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与安全性研究.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101879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与安全性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与安全性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性游戏的挑战性与安全性研究   有别于室内静止游戏,幼儿园运动性游戏是一种高结构的教学表现形式,它以幼儿的身体发展、体育精神的培养及社会性发展等为主要目的。在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挑战性〞活动经常为广大教师所推崇,也深受幼儿的喜爱,因为这类活动可以加强幼儿的运动兴趣,有助于提升幼儿的运动水平。然而,挑战性越强,随之而来的安全隐患就越多,这让很多教师有所顾虑。    在运动性游戏,教师在处理“挑战性〞与“安全性〞上还存在着一些误区,在做法上也经常出现顾此失彼的状况。因此,我们必须要全面、深入地熟悉“挑战性〞与“安全性〞,明确熟悉,力求既使挑战不失本色,又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安全,处理好两者间的关系。     一、挑战的内涵与实施要点     幼儿园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挑战,是指幼儿主观上想要突破自己原有的能力范围,达到高于原有基础水平的行为。在当前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倾向于设置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内容,以提升活动价值。然而,要真正体现活动的挑战性,必须要对挑战的内涵形成清楚的熟悉,并把握实施要点。     (一)正确熟悉挑战的两个层面     在运动性游戏中,一般通过两个层面诠释挑战,即运动性游戏、动作技能的提升和社会性发展。     ◆动作技能的提升     这主要体现为教师通过激励和指导,激励幼儿在挑战中突破自我极限,使幼儿的动作技能水平获得新的提升。这种单纯的技能提升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备受青睐,因为这可以让教师很快看到活动效果,使幼儿直观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社会性发展     除了动作技能的显性提升,教师通常还会设置一系列隐性的挑战内容,从而发展和提升幼儿的社会性(合作、保持、勇敢等)。如从单一游戏到双人配合游戏;从单一信息整合到复合信息整合:从单一空间游戏到多元空间游戏等,都是以隐性的方式给予幼儿挑战的平台和空间,来促进他们社会性的发展。     (二)准确把握挑战的“度〞     所谓挑战的“度〞,一方面指难度,体现为教师所制定的挑战内容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合计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挑战难度如果过高,远远超出幼儿的能力范围,就会背离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另一方面指心理承受度,即教师所创设的环境要符合幼儿当前的认知特点和理解范围,如果超出了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就会适得其反。如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应避免营造恐惧的氛围和环境,尤其关于小班幼儿,布置的场景不能过于黑暗,模仿的动物不能过于凶恶,以免对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幼儿造成阴影与创伤。     (三)合理设置不同难度的“挑战点〞     幼儿的体育运动水平参差不齐,教师不能用一种标准去恒定“挑战点〞,而要依据活动目标的必须要和幼儿的实际状况,设置不同难度的运动性游戏“挑战点〞,以满足全体幼儿积极挑战的欲望。如在跳远活动中,教师可设置不同宽度的障碍供幼儿选择,激励幼儿勇敢尝试挑战,同时也要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     (四)采用富于变化的激励方式     在运动性游戏中,很多教师在激励幼儿尝试挑战时,语言较为平淡,肢体动作较为贫乏,不能很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这直接影响了挑战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采用富于变化的激励方式,以激发幼儿挑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教师可以变幻姿势,或放松地站着说,或蹲下来说,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表达要求:教师可以变幻语调,或轻声细语地描述,或响亮地提出要求等。这些激烈的反差能让幼儿更好地坚持注意力与兴奋度,关于同一件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好奇,从而加强挑战的欲望。     (五)挑战应注重体现包容性     在运动性游戏的挑战环节,教师不能硬性地规定每个幼儿都必须完成挑战,而不合计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把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给幼儿,这种“一厢情愿〞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必须熟悉到,不是每个幼儿都能挑战成功,挑战最有价值的地方就在于勇于挑战、乐意挑战。教师应该看重幼儿主观积极的挑战意愿和挑战过程,要体现挑战的包容性,同意有瑕疵,更要同意有失败。     二、安全的落实与实施要点     安全是幼儿园运动性游戏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然而,随着挑战的难度不断增加,活动中的安全隐患也在增多。为了使挑战有安全保证,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不折不扣地落实安全工作,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保证幼儿的安全。     (一)活动前仔细询问     在开展运动性游戏活动前,教师必须询问班级幼儿有无身体不适、患疾或疲惫的状况,应避免让这些幼儿参加挑战难度较大的活动,以免造成更大程度的伤害。     (二)进行规范的示范与讲解     教师的示范动作、示范用语如果不规范,就会导致幼儿出现认知上的偏差与错误的模仿行为。如同样是带领幼儿跑步,有的教师会认真地将每一个动作进行分解,并做好摆臂、开步、手的形状甚至呼吸等示范:有的教师只是随便跑跑,简单地要求幼儿模仿。不规范的动作示范与讲解,会让幼儿形成不良的动作习惯,成为幼儿运动中的“安全隐患〞。因此,教师要以正确、规范的动作示范与用语传授幼儿技能,给予幼儿直观的视觉冲击,为幼儿的自主运动作好铺垫。     (三)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     在挑战难度较大的活动环节,除了放置必要的保护器械(如软垫、护具等)外,教师还要采用必要的保护措施。教师的站位、手势、距离等,都是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安全的重要因素。如在“跳山羊〞体育教学活动中,教师的站位及动作直接影响幼儿活动的安全性,活动中教师应迎面站于幼儿落地一侧,双腿呈弓步状,双手自然迎出,以防幼儿落地时跌倒。教师必要的保护行为,既能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又能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科学有效的保护动作,从而加强幼儿运动中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四)积存日常运动性游戏的经验     日常运动性游戏是安全的有力保证,幼儿常常参加各项体育运动,有利于身体各关节、肌肉、器官得到锻炼与发展,加强运动能力。如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天天进行晨跑:带领幼儿复习已学过的体育运动内容,学习主要动作;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游戏或比赛活动;开展亲子体育游戏,将运动的理念融于家庭教育中等。幼儿在日常锻炼中不断积存运动经验,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都可以通过有效刺激进行不断完善与突破,这种运动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幼儿从容应对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挑战,在安全上也有较大的保证。     (五)组织专题学习活动     教师可以制定一些“专题性〞的运动性游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行为,并通过创设特定的环境,让幼儿在某一情境中进行体育运动,使幼儿形成某一特定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行为。如游泳、遇震遇火逃生、滚落时的自我保护动作等,这些特色鲜亮的体育教学活动能给幼儿留下深入的印象,让幼儿形成固有的安全意识。     三、“挑战性’’与“安全性〞的关系     从以上关于挑战和安全的分析中不难发现,幼儿园运动性游戏中的“挑战性〞与“安全性〞并非互相独立的,两者也不是互相包涵的关系,而应该不分彼此、互相融合于体育教学活动中。     (一)“挑战〞是“安全〞的高层次表现     在幼儿园运动性游戏中,只有将“挑战〞之前所有的安全工作都做到位,做好充分的准备,“挑战〞环节才干得以顺利地开展与实施。如在一个高处向下跳的体育教学活动中,只有在幼儿熟悉向下跳的起跳、落地等一系列正确动作后,并且在幼儿心理承受能力同意的状况下,教师才干实施难度更大的“叠高〞挑战环节。因此,只有当“安全〞得到了有效保证,“挑战〞才有意义。换句话说,有了安全保证的“挑战〞才干称之为“挑战〞,否则只能叫做“冒险〞。     (二)“安全〞在“挑战〞中无处不在     “安全〞在“挑战〞中扮演的是“幕后工〞的角色,关于活动中所有的安全隐患,教师都必须事前做好充分的合计与准备。如器械位置的摆放、游戏队形的疏密、教师的站位、幼儿生理与心理的极限等,这些都是在“挑战〞环节中时时存在且不容忽视的因素,教师必须随时将“安全〞铭记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包罗万象 > 大杂烩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