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编制依据1
第二章工程概况1
1.1工程概述1
工程位置及规模1
1.2区域自然概况2
地理位置2
气候气象2
区域地质2
1、地形地貌2
2、地层岩性3
1.3施工围及容4
第三章供配电方案及用电设备总容量负荷计算4
3.1供配电方案4
3.2主要用电设备汇总表5
3.3单条路用电设备汇总说明5
3.4单条路现场最大用电负荷计算5
第四章配电电路设计6
4.1配电线路设计6
4.2配电箱与开关箱设计7
4.3配电系统保护装置8
4.4照明设计8
第五章平安用电及电气防火措施9
第六章防雷措施10
第七章建立健全临时用电技术档案10
z.
第一章编制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GB552-29)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JGJ46-2〕
〔3〕?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201〕
〔4〕?建筑电器安装图集?
〔5〕?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设计图纸
〔6〕?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招投标文件
〔7〕?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工程概况
1.1工程概述
1.1. 工程位置及规模
本工程位于龙岗街道同乐社区、同心社区、同德社区,分为北片区和南片区,具体围结合社区围线、深汕公路、惠盐高速公路进展确定、北片区位于惠盐高速公路西侧,南片区位于深汕公路南侧。
本工程主要分为三局部容:1〕现状道路排水系统完善,主要包括园新路、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等;2〕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外围道路分流制改造,其中新村居住区包括同乐社区居委会片区、池屋新村A区、池屋新村B区、企岭村、黄屋村、其面村、坑尾村、新大坑村等,旧村居住区有企岭旧村、黄屋旧村、其面旧村、新大坑旧村、下围居民小组和池屋村民小组等;3〕建筑排水立管的改造,主要是对新村居住区的合流制建筑进展分流制改造。
市政雨污管网是为解决雨污混流的现状,施工工程主要是改造或新建雨水管和污水管,或将原有污水管接入市政总管。
DN2〜DN5主要为小区管道。DN6、DN8主要为市政道路埋管,也是雨、污水二三级支管。以经济合理的原则,在小区或市区以开槽埋管方式施工,管道两侧预留
z.30〜40cm的操作宽度,基槽深度按设计要求开挖,遇到地下水时采取降水措施,确保铺管时底部无水。基槽根据土质情况放坡,但应保证槽壁的稳定性。开挖沟槽,应严格控制基底高程,不得扰动基底原状土层。当管道埋深大,地质不良时,采用钢板桩支护。
道路及构造工程方面:工程容含排水管网改造、路面恢复及构造等。设防烈度为度。道路工程容为排水管道施工期间的破除、恢复工程。以及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方案。
工程规模:排水管道施工围的次干道、支路和村道破除、恢复施工。
1.2区域自然概况
1.2. 地理位置
龙岗区,市面积最大的市辖区,位于市东部,东临大亚湾、大鹏湾,南连罗湖区、盐田区,西接区,北靠市、市,地形东北高、西南低,地势属低山丘陵滨海区,区最高的山峰是位于大鹏半岛的七娘山,海拔867米。气候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2. 3C,最高气温37°C,最低气温1.4C,年平均降雨量1933毫米。
气候气象
龙岗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分。由于区域地理条件不一,降雨量时空分配极不平衡,易形成局部暴雨和洪涝灾害;夏季常受台风侵袭,往往造成灾害性天气。
根据流域雨量站降雨系列分析,年平均降雨量1933mm。降雨年际变化较大,最大年降雨量2080mm,最小年降雨量780mm ;降雨年分配极不均匀,汛期(4-9月份)降雨量大而集中,约占全年降雨总量的80%,且降雨强度大,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易形成洪涝灾害;降雨量在地区上的分布,主要受海岸山脉等地貌带影响,呈东南向西北逐步递减的趋势,形成这种空间分布的原因,是由于夏季盛行东南及西南风向与大致东南走向的海岸山脉相交,使水汽抬升而形成较大暴雨。西北部由于气流受到了海岸山脉的阻隔,加上区域西部地势相对平缓,故而暴雨强度较其它地区小。该区多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40天,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521. 7mm。
1.2. 区域地质
1、地形地貌
z.
