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制定的钟大班教案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附反思 活动制定: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 为此,我制定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 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加各项活动都必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
2、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选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 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刚刚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
3、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 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 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保持一分钟。 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保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
4、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马上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
5、里能做些什么。 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 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刚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
6、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儿熟悉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关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给老师
7、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 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2.幼儿园大班绘本课程一分钟有多长教案 制定意图: 在“五一假期,我们让幼儿统计自己天天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等环节所花的时间。 结果孩子们所花费的时间最长为90分
8、钟,最短的为12分钟,大部分幼儿必需要60分钟左右。从统计表上可以看出,幼儿的时间观念比较淡泊,做事拖拉的状况比较普遍。 如何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升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为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加各项活动都必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 活动目标: 1.体验一分钟的长短。“一分钟能干什么。 2.幼儿操作材料假设干,如珠子和绳子,套环,弹珠和筷子。 活动过程: 一、交流:一分钟有多长 师:不久我们就要从幼儿园毕业,成为一名小同学了,大家都觉得要抓紧在幼儿园的每一分钟,那么你觉得一分钟
9、有多长呢?幼儿可能会回答“60秒。 师:60秒又有多长呢? 师:我们请时钟走一分钟吧。 二、体验:一分钟能干什么 1.一分钟有多长? 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时钟画面,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1教师出示钟面我们都熟悉钟,请问哪一根针转一圈就告诉我们一分钟到了?秒针。 2如果有的钟只有两根针,没有秒针,我们怎么知道一分钟到了呢? 3教师小结:秒针走一圈或分针走一小格都表示过了一分钟。 4现在我们让秒针走一圈,请大家体验一下一分钟究竟有多长。 教师小结:秒针走了60秒,也就是一分钟。 2.一分钟能做什么? 师:人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事呢?老师上网查了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10、 一分钟人能跑200米。 师:你们知道200米有多远吗?AYJL园出发到伊势丹商厦。 一分钟人骑自行车能骑700米。 师:你们猜猜700米有多远?如果从幼儿园出发到哪里有700米?幼儿园总部到分部一个来回。 3.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 1我们一分钟能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动手试试? 2教师介绍操作内容,让幼儿知道每组的材料都是不同的。 3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马上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干些什么。 4幼儿操作。 5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A.请你数一下在一分钟里夹了几粒弹珠穿了几粒珠子、几个套环。 B.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
