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平台总体框架设计
在整个系统的设计上,在保证系统效率的前提下,将突出系统的开放式、标准化、模块化、易用实用、性能优化、可靠稳定等特点.
为充分保证系统在安全性、跨平台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等方面的要求,建议采用先进的三层应用体系结构。这种结构已成为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
如图所示:
平台性能设计原则
响应时间
当数据录入操作时无等待时间。
日常操作用的显示响应时间(从敲执行键至完全显示画面、含
相关数据)< 3秒;
复杂图表的显示响应时间< 10秒;
峰值状态时,日常查询、统计和分析的响应时间<15秒;
CPU 和LAN负荷率
CPU 平均负荷率
系统稳定状态:应用服务器<30 %
系统繁忙状态:应用服务器〈45%
内存
系统稳定状态:应用服务器〈2M
系统繁忙状态:应用服务器〈240M
在每5分钟测试期间,系统LAN负荷不大于30%
并发处理
并发处理用户>1人;
系统峰值响应速度,并发处理用户>70人;
系统处理能力下降到20%的时间每年应小于20分钟
在98 %的时间内系统处理能力均大于90 %
平台用户体验设计原则
我们在本系统的开发过程中将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适用性
根据现有软硬件平台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方向,使系统的设计
方案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先进性
为了保证开发出来的系统能够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在技术层
次上不落伍,要求本系统的开发和设计在技术上具有足够的先进性。
易用性
为了确保多种层次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员工均能够快速地掌握并
进行方便地使用,要求开发出的系统管理容易、操作简便、易用上手.
可靠性
系统要能够提供每天24小时,每周7天的不间断运作能力,并保证系统在访问高峰期能作到正常工作且快速响应。
安全性
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传输数据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各方的恶意侵害。在系统安全性方面,为系统提供保护,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在用户安全性方面,通过安全解决方案来保证供求信息的发布的顺利完成.
平台数据库设计原则
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结构管理设备的基本参数、运行状态和各种工作计划。数据库的框架和结构必须根据设备和运行状态而设计,方便提供强大的录入、查询、统计、分析和报表等各种功能,较好的反映业务的基本情况和运行状况,满足信息化的要求。
1、对数据库平台的性能要求
根据本系统数据的特点,我们采用互联领域比较主流的MSSQL数Server数据库集群)作为系统的数据库平台,并且数据库开发方面采用标准SQL语句,以便将来的扩展和移植。系统将采用数据库建模工具,根据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构建出整个数据库。在构建数据库时,也会定义好数据库表的约束、关联以及索引。针对系统的具体特点和系统要求,我们在进行数据库方案设计时对数据库平台提出下列性能方面的要求:
标准化程度高,符合标准ANSI SQL数据库语言的规范
支持Brower/SERVER模式应用,支持对称处理和多线程技术
所建立的数据库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下运行,独立性强,对系统结构影响比较小
有足够的并发控制、授权控制和事务处理能力及恢复能力与异种数据源有良好的可互操作性
具有可靠的数据安全保密措施以及故障恢复能力
2、数据库系统结构设计
根据本系统的结构和应用服务,同时考虑到整个系统的一体化方案、功能扩展和灵活性,数据库将按以下原则采用主备的方式,数据备份实行实时备份的方式,并考虑采用数据集群进行扩展.
利用JSON作为系统接的数据交换标准
JSON数据传输是移动互联网之间日渐流行的标准数据传输方式,由于与平台和编程语言的无关性,因此,通过JSON可以有效保证对各种异构系统的数据接需要,以达到平台服务器与手机终端的最优整合。
为了防止数据泄密我们对数据使用MD5进行加密,在用户登录时会通过接提供给手机端一个唯一密钥用于对数据进行解密操作。
平台方案设计特点
采用主流开源系统构建平台系统
选用Java语言作为项目的开发语句,Java语言是现在互联网领域使用非常广泛的语言,如淘宝、天猫、阿里巴巴、易迅等大型网站均构建在Java语言的基础
基于JSON标准的数据交换标准
通过应用JSON技术,规范当前本系统的资料库数据标准,从而实现广域网上应用之间的互联互通。
中间件技术
系统采用的中间件技术为当前最主流的中间件技术(nginx+tomcat),同时满足系统可用性及稳定性,且相应的维护人员在市场中较为充裕,可以快速上手
服务器搭建建议
建设方案图
平台服务器搭建需4台服务器,包括负载均衡服务器(使用负载均衡为了以后应用服务器集群做准备,一期也可不配置该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
服务器配置建议(单台):
CPU 频率:>=2GHz
CUP核心数:〉=4
内存类型:DDR3
内存容量:〉=8GB
硬盘接类型:SATA/SAS 标配硬盘容量:〉=5GB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