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调试技术措施 1目的及适用范围 通过调整试运,使润滑油系统、顶轴油系统及盘车装置运行正常。满足机组的启、停要求,运行安全平稳。 本措施适用于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润滑油系统的调试。 2系统概述 润滑油系统主要用于向汽轮发电机组各轴承提供润滑油,向保安部套提供压力油,向发电机密封油系统提供密封用油以及为顶轴装置提供油源。润滑油系统由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溢油阀、冷油器、主油箱、畜能器、交流电动排烟风机及润滑油供排油管路系统等组成。机组正常运行时交流电动主油泵经冷油器后向整个润滑油系统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机组启、停机过程由交流润滑油泵向整个润滑油系统、
2、顶轴油系统、盘车装置及发电机密封油系统供油。当交流润滑油泵无法工作时可以由直流事故油泵向系统供油,保证机组安全。 顶轴油系统的主要功能是防止机组在低速转动时磨损轴瓦。顶轴油系统由顶轴油泵、过滤器、分流器、单向阀、节流阀及顶轴油供排油管道构成。该系统的油源取自润滑油冷油器出口,其回油和润滑油回油一起流回主油箱。盘车装置为低速电动盘车,转速为4.10 r/min,可就地操作,也可以远方操作。 2.1 交流润滑油泵: 转速:3000r/min 流量:2200 l/min 功率:45 KW 2.3 直流事故油泵 转速:1750r/min 流量:1550 l/min 扬程:32m 功率:15 KW 2.
3、4 顶轴油泵 型号:PVH98型,德国进口 压力:16 MPa 流量:大于190 l/min 转速:1480 r/min 功率:75 KW 2.5 畜能器 2.6 盘车装置 型式:电液操纵摆动齿轮切向啮入式自动低速盘车 功率:22Kw 3职责分工 3.1建设单位:参加试运各阶段工作的检查协调、交接验收、完工验收的日常工作;处理试运过程中设备问题和备品配件的供应;组织试运质量验评。 3.2 生产单位:在试运启动时,负责单机试转完成后的系统设备代管、监控、启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负责汽机润滑油系统试运设备启动前检查维护工作,依据调试方案、措施及运行规程在调试单位的组织指导下完成汽机润滑油系统的启
4、停操作、运行监控。负责提供试运所需要的合格透平油。 3.3施工单位:负责组织完成汽机润滑油系统的分部试运单机试运及单体调试工作,负责试运设备维护、消缺、检修及试运现场安全工作。配合调试单位完成汽机润滑油、顶轴油、盘车系统的联锁、保护及性能试验。 3.4 调试单位:参加汽机润滑油系统的分部试运单机试运工作,负责组织完成启动试运过程的分系统及整套启动试运调试工作,编制项目调试报告和机组启动试运调试工作总结。 3.5 制定单位:负责必要的系统设备、功能制定修改,及时提供制定变更通知。 3.6 监理单位:负责按相关质量规程及项目监控点计划进行机组本项目的质量监理。 3.7 制造厂:负责按合同规定进行技
5、术服务和指导,完成系统装置内部调试及功能投用。保证所供设备性能。及时提出消除设备缺陷的看法和措施,并配合缺陷消除工作。 4编制依据 4.1 云南省电力试验研究院集团电力研究院国电阳宗海电厂三期扩建工程2300MW机组调试大纲YDSY.ZY.TS(YZH3)- 01-2006。 4.2 云南省电力制定院图纸:热力系统图F0313SJ020202。 4.3 东方汽轮机厂N30016.7/538/538-9型汽轮机运行说明书D300N000106ASM。 4.4 东方汽轮机厂汽轮机润滑油系统说明书D300S000152BSM 4.5 东方汽轮机厂FQ-5-250-1型切换阀使用说明书M765.X03
6、ASM 4.6 东方汽轮机厂套装油管路说明书D300S605000BSM 4.7 东方汽轮机厂冷油器说明书D300N-720000GSM 4.8 东方汽轮机厂顶轴装置说明书D300N601000ASM 5引用标准 5.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施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力部电建1996159号文颁发。 5.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质199640号文颁发。 5.3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2006年版。 5.4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试行 国电集工2004125 号。 5.5中国国电集团公司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办法试行条文说明工200524
