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北大希望之星实验学校07-08学年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从今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阅读,写作,神游世界。从今天起,关怀语言和文字,给每一道题每一个空格书写一个珍贵的答案。你有一段旅程,要经过精神支点,倾听历史画外音,直面后人之鉴,漫游文学这片激情的森林……
好,下面请微笑着开始这两个小时的旅程吧!
说明:1.本试题答案必需全部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不计分。
分150分,附加题20分,最高得分为150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一卷 基础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8分〕
1.以下加点词语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壶觞(shāng) 出岫(yòu) 无论 (jǐn) 渎〔dú〕于职守
B.曷不(hé) 降服〔xiáng〕 耘耔(zǐ) 忍俊不禁〔jīn〕
C.熹微(xī) 俯视〔kàn 〕 陶冶 (yǐ) 没精打采(sòng)
D.瘦削〔xiāo〕 西畴(chóu) 盘桓(huán) 载欣载奔(zǎi)
2.以下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缠绵 滑稽可笑 听信谗言 墨守成规
B.晦朔 哀声叹气 金碧辉煌 一见钟情
C.通霄 大姆指 没精打采 安然无恙
D.嗤笑 兴高采烈 不共带天 心神不定
3.以下各组句子中词语加点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①归去来兮!〔助词,无义〕 ②复驾言兮焉求〔言,助词,无义〕
B.①我自来又和你没甚冤仇(从来) ②权在营里开了个茶酒店(姑且)
C.①好歹要结果他性命(结束,了结) ②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惹事 )
D.①策扶老以流憩〔扶老,手杖;流憩,游息〕
②审容膝之易安〔审,觉察,自知〕
4.以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远涉重洋、寄身美国、茕茕孑立的中国弱女子,要控告有钱有势的美国地头蛇是何等困难!
气息奄奄的暮年,他坐在公园的石凳上深思往事,突然发现自己所崇拜的偶像不过是个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小人。
C.当一名人质实在是太累了,太紧张了,太朝不虑夕了。
D.孤苦伶仃的石家母子,冒着生命危险,把这把七星刀一直储存到解放。
5.依次在横线处填上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________之一。考古发现________,旧石器时代处于长江上游今云南境内的元谋人,与黄河流域今陕西境内的蓝田人__________。这个结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A.发源地 说明 共存 B.发祥地 证实 并存
C.发源地 证实 并存 D.发祥地 说明 共存
6.以下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中国女排队员破坏了巴西队的一传到位率。
B.工薪阶层难以承受十元上下甚至数十元的电影票价。
C.广东湛江举办首届教育艺术节。
D.这所中学为强化教学质量,成立了教改领导小组。
二、文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15分〕
7.以下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
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
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
8.比较以下两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未尝废离 ②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③不矜名节 ④愿陛下矜悯愚诚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9.以下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 B.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D.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10.以下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劳,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11.以下各组中加点字的意义不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终鲜兄弟〔少,这里是“无〞的意思。〕 芳草鲜美〔新鲜。〕
B、夙遭闵凶〔早时。〕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早晨。〕
C、行年四岁〔经历。〕 九岁不行〔走路。〕
余嘉其能行古道〔施行、执行。〕 《琵琶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D、门衰祚薄〔浅薄。〕但以刘日薄西山〔迫近。〕不薄今人爱古人〔看不起。〕
第二卷 阅读部分
三、文言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文后各题: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 于上路,访风光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2、对下面句中括号内的词的解说错误的是( ) 〔3分〕
A.〔睢园〕绿竹 睢园:西汉梁孝王在睢水旁修建的竹园
