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线
封
密
双流中学永安校区____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考号
双流中学永安校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下〕期 5月月考考试题
出题人:韩毅
〔语文学科〕答题卡
选择题答题卡(选择题共9道27分)
题号
积存和应用
阅读选择〔一〕
阅读选择〔二〕
1
2
3
4
5
6
8
9
10
答案
B
AC
B
C
A
A
A
D
D
主观题答题卡〔123分〕
〔二〕、名篇名句〔15分〕
1、哀民生之多艰 2、久在樊笼里 3、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4、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 5、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6、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8、哀吾生之须臾、9、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
〔三〕、在下面横线处,仿写两句话。〔4分〕〔写出与季节相应的植物及特点1分,后两个形容词语意相对1分〕
答:菊因秋而存在,而秋也因有了菊的蓬勃,才多了些丰腴,少了些贫瘠。〔2分〕
梅因冬而存在,而冬也因为有了梅的芬芳,才多了些生机,少了些冷寂。〔2分〕
二、阅读与鉴赏
〔一〕〔3〕〔2分〕
答:作者认为人不管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短长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1分〕暗含有生之年应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1分〕
〔二〕〔8分〕
1、答: 表现的是无奈、苦涩的心情。〔2分〕登超然台望见的景色,引起了作者的乡思,但他无法回家,因此只能在酒醒之后苦涩地“咨嗟〞不已,无奈地说“休对〞老朋友说些什么乡思之愁,且将薪火煮新茶聊以自慰吧!〔2分〕
2、答: 上片描写的是超然台下“春未老〞之景;〔1分〕下片抒发的是春虽未老,人却在无奈之中的思乡之情。〔1分〕这首词因景生情,情景交融 。〔2分〕
〔三〕〔12分〕
4、将以下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 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以致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3分〕〔“其〞“极〞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② 、 有了志向和力量,而且又不随从别人而松懈,到了那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外力来辅助他,也不能达到。 〔5分〕〔“怠〞“至于〞“幽暗昏惑〞“相〞各1分,句意通顺1分〕
③ 、 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索、慎重地采用的缘故了。 〔4分〕〔“学者〞1分,翻译成“这就是……的缘故〞2分,句意通顺1分〕
〔四〕〔2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1、 答:一是通往西域诸国最西边防上的重要关隘。二是古丝绸之路南道的必经关口。
三是王维《渭城曲》中对古阳关的感叹,四是有关“阳关道〞的民谚广为流传。 〔4分〕〔每点各1分〕
2、 〔1〕答:宽广的绿色林带与沙漠戈壁的反差庞大,使我突然产生了惊喜之感。〔2分〕
〔2〕答:城砖磨制的阳关砚,蕴含着历史文化气息,使我对阳关古城的感觉也变得温暖了一些。〔2分〕
〔3〕答:出生入死的人生经历,使戍守边关的将军和士兵对生活有着深入而丰富的人生感触,给后人留下了哲理和诗情。〔2分〕
3、 答:〔1〕古代的军事重镇和交通要道,如今已是平沙千里,广袤雄浑;;〔2〕昔日林草丰美的阳关古城,如今已是红沙渺渺,苍凉悲壮;〔3〕古人对生离死别的感慨,道尽人间沧桑,凄凉悲惋。〔6分〕
4、 答:〔1〕表现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和对今日美丽富饶的阳关的赞美。〔2〕回应了文章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顾,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6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