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组织赋能,减负增效
实施“双减”政策快一年了,中小学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学生学习负担减轻了,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业变少了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作业的管理水平?学生不用去上周末辅导班,如何教会学生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在“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新环境下,如何做到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学校各部门群策群力,“五育”并举,促进学校教育减负增效。
一、学校多元化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是唯分数论,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实施“双减”后,那些靠多占用学生时间提升教学成绩的教师,将很难达到以前的教学效果。学校教导处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改变以往单一的分数评价方式,更注重教师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的能力。小学低年级不考试,教师评价学生不再是简单的分数,而是全面考查学生的学习水平,定一个等级,然后给每个学生写评语,帮助学生提高。在“双减”的背景下,学生处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既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又能知道提升的方法。家长不在分数上斤斤计较,部分缓解了焦虑的情绪。每个班优秀学生不再是前几名,而是排在前列的一批学生。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对某些学科感兴趣的孩子慢慢形成自己的专长,然后带动整体水平的提高。例如,在讲四年级上册课文前,教师可以先布置一个作业:在期中考试前,每一位同学要写一节诗。学生可能从来没有写过诗,会觉得很难。怎样完成这个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平常课程的教学中,穿插讲一些诗歌写作的基本方法。例如:在讲《短诗三首》时,让学生仿照《繁星》写几句诗感受,体会抒情的手法。在讲《绿》时,让学生仿照“刮的风是绿的/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阳光也是绿的”写几句话,让学生学会运用整齐的句式来写优美的诗句。结合课后综合性学习《轻叩诗歌大门》,让学生编小诗集。在这些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明显能发现学生上课更认真听讲了,学习气氛也更浓了。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针对学生写的诗歌进行点评,选择优秀的作品在全班朗读,使学生学习更有成就感,课堂教学效果也更好了。学校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后,教师们不再以考试作为自己的主要教学目标,可以制定一个较好的中长期计划,给学生搭建一个成长的阶梯,让每个学生确立自己学习的目标,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不断提高自身能力。学习知识变成像闯关游戏一样有趣,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极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减负增效的目标。
二、教师多样化作业教研。
在“双减”背景下,学生的作业量下降了,但是通过作业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目标并不会消失。如何布置“少而精”的作业成为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问题。学校科教处将作业教研纳入各备课组活动,让各备课组集思广益,推出教师的优秀的作业,供本组教师学习;各备课组选出优秀作业,进行全校学科优秀作业竞赛。科教处鼓励师生在网上学习“智慧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们要更用心地设计作业,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设计少而精的作业、跨学科作业、实践性作业、个性化作业。课后作业可以多做一些思考类题型,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也符合语文教学“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例如在讲《四季之美》时,可以让学生找出春夏秋冬四季最美的时候和景物,让学生描绘自己心中的最美的景物是什么样子。这样的作业使学生只能放下参考书,自己从生活中去寻找答案,就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和创造能力。很多时候,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可以不限体裁,不限语言表达方式,甚至也不限答案,只要学生能言之成理。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放开手脚,畅所欲言,努力思考。这样,学生写作业有更大的创造空间,有更多的体会和收获,有时,良好的效果甚至超出教师布置作业时的预想。“双减”强调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也倡导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科学管理。教师们布置的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体现“双减”减负增效的要求。
三、学生多彩的延时活动。
“双减”政策实施前,有些学生课余时间奔波于各种辅导班,很少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双减”政策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但是并不是纵容学生躺平不思进取,而是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团委和少先队组织各种社团活动,有阅读小组,科普小组,文体小组,艺术小组,劳动小组等。学生们在延时课根据自己的兴趣成立兴趣小组,进行各种社团活动。在兴趣小组和社团活动中,教师可以适时地进行引导,让学生的活动组织得更好。教师们也可以设计与课本有关的活动,让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堂外的活动,这样的课外活动设计也能促进学生上课认真听讲。例如在讲诗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通过“多读诗,读好诗,好读诗”,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也可以组织诗歌记忆比赛,看看谁背的诗最多,大量课外知识的积累可以让学生有更扎实的基础。讲《西门豹治邺》时,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课本剧,教师作一些必要的课外排演辅导,在课堂上进行演出,会使参加编剧、演剧的学生积极性高涨,使其他学生在别的课本剧演出时会更踊跃地参加。讲《草船借箭》时,可以引导学生读一读“三国故事”,或者去看《三国演义》的图画书。讲《铁杵成针》时,可以试着让学生去看看寓言故事集。教师们践行“双减”政策时,增加学生的课外自主阅读,才能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们设计课外活动,把课内和课外组合在一起,更多课外书籍的阅读量会让学生有更多的积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学校教育管理应该紧跟新时代,“将弘扬科学精神贯穿于育人全链条”,这才符合减负增效的要求。如果还是停留在上传下达的被动接受中,无法让学校管理跟上“双减”的新要求。学校各部门调动主观能动性,齐上阵,成合力。学校多元化评价体系,让学校管理适应减负增效的要求。科教处牵头,各备课组进行教师多元化作业教研,群策群力,提升作业的质量。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发展了特长,丰富了课余生活。“双减”提供了一个教学改革的契机,学校管理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提升学校管理水平,提升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课后作业负担。学校管理者苦练内功,深入钻研教法,学校“双减”才会开出创新之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