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怎样做才能让数学变得有趣.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88340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做才能让数学变得有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怎样做才能让数学变得有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做才能让数学变得有趣 了解儿童心理必须求 儿童学习数学不同于成人,要想创造孩子喜爱的课堂,就要谙熟儿童心理,了解儿童必须求,把握儿童认知规律,形成优良的儿童数学教育观。"儿童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育者有目的、有意识的了解儿童独特的心理世界,进而正确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和突发事件,保护儿童幼稚的心灵;"儿童教育心理学'还能帮助教育者熟悉学习的内在过程、特点和规律,探究影响儿童学习的内部因素、外部影响,进一步改善和完善教学方法,形成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先进的教学特色。 永葆童心换位思索 如果我们以成人的眼光审阅严谨系统的数学,并以自己多年习惯了的学习方式将数学"成人化'地浮现在孩子们面前,将不被孩子认可,孩子也不能在数学的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乐趣。要想让孩子感受到数学的有趣,教师首先要被数学的魅力吸引,并永葆一颗童心,从孩子的角度合计问题,在意课堂上孩子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使孩子的童年学习生活充满幸福、充满乐趣! "营养、好吃'二者兼得 教学中不是单纯的让孩子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数学的本质,使孩子在"好吃中享受有营养的数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处理好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脱离儿童的认知特点生硬的向孩子传授数学知识,也不能为了迎合孩子的喜爱而降低内容的要求,表面的浮华是不能让孩子长期喜爱的,只有抓住数学的本质,利用学科的魅力去吸引孩子才干起到好的效果。 2小学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让同学进行数学实验,做一些学具,在"做中学',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学习立体几何时,如果同学想象能力没有建立起来,就会感到抽象、难学。老师无妨发动同学,让他们利用身边的实物纸盒、橡皮泥等材料动手做一些学具,然后从中学知识。如搞课题"正方〔形体〕截面的形状'时,同学创造出很多有效的探寻截面的方法,有一个同学利用完全透明的立方体盒子,把盖揭开,倒进彩色墨水,之后把盖盖上,将其封好,通过转动立方体观察水面在此盒子当中所产生的变化(此水面实际就是截面)来探寻会出现什么样的图形,得到不同的截面。多么富有创意的一种实验啊!还有的同学回家用萝卜削成各种形状,切来切去,形成了对截面的熟悉。我们如果抓住了这样的机会,让同学有了这样的新鲜感,跃跃欲试,不愁同学没兴趣。 调动数学机智,让同学体验数学之乐 数学本身严谨、抽象。老师不能总板着一副老学究的脸,同学是不喜爱的。老师应该幽默、和气、亲近、朝阳。教学过程中,恰当运用教学机智,以趣味点缀,以幽默调节,形成民主、和谐的氛围,让同学体验数学知识的乐趣。如有的老师讲椭圆时,向同学调侃说:"椭圆啊,就是把圆踩扁。'教到概率时,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父亲,让儿子去买一盒火柴,之前叮嘱儿子要试一试是不是好用。结果,他儿子一根一根划,等回家时已全部划完,父亲哭笑不得。同学听过后从中受到启发,感觉数学并不深奥,而是生活的必须要。同时,也深感学习数学的必要。 精心策划,让同学享受探究过程的乐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必须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究者。'教师适当分解知识的难点、合理划分教学层次,引导同学由低到高,一步步攀登,在艰辛地探究攀登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关于数学中一些知识,例如等比数列,教师教学时应放手,指导同学通过复习,类比等差数列促进他们主动地获取等比数列知识,在探究知识发生的过程中类比方法优化认知结构。 3如何让小学数学课堂变得有趣 1.注重同学的生活细节 小同学因知识浅薄,经历短浅,对事物的熟悉不够深入,因此,应要求同学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为上来说,首先从生活习惯抓起,从他们剪指甲、穿衣、吃饭以及走路的姿势等方面进行指导,尤其是对每位同学卫生保洁工作的指导,要求他们管好自己四周的卫生,注重教室每一个角落的卫生,更要注意家里的卫生。 同学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是紧密联系的,在学习方面,从学习用品的摆放、坐立姿势、作业、书写的规范到参加各种集会的〔礼仪〕等,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必须有序地指导,每一个细节都要明确。更要要求同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从身边平常的小事中,培养同学优良的行为习惯。 2.以趣导行 乡村小学的教育资源匮乏,特别是对同学的养成教育更只有一般的说教。而在养成教育的实际中,只有注意同学情感的激发,才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并能导之以行。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力争以趣导行,采纳灵活多变的形式来培养同学的优良习惯。通过同学座谈会、手拉手结对子、主题班队会、参观、征文比赛、文艺表演等形式,激发同学的荣誉感、自豪感,激励同学人人争做好儿童。 3.重在保持 小同学自我意识尚未成熟,可塑性大,可持久性也弱,所以"习惯成自然'是必须要时间的,要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比如同学的卫生习惯,刚入学时要天天提醒同学检查自己四周的卫生状况,值日同学进行监督,每周进行评比。通过一个学期的反复强调以后,多数同学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被迫遵守过渡到一种习惯。 4如何让数学课堂高效有趣 设置生活化数学,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小同学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的,关于缺乏生活经验的他们,必须把索然无味的数学题材〔制定〕成看得见、听得到的现实题材,让同学现实生活中主动观察、分析、比较、交流、探究,熟悉到数学的有用性,体验到数学的趣味性。 如,在同学掌握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后,我制定了这样的习题:蔬菜专业户王叔叔有一块地,面积是2400平方米,要种一些蔬菜,请你帮忙出出主意,种哪些蔬菜,按什么样的比例来分配?并算出各种蔬菜的种植面积。这样的题由于设置了情境,而情境又是开放的,解题也是开放的,能激发同学的思索和大胆的想象,同时也让同学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又如,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当同学由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我便出示了一道操作题:教学楼大厅是一块块正方形地砖拼成的,请你动手操作求出一块地砖的面积,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完毕后再介绍自己的做法。这样经过同学的个人独立思索、经历和体验以及同学群体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思维碰撞,可以让同学发现自己做法的优缺点,吸取他人的长处以及教训,形成了同学之间的有效互助。 通过讲故事提升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一年级的同学普遍表现出好奇心强,好动,乐于自我表现,这是小同学身体与意志迅速从家庭环境下脱离出来,形成个性的阶段,教师要改变学习任务单调、乏味的外在形态,营造课堂气氛。教师可以将学习内容编成一个一个小故事,以同学最容易接受的方式讲授课本内容,使同学感知自我,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同学主动参加课堂而不是被动接受训练。 例如,教师在带领同学学习连加连减时,可以这样开始,同学A与同学B星期天去采蘑菇,天气很凉快,A、B同学采呀采呀,他们一会到小溪边捉鱼,一会在草地上捉蝴蝶,玩的开心极了,到了中午,他们一起数采到的蘑菇,此时,教师停下来提问,哪位同学为他们出个主意,看看哪种方法能够帮助他们又快又准确的数出蘑菇的总数?当同学讨论完毕后提出建议,教师持续讲故事,两位同学回家后,将蘑菇分给C同学一部分,又分给D同学一部分,这时提出问题,"这时AB同学还剩多少个蘑菇?'。一年级小同学普遍反应小学课堂与幼儿园课堂相比,讲课的速度太快而跟不上教师的节奏,教师要通过同学容易接受的教学方式带领同学过渡到正规的义务教育教学轨道当中。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