B. 气凌〔彭泽〕之樽 彭泽:指陶渊明,他做过彭泽县令
C. 邺水〔朱华〕 朱华:曹丕诗中有“朱华昌绿池〞的句子
D. 光照〔临川之笔〕 临川之笔:指谢灵运,他曾任临川内史
13、指出下面句子中“而〞字用法与其他句不同的一项( ) 〔3分〕
14、对文中以下典故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说明自己怀才不遇,有似屈原和贾谊。
B.“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说明自己生不逢时,有对皇帝的怨恨之情。
C.“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说明自己身处逆境,仍能达观看待。
D.“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说明自己不会怨世恨俗而放任自流。
15、找出与例句对偶句式结构相同的一项〔 〕 〔3分〕
例:披绣闼,俯雕甍
A.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B.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C.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D.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16.以下对有关语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本句在色彩上,上句淡雅,下句浓重,浓淡对比,特别了秋日景物的特征。
B.“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写滕王阁四周景物,是近景。
C.“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彩霞自上而下,写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写尽了秋晚暮色之美。
D.“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此句所写为眼前所见之实景,登高远眺,目之所见,耳之所闻,集于笔端。
〔二〕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假设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假设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故夫知效一官。__________ ②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
③辩乎荣辱之境。__________ 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__________
18.解释以下文句,选出正确选项〔 〕〔3分〕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19.对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说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干达到至人境界。
〔三〕文言文默写〔任选3个,共6分〕
20、悟以往之不谏, 。…云无心以出岫, 。
21、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2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2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四、 现代文阅读:〔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9题
柯瓦连科在他后面一把抓住他的衣领,使劲一推,别里科夫就连同他的雨鞋一齐乒乒乓乓地滚下楼去。楼梯又高又陡,不过他滚到楼下却安然无恙,站起来,摸了摸鼻子,看了看他的眼镜碎了没有。可是,他滚下楼的时候,偏巧华连卡回来了,带着两位女士。她们站在楼下,怔住了。这在别里科夫却比任何事情都可怕。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啊。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就不定又会有一张漫画,到头来弄得他奉命退休吧。……
到他站起来,华连卡才认出是他。她瞧着他那滑稽的脸相,他那揉皱的大衣,他那雨鞋,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以为他是一不当心摔下来的,就忍不住纵声大笑,笑声在整个房间里响着:
“哈哈哈!〞
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他没闻声华连卡说什么话,他什么也没有看见。一到家,他第一件事就是从桌子上撤去华连卡的照片;然后他上了床,从此再也没有起过床。
过了一个月,别里科夫死了。我们都去送葬。
我们要老实说:埋葬别里科夫这样的人,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我们从墓园回去的时候,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像那样的感情,我们很久很久以前做小孩子的时候,碰到大人不在家,我们到花园里去跑一两个钟头,享受完全自由的时候,才经历过。
我们高高兴兴地从墓园回家。可是一个礼拜还没有过完,生活又恢复了旧样子,跟先前一样郁闷、无聊、乱糟糟了!局面并没有好一点。实在,虽然我们埋葬了别里科夫,可是这种装在套子里的人,却还有许多,将来也不知道有多少呢?
24.用夸张的语言显示人物荒谬的生活逻辑,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如写别里科夫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同学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反映他腐朽落后,害怕变革的思想。请你在以上选段中再举一例,并作简要分析。〔4分〕
