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问答题题库及答案(试卷代号:2603 )
盗传必究
一、问答题
1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办法》规定哪些属于禁止危害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营的行为?
答:(1)在车厢内吸烟、随地吐痰、便溺、吐口香糖、乱扔果皮、纸屑等废弃物。(2分)
(2) 在车站、站台、站厅、出人口、通道停放车辆,堆放杂物或者擅自摆放设点堵塞通道。(2 分)
(3) 擅自进入轨道、隧道等禁止进入的区域。(1分)
(4) 攀爬、跨越围墙、护栏、护网、门闸。(2分)
(5) 强行上下列车。(1分)
(6) 在车厢或者城市轨道交通设施上乱写、乱画、乱张贴。(2分)
(7) 携带宠物乘车。(1分)
(8) 危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和乘客安全的其他行为。(2分)
(9) 乘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和放射性、腐蚀性的危险品乘车。(2分)
2. 结合实际谈谈地铁防火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答:(1)严格管理制度,分解管理职责;(2分)
(2) 设置火灾控制系统;(2分)
(3) 设置现代化的防灾中心;(2分)
(4) 改善地铁列车通风;(1分)
(5) 设置应急预案措施;(2分)
(6) 其他措施。(1分)
结合实际。(5分)
3. 简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系统管理的途径。
答:(1)建立完善安全规程,做到安全生产有章可循;(3分)
(2) 建立三级安全网络,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2分)
(3) 建立安全检查制度,预防运营事故发生;(2分)
(4) 建立安全培训制度,营造安全文化氛围;(2分)
(5)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增强应急处置能力;(2分)
(6) 建立事故处理机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2分)
(7) 建立警地联动机制,共保地铁一方平安。(2分)
4. 结合实际谈谈地铁成为恐怖袭击新目标的原因及防恐的具体措施。
答:(1)地铁正成为恐怖袭击新目标的原因有:一是地铁人流量大,遭遇袭击后伤亡人员多、 造成的影响大;二是地铁保卫力量相对薄弱,恐怖分子易于实施恐怖活动;三是地铁遭到恐怖袭 击后救援困难。(7分)
(2)地铁防范恐怖活动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国内对待恐怖活动的基本通用做法,即加强国内反 恐立法;加强地铁警卫力量和呼吁乘客合作;通过人海战术查找可疑分子;在主要地点制定紧急 避难计划,基本上让地铁工作人员自我防范等。(8分)
5 .《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规定哪些属于禁止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
答:(1)擅自操作有警示标志的按钮、开关装置、非紧急状态下动用紧急或者安全装置。(2 分)
(2) 擅自移动、遮盖安全消防警示标志、疏散导向标志、测量设施以及安全防护设备。(2分)
(3) 在轨道上放置、丢弃障碍物,向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机车、维修工程车等设施投掷物品。(2 分)
(4)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地面线路轨道上擅自铺设平交道口、平交人行道。(1分)
(5) 损坏轨道、隧道、车站、车辆、电缆、机电设备、路基、护坡、排水沟等设施。(2分)
(6) 在城市轨道交通过江隧道控制保护区内的水域抛锚、拖锚。(2分)
(7) 在城市轨道交通地面线路或者高架线路轨道两侧修建妨碍行车了望的建(构)筑物或者种 植妨碍行车了望的树木。(2分),
(8) 故意干扰城市轨道交通专用通信频率。(1分)
(9) 其他危害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的行为。(1分)
6. 请结合实际谈谈行车调度在行车安全工作中的作用。
答:(1)指挥行车人员完成各项行车作业,保证列车安全正点运行。(3分)
(2) 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行车各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纠正各种违章现象,及时处理行车中 发生的问题,消除事故隐患,防止发生行车事故。(4分)
(3) 在发生事故后,积极组织救援,减少事故损失。(3分)
结合实际(5分)
7. 简述施工防护的一般要求。
答:(1)接触网停电检修或需接触网停电配合挂地线时,由供电操作人员负责在该作业地段两 端挂接地线。(2分)
(2) 站内或站间线路施工时,由施工负责人在施工区域两端轨道上设置红闪灯防护。(2分)
(3) 在折返线、存车线、联络线上施工时,须在作业区域的可能来车方向处旋转红闪灯防护。(3 分)
(4) 车站值班人员到站台检查红闪灯是否按规定摆放,并监督红闪灯状态是否良好。(2分)
(5) 施工作业时除严格执行以上规定外,还要按施工部门的有关施工操作程序的防护规定执行。
(6)凡在运营时间内进行作业的,必须做好防护措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乘客的安全,最大限
度减少对乘客的影响。(3分)
8.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1)持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岗操作。(3分)
(2) 操作的设备项目必须与《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上所规定的作业项目相对应,严禁操作不在 作业范围内的设备。(3分)
(3) 对所操作的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若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 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3分)
(4) 做好设备的运行记录;定期参加培训,熟悉操作规程,增强安全意识。(2分)
(5) 保证不使用“三无”(无证制造、无证安装、无证使用)特种设备。(2分)
(6) 在作业中严格执行特种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2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