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

上传人:唯嘉 文档编号:10097658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394 大小:12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4页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5年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之环评技术导则与标准过关检测试卷A卷附答案 单选题(共600题) 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 B.Ⅰ类建设项目 C.Ⅱ类建设项目 D.Ⅲ类建设项目 【答案】 C 2、以下噪声源适用《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 A.学校广播喇叭 B.商场广播喇叭 C.机车风笛 D.工厂广播喇叭 【答案】 B 3、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的计算公式中,如果GB3095中没有小时浓度限值的污染物,则c A.年平均浓度限值 B.日平均浓度限值 C.日平均浓度限值的2倍值 D.日平均浓度限值的3倍值 【答案】 D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调查与评价阶段的工作内容不包括(  )。 A.环境水文地质调查 B.地下水污染源调查 C.地下水环境现状监测 D.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确定 【答案】 D 5、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流动声源时,应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 A.工程预测的代表性时段 B.工程预测的运行近期时段 C.工程预测的运行中期时段 D.工程预测的运行远期时段 【答案】 A 6、对环境质量标准的实施监督,一般为()以相应标准进行质量评定。对排放标准的实施监督,往往采用抽样测试检查制度,对排污单位的排污行为以相应标准进行判定。 A.临时采样点 B.固定采样点位、固定频率的例行监测 C.固定频率检测 D.固定采样点定位 【答案】 B 7、(2016年)某KTV建成营业后通过建筑结构对楼上酒店客房产生较大的非稳态噪声污染。根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关于测量KTV通过建筑结构传播至客房内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客房窗户开启状态下测量 B.测点须布设在客房内噪声最大位置处 C.测量正常营业时客房内1min等效声级 D.须测量客房内噪声31.5HZ~500HZ各倍频带声压级 【答案】 D 8、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应结合建设项目所在区域(  ),分析可能受上述行为影响的环境影响因素。 A.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B.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及环境现状 C.国土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D.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生态功能区划 【答案】 B 9、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对于存在极高大气环境风险的建设项目,应开展()。 A.关心点概率分析 B.有毒有害气体对个体的大气伤害概率分析 C.事故发生概率分析 D.关心点处气象条件的频率分析 【答案】 A 10、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情景中,属于建设项目生产运行阶段重点预测的情景是(  )。 A.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B.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C.正常工况和非正常工况 D.正常工况,非正常工况和事故工况 【答案】 C 11、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确定生活垃圾焚烧厂与敏感对象之间的合理位置关系,可不考虑的因素是(  )。 A.有害物质泄漏 B.可能的事故风险 C.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与扩散 D.滋养动物(蚊、蝇、鸟类) 【答案】 D 12、随着科技进步和环境科学的发展,环境保护标准也随之而发展,其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我国环境保护标准分为(  )。 A.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 B.国家标准和基础标准 C.基础标准和地方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答案】 A 13、《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9078—1996)中仅对6项有害污染物提出了排放浓度控制限值,下面不在此标准规定之列的是(  )。 A.铅、汞 B.氟及其化合物 C.二氧化硫 D.颗粒物 【答案】 D 14、根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界应位于居民区(  )以外,并保证在当地气象条件下对附近居民区大气环境不产生影响。 A.500m B.600m C.700m D.800m 【答案】 D 15、当采用()模型时,应展开流场分析。 A.零维或一维 B.一维或二维 C.二维或三维 D.一维或三维 【答案】 C 16、环境空气敏感区的评价范围包括()类功能区。 A.1 B.2 C.3 D.4 【答案】 B 1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面水环境》,某大型湖泊,平均水深为15m,则应在水面下0.5m及()以下,距底0.5m以上处各取1个水样。 A.逆温层 B.0℃等温层 C.斜温层 D.5℃等温层 【答案】 C 18、下列关于二级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基本内容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可适当利用当地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B.噪声现状调查可着重调查清楚现有噪声源种类和数量,其声级数据可参照已有资料 C.对噪声级变化可能出现的几个阶段,选择噪声级最高的阶段进行详细的预测,并适当分析其他阶段的噪声级 D.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特点提出噪声防治措施并给出最终降噪效果即可 【答案】 A 19、 下列不属于自然环境现状调查的内容是(  )。 A.地表水 B.人群寿命 C.地质环境 D.地形地貌 【答案】 B 20、下列大气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名词术语定义,表述错误的是()。 