11、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JL的报数。 C.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D.我刚刚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三、讨论:如何珍惜时间 1.前些日子,我们每个人对自己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餐所。 花费的时间进行了统计,结果怎样呢? 2.幼儿说说自己花费的时间。 3.谁花的时间最长?谁花的时间最短? 4.为什么大家都做了四件事,但花费
12、的时间会相差那么大呢? 5.做同样的事情时间花得多结果会怎样?时间花得少结果又会怎样? 6小同学天天要自己安排时间,比如安排课间十分钟。 谁知道课间十分钟要完成哪些事情?如果你拖拖拉拉结果会怎样?如果你抓紧时间结果又会怎样? 活动延伸: 在区角投放操作材料,让幼儿在规按时间内操作,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评析静安区教育学院吴月萍 幼小衔接教育非常重要。“小朋友到“我要上小学的主题目标.充分合计幼小衔接阶段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合格习惯培养的必需要.力图在这一重要的过渡期给予幼儿一些必要的支持。 立足问题。 遵循必需要 幼儿园有序而宽松的生活节奏.使幼儿对时间意义的理解和时间长短的体验较少;幼儿园、小学迥
13、然不同的学习环境和要求.使幼儿面临着种种入学适应问题的考验。陈老师在“一分钟有多长“整理书包等系列活动,以帮助幼儿熟悉小同学活.萌发对当小同学的向往之情。 重视认知.整合实施 “熟悉时钟.逐步建立时间概念是上学之所必需,“课程表的熟悉,通过两次操作让幼儿经历了“书包整理中的问题。 体现了在主题背景下整合幼儿各种经验、丰富体验、积存新知的思想。 制定严谨.层层推动 时间的长短必必需通过比较来感受.书包整理应该亲历而为.形式化的比较和操作往往不能使幼儿留下深入的印象。 因此,陈老师在制按时力求逻辑严密、环节相扣、步步推动。例如,为使幼儿懂得“在拥有同等时间的状况下.抓紧时间者完成的任务就多,陈老师
14、安排了如下环节:一分钟能做些什幺事的资料分享+一分钟做事的操作体验。3.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反思 幼儿园大班教案一分钟有多长附反思 活动制定: 大多数的孩子做事都比较拖拉,那该如何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 为此,我制定了一分钟有多长的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让幼儿感受一分钟的长短,了解一分钟的作用。知道一分钟很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 从而体会到时间的宝贵,意识到要珍惜时间,合理运用时间。并逐步懂得参加各项活动都必必需抓紧时间。 活动目标: 1、愿意参加一分钟的感知和操作活动,体验活动的乐趣。 2、懂得做各项事情都要抓紧时间,知道时间的不可逆转性。 3、能
15、围绕问题和操作结果分析原因,大胆交流表达自己的看法。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一分钟能干什么。 2、操作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3、时钟一个、记选用的白纸、彩笔。 活动流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滴答滴答,会走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它会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 2、时钟有什么用呢?它告诉我们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在游戏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师:你们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吗?答:60秒,很长。 教师:今天我请小朋友玩个游戏亲自来体验一分钟长短。 游戏: 1木头人游戏。 游戏结束:你觉得这一分钟是长还是短?你在什么时候感觉时间特别长的? 教师:
16、刚刚有的小朋友说一分钟很长,有的说一分钟很短。现在小朋友觉得一分钟长还是短? 小结:当我们开开心心做游戏时,感觉一分钟很短,很快就过去了。 是吗?小朋友还想再玩一个游戏?樊老师再带小朋友玩一个金鸡独立的游戏。 2金鸡独立。 教师示范当老师说开始的时候,只用一条腿站立,另外一条腿尽量不要落地。如果落地,赶紧抬起来,看谁能保持一分钟。 准备好了吗?我们请孙老师计时,开始 教师:时间到了小朋友可以坐下来休息了。这次你们感觉一分钟长还是短呢? 小结:原来我们在等待在保持或者很累的时候,就会觉得一分钟还是有点长的。 三、讨论交流收集的资料:一分钟可以干什么呢? 1、提问:小朋友可以想一想一分钟我们能完成
17、什么事情呢? 2、老师与大家分享准备的资料: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一分钟里能做了什么事?教师边播放多媒体课件边解释 附: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人大约可以走80米。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大人跳绳可以跳160个 小结:看来一分钟在我们的生活中真是太重要了,一分钟不仅可以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还可以给我们带来无尽的快乐。 四、操作体验。 师:一分钟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现在老师就给你们一分钟的时间,看看一分钟你到底能做多少事情。 1、介绍材料:筷子、弹珠;泥工板、油泥;彩笔、形状涂色。 2、介绍