勘察场地主要原始地貌单元为冲洪积阶地、台地、冲沟及洼地。经人工改造,现状根本为城中村及工业园区。
2、地层岩性
根据钻探揭露,沿线围地层构造自上而下分述为:
第四系人工填土层〔Qml〕
人工填土〔地层编号①1〕:灰黄、褐黄色,主要由黏性土混石英砾组成,夹少量建筑垃圾和填石.密实程度不均匀,位于现状道路上填土构造以稍密为主,道路两侧以松散为主,局部地段填土下含填砂。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1、TLDK12、TLDK3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层厚为II级普通土。
第四系新近湖沼沉积层〔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②1〕:灰黑色,含细砂、较多腐木及少量有机质,具腥臭味,饱和,软状,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该层场地局局部布,见于钻孔TLDK8、TLDK29、TLDK31、TLDK33 〜38〔共 9 个钻孔〕,层厚 0.50~1.20m。为 I 级松土。
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
① 粉质黏土〔地层编号⑤1〕:灰褐、褐黄、浅灰等杂色相间,不均匀含石英砾10〜25%.湿,可塑状为主,上部灰褐色部份呈软塑状,稍有光泽,摇振反响无,干强度中等,韧性高。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TLDK4、TLDK6〜8、TLDK17、TLDK19、TLDK26、TLDK28 〜30、TLDK32、TLDK35、TLDK37、TLDK39、TLDK42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层厚1.0〜6.m为II级普通土。
② 粗砂〔地层编号⑤2〕:褐黄、褐灰等色,主要成分为石英质,混少量黏性土 .饱和,松散〜稍密。该层场地局局部布,见于钻孔TLDK5〜7、TLDK9、TLDK14、TLDK16〜20、TLDK25、TLDK27 〜29、TLDK33、TLDK35 〜37、TLDK39、TLDK44 〔共 20 个钻孔〕,层厚1.2〜8.90m为I级松土。
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层〔Q2el〕
砾质黏性土〔地层编号⑧〕:褐黄、褐红色,由下伏基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构造已破坏,含石英砾多大于20%,湿,可〜硬塑状,遇水极易软化,强度明显降低,稍有光泽,摇振反响无,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场地普遍分布,除TLDK15、TLDK21、TLDK38、TLDK41 外所有钻孔均见此层,未钻穿,揭露层厚1.2〜8.30m。为II级普通土。
各岩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k压缩模量Es
地层名称及成因
承载力特征值
fak (kPa)
压缩模量Es
(MPa)
变形模量Eo
(MPa)
Qml
人工填土①1〔稍密〕
120
3.0
10.0
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②1
60
2.2
3.5
z.
Q4al+pl
粉质黏土⑤1
160
4.5
14.0
粗砂⑤2
2
/
20.0
Q2el
砾质黏性土⑧
220
6.5
22.0
基槽支护参数表表9
地质成因及名称
天然密度p(g/cm3)
摩擦角((度)
凝聚力C(kPa)
Qml
人工填土①1
1.80
10
8
Q4al
淤泥质粉质黏土②1
1.70
4
8
Q4al+
pl
粉质黏土⑤1
1.85
20
18
粗砂⑤2
1.95
水上
水下
38
32
Q2el
砾质黏性土⑧
1.85
22
20
1.3施工围及容
⑴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施工容如下:
第三章 供配电方案及用电设备总容量负荷计算
3.1供配电方案
依据设计图纸,龙岗街道同乐东片区雨污分流管网工程主要分为园新路、景盛路、黄屋路、水田二路、兰水路、大埔二路、新旧村居住区及工厂区外围道路分流制改造、其中新村居住区包括同乐社区居委会片区、池屋新村A区、池屋新村B区、企岭村、黄屋村、其面村、坑尾村、新大坑村,旧村居住区有企岭旧村、黄屋旧村、其面旧村、新大坑旧村、下围居民小组和池屋居民小组等雨污水管网工程,根据现场作业面广且具有不断移动的特点,临时接电、配置固定变压器均不是理想的选择,因此采用移动式发电机组,在充分考虑到市政工程必须减小噪音、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干扰等特点,选用静音型移动发电机组作为施工用电的动力电源。
根据施工工序的特点,第一阶段主要施工工序为:交通疏解一一围挡施工一一路面切割破除一一沉井根底开挖一一钢筋模板制安一一仓号清洗一一混凝土浇筑一一混凝土等强,此阶段每条路采用两台GF50移动发电机组提供施工动力用电。第二阶段为顶管顶进施工阶段,每个顶管工作井配备GF150静音式移动发电机组即可满足施工用电要求。
z.
采用拉森三型钢板桩支护条件下的基槽开挖,主要机械设备为反铲改装式打桩机、反铲、自卸汽车、吊车、小型打夯机、小型振动碾、电焊机、管道焊接设备、水泵等。一台GF50静音式移动发电机组足以满足现场各种小型机械及施工照明。
3.2主要用电设备汇总表
序
号
机械设备名称
型号规格
单位
数量
主要工作
性能指标
单机容量
〔KW〕
总容量
〔KW〕
备注
一、施工设备
1
钢筋弯曲机
GJ7-40
台
1
44-440
3
3
2
钢筋调直机
GT4-10
台
1
44-440
3
3
3
钢筋切断机
GQ40A
台
1
44-440
3
3
4
交流电焊机
B*3-5
台
1
20
20
5
插入式振捣器
ZN50
台
5
3.8
19
6
木工锯
MT5
台
1
3
3
7
水泵
80WD25-2.
