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如何做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
1.充分做好投资决策阶段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是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它是决定工程造价的基础。因此,可行性研究工作做得充分一些,能促使投资和效益形成良性的关系,避免产生投资多、见效少、浪费大的现象。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强化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公正性和公开性,以科学的估算方法和可靠的数据资源进行方案论证和投资估算,制定合理的项目工期,确保投资目标和建设实施阶段造价的控制,避免因赶工或拖延工期而增加投资,杜绝"三超'现象的发生。
2.强化制定管理,严格控制制定质量
据西方国家的有关资料显示,制定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项目全寿命费用的1%,但正是这1%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占75%以上。因此应将建设项目决算造价与制定费紧密挂钩,使制定变更减少到最低限度。对制定变更超过正常额度的制定单位采用扣减制定费或公开曝光的方式,促使制定单位提升制定深度,改善制定质量。
3.规范招标投标手续,严把招标投标关
招标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执行工程建设从制定、施工、设备、供应、监理等全方位、全过程的招标、择优选择,切实杜绝工程招标过程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从而进一步规范建设市场。由于招标投标是一种复杂的竞争方式,在具体招标投标中应注意做好标底的合理性、投标报价的规范性以及评标规则的公正性,坚决制止评标过程中的不公平、不公正现象。
2政府建设项目中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
1.前期工作缺乏深度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是个非常重要的阶段。依据我国现行的基本建设程序,基本建设前期工作主要包括:提出项目建议书、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制定和编制工程概预算,以及按照管理权限提请有关单位审批等。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政府投资项目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前期准备工作,造成项目决策走了过场、流于形式,有的更是盲目上马,造成大量的"政绩工程'和"面子工程'的出现。
2."三超'现象非常特别
政府主管部门审定的投资额确定后,工程建设单位应该精心准备、科学合理地组织实施,严格地监控,把工程建设实施中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实际发生额度控制在限额以内。可目前的状况是,很多建设单位急于项目的开工,又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对投资额度的要求、建筑标准的把握、制定深度的检察、招标文件和承包合同的合理与完善程度没有严格把关,造成边制定、边施工、边变更,对施工中的工程想改就改,有的项目一改再改,结果导致项目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决算又超预算。对项目更改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没有监督,对更改造成的损失没有相应的责任制约。
3.项目组织管理薄弱
工程建设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工程建设中必须要进行质量控制的环节很多、要求很高。现
在很多政府工程项目的管理,都要"先搭台,后唱戏',大都是从政府有关部门抽调人员,临时组建"工程项目指挥部'进行管理。而临时组建的项目班子,人员素养参差不齐,一些班子的负责人多由单位或地区的行政领导担任,在项目决策、概预算检察和施工管理方面都缺乏足够的经验,在施行中一些违反工程建设基本规律和客观科学规律的问题时有发生。
3政府工程招投标审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熟知与招投标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熟悉和掌握《招标投标法》、《政府〔采购〕法》、《工程建设项目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规定》、《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建筑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等法律法规与规范。
(2)掌握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的编制方法。工程造价编制应该是政府投资工程审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招投标审计中要把工程量的计算、设备安装的选定、材料价格的评定、税金费用的计取等每一步造价编制工作进行严谨、合理、全面的检察和核算核对。
(3)强化工程与〔财务〕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政府工程招投标审计所审的工程专业种类多而杂,包括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水电、设备安装、电气智能化等等,我们只有尽可能多的学习好这些工程专业知识和财务知识,才干限度地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风险。
(4)不断提升审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作为独立经济监督的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适应发展要求的应有素养。依法审计、严格执法、勇于揭露和制止招投标中违法乱纪的经济犯罪现象,树立激烈的程序意识,关于任何有嫌疑的审计对象,都要查清查透。
如何做好政府投资工程管理政府建设项目中投资管理存在的问题政府工程招投标审计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