18、规则:幼儿分四组。秒针开始走时,大家要一起动手,一分钟到时马上停下来,看看大家一分钟里能做些什么。 一分钟结束以后请数数,并把数字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 3、幼儿操作。 请数数在一分钟里你夹了几粒弹珠夹了几粒珠子、图几个圆圈。 4、交流汇总,教师记录结果。 请幼儿分组介绍一分钟的成果,方法是:一组幼儿依次报数,另一组幼儿仔细倾听,说出一分钟内谁做得最多。教师记录幼儿报的数字。 1同样花了一分钟时间,为什么每组的结果不一样? 结论:虽然时间相同,但每组做的事情不同,有的比较难,有的比较容易,所以结果也不同。 2我刚刚发现穿珠子小组的小朋友虽然做的事情相同,可他们的结果也不一样,为什么?当场让该
19、组幼儿再次报数验证。 结论: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同样的事情,因为每个人的动作有快有慢,所以结果也会不同。 教师:小朋友时间过去了,还能回来吗? 小结:时间是很宝贵的,这一分钟过去了,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一分钟很短,但如果小朋友抓紧时间,还是能做很多事情,我们可不能小看了一分钟。只要我们抓紧每一分钟的时间,做事专心,不拖拉,我们肯定会做更多的事情。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五、活动结束: 幼儿一分钟整理物品回教室。 活动反思: 为了调动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我在知识和材料方面做了充分的准备,利用网络下载了课件时钟,用课件时钟帮助幼儿体验一分钟,使幼儿很直观地看到了一分钟的运转,帮助幼
20、儿熟悉一分钟,感知一分钟有60秒的关系,这样孩子关于一分钟已经有了初步的熟悉。给老师在教学中也提供了方便。 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同样一分钟为什么结果会不一样,从而体验出一分钟的长短,幼儿能明白在同一时间里做的事情的快和慢会影响结果,熟练程度不一样所有结果也会不一样。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 学会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钟。 在活动中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探究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师幼互动,从而才能达到教学的有效性。 中班数学活动熟悉时钟 制定意图: 纲要中提出:“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
21、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性。时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用品,熟悉钟表,强化时间观念,懂得爱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是很有必要的。我班幼儿对时钟表现出深厚的兴趣,所以我制定了这节数学活动熟悉时钟,并充分运动平板电脑的互动作用,帮助幼儿养成合格的时间观念,使幼儿受益终身。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熟悉时钟,知道时针、分针的名称和转动的规律。 2、在游戏中识别整点和半点,体会时间和日常生活的关系。 3、在活动中,激发幼儿观察四周事物和探究问题的兴趣。 教学准备: 幼儿平板电脑一人一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今天我带来了一个新游戏,想不想玩? 2、点击iPad上小熊的图标,上面有什
22、么?钟,钟上有什么?数字。有哪些数字?112的数字,除了数字还有什么?还有两根针,一根长一根短。 下面的游戏,让我们一起来熟悉一下它们吧! 二、自主探究以幼儿自主操作iPad软件宝宝认时间为主 探究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和感知整点、半点 1、我这有3个钟面,小朋友可以任意选择一个自己喜爱的钟面进入。就会出现一个缺损的钟面,看下钟面上缺少了什么?数字除了数字还缺少了什么?针几根针?两根针这两根针就藏在龟爷爷和小兔子的身上。 2、好,我这里有三个任务: 师:请把这些数字填补完整让幼儿知道这些数字是怎么排队的,它们的顺序是什么 师:请小朋友们分别点一点、听一听,龟爷爷和小兔子之间有什么秘密?龟爷爷:龟
23、爷爷是矮矮胖胖的时针;小兔子:小兔子是分钟,我比时针高,我走的很快,我走一圈,时针走一格 师:老师这里还有两个标记,请小朋友们来点一点、听一听,看看它们是怎样表示时间的?谁来把你们的发现给大家分享一下? 3、幼儿操作完毕,教师提问: 师:龟爷爷、小兔子身上有什么秘密? 师:它们是如何在钟面上表示时间的?请孩子上前演示 注:在APP里直接下载软件认知钟宝宝巴士 三、游戏:动手拨一拨巩固整点、半点 1、时针、分针和数字在一起就能表示时间,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也离不开时间,看,这就是我们的时间表,这些图标你都熟悉吗? 2、小朋友你们能看着时间表在钟面上拨出这些时间吗?谁愿意上来试试? 四、幼儿动手制作
24、钟表盘 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个钟表盘,简单记录一日生活,要求能写清楚自己在什么时间做了什么事情。 五、总结 通过这个游戏,小朋友都熟悉了时钟,知道了时间与我们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还有很多关于时钟的游戏哦!下次我们再一起来玩一玩吧!5.幼儿园优质课 大班数学教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 时间对孩子们来说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时间又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针对大班孩子,如何让他们懂得不浪费时间并合理利用时间呢?依据平常对他们日常活动的观察,有些孩子做事很拖拉,比如:穿衣服,整理物品,画画等。如何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改变他们做事拖拉的习惯,提升做事的效率,为他们入小学奠定基础呢
