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方案
(一) 指挥顺位
护理部主任发出指令启动全院护理应急预案。指挥顺位:护理部主任一护理部副主任一护理部成员
(二) 职责与分工
1. 职责
(1) 接收上级信息,下达指令。
(2) 各级护理人员接到指令后,立即到现场参与救援工作。
(3) 调配护理人员和应急床
(4) 尽快安置患者,保持病区秩序稳定
(5) 做好相应工作记录及总结报告
2. 分工
(1) 护理部主任:总协调
(2) 护理部副主任:现场协调
(3) 护理部成员:现场协调及传达指令
3. 紧急护理人员调遣直通车
护理部主任接到应急指挥组/行政值班关于组建外出/院内护理人员救护队通知,启动紧急护理人员调遣直通车,提供人员支援。
护理部成员立即通知相关护士长,并立即到达现场,传达指令,指令内容包括任务内容、集合时间、地点、人数。同时记录以下内容:科室、姓名、呼叫时间、应答时间、到现场时间。应急状态护理部联系电话为8218。
(1) .工作时间调遣直通车流程
立即抽调临床7-10名护士组成护理人员救护队。病区
护士抽调顺位如下。
血管外科
1人
ICU 护士
功能神经外科
1人
病区护士
普外科
1-2人
副班护士
妇产科
1人
责班护士
(2) .夜间与节假日调遣直通车流程
立即抽调临床7-10名护士组成护理人员救护队。病区
护士抽调顺位如下。
科室
人数
电话
护士
急诊科
1-2人
急诊护士
呼吸科
1人
ICU 护士
消化科
1人
ICU 护士
神经内科
1-2人
ICU 护士
普外科
1-2人
icu护士/普外n护士
神经外科
1-2人
ICU 护士
血管外科
1人
ICU 护士
心脏科
1人
ICU 护士
功能神经外科
1人
病区护士
4. 夜间与节假日各科室人员替代梯队
需要组建护理人员救护队时,各科室替补人员迅速到达
现场支援。人员替补
原则:
(1) 首先通知距离医院4公里内的护士,来院替补护理人员救护队护士,参与救护工作。
(2) 人员不足时,通知15公里以内的护士来院参与救护工作。
(3) 最后通知15公里以外的护士来院参与救护工作。
二、患者突发猝死应急预案
1. 发生猝死时,摆放患者体位。
2. 立即呼救,通知医生通知家属。
3. 清理、开放呼吸道;进行人工呼吸,给予一级供氧。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配合医生建立人工气道。
4. 给予心外按压,连接床旁监护仪,遵医嘱配合完成除颤、临时起搏等操作。
5. 针对病因进一步遵医嘱治疗。
6. 抢救过程中,注意对同室患者给予屏风遮挡。
7. 及时记录抢救过程。
三、患者误吸应急预案
1. 立即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除鼻腔内异物,叩背吸
痰。
2. 如发生窒息,立即通知医生,进行人工呼吸,一级供氧。做好气管插管的准备,配合医生建立人工气道。实施心肺复苏。
3. 遵医嘱进一步治疗,完善护理记录。
4. 通知家属。
四、患者自杀应急预案
1. 通知医生立即赶到现场,有抢救可能的,立即抢救。
2. 保护现场。
3. 安抚其他患者,避免混乱,保障安全。
4. 通知本科室领导及医务处、保卫处或院内总值班,服从领导安排。
5. 通知家属。
五、患者跌倒、坠床应急预案
1. 护士第一时间到达患者身边,提供相应护理措施。
2. 通知医生检查患者。
3. 遵医嘱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4. 通知家属。
六、呼吸机突然断电应急预案
1. 立即脱开呼吸机,使用简易呼吸器一级供氧。
2. 检查断电原因,同时通知医生、电工室。
3. 严密观察患者呼吸及脉搏血氧饱和度。
七、水银遗撒应急预案
1. 体温计、血压计水银漏出时,开窗通风,减少人体对残余汞蒸气的吸收。安排室内患者和无关人员暂时离开房间。
2. 清理玻璃碎屑,以免扎伤患者。
3. 彻底清理散落的水银:用注射器或废纸将散落在地面上的液体水银收集到装有水的瓶中,拧紧瓶盖,再将其盛装在医疗废物袋内,外贴化学性医疗废物标签,送医工科统一处理。
4. 水银收集完毕,用清水冲洗台面和地面。
5. 严禁将水银倒入下水道或污物桶内,造成二次污染。
6. 操作者严格按六步洗手法进行手部清洁。
卫生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危害,保障职工与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根据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法》、《朴食品卫生法》、《朴传染病防治法》、《朴职业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作为一项重大任务,长抓不懈,初步建立起机制健全、上下联动、反应快速、保障有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长效机制,保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及时有效,保证职工与就诊病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我院各项工作和谐发展。
二、分类分级
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四级:I级(特别重大)、n级(重
组长:**成员:**
2. 医疗救护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救护及伤员转运工作。
接到通知后,组织医务人员在最短的时间内奔赴事发现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现场救护及伤员转运工作,全力以赴救治病人生命,争取将人员伤亡降到最低水平。
组长:**成员:**
3. 流调防疫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及流调工作。