A.臭气浓度是指恶臭气体用无臭空气进行稀释,稀释到刚好无臭时的稀释倍数 B.工业炉窑是指在工业生产中用燃料燃烧或电能转换产生的热量对物料、工件进行热处理工序的热工设备 C.自然通风锅炉是指利用烟囱内、外温度不同所产生的压力差,将空气吸入炉膛参与燃烧,把燃烧产物排向大气的锅炉 D.过量空气系数是指燃料燃烧时理论空气需要量与实际空气消耗量的比值 【答案】 D 2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属于哪个工作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一阶段 【答案】 B 2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时,需叠加现状背景值,分析项目建成后最终的区域环境质量状况,下列公式正确的是()。 A.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B.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C.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D.新增污染源预测值+现状监测值一削减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被取代污染源计算值(如果有)=项目建成后最终的环境影响 【答案】 D 23、可通过工程分析计算土壤中某种物质的(  )。 A.淋溶或径流排出 B.土壤缓冲消耗 C.输入量 D.输出量 【答案】 C 2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位于原厂界(或永久用地)范围内的工业类改扩建项目,其生态影响评价等级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做生态影响分析就可以 【答案】 D 25、(2016年)根据《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交通干线道路两侧铅垂向Z振级标准值为() A.昼间70dB,夜间67d B.昼间75dB,夜间72dB C.昼间80dB,夜间75dB D.昼间80dB,夜间80 dB 【答案】 B 26、 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标准分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排入GB3838中Ⅳ、Ⅴ类水域的污水执行三级标准 B.排入GB3838中Ⅲ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的污水执行二级标准 C.排入GB3097中三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三类标准 D.排入GB3097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执行一类标准 【答案】 D 2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关于土壤环境现状监测频次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A.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一级评价项目也应至少开展 1 次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B.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二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C.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基本因子现状监测 D.若掌握符合要求的近 3 年至少 1 次的监测数据,三级评价项目可不再进行特征因子的现状监测 【答案】 D 28、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时段可分为(  )。 A.施工期和运行期 B.运行近期、中期、远期 C.运行期和竣工期 D.施工期和竣工期 【答案】 A 29、(2013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下列关于户外声传播衰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屏障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 B.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与声波频率无关 C.距声源较近处可忽略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无限长线声源几何发散衰减大于点声源几何发散衰减 【答案】 C 30、一级评价项目预测时,对于施工期超过()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还应预测施工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 B 31、(2018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声环境影响预测所需声源资料不包括()。 A.声源空间位置 B.声源噪声源强 C.声源噪声变幅 D.声源种类和数量 【答案】 C 3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排污概况调查时,对于周期性排放的污染源,应给出周期性排放系数。周期性排放系数取值为()。 A.0~1 B.1~2 C.1~3 D.1~5 【答案】 A 33、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下列哪些工作内容()不属于第一阶段。 A.确定评价工作等级 B.初步工程分析 C.环境现状调查监测与评价 D.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 【答案】 C 34、()是强化环境管理的核心。 A.环境标准 B.环境措施 C.环境指标 D.环境质量标准 【答案】 A 35、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  )dB。 A.53 B.54 C.55 D.56 【答案】 B 3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热水 D.pH≤5的水 【答案】 B 3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紧邻道路第一排第十层居民住宅处的环境噪声影响时,主要考虑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 A.几何发散衰减 B.地面效应衰减 C.临路建筑引起的声级衰减 D.绿化林带引起的声级衰减 【答案】 A 38、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教学楼外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B.教学楼室内距窗1.0m,距地面高度1.2m处 C.教学楼窗外1.5m,距离地面高度1.0m处 D.教学楼室内距窗1.5m,距地面高度1.6m处 【答案】 A 39、规划环境影响识别的内容包括对规划方案的影响因子识别、影响范围识别、时间跨度识别和()。 A.影响方式 B.