2
台
2
2.2
4.4
8
现场照明
1
10
10
9
空压机
W-3/5-C
台
1
3m
18.5
小计
83.9
3.3单条路用电设备汇总说明
采用拉森三型钢板桩支护下的开槽明挖,小型机械设备用电量不做统计。围挡施工、道路切割破除、沉井根底开挖等工序与钢筋制安、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通常不会同时进展,但本次用电设备统计选择顶峰最大值,一并统计。
3.4单条路现场最大用电负荷计算
用电负荷计算按照每条路进展,仅计算存在顶管施工的道路,无顶管施工的道路忽略不计。单条路施工用电分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电两类,施工顶峰各类机械设备照明用电总量为
X [K机 X〔 £P机〕/COS C+K 焊 x£P焊+K 照 x£P照]
式中:P总为供电设备总需要容量
P机为电动机额定功率〔KW〕
.z.
P焊为电焊机额定功率〔KVA〕
P照为照明总功率〔KW〕
COS①为功率系数
K为需要系数
查表K 机=0.5,K 焊=0.6, K 照=1.0, COS 0=0.7,
£P机=54.3£P焊=20£P照=10
P 总=1.05x [0. 5 54.3/0.7+0.)6 20+1.0x 10]=63.82KVA
每条存在顶管施工的道路现场配置二台额定功率为50KW的50GF静音式移动发电机组,满足施工顶峰要求。
第四章配电电路设计
4.1配电线路设计
〔1〕配电干线导线材料及截面面积的选择
① 导线长期连续负荷允许载流量I汰于或等于其计算电流,即Iy》Ij。
② 根据JGJ46-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中7.2.条规定,导线截面应根据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偏移确定。
③ 电缆在按规定保持水平档距和垂直固定点的情况下,电缆能承住自重带来的荷重,所以在不附加外力的情况下,可不作机械强度校验计算。
④ 根据JGJ46-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第1.0.条和7.2.条的规定,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故一般采用五芯电缆;只有通往不设中性线的三相完全对称设备的导线〔例如充电用三相整流设备等〕可以采用四芯电缆。
⑤ 在敷设弯度半径太小、临时敷设、或短时间就要撤除的移动式配电箱和开关箱,采用YC或YCW橡皮绝缘电缆,本工程总电源箱至各分配电箱的干线导线采用YJV交联聚氯乙烯电缆或VV聚氯乙烯绝缘护套电缆,分配电箱至开关箱的支线导线采用YC或YCW橡皮绝缘电缆。为保证施工平安,进入隧道的照明线选用耐热聚氯乙烯绝缘铜芯导线,沿墙架绝缘子敷设。
z.
〔2〕电缆敷设方式与要求
① 架空线路设在围挡上,绝不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沿电杆敷设离地高度为4m以上,穿越机动车道时离地高度大于6山;沿围挡敷设时最大弧垂距地不得小于2m。
② 架空线路的档距不得大于35m;线间距不得小于0.3m,靠近电杆的两导线的间距不得小于0.5m。
③ 架空线上装设横担和绝缘子并采用绝缘导线,其排列顺序、档距、规格、截面尺寸等符合JGJ46-9第7.1.第等要求。
④ 直埋于室外自然地面0.6m以下深处,并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5 0mm厚的细砂,并于地外表处覆盖硬质保护层,电缆引出地面时,自地面以下2mm至配电箱一段采用阻燃聚氯乙烯塑料防护套防护。移动配电箱,随脚手架穿塑料管保护敷设。
4.2配电箱与开关箱设计
〔1〕施工现场使用的配电箱、开关箱采用符合规要求的合格产品〔采用冷轧钢板或阻燃绝缘材料制作,钢板厚度应为1.2〜2.0mm,其中开关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2mm,配电箱箱体钢板厚度不得小于1.5mm,箱体外表应做防腐处理〕。
〔2〕配电箱均设总自动开关及分路自动空气开关或刀闸开关,用电设备处工作电流大于60A用自动空气开关。自动空气开关选用DZ10型,刀闸开关用HK型。
〔3〕每台用电设备均有各自专用的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 制。
〔4〕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m,开关箱与其控制的用电设备的水平距离不得超过5m。
〔5〕配电箱、开关箱装设在枯燥通风及常温的场所,周围设置足够二人同时工作的空间,周围不得堆放任何有碍操作、维修的物品。
〔6〕配电箱装设在稳固的支架上。固定式配电箱其下皮与地面垂直距离为1.4m,移动配电箱下皮距地面为1.2m。配电箱、开关箱中导线的进出线设在箱体底面,进出线处加护套,要求各箱进出线排列整齐,电源线和引出线都注明每条线路的名称和走向。
z.
