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疫情防控制度.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89380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疫情防控制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疫情防控制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 为了能够及时有序地应对可能发生的传染病疫情,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疫情在我校的发生和蔓延,保障广大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及上级教育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1. 职责分工。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传染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主任负责本校传染病防治的各项具体工作,为本班传染病疫情报告责任人。 2. 宣传教育。针对不同季节的传染病,学校要开展多种形式的预防传染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卫生清理。为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校内的发生,各班应把教室和分包卫生区每天清扫干净,不留卫生死角,对重点部位定期消毒。并加强教室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 4. 疫情上报。法定节假日期间,各班班主任每天通过班级钉钉群向苗玉菊副校长报告本班学生健康情况。学生在校期间,各班主任负责每天向董传飞主任报告本班学生的缺课情况、健康状况,并及时查明学生缺课的原因,并保持联系,以便进行跟踪管理。王晓丽负责教职工缺勤登记、随访和报告。发现疫情,应及时向校长报告。 5. 责任追究。出现疫情及时上报校长和联合校,因瞒报或因 失职延误工作进展的,学校将依据有关规定对责任人严肃处理。 疫情应急处置制度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各种传染病疫情在学校发生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 1. 出入登记。学校门卫要严格把好校门关,外来人员来访登记,未经许可不得进入校园,禁止外来人员进入教室等人员密集区域。在校期间未经批准任何人不得离校。 2. 应急处置。如有师生员工被确定为疑似病例,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和密切接触者的隔离观察,并做好相关后续工作。 3. 信息报送。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信息渠道畅通。疫情防控期间,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 舆情应对。主要负责人要加强舆情研判,及时做好舆情应对,快速处置,及时回应师生和社会关切。 5. 责任追究。对不按照要求进行报告、隔离的,进行批评教育、责令改正。对隐瞒病情、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晨午检制度 为增强学校疾病预防与控制,防止各类传染病的发生,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特制定学校学生晨午检制度。 1. 责任主体。校长对晨午检制度的正常实施负总责,班主任和值班教职工负主要责任。 2. 健康监控。疫情防控期间,每天追踪师生健康状况。由家长负责每天早晚各1次测试学生体温并在体温报告单上签字。班主任每天对缺勤、迟到及后续返校的学生,逐一登记、核实原因,及时补测体温。教职工坚持每天自测体温2次。对体温超过37.3度的,应及时就诊并向学校报告。 3. 出入管理。严控人员出入,师生入校测量体温,严禁师生带病入校。学生体温有37.3C及以上的,通知家长带回正确就医,登记并及时上报学校。班主任对迟到学生,逐一登记、核实原因,及时补测体温。 4. 责任追究。对不按照要求测量体温、隐瞒病情、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缺勤登记制度 学生缺课登记既是学校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的常规工作,又是体现对学生关爱,保障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为有效防控疫情传播,特制订本制度。 1. 实施主体。班主任和值班职工按照学校晨、午检工作的要求及时对早晨到校的每个学生进行晨、午检,量体温、观察、询问,了解学生出勤、健康情况。 2. 缺勤追踪。师生缺勤,相关负责人或班主任要逐一登记、核实原因。有发热情况及时报告学校,并做好后续登记工作,直至身体康复返校。 3. 责任追究。对不按照要求登记追踪、隐瞒病情、缓报、谎报的,疏于管理或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学生健康教育制度 1. 开学第一课。每学期开学第一天,对学生开展生命健康、传染病防控知识教育,确保全覆盖。 2. 健康知识。各班级应定期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工作,特别是根据季节等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知识教育。 3. 健康饮食。教育学生合理营养,平衡膳食。掌握预防营养性疾病的基本知识,了解平衡膳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4. 科学作息。