影响规模 C.影响性质 D.影响途径 【答案】 C 4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敏感区包括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下列敏感区中,属于特殊生态敏感区的是(  )。 A.森林公园 B.原始天然林 C.自然保护区 D.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区 【答案】 C 4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的选取应采用()。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量化评价为主 D.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以定性评价为主 【答案】 C 42、根据《开发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主要从(  )角度进行自然环境、社会经济两方面的环境影响识别。 A.微观 B.中观 C.中、微观 D.宏观 【答案】 D 43、(2015年)某商住楼1~2层为大型超市,3层上上为住宅。超市内大型货梯运行时对3层以上住宅内产生噪声污染。关于该商住楼住宅室内噪声污染执行标准和限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A.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B.应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C.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 D.应执行《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中的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室内噪声排放限值 【答案】 D 4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时,下列类型的水不计入污水排放量的是()。 A.直接冷却水 B.循环水 C.热水 D.pH≤5的水 【答案】 B 45、某城市边缘未建成区规划先期建设一条城市主干路(中型工程),受其噪声影响的范围内,后期建设康复疗养区、居民住宅区、文化教育区等。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该城市主干路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确定为(  )。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低于三级 【答案】 A 46、根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和参照点的采样时间一般为(  )。(2011年) A.连续15min B.连续30min C.连续45min D.连续1h 【答案】 D 47、根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场的大气以(  )为控制项目。 A.二氧化氮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颗粒物 【答案】 D 48、 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电石炉 B.炼焦炉 C.废物焚烧炉 D.水泥回转窑 【答案】 A 4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的划分,应根据建设项目地下水供水(或排水、注水)规模、引起的地下水水位变化范围、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以及可能造成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大小等条件确定。 A.Ⅰ类和Ⅱ类建设项目 B.Ⅰ类建设项目 C.Ⅱ类建设项目 D.Ⅲ类建设项目 【答案】 C 5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下列河流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的是(  )。 A.断面宽深比为10的中河 B.河段弯曲系数为1.5的中河 C.河段弯曲系数为1.8,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D.河段弯曲系数为1.2,断面宽深比为25的大河 【答案】 D 5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体系主要由(  )构成。 A.总纲、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B.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C.总纲、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环境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专题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和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D.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答案】 C 52、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是针对()的保护措施。 A.居住区 B.水环境 C.生态敏感目标(水生、陆生) D.水土流失防治 【答案】 C 53、环境空气敏感区的评价范围包括()类功能区。 A.1 B.2 C.3 D.4 【答案】 B 54、环境影响评价采用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应以(  )为主。 A.定量评价 B.定性评价 C.量化评价 D.量性评价 【答案】 C 5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规定位于乡村区域的集镇执行()声环境功能区要求。 A.0类 B.1类 C.2类 D.3类 【答案】 C 56、(2018年真题)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可行性验证内容不包括( )。 A.拟采取措施的长期稳定运行和达标排放的可靠性 B.拟采取措施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 C.生态保护和恢复效果的可达性 D.拟采取措施的清洁生产水平 【答案】 D 57、不属于环境影响预测的方法的是()。 A.数学模式法 B.化学模型法 C.类比分析法 D.专业判断法 【答案】 B 5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某北方大型河流上的水力发电项目,库区涉及珍稀鱼类产卵场,繁殖期在3~4月份,地面水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时期至少包括() A.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 B.平水期和枯水期 C.丰水期和枯水期 D.