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的思索与实证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已经被提到了各级政府的日程当中。消防作为社会和谐稳定的一个重要环节,也必将依赖社区的存在而存在,随着社区的建设发展而发展。社区消防工作是实现消防工作社会化的有效途径和必定趋势,是构筑社会安全"防火墙'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消防工作如何有机地融入社区日常管理工作,并深入城市社区的各个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居民家庭,提升全民消防素养和城市整体抵抗火灾能力,也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一、 新形势下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的现实意义
(一)提升社区消防安全建设是执法为民的重要体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应当指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开展群众性的消防工作。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积极推动社区消防安全工作,不仅是形势发展提出的消防工作新课题,也是一种法律责任,是各级政府、基层组织以及公安消防部门必须承当的职责和任务。
(二)提升社区消防安全建设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火灾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多年来,为了努力遏制群死群伤的特大火灾,在全国范围内继续不断的开展了公众聚集场所、娱乐场所、地下空间、易燃易爆等场所的消防安全专项治理,消防重点单位的火灾预防工作上下了不少功夫,也见到了显然成效。但是,怎样预防城市居民区的火灾,还缺乏有效的办法。鉴于城市社区与社会单位在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上不同,就决定了必须建立符合社区消防工作的管理机制,是预防和减少居民火灾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三)提升社区消防安全建设是构筑社会安全"防火墙'工程的重要环节。实施构筑"防火墙'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保证其取得实效,就要对社会各层面所能发挥和应能发挥的作用进行客观的分析和科学的定位,设定可操作的管理环节与管理措施,以便抓好落实。"防火墙'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大力构建集防火与灭火于一体的社会化消防"大防控'和"大监管'体系,搭建社会消防安全网格化管理平台。社区消防安全建设作为消防安全工作的基层防控体系,是构筑"防火墙'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二、社区消防安全现状分析,以东莞市虎门镇社区消防状况为例
(一)虎门镇社区消防基本状况介绍。虎门镇共有31个社区,辖区面积为17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3万,流动人口约60万,重点单位25个。辖区内共有消火栓65个,最高工作压力为5公斤/平方厘米,最低压力为2公斤/平方厘米,其中老城区道路比较窄,水源比较缺乏。其社区火灾防控形势比较严峻,2021年,截至6月28日,全镇所有社区共发生火灾84起,死亡4人,直接财产损失4927369元。同比去年,火灾起数上升了40% ,亡人数上升了100% ,伤人数与去年持平,直接财产损失上升了270.53% 。
通过以上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虎门镇的社区消防安全工作还存在比较特别的问题,为进一步加强社区火灾"防控能力',笔者就其原因作了具体的调查。
(二)存在问题分析
1、部分社区和居民消防意识淡薄,隐患特别。经过调查,由于消防宣扬教育不到位,有的社区从领导到居民,他们对"消防进社区'活动的目的、意义不够明确,对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熟悉不够,消防意识淡薄。甚至有的居民为了管理的需要,在主要通道处浇注水泥墩或设置其他障碍物,以防止社会闲散车辆进入,这种做法无疑也阻止了消防车的进入,造成消防道路不通畅。
2、消防设施建设与经济发展不对称。虎门镇作为全国十强镇之一,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但其消防设施建设却没能及时跟上,尤其是部分社区由于历史原因,存在着消防设施的"先天不够'。另外,即使有了基础设施,也缺乏维护意识,在消防巡查中常常发现消火栓被堵,消防水枪、水带被盗的问题,这种状况如果长期存在,在火灾发生时,势必会造成严重后果。
3、社区消防安全管理缺乏长效机制。随着社区服务项目的日益完善,社区发展几年来,在消防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综合的管理体系,也没有规范性的文件贯彻到社区管理当中,现行的消防管理是靠有关文件和实际状况摸索进行,管理手段显然不适应社区快速发展的需要。而目前现有的《消防法》和公安部6 1 号令等,都只对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作了笼统的规定,而对社区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等均未明确。所以从法律角度而言,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存在法律规定不明的盲区。正缘于此,消防工作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这在市、区两级都基本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贯彻落实,而在街道和社区一级,由于缺乏专门的消防机构具体操作,管理上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4、基层派出所"三分三定'管理模式落实不到位。依据消防进社区工作的特点,公安派出公安派出所在社区消防工作中应起主导作用。特别是实施"三分三定'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以来,社区消防工作与派出所监督管理工作更是密不可分。但是从实际状况来看,尤其是基层派出所实施消防监督管理中,有些领导对消防监督职能的重要性熟悉不到位,从而存在着"不会管、不敢管、不能管、管不了'的思想。这就严重阻碍了社区消防监管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提升社区消防安全的革新思路
社区消防工作在社区建设乃至整个城市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借助社区的力量把消防管理落实到最基层,把事故防范的阵地前移,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
(一)健全社区消防机构组织,建立社区消防管理网络。地方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依据《消防法》,尽快制定出台相关的规章或细则,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明确社区消防管理职责,完善社区消防管理制度,建立社区消防网络,形成一个新的长效社区消防管理格局。以东莞为例,目前正在抓革新社会消防管理试点工作,关于社区消防管理正在探究"两队'的管理模式,即成立由兼职民警、治安员等兼任的兼职消防队,并配备相应的器材装备,拥有规范的工作制度和固定的办公地点;同时成立辖区"巡查服务队',定时对辖区消防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并催促整改。
(二)保持以人为本,开展全民消防宣扬教育。城市社区要充分发挥社区现有设施的作用,利用街道文化站、社区活动室以及社区宣扬栏等阵地,利用广播、报刊、标语、板报等宣扬媒体和载体, 深入开展以消防法律法规、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防火安全基本常识、初起火灾处置方法、火场逃生自救基本常识为主要内容的宣扬教育,形成社会宣扬、舆论督导、家庭灌输、专业培训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社区消防安全氛围, 从而激发广大社区居民和驻社区成员单位参加社区建设的热情。
(三)强化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小区或旧城改造,要按照国家消防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规划和建设, 消防队(站) 、消防车通道、消防给水、消防通信等公共消防设施必须与小区同步制定、同步建设。要依托社区警务站设置消防室,安装报警 ,设置消防器材箱,配备小型手推车式的灭火救援设备,手推车内置水带、水枪、灭火器、战斗服等,在居民住宅楼配备灭火器,随时接受居民群众的求助。
(四)落实公安派出所的消防监督职能。公安派出所对辖区状况相对比较熟悉,同时也被法律赋予了消防监督的职责。因此,社区消防管理工作必须要有公安派出所的参加,并把监督职责落到实处。在开展具体工作中,要强化对派出所干警进行分批轮训,提升派出所干警消防业务知识水平和能力,把统一培训和分片、定人、定责、包干和联系指导结合起来,点面结合,使派出所干警的消防业务素养得到迅速提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