25、为此我制定了本次活动,目的是想让幼儿通过体验,知道一分钟虽然短,但只要珍惜也能做很多事情,并逐步懂得参加各项活动都必必需抓紧时间、珍惜时间。在本次活动中,采纳了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教学策略来帮助幼儿感知一分钟到底有多长,从而通过施行操作活动来懂得抓紧每一分钟。 本次的数学活动一分钟有多长活动制定中我按照“提出问题动手操作表达与交流制定本次活动流程,改变了以往数学活动的传统模式。让幼儿在推测、玩玩、操作中真正的体验到了一分钟的长短。从而熟悉到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合理利用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纲要中的科学领域提出了以下目标:“对四周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
26、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等。从而看出我们应该注重保持孩子们永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强调幼儿运用各种感官积极地观察、操作。对探究的结果能够大胆描述和讲述。 在活动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从而了解和感知珍惜时间的重要性。但在活动中也存在很多不够,比如在最后第二环节中幼儿的操作最好是自我横向比较,在验证环节由于是各别验证环节时间上存在着隐形浪费。可以以小组验证或者老师验证来替代全体幼儿一起验证。还有在刚看ppt的环节可以放到最后环节这样对幼儿来说更可以感受到这些大人抓住这一分钟,从而更好的感知珍惜时间的重要性。6.幼儿园大班科学一分钟有多长教学反思 一、对研读教材的
27、反思研读教材是教师展开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对教材有深入的分析,才能顺利的制定活动。 新纲要中提出:数学教育必必需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四周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立初步的数学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关于大班的孩子,熟悉时间还是比较感兴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数的孩子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于是为了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时间的宝贵,制定了体验一分钟这一活动。 活动一分钟有多长关键在于体验,教师应如何使用各种方法让幼儿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时间本身就是抽象的东西,应把抽象的东西物化
28、到具体的操作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从而延伸到幼儿对时间观念的强化,学会珍惜每一分钟。 结合纲要和教材分析,因此我把活动的目标定于:1、在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2、强化时间观念,懂得珍惜每一分钟。 3、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7.求一篇大班健康教案、急 活动目标: 1、让幼儿通过多种感官感知夏季的来临,掌握夏季的季节特征。 2、引导幼儿初步懂得夏季炎热、干燥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帮助幼儿熟悉几种常见的降温工具,并简单了解人们夏季防暑降温的方法。 活动准备: 趣味学习:夏天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给小朋友讲小狗不热了的故事。 二、展开 1.熟
29、悉夏天的基本特征小朋友们,刚刚老师故事中讲的小狗一会儿戴凉帽、摇扇子,一会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这是说的什么季节的事呀?夏季1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了吗夏季2你们是怎么知道夏季来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觉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讨论小结:夏季十分炎热,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种类比以前多了,昆虫多了,树叶也更茂盛了。 2.让幼儿知道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在这么热的天该怎么办。 (1)如果我们现在出去跑一圈,就会满头大汗的,夏天这么热,我们该怎么办呀?谁能想出一些好办法,让我们在外面玩的时候不会这么热? (2)小结:在户外时要注意防晒,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长时间在烈日下
30、行走要打太阳伞,下午2点钟太阳最热,在很热的夏天,要尽量减少这个时间外出。 3.引导幼儿讨论: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凉爽? (1)小朋友们,你们有什么办法能使自己过一个凉爽的夏天呢?比如你吃什么能凉爽一些?你怎样做能使自己凉爽一些?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们比一比谁想的办法有多又好。 (2)幼儿讲述想出的凉爽的办法。 1.引导幼儿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样过才凉爽。 2.趣味学习:夏天的物品让幼儿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让幼儿知道在游泳的时候,一定要爸爸妈妈跟着,一定要注意安全呀!8.大班教案我不怕困难 大班社会活动:我不怕困难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碰到困难,只要努力就会获得成功。