枯水期 【答案】 A 5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关于建设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方法选取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一级评价应采用数值法 B.二级评价建议优先采用数值法 C.三级评价应采用解析法 D.三级评价可采用类比分析法 【答案】 D 60、《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除适用于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运行和封场后的维护与管理外,其部分规定也适用于()的建设、运行。 A.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生活垃圾转运站 B.与生活垃圾填埋场配套建设的污水处理厂 C.生活垃圾焚烧场 D.生活垃圾堆积场 【答案】 A 61、(2014年)下列窑炉中,适用《工业窑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A.铅熔炼炉 B.石灰窑 C.水泥回转窑 D.生活垃圾焚烧炉 【答案】 B 62、某改扩建城市地面道路两侧紧临高层居民楼,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预测该居民楼一层处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时,可忽略的声传播衰减因素是(  )。 A.几何发散衰减 B.反射体引起的修正 C.大气吸收引起的衰减 D.声屏蔽引起的衰减 【答案】 C 63、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可选在()。 A.农业保护区 B.山谷型填埋场 C.供水远景规划区 D.矿产资源储备区 【答案】 B 64、危险废物使用其他方式处理后所采取的最终处理措施是(  )。 A.安全填埋 B.固化 C.弃置 D.焚烧 【答案】 A 65、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关于生态影响调查中的现场勘察,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文件资料翔实,验收调查可不开展现场勘察 B.只选择项目涉及的区域与对象进行勘察 C.现场勘察的调查内容、位置、因子原则上与环评文件一致 D.如环评未开展样方调查,现场勘察不再需要开展样方调查 【答案】 C 66、根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关于焚烧厂选址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允许建设在居民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 B.不允许建设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商业区和文化区 C.不允许建设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的空气质量二类功能区 D.不允许建设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地表水质量Ⅱ类功能区 【答案】 C 67、根据《固体废物签別标准通则》,纳入液态度物管理的物质不包括( )。 A.油气田采出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环境水体的废水 B.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废酸液、废碱液 C.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压裂液 D.石油开采过程中产生的钻井泥浆 【答案】 A 68、一建设项目资料如下:项目建成后拟向附近一条流量为76m3/s的河流中排放污染物,且此河流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排放的污染物种类包括:温度接近于常温的循环冷却水、非持久性污染物以及碱性物质,且需监测的水质项目为9个,污水排放量为4900m3/d,循环冷却水排放量为200m3/d,那么此建设项目排放污染物的种类为(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均不对 【答案】 B 69、(2013年)某学校位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教室受某企业结构传播固定设备噪声影响。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教室内结构传播噪声的等效声级应执行()限值。 A.A类房间,1类区 B.B类房间,2类区 C.A类房间,2类区 D.B类房间,1类区 【答案】 B 70、统计所收集的长期地面气象资料中,各风向出现的频率、()单独统计。 A.强风频率 B.静风频率 C.弱风频率 D.台风频率 【答案】 B 7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在建和未建项目的污染源调查,下列()方法最合适。 A.使用物料衡算进行估算 B.使用已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中的资料 C.引用设计资料中的数据 D.进行类比调查 【答案】 B 72、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断中,应纳入废水排放量统计的是(  )。(2017年改) A.循环水排水 B.间接冷却水排水 C.含热量大的冷却水排水 D.含污染物量极少的清净下水 【答案】 C 73、(2017年)根据《海水水质标准》,关于各类海域适用水质类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海上自然保护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一类水质类别 B.人工水产养殖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二类水质类别 C.海水浴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三类水质类别 D.海洋开发作业区适用《海水水质标准》第四类水质类别 【答案】 C 74、 下列炉窑中,其污染物排放适用《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  )。 A.电石炉 B.炼焦炉 C.废物焚烧炉 D.水泥回转窑 【答案】 A 75、按照环境保护部文件环发[2012]11号规定,关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分期实施的时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2012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 B.2013年,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C.2014年,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D.2016年1月1日,全国实施新标准 【答案】 C 76、根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 A.1.5m,10d B.1.0m,10dB C.1.0m,5dB D.2.0m,5dB 【答案】 B 7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设置原则的是()。 