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XXX人民医院输血管理质量评价标准
检查部门: 受检科室:检查日期: 年 月 日检查人:
检查项目
科室
结果
床号及检查结果
1.标本采集送检
1.1采血前:双人核对医嘱、《临床输血申请单》、标本管标签
1.2告知患者采血的目的、配合事项
1.3采血时:双人核对标本管标签、患者姓名、病案号及腕带相关信息
1.4 一次只能采集1个患者的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标本
1.5严禁从静脉输液通路中采集血标本
1.6米血完毕,双人核对标本管标签、患者姓名、病案号及腕带相关信息
1.7采血人与核对人在《输血申请单》指定位置签名
1.8医护人员与输血科人员双方核对患者信息并签名
2.取血
2. 1取血时取血者检查血液物理外观、血袋封闭、标签及包装完全合格
2. 2发血者、取血者双人核对受血者姓名、科室、病案号、血型〈包括Rh)、血液品种、血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并签名
2.3临床科室取回的血液应尽快输注,不得自行储血
3.血液输注
3.1输血前核对:一人持病历、发血记录单,另一人持血袋,逐项执行一人先诵读,另一人复读;核对一遍后交叉再次核对
3. 2输血刖核对内容:患者姓名、科室、病案号、血型(包括Rh)、血液品种、血量、血袋编号、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质量
3.3输血时核对: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发血记录单、血袋、输液单至患者床旁,双人核对,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
3.4输血后核对:双人再次核对,核对内容同输血前核对
3.5参与核对的双人在输血单上签名
3.6输血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3.7输血起始速度宜慢,应观察15min,无不适再根据患者病情和年龄调节滴速
3. 8从发血到输血结束不得超过4小时
3.9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等应以患者能耐受的最快速度输注
3.10连续输注全血、成分血的输血器宜4小时更换1次
3.11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它药物
4.输血观察记录
4.1观察患者局部和全身反应(如皮疹、寒战、发热等)
4.2记录患者输血起始和结束时间、速度、输血量、患者主诉等
4.3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及发血记录单粘贴在病历中
4.4出现输血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处理,并填报《输血不良反应报 告甬冲
单》
5.使用输血器和辅助设备(如血液复温)操作规范
6.输血完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
7.护理人员熟悉输血严重危害(SHOT)方案、处置规范与流程
落实率
接受检查者签名
一、检查说明
1. 符号意义:“””表示正确(或完整),各项完全相符,“X”表示不正确(或不完整),有一项不符均属之,
“NA ”表示不适用或不涉及。
2. 检查频率: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决定检查频率。
3. 样本量:根据医院及科室的实际情况决定检查样本量,但应达到统计学相关要求。
二、指标计算公式
1. 输血管理落实率(%)=检查完全正确(或完整)项目数/ (总的检查项目数-不适用项目数)X1%
o
2. 单项正确或完整率(%)=各单项检查结果正确(或完整)人数/ (总的检查人数-不适用人数)X 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