31、2、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表述对“我不怕困难的理解。 3、在游戏中接受挑战,体验不怕困难、获得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两块平衡木 2、任务卡4张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设置“过桥情景导入这里有两座桥,一座等待幼儿观察比较回答高,一座矮,请小朋友们选一座桥走过去找到空位置坐好。二、基本部分: 1、谈过独木桥的感受,初步了解困难。 1请选择走矮桥的小朋友们举手,告诉大家你为什么选择矮桥?2请选择走高桥的小朋友们举手,说说你走高桥的理由。小结:原来这座搞得独木桥会让我们有一点害怕,这种害怕就是一种困难,但只要我们克服害怕的心理,我们就能走过高桥了,让我们一起大声说:“我不怕困难! 2、交流生活中碰
32、到的困难,了解不同的解决困难的方法。 1在我们的生活中会碰到很多困难,你碰到过吗?是怎样解决的?请先跟旁边的小朋友说说。教师倾听,引导幼儿说出曾经碰到过的困难。 2幼儿各别交流,教师提升小结:原来询问、保持。安慰、请求都能解决问题。 3、游戏体验:看任务卡完成任务,体验战胜困难后获得成功的快乐。1为了让大家展示一下“我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我为大家准备了任务卡,五人一组领取一张任务卡。 2任务要求:读懂任务卡上的要求,按照要求完成任务。第一组:到小脚丫表演室拿海洋池及所有的海洋球。 第二组:到小脚丫表演室拿绿色的书桌和六本书。第三组:找到4个图形玩具盒、一个玩具锤子、一个玩具手串铃。 第四组:到
33、亲子活动室那一个簸箕、一把扫帚、一个纸篓、一条毛巾和一个脸盆。3幼儿在10分钟内分组完成任务。 4交流:你们是怎样完成任务的。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们碰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怎样战胜困难的? 教师格局幼儿的回答帮助提升。 小结:碰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肯想办法就会有很多战胜困难的方法,询问、保持、努力、分工合作、商量协调都能解决困难的好办法。为我们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鼓掌。 三、结束部分:现在还有一个困难必需要我们一起去解决,那就是有的小朋友还没有尝试走过高桥,让我们互相激励走过高桥回到教室吧! 活动自我反思:纲要中指出,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通过在实际生活
34、中和活动中积存有关经验和体验而学习。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 指南也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必需要。在社会活动我不怕困难中,我从情景“过桥导入,让幼儿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选择过高桥还是矮桥,接着我抛出问题:“为什么你选择高桥矮桥?说说你的理由。 从而让幼儿了解什么是困难。虽然并我没有解释困难的意思,但紧接着我让幼儿说说在生活中曾经碰到过的困难,又是如何解决的?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会了解到困难其实就是在做一件事情时所碰到的阻碍,它可以是一种心情,一种疲惫,一种心理暗示等等。 如徐梓宸说的“因
35、为害怕不敢走高桥,赵子涵说的“爬轮子时腿很累了,吕子腾说的“做数学我不会,这些都是他们面对的困难,但这些困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战胜。如:尝试挑战、休息后的保持、请教后的努力。 为了让幼儿获得更多的战胜困难的方法,我又借鉴爸爸去哪儿中的任务卡,让他们在完成任务中区发现困难、战胜困难。在制定任务卡时,我运用了图文的形式出现,上面部分是图示,下面部分是文字。 当幼儿拿到任务卡后,由于对图的认知理解还是不够而且又不熟悉文字,拿第一道困难就摆在了眼前,如何来解决?所有的幼儿一个劲读图,甚至有幼儿在说:“我们不熟悉字呀?我只一句话就点醒了:“你们不熟悉字,可有人熟悉呀!于是大方询问教师就成了幼儿解决问题的
36、方法。这时不用直接教幼儿去问后面的老师,他们会主动想到、做到。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幼儿不亦乐乎,因为他们并不是把这些当成任务,而是当成一种游戏,一种同伴共同游戏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幼儿获得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获得成功后的快乐感和自豪感。在任务过程中,一位幼儿拿错了东西,当她碰到我是还会主动询问“老师,我拿的对不对?我只是说:“在看看你的任务卡。 经过比较,他马上就发现他拿的并不是任务卡上必需要的。幼儿询问、观察比较的过程中把不确定变成了确定,这也是解决困难的方式之一。 整个活动,我设置了三种情景:挑战情景、生活情景隐性的、任务情景游戏性的。在这些情景中,幼儿通过在实际生活中和活动中积存有关经验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获得了对“我不怕困难的理解,同时获得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态度,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敢精神品质,我想在以后的生活道路上会永远陪伴幼儿的成长。 但是,我制定的任务卡是五人或六人共同完成,始终是能力强的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