A.天然色原则 B.象征、涵义原则 C.协调性原则 D.互补性原则 【答案】 D 78、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A.50d B.35dBB50dB40dB C.50dB.45dB D.60dB.50dB 【答案】 D 79、(2016年)己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A声功率级为LAW。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A(r)=LAW-201g(r)-8计算距声源中心r处的A声级LA(r),必须满足的条件是()。 A.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D B.处于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D C.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r>2 D.处于半自由声场的无指向性声源、 r>D 【答案】 C 80、大、中河流中,预测河段的最大弯曲系数(  )时,可以简化为平直河流。 A.≤1.3 B.>1.3 C.≥1.3 D.≤1.6 【答案】 A 81、《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适用于除易爆和()以外的危险废物焚烧设施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竣工验收以及运行过程中的污染控制管理。 A.易泄漏 B.易燃 C.有剧毒 D.具有放射性 【答案】 D 82、对于不同比选方案,必要时应根据建设项目()进行同等深度的评价。 A.建设阶段 B.施工阶段 C.进展阶段 D.运行阶段 【答案】 C 83、(2016年)下列废物中,其贮存的污染控制及监督管理不适用于《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A.医院产生的临床废物 B.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 C.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D.根据国家规定的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尾矿 【答案】 D 84、建设项目噪声预测应掌握的基础资料包括建设项目的声源资料和()、室外声波传播条件、气象参数及有关资料等。 A.建设布局 B.建筑布局 C.声环境传播 D.声源种类 【答案】 B 85、某建设项目涉及危险物质使用,经调查和分析计算后,得出其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小于1,行业及生产工艺M分值为5,所处区域为环境中度敏感区E2,由此可判断出该项目的环境风险潜势为() A.Ⅰ B.Ⅱ C.Ⅲ D.Ⅳ 【答案】 A 8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HJ964-2018),某生活垃圾填埋场扩建,现有永久占地面积1.5公顷,扩建工程施工临时占地面积0.8公顷,扩建工程永久占地面积2.8公顷,则该项目占地规模属于() A.大型 B.中型 C.小型 D.无法判断 【答案】 C 87、某工厂技改前停止生产情况下,厂界外敏感目标处噪声背景值为47dB,正常生产情况下噪声级为50dB;技改后厂区噪声对该敏感目标的噪声贡献值为53dB。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技改后该敏感目标处的声环境影响预测值为(  )dB。 A.53 B.54 C.55 D.56 【答案】 B 88、某建设项目处于声环境功能区1类地区,项目建设后评价范围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6dB(A),该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应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无法判定 【答案】 A 89、大气二级评价项目的长期气象条件为:()。 A.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 B.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C.近五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的逐月、逐日气象条件 D.近三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的逐日、逐次气象条件 【答案】 D 90、建设项目对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分析要求对于随着生产运行时间推移对地下水环境影响有可能加剧的建设项目,还应按()分别进行环境影响识别。 A.生产运行初期和中期 B.生产运行中期和后期 C.生产运行初期和后期 D.生产运行初期、中期和后期 【答案】 D 91、(2019年)某新建城市快速路包含1.2km隧道工程,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按项目()计算其评价等级。 A.隧道主要通风竖井及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B.快速路沿线通行车辆尾气 C.快速路沿线产生的颗粒物及通行车辆尾气 D.隧道主要通风竖井或隧道出口排放的污染物 【答案】 A 92、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环境风险评价关注点是事故对厂(场)界()的影响。 A.内环境 B.外环境 C.外经济 D.内经济 【答案】 B 93、根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下列关于开发区污染源分析的说法,错误的是()。 A.应根据规划的发展目标、规模、规划阶段、产业结构、行业构成等,分析预测开发区污染物来源、种类和数量 B.根据开发区不同发展阶段,分析确定近、中、远期区域主要污染源,鉴于规划实施的时间跨度较长并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污染源分析预测应以远期为主 C.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国家和地方政府规定的重点控制污染物要求 D.在确定污染源所排放的主要污染因子时,应满足开发区规划中确定的主导行业或重点行业的特征污染物要求 【答案】 B 9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某II类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项目,位于矿泉水资源保护区,判定该项目评价工作等级为()。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答案】 A 95、(2012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生态影响评价工作范围确定依据不考虑()。 A.气候单元 B.水文单元 C.地理单元 D.