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风电场运营与维护管理
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是一个集成化的管理。从国内目前的现状来看,是由研发、制造、投资、生产等多个主体通过技术服务互相交叉、协作,共同围绕提升风场内风机的发电量,设备的可靠性及降低人员和设备维护成本等展开工作,最终确保风电投资建设的回报,为社会持续不断地提供绿色、环保、优质的清洁能源。
一、风电运营管理模式
中国近几年风力发电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风机功率等级达到兆瓦级,风电场的规模最小都是50MW,我国风电场分布的区域广,自然环境和工作条件恶劣,且风电场规模大。风电场的运营管理模式不能一味地模仿国外的经验,结合我们近几年的维护经验和不断探究,大唐甘肃发电采纳了建设与运营分开的管理体制,较好的推动了风电项目开发建设和风电场运营管理向专业化、市场化方向的发展。
大唐甘肃发电目前对所辖风电产业的管理依托两类管理实体,即负责投资建设的风电公司和负责风电生产管理的运营公司。风电公司将风电建设项目完成后移交风电运营公司实施运行和维护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是一种区域管理的探究和尝试,其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专业化管理和人员的集中管理、灵活调配,推动规范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快人员的调动和备件的流通,从而达到最大程度的降低人员和备件管理成本,为本公司风电产业提供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
2021年8月28日,由大唐甘肃发电控股成立了大唐酒泉风电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风电运营公司〕。风电运营公司主营风力发电场的运营、维护、检修和外部市场的开拓,旨在创建一个市场化运作的具有一定盈利能力的专业化公司,做大做强风电运营产业。
〔1〕风电运营公司现负责大唐玉门风电场、大唐景泰风电场、大唐昌马风电场等三座大中型风电场的生产运行、维护检修和管理工作,风机总台数291台〔V52-850风机58台、SL77-1500风机89台,SL82-1500风机134台,FD-1000风机10台〕,总容量393.8兆瓦。
〔2〕风电运营公司现设综合管理部、设备技术部、工程管理部、财务部四个职能部室和三个风电场。现有员工97人,分管理人员、运行员工、检修人员三类。
〔3〕风电场的运营管理采纳运检分开的模式。运行执行三班替换运作,检修执行分组作业替换值班,确保设备健康平稳运行。风电场设办公室、检修班、运行班三个部门。办公室设场长1名、检修专责1名、运行专责1名、物资兼后勤管理1名;检修班设检修班长1名、技术员1名、工作负责人3名、中级检修工3名、初级检修工3名;运行各班设班长1名、主值1名、副值1名。
二、风电场概况
甘肃省位于我国西北大陆腹地,地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的交汇处,盛行风向稳定,风能资源蕴藏量丰富,地势平坦,合适开发建设大型并网型风力发电场。大唐甘肃公司在该地区现在拥有三座大中型风电场,截止2021年4月总装机容量393.8MW。2021年玉门、景泰两个风电场装机143.8MW的容量,实现年发电量29922万kwh〔其中玉门19333万kwh、景泰10589万kwh〕。
大唐甘肃公司所辖的风电场分布在景泰、玉门、昌马三个地域。风资源、装机和接入系统状况如下:
风电场
总装机容量〔MW〕
机型
台数〔台〕
投产日期
景泰
一期
45
SL77-1500
30
二期
49
SL77-1500
26
FD60-1000
10
玉门
一期
V52-850
58
二期
SL77-1500
33
昌马
201
SL82-1500
134
合计
291
风电运营公司承当运营的大唐玉门风电场和大唐景泰风电场的电网接入模式均是由风机就地箱变将风机出口电压690伏升压至10千伏后经架空线路引入110千伏升压站,最后经110千伏出线送至当地电网。大唐昌马风电场是通过将风机出口电压升压至35千伏后引入330千伏变电站,通过330千伏出线送至当地电网。
通常状况下,景泰地区年内3~5月风速最大,9月~翌年1月风速较小,也就是说,春季风大,秋冬季风小。玉门地区11月~翌年4月风速较大,7~9月风速较小,即冬春季风大,夏季风小。玉门、景泰风速均为白天大,晚间小。在实际运行中各风电场的风资源状况都有所下降,玉门风电场实际年平均风速为6.80m/s,年有效风速〔3.0m/s-20.0m/s〕时数为7509h;景泰风电场年平均风速为4.99m/s,年有效风速〔3.0m/s-20.0m/s〕时数为5620h。
三、风电机组的维护管理
〔一〕安全管理
人是安全生产中最关键的因素。我们始终把人员因素放在安全生产管理的首要位置来抓,特别"三个抓好",实现"一个塑造",即抓好思想的重视和责任的明确、抓好技能的提升和意识的强化、抓好氛围的形成和文化的构筑,努力塑造"本质安全人"。
1.以创建本质安全型企业为抓手,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一是展开大唐同心文化建设,大力营造同心文化、安全文化氛围。以指标达标、管控达标、文化达标为目标,以体系建设、风险管控、文化落地为抓手,同步实施、按部就班、互相促进,努力实现"人员无伤害、系统无缺陷、管理无漏洞、设备无障碍、风险可控制、人机环境和谐统一"。
二是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推动现场作业标准化。
三是持续深入展开"三讲一落实"活动,提升班组风险防控能力。
四是认真做好风电技术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设备隐患。
五是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和危急事件应急管理,做好季节性检查及专项检查,及时消除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以"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日常的"三会一活动"(安全分析会、安全监督网例会、班前班后会、安全日活动)做起,划清责任界面,落实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六是明确目标、责任到人。公司与部门、部门与班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安全责任进行细化分解,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目标责任体系,把安全责任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和每一个岗位,做到思想、责任、压力、目标"四到位",形成"公司控制事故、部门控制障碍、班组控制异常、个人控制差错"的四级控制格局。