25.作者说,华连卡的笑声结束了别里科夫预想中的婚事,也结束了他的人间生活,华连卡的笑声对别里科究竟有什么影响?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26.“谦虚〞在这里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露出忧郁和谦虚的脸相〞,“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4分〕
27.为什么一个礼拜没完生活又恢复旧样子了呢?课文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入含义?〔4分〕
第Ⅲ卷 附加题
〔本部分非必答题,请酌情选作。共30分,得分计入总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童贤母,姓罗氏,宁海童处士释卿妻也。罗为县旧族,贤母少丧亲,姿端厚,有识度,年十三归童氏。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妇道。舅姑喜,家政一任之。祖母晚病,手足痹不能举,溲恶或时污床席,贤母躬抱持洗涤。饮食必执匙箸以进,久而不懈。
贤母有知能,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既而家浸盛,及处士蚤世,诸子长,娶妇生孙,一听贤母之教。遂相与合食,不分财异爨。家庭之间,出内有法,长幼有伦,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初,元季无政。大家以赀结长吏,出之租税,俾小民佃者代输,里正因而渔利。每亩征米四升,小民以为病。会贤母家为里正,催民租税,命减其半,不够宁出己粟以输。乡闾贫弱则赖以不困。洪武初,宁海及邻县饥,里中富人以麦贷贫乏者,每麦斗责谷二斗三升。时贤母家有麦数廪,召诸子谓日:“饥者众,而吾家幸有余,安忍乘时取倍蓰之息?假设等无效他人,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于是长子遵母意,与诸弟行之。又白于县,请禁多取息以病民者。母好施予孤弱,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不责其偿。为之娶妇,使成家业。如是者二十余人。人或告饥,推食以予之。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后或背负,绝不与较。至不义人戒莫近,事于不可者戒勿为。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家人指逾千,婢仆指称之,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无有怨者。
(节选自《童贤母传》明·方孝孺)
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家政一任之 一:全,都。
B.元季无政 季:时期
C.既而家浸盛 浸:慢慢。
D.宜减息一斗,以为乡率 率:表率。
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饮食必执匙箸以进 ②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B.①与诸弟行之 ②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①溲恶或时污床席 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D.①乡闾贫弱则赖以不困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童贤母乐善好施的一组是( ) 〔3分〕
①贤母躬抱持洗涤 ②粗细指画经综皆有方略条理
③不够宁出己粟以输 ④宜减息一斗
⑤不能自存者给以钱粟 ⑥人人察其饥饱苦乐与其才性所宜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⑤
4.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童贤母十三岁嫁到童家,恭敬孝顺老人,精心伺候生病的祖母,治家理财缝缝补补很合为媳之道。
B.童贤母明慧贤能,对子女悉心教诲,对家庭操持有方,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安排得有条不紊。
C.童贤母改变以前大户人家的做法,不用资财结交官吏,不剥削租种自己田地的人,专心管理乡甲事务,深受村民的拥戴。
D. 贤母深明事理,告诫子女远离不义之人,拒做不合理之事,对家人奴婢关怀备至。
5.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3分〕
②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2分〕
③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3分〕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2分〕
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习女工甚得妇道
〔二〕诗歌鉴赏
7.阅读这首题画咏物诗,回答问题。 〔5分〕
一鹭图 ——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①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分〕
答: 。
②本诗四句中,你最喜爱其中哪一句?简要说说你喜爱的理由。 〔3分〕
答: 。
8.语言应用:你能接出这些成语吗?来试试?〔请任选6个,每个0.5分,共3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第Ⅳ卷 写作
28. 阅读下面的文章,写一篇作文:
上学的时候,学校有个后门可供出入,但门卫经常会将门上锁外出,所以门口也便经常会有人在等候。
有一次,又碰到门上锁了,于是我和几个人便一起等在门口。
这时,有一个男生来到门口,他大概从未走过后门,用疑惑的目光看看我们后,便走上前去,伸手将门推开进去了。
原来门根本没有锁,只是虚虚的挂着。
就这样一扇门,居然将我们给关在了门外!
门没有锁,但是我们的心里却经常有一把锁,叫做“等待〞。在人生的路上,当我们看到一扇上锁的门时,我们是不是也能尝试一下,看看是不是能将它打开呢?