行政单元 【答案】 D 96、某污水中含有4类污染物,且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为6个,这类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属于()。 A.复杂 B.中等 C.简单 D.一般 【答案】 A 97、(2013年)下列关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指标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B.有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 C.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最高允许排放速率限值 D.无组织排放废气只有监控浓度限值 【答案】 D 98、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可得出满足要求结论的是( )。 A.环保措施在技术上不可行 B.建设项目各个不同阶段,除场界内,均能满足标准要求的 C.新建项目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在评价范围内地下水中已经超标的 D.有个别评价因子出现较大范围超标,但是采取环保措施后可满足标准要求的 【答案】 D 99、根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填埋场处置的废物是(  )。 A.生活垃圾焚烧炉渣(焚烧飞灰除外) B.畜禽养殖废物 C.未经处理的餐饮废物 D.电子废物及其处理处置残余物 【答案】 A 100、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时,对于评价范围内的改建、扩建项目现状工程的污染源调查,下列哪个方法不合适()。 A.项目监督性监测数据 B.年度排污许可执行报告 C.自主验收报告 D.引用涉及资料中的数据 【答案】 D 101、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现状监测层位应包括()。 A.潜水含水层 B.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 C.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的含水层 D.承压水层 【答案】 A 102、下列环境噪声监测点布置,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的是(  )。 A.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0m,距地面高度1.3m B.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0m C.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8m D.噪声敏感建筑物户内测点,距墙壁或窗户1.5m,距地面高度1.3m 【答案】 A 103、(2017年)已知某声源最大几何尺寸为D,距声源中心r0处的声级为Lp(r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若按公式Lp(r)=Lp(r0)-20lg(r/r0)计算距该声源中心r处的声级Lp(r),r0、r需满足的条件是() A.r 0>2D、r>2D B.r 0>2D、r无要求 C.r 0无要求、r>2D D.r>2D 【答案】 A 104、规划分析需要对多个规划方案具体内容的解析和初步评估,下列不属于规划分析常用方法的是(  )。 A.专家咨询法 B.类比分析法 C.矩阵法 D.网络法 【答案】 D 105、下列噪声源环境噪声排放,不适用《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是(  )。 A.学校变配电房 B.城市垃圾转运站 C.医院制冷机房 D.居民区超市 【答案】 D 106、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应根据建设项目建设期、运营期和服务期满后三个阶段的工程特征,识别其(  )的环境影响。 A.正常与非正常两种状态下 B.正常与事故两种状态下 C.正常状态下 D.事故状态下 【答案】 A 107、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木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关于二级评价项目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布设的具体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潜水含水层的水质监测点应不少于7个 B.可能受建设项目影响且具有饮用水开发利用价值的含水层2~5个 C.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上游和两侧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1个 D.原则上建设项目场地及其下游影响区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均不得少于3个 【答案】 C 108、(2019年真题)根据《海水水质标准》,下列关于按照海域的不同使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对海水水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第一类适用于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 B.第二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水产养殖区、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水区 C.第三类适用于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上运动或娱乐区、滨海风景旅游区 D.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一般工业用水区、海洋开发作业区 【答案】 A 109、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土壤环境(试行)》,土壤环境现状监测布点的原则为(  )。 A.现有数据与现场监测相结合 B.均布性与代表性相结合 C.上、下风向对照原则 D.近多远少原则 【答案】 B 110、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关于地表水现状调查时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调查时期与评价时期一致 B.至少应调查一个时期 C.根据受影响水体的类型确定 D.根据评价等级确定 【答案】 B 111、区域水污染源调查:以收集利用已建项目的排污许可登记数据、环评及环保验收数据及既有实测数据为主,并辅以现场调查及现场监测的为()。 A.一级评价 B.二级评价 C.水污染影响型三级A评价 D.水文要素影响型三级评价 【答案】 A 112、(2016年)下列区域中,其声环境评价与管理不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是的()。 A.受公路噪声影响的村庄 B.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