7、号。 国家经贸委公布 2002年10月1日实施。 5.7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汽机篇1998年版,电力部电综1998145号文颁发。 5.8300MW机组汽机运行导则电力部,DL/T609-1996。 5.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LTSA汽轮机油GBH12089。 6应具备条件及准备工作 6.1 设备及系统按要求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安装记录齐全。 6.2 系统内监测表计齐全,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经热工调试合格,动作灵活可靠。 6.3 油箱安装后按制定图纸要求进行过承压试验且无泄漏。 6.4 交流润滑油泵、直流事故油泵、油烟风机、顶轴油泵、盘车装置等经单体试运转证实旋向正确、运
8、行可靠。 6.5 主油箱内润滑油油循环完毕,油质合格,系统油管道无泄漏,机组各轴承进口已加装100目的临时滤网,且循环4小时后拆下检查无显然硬质杂物。 6.6 油箱已经注油至最高油位,油质合格破乳化时间60 min,水分0.2,颗粒度NAS8级。 6.7 准备了足够的补充油。 7. 作业程序 润滑油系统的调试在锅炉蒸汽吹洗前完成分系统调试工作。 7.1 主油箱油位试验 7.1.1 用手上、下活动油位计指示杆,观察油位计浮筒及指示杆动作应平稳,无卡涩现象。 7.1.2 用钢尺测量油箱液面至油箱上盖距离,换算为油位计指示值后应与指示值相符,否则应进行调整。 7.1.3 调整好的油位计指示应满足制定
9、量程。 7.1.4 用手拨动油位计指示针,当升高油位计至+100mm时,应有“主油箱油位高报警信号发出;降低油位至-100mm时,应有“主油箱油位低报警信号发出。 7.2 润滑油压的调整试验 启动交流润滑油泵,润滑油温达38后,调整润滑油供油母管上的溢油阀,使润滑油母管压力为0.18MPa。 7.3 顶轴装置的调整试运 7.3.1 打开滤油器进口阀门,引入润滑油。 7.3.2 用手盘动联轴器,检查顶轴油泵转动是否正常。 7.3.3 关闭所有节流阀,同时将溢流阀开到最大开度。 7.3.4 检查泵进口压力是否建立,汽轮机供油系统中交流润滑油泵应正常供油。 7.3.5 启动顶轴油泵,检查其运行应无泄
10、漏,振动符合要求。 7.3.6 调整溢流阀,整定顶轴油泵出口压力至16MPa。 7.3.7 轴顶起前用千分表抵触轴颈上部测量位置,然后开启单向节流阀,逐个调整各轴颈的分管顶起油压为813MPa,顶起高度为0.020.05mm,并对各顶起油压、轴颈的顶起高度作好记录。 7.3.8 各轴颈顶起高度调整完毕,确认合格后,即可投入盘车装置,并观察盘车装置及汽轮发电机转子转动应正常。 7.4 顶轴油系统联锁保护试验 以顶轴油系统的两台顶轴油泵分别作为运行泵和备用泵,试验确认运行泵发生故障停机时,能联锁启动备用泵。机组转速降到2000rpm时,顶轴油泵自动投入。 7.5 盘车投运调试 调试前启动交流润滑油
11、泵及顶轴油泵,系统的润滑油压、顶轴油压已经建立且压力合格。当机组转速下降到 0r/min时将联锁自动投入盘车。 8质量标准及记录 8.1 质量标准见见附录1、2:调试质量检验评定表 8.2 原始记录见附录3:原始记录表 9安全措施 9.1 分工明确,统一指挥,遵守工作岗位。 9.2 非工作人员不准擅动试运设备,无关人员远离待启动设备。 9.3 试运时,对任何承压部件缺陷,渗漏处不得随便处理。需办理工作联系单。 9.4 在处理缺陷时,必须切断电源,保证安全检修清理。 9.5 带电后不准乱动各种仪表,开关和按钮。 9.6 试运设备四周用显然标识带围出。 9.7 常常检查润滑油泵工作状况,润滑油系统不应有泄漏。 9.8 在汽轮机工况变化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油温、油压变化状况。 9.9 滤网前、后压差有显然增大时,应联系检修人员清扫滤网。 9.10 常常检查主油箱油位应在合格范围内,否则应及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