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隧道钢筋网施工方案
一、适用条件
隧道施工中喷锚构筑法中常用的支护方式,表现为锚喷、网喷以及锚杆、钢筋网、喷混凝土联合支护。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红池隧道及转心湖隧道钢筋网施工。
二、钢筋网施工工艺
1、工艺原理
钢筋网的作用在于通过钢筋网和喷射混凝土一起受力,提高了混凝土抗弯、抗折性能,保证了喷射混凝土能承受一定的局部应力而不至于开裂、折断,从而提高喷射混凝土的支护效果。
2、施工方法
钢筋网分片预制好后,通过多功能作业台架,采用人工沿开挖岩面一环一环铺设,钢筋网片之间用焊接连接,施工中可以通过钻孔设备辅助固定钢筋网,使其尽量与岩面密贴。
1)平整、硬化钢筋加工场地。
2)钢筋使用前,清除污锈。
3)钢筋下料:钢筋长度一般在1-2米范围内较合适。拱部钢筋网以1.0 x 1.0米网片合理;边墙2.0 x 2.0米网片合理。
钢筋/
初喷砼岩面
4)钢筋焊接:钢筋网在钢筋加工场地预制点焊成网片;墙部网片制成一侧带钩,方便从上而下挂设。网片示意图如下:
L
10
0-
-2
cr
n
-钢筋
5)钢筋网安装时间:钢筋网在岩面初喷及施作锚杆后铺设;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
6)钢筋网安装顺序:拱部从拱顶往拱脚,边墙从墙顶到墙脚自上往下安装。
7)钢筋网连接方式:钢筋网与钢筋网采用搭接点焊连接,其搭接长度不小于20cm;钢筋网与锚杆等锚定装置采用多点连接;以减少喷混凝土时发生的网筋“弦振”现象。
3、施工技术要求
1) 钢筋网材料宜采用圆钢,钢筋直径为6、8mm,网格尺寸宜采用2mm x 2mm. 250mmx 250mm,III级围岩采用直径为6mm的圆钢,网格为250mm x 250mm. IV级围岩采用直径为6mm的圆钢,网格为2mm x2mm、V级普通衬砌段(有碴)围岩采用©8圆钢做横纵筋,钢筋间距2mmx 2mm、V级围岩普通衬砌(无碴)段采用直径为6mm的圆钢,网格为250mmx 250mm,V级围岩非绝缘锚段段采用直径为8mm的圆钢,网格为2mmx 2mm。搭接长度应为1〜2个网格,采用焊接。
2) 钢筋应冷拉调直后使用,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颗粒或片状锈蚀。
3) 铺设钢筋网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砂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混凝土,其它地层宜在喷一层混凝土后铺设钢筋网;
(2) 钢筋网应随受喷面的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间隙一般不大于3cm;
(3 )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宜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并终凝后铺设,其覆盖厚度不应小于3cm;
(4) 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5) 开始喷射时,应减小喷头至受喷面的距离,并调整喷射角度,迫使混凝土挤入钢筋背后,以保证钢筋能被混凝土完全包裹及喷层的密实性;
(6) 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
4、质量检验与控制
钢筋网施工应进行质量检查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的品种、材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钢筋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网格间距尺寸允许偏差为土 10mm。
3)钢筋网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钢筋网搭接长度允许偏差为土 50mm。
4)钢筋网应在岩面喷射一层混凝土后再铺挂,底层喷射混凝土的厚度不小于4cm。
5)钢筋网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4cm。
三、机具设备配置
钢筋切割机1台、电焊机2台、调直机1台、多功能作业台架1台、运输车1台。
四、安全、质量环保措施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作业台架应搭设稳固,连接扣件要扣牢固。台架上需搭设木板并固定牢固。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绳。
2、各种支护结构的原材料必须经检验合格方可使用。
3、隧道初期支护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并紧跟开挖,及早封闭成环。
4、应随时注意开挖过程中初期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必要时进行初期支护加固,以策安全。
5、钢筋网需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联结牢固,钢筋网的保护层厚度不得小于3cm。
6、做好废油、废料的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丢置,洞内注意污水的排放,须经净化达标后方可排放。
7、不得在洞内及加工场所随意燃烧垃圾,并注意防火,确保施工安全。
8、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
9、暂停施工时,应将支护直抵开挖面。
10、锚杆简易台架应安置应稳妥。墙壁
11、作业中如发生风、水、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风、水、料的输送。
12、对锚杆支护体系的监控量测中发现支护体系变形、开裂等险情时,应采取补救措施。当险情危急时,应将人员撤出危险区。
13、若已锚地段有较大变形或锚杆失效,立即在该地段增设加强锚杆,长度不小于原锚杆长度的1.5倍。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