科学制定作息时间,充分利用大脑的活动特点,注意用脑卫生,合理安排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5. 体育锻炼。认真组织学生做好两操,每个科任老师应及时纠正学生坐、立、读、写的姿势及眼保健操的穴位。学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6. 清洁卫生。学校和各班要切实做好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定期组织卫生检查评比活动,使学校环境整洁美观。 7. 卫生防护。指导、督促学生在触摸公共物品、餐前便后使用肥皂(洗手液)用流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擦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培养学生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禁止随地吐痰,防护罩废弃物以及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放入学校专设的垃圾废弃桶。疲劳。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为优化育人环境,保持校园清洁优美,特拟订本制度。 1. 组织实施。政教处组织学校卫生环评工作,班主任为卫生清洁和保持的主体。 2. 分区管理。全校环境卫生实行责任区域管理,由各班包干落实、各个班级所管辖范围要接受值班老师和少先队监督员的检查和监督。 3. 实施时间。各班要建立一天两保洁,一周一大扫除制度,所负责的卫生区,要包清洁卫生,每天进行全面清理,保持无果皮、无纸屑、无尘土、无杂物。 4. 教室卫生。教室要做到墙壁、灯具等处无灰尘,玻璃明亮,桌椅排列整齐。做到湿扫湿抹,防止灰尘飞扬。坚持经常开窗通风。 5. 办公室及功能室卫生。各办公室和专用教室要保持整齐、干净,作业簿和教学用具要安置合理,桌椅整齐、用具要摆放有序,室内张贴要美观规范,不准乱堆放杂物,不准在墙上乱画。 6. 室外卫生。绿化地带适时拔草,常浇水,每周清除枯叶。 7. 检查评比。坚持每天清洁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值班领导将检查结果进行及时通报,并将其作为学校对班级进行考核评比的重要依据之一。 8. 违规处理。对损坏花草树木及学校公物行为,要求进行赔偿,对乱扔垃圾、随地吐痰等行为给予批评教育、通报等处分。 消毒通风制度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保证师生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制定本制度。 开窗通风制度 1. 室内场所如办公室、图书室、阅览室、活动室等应每天开窗通风两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 2. 教室应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3次,每次30分钟以上。 3. 学校每天对各班教室、各专用教室等学生学习、生活场所开窗通风换气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纳入对年级、班级评比的内容。 消毒制度 学校室外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开学前一周内学校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消毒;开学后在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室内公共场所的日常预防性消毒。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应及时与属地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房屋经密闭后,以2%过氧乙酸溶液(8ml/m3)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30至60分钟。 (二)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50mg/L-5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地面、物体表面消毒 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可用有效氯250mg/L-5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 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30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除上面注意事项以外应注意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四)集体食堂厨房的清洁消毒 食堂(餐厅)每日消毒至少2次,每餐结束后,要对餐桌、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250mg/L- 5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用清洁剂如洗洁精清洁各种厨具餐具表面,并用清水冲洗干净,保持卫生。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250mg/L-5 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30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注意事项同上。 (五)集体食堂餐具消毒 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煮沸、蒸汽、红外线消毒。