;要按照产品型号、材料品种分别作出区域标识,对属于不同品种或型号的材料、零部件、产成品应分区存放,并进行区位标识和产品标识,标识要分别注明名称、型号、零件号、生产厂家、单台用量,储备定额等。
.3每个存放零部件、材料的区位应设置《存货卡》,库房管理人员在每个生产班次结束后要对每个区位的零部件、材料出库数量、存货数量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及时填写《存货卡》和《产品入/出库登记台账》,并保证帐、卡、物相符。
.4清点与报表管理。
a.财务部零部件、材料库,市场营销部产成品库每月最后一个工作日要对库存进行清点,填写《__月份库存产品盘存明细表》一式三联,自留一联,提交财务部、生产制造部各一联。
b.库房管理人员每月要结合清点结果编写《清点报告》:对储备量定额、库存资金占用、账、卡、物发生的不符情况和盘盈或盘亏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意见和建议,提交生产制造部计划员和财务部领导。
.5仓储安全管理
a.库房管理部门要制定落实公司安全防火、防盗管理制度的措施,对库房防火、防盗设施和有关规定经常监督检查,使库房经常保持安全受控状态。
b.对库存产品、材料要采取防潮、防锈措施;对有保质期要求、易于变质、失效的材料要跟踪失效期,防止失效材料过期使用。
c.库管员要控制非相关人员进入库房,除物流配送人员外,应谢绝其他无关人员进入。
.6库房原始凭证及台账管理。
a.库房的各种入库、出库表单等凭证和台账应妥善保管、不得丢失和损毁,按表单类别、时间进行装订和管理。
b.对用于会计核算的相关表单、凭证,在每个生产班次结束后库管员要及时报送主管会计,每月要对入库、出库表单、凭证,台账等进行核算,与主管会计对账。
废品、退修品管理。
.1库房应建立废品存放区,并进行相应的标识。包括:
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属于供方原因需退货的废品存放区;内部在检验、搬运、生产等原因造成的、需自行处置的废品存放区。
.2生产装配过程中发生不合格零部件,材料需要更换补领时,由品质保证部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4.2.2.4要求进行鉴定、确认后,生产制造部凭据《废品通知单》的品种、数量重新填写《零部件/材料领料单》,连同报废件一并交库管员,办理出库手续。
.3库管员应建立《废品登记台账》,对退库的废品及时进行登记,按照“退货(供方)”、“内部处置”分类存放和标识。
.4对入库后(生产过程中退库的)外协件退修品,废品,库管员应及时反馈,通知品质保证部、采购部与供方沟通,并按《不合格品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库管员在每月末清点时,应同时对属于“内部处置”的废品,进行清点,填写《__月份库存废品报表》并提交财务部领导依据《废旧物资回收处置管理规定》进行处置。
变速器零部件及产成品的借用管理。
.1变速器零部件、产成品借用适用范围:
产品、质量改进测绘、拆检;作订货样件;销售推介会样品;售后服务用件;其他应急项目。
.2借用件审批权限及程序。
借用人填写《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单》,写明原因、用途、借用时间、归还日期,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提交库房办理出库手续。
b.售后服务借用的零部件,在服务结束后,持服务中更换下来废品实物和对应的《废品通知单》办理销帐手续。
及时登记《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台账》,妥善保管《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单》,并跟踪借用部门按期归还。
借用审批程序:
借用部门申请人
部门领导
审核签字
填写《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单》
主管副总经理审批签字
提交库管员登记台账
库管员
发货
.3借用零部件、产成品的归还和保护
a.借用的零部件、产成品应按期归还,如工作需要继续借用,应向库管员申请延期借用时间,出具续借手续,填写续借申请单,按照3.3.5.2 a办理审批手续。
b.借用的零部件应妥善保护,不得损坏和丢失,如因保护不当造成损坏和丢失,借用部门及责任人应按造成的损失价值进行相应赔偿。
c.用于测绘、拆检借用的产成品也应妥善保护,在归还时应恢复原状。在测绘、拆检过程中造成的垫片、油封等不能恢复原有合格状态的零件需要补领的,按照.2条款执行。总成恢复后要重新进行试验和检验,合格后归还入库。
存货: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的以备出售,或者在生产制造、提供劳务等过程中而储存的将要消耗的材料和物料,包括:
原材料、外购半成品、产成品、在制品、包装物,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的管理
.1财务部负责在库零部件、材料、工具、设备备件、劳动保护用品等的保护、清点及其安全管理,并监督检查和抽查其他部门存货请点和管理状况。
.2市场营销部负责库存和在途产成品的保护、清点及其安全管理,并向财务部提交清点报表。
.3品质保证部负责采购部已提交检验,但尚未来得及检验的外购产品、材料的保护、清点及其安全管理,并和采购部核对数量。
.4生产制造部负责在线在制品、工具、材料及低值易耗品的保护、清点及其安全管理,并向财务部提交清点报表。
.5管理部负责办公用消耗品的清点和管理,并向财务部提交清点报表。
存货购入的核算
.1存货在取得时,按实际成本入账。主要包括下列各项