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人员携带有关物品奔赴现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现场调查分析,做好传染病防治及周围环境消毒技术指导工作,及时上报流调报告。
组长:**成员:**
4. 采样检验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采样及检验工作。
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人员携带采样用具奔赴现场,根据采样程序要求进行现场样品采集,完成样品检验与送检工作。
组长:**成员:**
5. 消毒组: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环境消毒,做好周围人群的消毒技术指导工作。
接到通知后,及时组织人员携带消杀工具及消毒药品奔赴现场,根据消毒程序要求,做好环境消毒与周围人群的消毒技术指导工作。
组长:**成员:**
6. 健康教育组:做好健康教育及心理疏导工作。
现场指导群众自救、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工作,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及预防性用药,协助做好病员安置及物品回收工作。
组长:**成员:**
五、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行政值班电话:**
六、应对流程
为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正常运转,全面掌握事故动态,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合理调配应急队员,有效控制事态扩大,制定如下应对流程:
1. 在岗职工若发现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立即正确处置、初排险情;同时要兼顾就诊病人的人身安全;及时向科主任(分管领导)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科主任执行逐级上报制度。
2. 办公室主任、行政值班人员接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通知后要立即核实情况,及时通知院长、机动队队长、司机,简要讲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情况,通知各应急小组迅速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物资供应并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后的资料汇总。
3. 院长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报要求,向上级主管部门及街道办事处汇报。正确指挥抢险自救和应急救援,在保障职工与就诊病人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财产破坏和经济损失。
4. 机动队队长负责通知各组组长参与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各组长通知组内成员及时参加应急救援。通知内容包括:集合地点、交通安排、要求,通知完毕后向队长报告。
5. 救护车司机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赶赴本院,请值班人员协助迅速装载机动队物资、药品,听从队长指令接送应急队员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救援。如遇紧急情况,应急队员应选择便捷的交通工具尽快到达现场。
6. 如暴发重大旱涝灾害、群体食物中毒、重大传染病流行和重大安全生产事件,我院所有职工必须无条件参加抢险救援与事件调查,服从院长统一指挥、统一调配。
7. 严格事前请示及事后报告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完毕,相关人员及时写出书面报告,递交协调保障组汇总。
七、责任追究制度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必须遵循预防为主、常抓不懈的方针,贯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的原则。如果因为反应不及时、工作不认真、推诿扯皮,造成严重后果,轻者进行全院通报批评,并与绩效工资和职称评聘相衔接;重者申请给予撤职、降级、降职处分;触犯刑律者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八、物资储备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需要,物资储备必须常抓不懈。指定防保科科长负责机动队应急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各应急小组责任人应充分做好急救设备、急救药品、采样工具、检验用物、消杀药品器材及防护用品的有效储备,以保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救援需要。如因责任科室物资储备不到位,造成现场应急处置工作无法正常开展,将追究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本预案于20**年**月**日重新修订,自下发之日执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