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管理工程造价档案 1)推行制定招标, 择优选定制定单位。积极推行建筑方案与经济方案相结合的制定招标办法, 尽量将工程主体及配套的设施放在一起进行招标, 采纳多家竞投, 组织有关专家综合评比, 这样既可优选出好的制定单位, 又可促进制定单位在项目整体布局、建筑风格使用功能上开拓革新, 在降低工程造价上下功夫。确保选用的制定方案技术先进、新颖独特、适应性强, 又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制定单位要努力提升自身素养, 在工程制定方案上巧妙构思、精雕细琢, 在降低工程造价上要多动脑筋, 以提升制定质量,力争在制定阶段就把工程造价控制在批准的投资控制限额内。 2)开展限额制定, 有效控制造价。积极推行限额
2、制定, 按照批准的制定任务书和投资估算, 在确保功能要求的前提下, 控制初步制定及概算, 按照批准的初步制定及总概算控制施工图制定。制定人员应熟悉掌握建筑工程预算定额及费用定额, 熟悉建筑材料预算价格, 然后按项目投资估算控制初步制定及概算, 再用初步制定概算控制施工图制定及概算。因此, 在制定过程中,制定人员应尽量进行多方案比较, 优化制定, 既确保制定在技术上先进合理、新颖美观, 又不突破投资限额目标, 从而杜绝在工程制定中任意提升安全系数和制定标准, 或只合计技术方案的可行性, 而不重视经济合理性的现象, 确保工程造价得到有效的控制。 3) 执行横向、纵向控制。限额制定控制工程造价可以从
3、两个角度入手: a. 纵向控制; b. 横向控制。横向控制首先必须明确各制定单位以及制定单位内部各专业科室对限额制定所负的责任,将工程投资按专业进行分配, 并分段考核, 下段指标不得突破上段指标, 责任落实越接近于个人, 效果就越显然, 并赋予责任者履行责任的权利; 其次, 要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制定单位在确保安全和不降低工程功能的前提下, 采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方案节约了投资的, 应依据节约投资额的大小, 对制定单位给予奖励; 因制定单位制定错误, 漏项或扩展规模和提升标准而导致工程静态投资超支的, 要视其超支比例扣减相应比例的制定费。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工程造价管理计价模式落
4、后 在传统经济体制下,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采纳的是定额计价,这种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管理方式已无法适应现在建筑企业快速发展的必须求,为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满足目前建筑行业大规模发展的趋势,目前在工程造价管理方面已开始实现工程量清单计价方法,该方法对工程实现了全过程、全方位、动态的造价管理。 难于产生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 我们现在虽然处于市场经济体制下,但我国的国情影响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竞争,政府过多的干预价格市场,区域之间的保护,行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等都影响到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在建筑行业中,由于利益的驱使,腐败现象蔓延,严重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了建筑市场的科
5、学竞争机制的产生。 法律、法规不健全 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相继的出台,对工程造价行业进行了约束。但在法律的具体执行过程当中,还存在着许多人为操作的因素,执法不严的现象难以杜绝,造成了法律、法律在执行过程中的无法得到全面的落实执行,因此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强化公民的遵守法律意识,强化行业的立法,严重落实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 工程造价管理从业人员素养较低 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领域发展的较晚,只是在最近几年才开始着重培养注册造价师,取得资格的注册造价师数量相关于整个行业的从业人员来讲还是少之又少,在从事工程造价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专业知识欠缺,行业水平整体较低,严重影响了我国工程造价管
6、理的发展进程。 3如何强化工程造价管理 1 综合管理 建设工程分为投资决策阶段、制定阶段、建设项目发包阶段、建设实施阶段。建设工程造价分阶段分别计算、分别编制投资估算、制定概算、施工图预算和完工结算,改革造价管理体制,理顺各方关系势在必行,建立相关部门必要、定期的互相协调联系制度,以保证标准和指标互相衔接、配套。建设单位、制定单位、施工单位缺乏沟通与协作,也将直接导致建筑工程三超现象普遍存在。建设单位往往从主观愿望出发,对工程立项缺乏科学谁估算不够,造成缺口。 制定单位在制定阶段虽作了工程概算,甚至细化预算,但由于缺少对制定方案造价指标的控制约束,导致制定保守、投资偏离。监理单位受项目业主的委
7、托对项目实施监督与管理,往往只局限于施工阶段的质量与进度管理,很少介入投资决策分析,监理人员只是偏重于对施工过程质量、进度负责,对造价方面合计得很少,尤其是涉及到项目变更,现场签证,不能将质量、进度、经济三方面有效统筹起来合计。因此,作为建设方应主动协调、沟通各方关系,建立统一的造价管理目标,并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造价监督机构,对建设、勘察、制定、监理、施工单位进行定期监督检查,对造价投资失控找出原因,对无理由的失控提出一定经济处罚建议,同时还应采纳即时补救措施。 2 制定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在对项目做出投资决策后,工程制定阶段就成为工程造价控制的首要环节。过去我们
8、也强调制定阶段是主要阶段,制定人员要提升经济观念,但并没有真正建立起制定上控制工程造价的机制,尤其近年来将制定单位改制为企业性质后,就更不利于控制工程造价了。因此,制定单位应充分熟悉自身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摆正技术与经济的关系,建立制定经济责任制,大力推行限额制定。 制定人员要进行制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不仅要优化制定,而且要在降低和控制工程造价上下功夫。工程经济人员在制定过程中应及时地对工程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反馈造价信息,以确保有效地控制造价。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制定变更的形式增加制定内容,提升制定标准,是影响工程造价常见的重要原因,如果制定单位没有严格把好制定变更预算关,便会使工程造价失控。在制定阶段还要加大推广限额制定的力度,限额制定的范围应贯穿工程项目制定的各个阶段,即可行性研究阶段、初步制定阶段和施工图制定阶段,以改变制定人员工程经济观念淡泊,经济预算人员专业知识贫乏的状况。 如何管理工程造价档案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如何强化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