请以“锁〞为话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作文。
北大希望之星实验学校07-08学年期中考试
高 二 语 文 答 题 纸
〔请将所有答案都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答在其他位置无效〕
一、选择部分:〔每题3分,共4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二、文言部分:
17.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①效__________ ②致___ _______ ③境__ _____ ④数数
18。 19。
三、文言文默写〔任选3个,共6分〕
20、悟以往之不谏, 。…云无心以出岫, 。
21、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22、老当益壮, ?穷且益坚, 。
2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 ,形影相吊。
四、现代文阅读:〔16分〕
24、
〔4分〕
25、
〔4分〕 26、
〔4分〕 27、
〔4分〕
五、附加题:〔共30分〕
1、 2、 3、 4、 〔每题3分〕
5.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遇人有惠,待宾客有礼,于是贤母远迩皆称焉。 〔3分〕
②遇人有急,度其事可解,属诸子解之。 〔2分〕
③其揣料世事,明远甚,虽丈夫有弗逮也。 〔3分〕
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2分〕
时处士之祖母高年而父母皆老贤母事之孝敬雍顺治产业
习女工甚得妇道
〔二〕诗歌鉴赏
7.阅读这首题画咏物诗,回答问题。 〔5分〕
①答:
〔2分〕
②答:
〔3分〕 8.语言应用:你能接出这些成语吗?来试试?〔请任选6个,每个0.5分,共3分〕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六、作文〔40分〕
7
7700
8
8800
参照答案
1、B。A出岫(xiù)C陶冶 (yě);D瘦削(xuē)载欣载奔(zài)
2、A。B唉声叹气;C通宵 “姆〞为“拇〞;D“带〞为“戴〞
3、c。项中的“生事〞不作“惹事〞讲,应当理解为“制定制造事端〞或“找麻烦〞
4、B〔B项“气息奄奄〞中“奄奄〞是气息微弱的样子。指人生命垂危,马上断气。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日薄西山〞,用日落比喻人的寿命将终,修饰“暮年〞恰当。〕
答案:B 分析:句中,长江流域无疑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起源的地方,应该是“发祥地〞,因为“发源〞指河流开始流出,起源:而“发祥地〞用来指民族、革命、文化等的起源的地方。第二组词语的选择则取决于句中讲考古发现、证实一个事实,要用“证实〞,用可靠的材料来说明或肯定人或事物的真实性。而“说明〞的意思是“表示清楚〞,在此句中不适用。“并存〞较“共存〞更特别两件事同时进行或同等对待。
6.C. A.改为: 降低 B.改为: 十元以上 D.改为:提升
7.C〔C项“除臣洗马〞应译为:任命我为太子洗马。〕
8 .A〔“废离〞与“废远〞的“废〞都当“废止〞讲,都是动词。“不矜〞的“矜〞当“自夸〞讲,动词;“矜悯〞中的“矜〞当“怜惜〞讲,动词;两个“矜〞字意义不同。〕
9.B〔A项中“蓐〞通“褥〞,C项中“有〞通“又〞,D项中“闵〞通“悯〞。〕
10.D〔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A项中“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B项中“奔驰〞指“奔波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中“辛劳〞指“辛酸苦楚〞,今为“劳累〞。〕
11.A〔A项“芳草鲜美〞的“鲜〞是“鲜艳〞之意。〕
12.答案:C C项中“曹丕〞应为“曹植〞。
13.答案:A A项中“而〞表示承接,连词。B、C、D三项中“而〞均表示并列,连词。 14.答案: B〔无恨主之意。〕 15、答案: D〔动宾结构。〕
16.。答案: D〔虚实结合。〕
17.①显才干;②使……到来;③界限;④拼命追求 18.A 19.D
6、如,他从楼上跌下来的时候,“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这种奇特的心理状态正反映出他自欺欺人的特点。
7、这故然有夸张的成份,但也符合别里科夫的性格逻辑。他最怕出乱子,怕人取笑,宁可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眼下就要跟华连卡结婚,自己却闹出这么个乱子,被人如此取笑,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超乎平常的打击,因此一病不起。
8、谦虚在这里是慎重不张狂的意思,别里科夫死了,大家很开心,但人们有意压抑着自己的情感情,使之不外露。之所以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一是因为长期受别里科夫的“辖制〞,人们已经习惯于慎重的生活,二是别里科夫生活的社会基础依旧存在,远不是高兴的时候。
9、 只要沙皇专制度没有推翻,就会在这块土壤上不断滋生出新的别里科夫,所以生活还是老样子。作者启迪人们,沙皇专制统治不推翻,腐朽的思想不根除,就永远存在着别里科夫这样的人物,生活就不可能自由快活。必需从根本上推翻沙皇的腐朽反动的统治。这就显示了别里科夫的社会时代的典型意义。
附加题1.B(季:指后期或末期。)
2.C(或:有的时候。A①连词,表修饰;②连词,因为。B①代词,她;②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独。C ①②代词,有的时候;D①连词,于是,就;②连词,表转折,却。)
3.B(①说童贤母孝慈;②说他持家有方;⑥说他善于识人,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