〔7〕配电箱、开关箱的工作零线,通过接线端子板连接,并与保护零线端子板分设,
配电箱的外壳均作保护接零。每台固定配电箱都有独立的重复接地线与箱保护零相接,重复接地电阻值不得大于10。。
〔8〕动力配电箱与照明配电箱分别设置。当合并设置为同一配电箱时,动力和照明应分路配电。
4.3配电系统保护装置
⑴接地装置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采用1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垂直接地体采用角钢、钢管或光面圆钢,不得采用螺纹钢。接地可利用自然接地体,但应保证其电气连接和热稳定。
⑵接零装置
整个系统采用TN-S三相五线制保护接零系统。在总配电柜处及分配电箱处做重复接地,接地电阻小于10。。保护线专用一根黄、绿间色BVR2.5平方毫米的多股铜软线,敷设方式为直埋。所有用电设备及配电箱均做保护接零。
⑶漏电保护器
采用保护接零的同时还需设置漏电保护器,实行分配电箱、开关箱二级配电两级保护。
开关箱选用的漏电保护器其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分配电箱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50mA ,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小于0.1s
4.4照明设计
场区照明采用10W照明灯,灯具距地3.0m,开关采用防水拉线开关,灯具金属外壳保护接零。
z.
第五章平安用电及电气防火措施
⑴本工地的施工用电严格按照建立部?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 JGJ46 25〕, ?建筑施工平安检查标准?〔JGJ59-201〕和当地用电平安规。
⑵临时用电工程经编制、审核、批准部门和使用单位共同验收,合格前方可投入使用。
⑶作业电工应是持证电工,并严格遵守现场的各项平安管理规章制度。
⑷施工现场使用专用变压器供电,实行三相五线制供电,采用三相五线制保护接零供电TN-S系统。并在线路首端〔现场配电房〕、中端、末端作重复接地,接地总电阻不得大于40,其中端和末端不得大于1。
⑸现场电工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安装规程。维修电器设备时,应切断电源,验明线路无电并挂“严禁合闸,有人工作的标识牌或专人看守。其分配电箱用电设备开关箱安装好后立即做好编号标识工作。所有用电机具操作开关箱实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安装方式,严禁用四芯电缆外加一条导线作五芯线使用,而其中的黄/绿双色线只能作机具的保护线使用。
⑹一切用电设备运到现场后,由电工检验其绝缘电阻及检查电器是否完整无损,固定用电设备其绝缘电阻不小于0.5MO,I类手持电动机具不小于2MO, II类不小于7MO。用电设备的金属外壳有可靠的接地保护,使用手持电动机具注意用电平安。
⑺运行中的漏电开关每天进展检查,使用中假设发生跳闸,查明原因后,才能重新合闸送电。发现漏电开关损坏或失灵立即更换,严禁电工自行维修,严禁在漏电开关撤出或失灵状态下运行。
⑻配电箱开关电器、控制电器、保护电器须是完好无损,可动局部灵活可靠。箱电器接线整齐,无外露导电局部,进出线从箱底进出。非电缆线路应加塑料护套保护线路进出位置,线路两端严禁用插头连接使用,电源线严禁搭接在保险丝上,线路不得挂搭衣服。
z.功率10W以上的灯具下方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在施工现场配电房和主要分配电箱围配备足够的电气防火器材。
⑼与施工现场相临的外电线路和设备采取防护措施或严密封闭。
⑽施工照明要设专用回路漏电开关,其金属外壳作接零保护,室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m要使用36V及以下平安电压,潮湿作业场所其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V。
(11)建立健全电器防火检查制度,平安教育制度,维护、检查、测试制度,购置的设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专业标准和平安标准。执行专人专机负责制,定期检查、维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每周检查一次〔漏电保护器每月测试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章防雷措施
地区年平均雷暴日为73.9d根据JGJ46-2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平安技术规?第5章第条2及表5.4.的要求,需要安装防雷装置的机械设备高度应在20m以上。因施工机械不超过20m,故不设防雷装置。
第七章 建立健全临时用电技术档案
1〕建立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技术档案,由主管现场的电器技术人员负责其建立与管理工作。
2〕施工现场应做好以下资料记录:
① 临时用电专项施工方案资料;
② 技术交底资料;
③ 临时用电工程检查验收表;
④ 电器设备的试验、检验凭单和记录;
⑤ 接地电阻测定记录表;
z.
⑥ 定期检〔复〕查表;
⑦ 电工维修工作记录。
z.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