a.买价, 指进货发票所注明的货款金额。
b.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
c.运输中的合理损耗。
d.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挑选过程中发生的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减去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
d.货到发票到时,会计部门按正常业务处理,凭证下应附有发票、入库单、检验报告
借: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应交税金——增值税
贷:应付账款——×××单位
e.货到发票未到,月未会计部门凭入库单及检验报告,作估价处理。(估价参照同种产品价格)
借:原材料(外购半成品)
贷:应付账款——×××单位
发票到后,将原凭证红字冲销,再按发票金额作会计凭证。
f.实际入库数与发票数量不符时,对其差额进行调整,包装品,低值易耗品等照此办理。
g.产成品按生产部门交付,经质量部门检验合格后的数量为当期入库数,成本以月未计算出的单位成本为基数,乘以数量,即为当期产成品成本。
存货发出的核算
.1产成品发出核算:
.4购方签字后返回的《变速箱总成发货单》形成的债权有效证明开出销售发票,挂应收账款,发票金额为销售收入。
b.销售成本的结转=加权平均单位成本*销售数量。
.2原材料发出核算:
a.分类汇总出库单(先按材料类别,再按产品品种)
b.发出材料实际成本=材料平均成本*发出数量
c.购入材料需委托加工时,委托方填制《委托加工申请单》经部门部长审核签字,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后仓库方可发料。财务按实际成本从原材料转入“委托加工材料”。加工后委托方重新办理入库手续(手续同购入)。
.3包装物发出核算
参照“.2原材料发出核算”执行。
.4低值易耗品和生产过程中用于周转的,在领用时摊销,用一次摊销法或多次摊销法算
期末存货的核算
.1期末存货的计价方法均采用加权平均法,加权平均=(期初总成本+本期购入总成本)/(期初数量+本期购入数量)
.2期末产成品成本=期末盘存数量*平均单位成本;
.3原材料库存成本=期末盘存数量*平均单位成本
.4包装物期末核算同3.4.3.3。
.5在盘点过程中,盘盈的物品以当时市场价入账,冲减当期的管理费用;盘亏的物品以同类或类似同类物品市场价销账,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属于非正常损失的,计入营业外支出。
.6存货的盘点、盘盈、盘亏、销毁的处理
a.盘点结束后,库管员填制期末盘存表,计算出实际数与账面数的差异
b.期末前(会计结账前)查明不符原因,并根据管理权限报董事长或股东大会批准,结账前处理完毕,处理方法见.1。
c.盘亏或盘盈的存货,如在期末结账前未经批准的,应按上述方法处理;批准后,按批准金额对原已处理金额进行相应调整。
序号
测量指标%
测量方法
频次
1
账、卡、物符合率
不符项目数/检查项目总数
次/月
2
盘点盈亏率
实际金额/账面总额
次/月
3
库房审核不合格项目改进完成率
完成改进项目/应完成改进项目
不定期
5.记录及表单
序号
记录名称
记录编号
保存期
保存地点
1
《产品检验合格单》
JL-SP-YCAD05-003
2年
品质保证部
2
《材料检验合格单》
JL-SP-YCAD05-NNN
2年
品质保证部
3
《例外放行申请单》
JL-SP-YCAD05-001
2年
品质保证部
4
《产品入/出库登记台账》
JL-SP-YCAD07-001
3年
财务部
5
《产品入库单》
JL-SP-YCAD07-002
长期
财务部
6
《总成入库单》
JL-SP-YCAD07-018
长期
财务部
7
《_月份变速箱总成生产作业日历计划》
JL-SP-YCAD04-011
2年
生产制造部
8
《零部件/材料领料单》
JL-SP-YCAD07-003
长期
财务部
9
《零部件/材料配送卡》
JL-SP-YCAD07-004
1年
财务部
10
《变速箱总成发货单》
JL-SP-YCAD03-005
长期
财务部
11
《存货卡》
JL-SP-YCAD07-006
1年
财务部
12
《__月份库存产品盘存明细表》
JL-SP-YCAD07-007
2年
财务部
13
《清点报告》
2年
财务部
14
《废品通知单》
JL-SP-YCAD05-011
2年
品质保证部
15
《废品登记台账》
JL-SP-YCAD07-008
2年
财务部
16
《__月份库存废品报表》
JL-SP-YCAD07-009
2年
财务部
17
《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单》
JL-SP-YCAD07-010
2年
财务部
18
《零部件/产成品借用台账》
JL-SP-YCAD07-011
2年
财务部
19
《委托加工申请单》
JL-SP-YCAD07-012
2年
财务部
20
《技术问题通知单》
JL-COP-YCAD02-001
2年
技术部
6. 相关文件
6.1《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CX-SP-YCAD05-001-2006
6.2《标识及可追溯性控制程序》-CX-SP-YCAD02-008-2006
《储备量定额标准》ZY-SP-YCAD04-XXX
6.4《不合格品控制程序》-CX-SP-YCAD05-002-2006
6.5《废旧物资回收处置管理规定》-GL-SP-YCAD07-009-200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