2.实施全过程管理和超前控制,实现安全生产"可控、在控"
一是强化过程控制,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我们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来抓,在班组中大力展开"三讲一落实"活动,坚持天天召开生产例会,每月召开公司安全分析例会,各级一把手亲自参加,共同研究分析安全生产工作,掌握安全生产现状,协调解决存在的问题,使生产系统各项工作高效运转、政令畅通。各部门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必必需按时参加每周班组安全分析会,与职工一起查问题、找隐患,定措施,确保了安全布暑的层层落实、安全信息的层层传递和安全措施的高效执行。
二是加大查评整改力度,树立超前防范意识。坚持安全大检查与重大危险源评估有机结合,从查安全管理、查事故隐患、查违章入手,展开春、秋季安全大检查工作,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同时,加大防人身伤害工作力度,抓住防人身触电、防误操作、防高空坠落等关键环节,下大力气检查整改,落实防范措施,杜绝了人身事故的发生。在展开安全大检查的基础上,我们充分借助重大危险源评估这一有效手段,对公司安全生产现状进行全面自评,找出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针对查出的问题,制定整改计划,逐条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并将各部门整改状况进行定期通报,有效确保了整改计划的落实。
三是强化执行力建设,特别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强化制度建设,先后修订了《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安全生产工作奖惩细则》《反违章管理规定》等19个安全管理制度和25个应急预案,建立了较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每年年初制定年度安全生产"一号文件",明确全年安全生产目标和指标,要求各部门逐级落实,分解到人,使全体职工都有明确的安全责任和目标。坚持"奖惩并举,重奖重罚"的原则,健全完善安全生产激励机制,对违章、违规行为执行重罚,使责任人切实感受到安全问题带来的"切肤之痛"。
3.强化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升生产管理水平
一是以"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为抓手,不断提升风电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在例行工作和定期工作标准化的基础上,推动管理工作标准化,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特别风电特色。实施信息化管理,建立安全管理、检修理、运行管理、培训管理、生产物资管理等动态监控系统,及时改正偏差,堵塞管理漏洞,实施智能化管理,持续推动电网友好型风电场建设。
二是强化安全设施标准化建设,规范作业环境。我们从强化安全设施规范化建设着手,推动安全标准化建设。按照"本质安全型风电场"对安全设施的标准要求,对风机、箱变、变电站围栏等安全标识进行了清楚的规范,装设"止步!高压危险"、"禁止攀登,高压危险"、"必必需戴安全帽"、"必必需穿绝缘鞋"等安全标示牌,提升了安全设施规范化水平。
三是执行"两票三制"的标准化,筑牢现场安全防线。
严格执行生产现场任何工作必必需坚持工作票制度,展开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与控制,不断强化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实现"两票"做到三个百分之百,即现场作业除严重危及人身、设备安全的状况下可以不开票外,必必需做到100%开票;票面安全措施、危险点分析与控制措施及票执行的环节必必需100%落实;标准票的覆盖率要努力达到100%,即正常方式下的作业和操作都必必需有标准的工作票和操作票。
四是执行检修作业指导书的标准化,确保检修作业规范有序。
我们大力推行检修作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在风机定检维护中积极引入标准检修作业指导书,实现现场作业标准化。对每一项作业的工序、工艺、技术标准和安全措施在指导书中都做出具体规定以指导操作,实现"打勾作业",确保检修质量和作业安全。在管理中,对人员分工、使用的工器具、必需要的材料、检修记录、验收记录都做出具体规定,做到有据可查和责任落实。
4.实施对标一流管理,铸造精品项目
采纳 "五确认一兑现"的方法〔即确认目标、问题、对策、责任、效果,兑现奖惩〕,对标管理、落实责任实现闭环管理。生产经营持续深入展开对标管理,采纳发电量与工资总额挂钩的激励措施、全面深入对标工作。每个风场天天对同一区域、同一电网风电场的发电量、风机利用用小时数等关键技术指标区域对标,找出差距、制定措施,迎头赶上。
〔二〕风机故障类型、普遍存在的问题
〔1〕液压系统油位及齿轮箱油位偏低;
〔2〕风力发电机组液压控制系统压力异常自动停机;
〔3〕风速仪、风向标发生故障;
〔4〕偏航系统发生故障造成自动停机;
〔5〕风力发电机组设备和部件超温而自动停机;
〔6〕风力发电机组桨距调节机构发生故障;
〔7〕发电机匝间短路故障;
〔8〕控制系统的故障。
关于风机乃至风电场的设备故障和检修维护,由于各风电场风机设备投运时间相对较短,部分风机目前还由制造厂负责维护,目前暴露出来的设备问题还不具有代表性和规律性,有待于进一步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分类分析,为下一步制定优化和现场消缺、改造积存第一手材料。下面引用一篇有关报道,以激发各方面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