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章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行业标准文件《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1
第1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
一、关键概念理解见下图)
1、结构脚手架:是指用于砌筑和结构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2、装修脚手架:是指用于装修工程施工作业的脚手架
3、敞开式脚手架:是指仅设有作业层栏杆和挡脚板,无其它遮挡设施的脚手架
4、全封闭脚手架:是指沿脚手架外侧全长和全高封闭的脚手架
5、半封闭脚手架:是指遮挡面积占 30 - 70%的脚手架
6、局部封闭脚手架:是指遮挡面积小于30%的脚手架
7、开型脚手架:是指沿建筑周边非交圈设置的脚手架
8、封圈型脚手架:是指沿建筑周边交圈设置的脚手架,依本人理解,交 大约是指两面墙之间的脚手架有衔接的意思, 因此封圈型脚手架,应该是指两面墙相交处的脚手架有衔接的脚手架。
9、角杆:位于脚手架转角处的立杆
10、扫地杆:贴近地面,连接立杆根部的水平杆。
11、连墙件:是指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连墙件分为刚性连墙件和柔性连墙件
12、立杆步距或称步):上下水平杆轴线间的距离
13、立杆间距:脚手架相邻立杆之间的轴线距离,包括立杆横距和立杆纵距。
14、立杆纵距或称跨):脚手架立杆的纵向间距
15、立杆横距:脚手架立杆的横向间距,单排脚手架为外立杆轴线至墙面的距离,对于双排脚手架就是指的内外立杆 之间的距离。
16、主节点:是指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三杆交接处的扣接点
17、底座与垫板:是设立于立杆底部的垫座,注意底座与垫板的区别,底座一般是用钢板和钢管焊接而成的,底座一 般放在垫板上面,而垫板即可以是木板也可以是钢板。
扣件脚手架构成示意图图中未画出档脚板、栏杆、连墙件及各种扣件)
二、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组成
1、一般由钢管杆件、扣件,底座,脚手板,安全网等组成
2、钢管杆件
一般有两种,一种外径48mm,壁厚3.5mm ;另一种外径51mm,壁厚3mm ;根据其所在位置和作用不同,可分为
立杆,水平杆,扫地杆等,具体见上图
3、扣件
1)扣件是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件,其形式有三种,即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
2)直角扣件:用于两根垂直相交钢管的连接,它依靠的是扣件与钢管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的。
3)旋转扣件:用于两根任意角度相交钢管的连接
4)对接扣件:用于两根钢管对接接长的连接。
4、底座具体解释见关键概念部分的内容),脚手板见上面的图解),安全网不作解释,这个很简单)
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构造要点
1、立杆
1)立杆横距一般为1.2〜1.5m,纵距为1.2〜2.0m。
2)每根立杆底部均应设置底座和垫板
3)立杆接长除顶部可使用搭接外,其余各层接头必须使用对接扣件连接
4)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具体如下
a、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一步距内(就是上下两根水平杆之间的距离,具体见上面图解)
b、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mm
c、各接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3步距
8)使用搭接时,搭接的长度不得小于1m ,并使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扣牢。
9)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得大于2mm,横向扫地杆紧靠其上
10)立杆顶端应高出女儿墙上皮1.0m,高出檐上皮1.5m
11)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2跨并与立杆固定,基础的高底差不得大 于1m,靠近边破上方的立杆到边坡的距离不得小于5mm
12)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得大于2m
13)立杆必须使用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的连接连墙件的布置见后面讲述)
14)双管立杆中的副立杆高度不得低于3步,钢管长度不得小于6m
15)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16)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17)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步距h
>5
错误同步内的_
大横杆接头不V
能设在同步内_
<10
>5
< 20
<2
A
错误相邻立杆 的接头不能设 在同步内
<<a/3跨度a
二:<h/3
A
> 5 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 低处延长2跨
立杆、纵向水平杆构造要求
<3
脚手板对接的要求
脚手板搭接的要求
2、纵向水平杆(大横杆)
1)从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的内侧,其长度不得少于三跨(两根立杆之间的水平距离为一跨,具体见上图)
2)立杆步距应为1.2〜1.8m
3)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并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扣牢。
4)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其具体要求如下
a、两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在同步相对于上下两水平杆而言)或同跨相对于内外两水平杆而言)内。
b、接头中心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得大于1 /3纵距。
c、不同步或不同跨相邻接头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5mm
5)当使用竹笆脚手板时,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并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应大于4mm
3、横向水平杆(小横杆)
1)横向水平杆搭接于纵向水平杆之上,用直角扣件扣紧,横向水平杆是扣在立杆还是纵向水平杆上,应视脚手板 而定。
2)在双排架中横杆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得大于2/5杆长,且不应大于5mm
3)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mm ;
4)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 /2;
5)当使用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均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 向水平杆上;
6)使用竹笆脚手板时,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应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4、脚手板
1)作业层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自顶层操作层往下计,宜每隔12m满铺一层脚手板。
3)在拐角、斜道平台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5)竹笆脚手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 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6)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的铺设应符合下面规定
a、应设置在3根横向水平杆上
b、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c、此三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d、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2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 和不应大于3mm ;
e、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 于 1mm 。
5、剪刀撑
1)剪刀撑的宽度不得少于4跨,且不得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度。
2)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应符合以下规定
a、当剪刀撑的倾角为45度时,其跨越立杆的根数最多为7根
b、当剪刀撑的倾角为50度时,其跨越立杆的根数最多为6根
c、当剪刀撑的倾角为60度时,其跨越立杆的根数最多为5根
3)当单、双排脚手架<24m时,必须在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在中 间每隔15米设置一道,
4)当双排架高度>24m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5)剪刀撑斜杆应使用旋转扣件与立杆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扣牢,旋转扣件距脚手架节点不宜大于150mm。
6)剪刀撑斜杆接长应使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大于1m,并用不少于两个旋转扣件扣牢。
7)剪刀撑下端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不得悬空。
6、连墙件
1)连墙件是连接脚手架与建筑物的构件,脚手架的稳定性主要取决于连墙件,因此连墙件的布置形式,间距大小 和数量都是致关重要的参数,连墙件的连接原理见下图
连墙件示意图
2)连墙件的布置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从表中可以看到连墙件的布置主要有2步3跨和3步3跨两种
脚手架高度
竖向间距
水平间距
每根连墙件覆盖面积
双排脚手架
< 50m
3h(h表示步距)
3L(L表示纵距或称跨)
<40
>50m
2h
3L
<27
单排
< 24m
3h
3L
<40
3)连墙件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得大于3mm
4)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取其他措施固定
5)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6)一字形、开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且还应设置横向斜撑,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得大于建筑物的层高, 且不得大于4m(两步)
7)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即可采用刚性连墙件,也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连墙形式。
8)任何情况下都严禁使用仅有拉筋而没有顶撑的柔性连墙件。
9)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使用刚性连墙件。
10)连墙件中的连墙杆或拉筋应呈水平设置,当不能呈水平状态时,则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向下斜连接,不得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