煮沸、蒸汽消毒保持1°C作用10分钟;红外线消毒一般控制温度120C,作用15-2 0分钟;洗碗机消毒一般水温控制85C,冲洗消毒40秒以上。或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 mg/L- 5 mg/L )浸泡30分钟后,再用清水漂洗干净。餐具消毒后应注意保洁。 (六)卫生间的消毒 可用有效氯浓度5 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门把手、水龙头、马桶按钮、洗手台面等或用以上消毒液放入喷雾器中进行空间及表面喷雾至湿润,密闭30分钟后开窗通风,清水洗净。洗手池、便池等每天至少清洗并消毒1次;不同场所的抹布、拖把要专用并有标记,不要混用,用后及时清洗干净,每天至少消毒1次。可用5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作用30-60分钟。卫生间地面、墙面可用5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擦拭消毒,作用15-30分钟。 (七)校车的消毒 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物体表面的消毒参考(三);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250mg/L- 5 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无窗密闭的校车,可在人员清空后用移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l小时,或可用有效氯浓度250mg/L- 5 mg/L的含氯消毒剂喷雾消毒,作用30分钟后,开启空调外循环通风换气。 二、随时消毒 学校发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或暴露病例时,患病学生应立即隔离,学校保健医生立即上报属地疾控中心,在疾控部门指导下确定密切接触人员,并对相关环境实施消毒。 (一)消毒人员应在疾控部门指导下做好个人卫生防护,消 毒完成后及时清洁消毒双手。 (二)根据疾控部门的指导确定消毒范围,对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包括文具、餐具、洗漱用品等)、随身物品、排泄物、呕吐物(含鼻分泌物、粪便、脓液、痂皮等)等进行随时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如下: 1. 疑似病例和密接人员的生活用品和随身物品可采用有效氯浓度为1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消毒方法可参考日常性消毒。 2. 疑似病例的排泄物和呕吐物消毒:可用含固态过氧乙酸应急呕吐包覆盖包裹,或用干毛巾覆盖后喷洒Img/L含氯消毒剂至湿润。污物污染的台面和地面应及时消毒,可用有效氯浓度为20mg/L的消毒液擦拭或拖拭,消毒范围为呕吐物周围2米,作用30分钟建议擦拭2遍。 (三)疑似病例所在班级座位及其前后三排座位用有效氯10mg/L- 2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处理或2 - 3遍的擦拭消毒。 三、终末消毒 发现疑似病例送至医院送院治疗后,学校环境应及时由属地疾控机构按照《疫源地消毒总则》(GB 19193 - 2015)组织进行终末消毒。 四、常用消毒剂使用方法 (一)手消毒剂 多为含酒精、过氧化氢或复配成分的免洗消毒剂,取适量的手消毒剂于手心,双手互搓使均匀涂布每个部位,作用时间1分 钟。 (二)75%乙醇 常见酒精有75%和95%两种浓度,75%的酒精可用于消毒,95%的酒精用于酒精灯或者清洁镜头等,消毒效果不如75%的酒精好。75%的酒精可用于皮肤消毒,因有较强刺激性,不可用于黏膜和大创面的消毒。直接使用不再稀释。 (三)碘伏 药店购买的碘伏一般为5g/L(W/V),可直接用于皮肤、粘膜的消毒。 (四)84消毒剂 84消毒剂是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可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织物、血液、排泄物等的消毒。浓度为250mg/L- 5mg/L的84消毒剂,可用来对桌面、台面等一般物体表面进行擦拭,也可用来拖地或者浸泡织物。以浓度为5%(±1% )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ml)取2升水(4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2满盖(约16 ml) 84消毒液,有刻度容器的使用刻度容器量取液体会更准确,适当搅拌均匀,即可用毛巾或抹布浸湿后擦拭台面或浸泡物品,作用15-3 0分钟以后,台面可再用清水擦拭。 消毒可能被血液或排泄物污染的部位时,可使用2 mg/L的84消毒剂直接覆盖或者浸泡。配置时以浓度为5%(±1% )的84消毒剂为例,可用普通矿泉水瓶(5ml)取1.5L水(3瓶),倒入水盆中,再加入1瓶84消毒液,混匀后使用。 (五)过氧化氢消毒剂(双氧水) 日常消毒用的是医用双氧水,医用双氧水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致病酵母菌,一般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双氧水具有氧化作用,常用浓度为3%,擦拭到创伤面,会有灼烧感、表面被氧化成白色并冒气泡,用纯净水清洗一下可缓解灼烧感。 特别提醒:配制好的消毒液不可再与其他消毒或清洁用品(比如酒精、洁厕灵等)混用,这样既不能增强功效,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毒副作用。含氯消毒剂有皮肤黏膜刺激性,配置和使用时应戴罩和手套。儿童请勿触碰。乙醇消毒液使用应远离火源。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