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管理规定.docx

上传人:人****来 文档编号:10086831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管理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管理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管理规定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各科室。 2科室职责 2.1安环管理科负责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2.2主要安全负责人职责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项目负责人、作 业作业负责人、监护人、作业人员及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 施、危险作业审批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2. 2. 3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 督促、检查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 开展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2.3 项目负责人职责 项目负责人是该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组织制定项目的专项作业施工方案、认真贯彻落实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 急救援预案。 作业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监护人和作业人员。其中作业负责人为作 业单位现场负责人,监护人为作业单位专职安全员。 负责督促、检查本项目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 项安全要求。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 全防护设施。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掌握有限空间作业期间情况,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及时终 止作业。 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4作业负责人职责 2.4. 1作业负责人是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 认真贯彻落实专项作业施工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 全技术措施、危险作业审批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作业前,确认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程序、防护设施、作业人员。 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 全防护设施。 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2.4.6 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当有限空间作业条件不符合安全要求时, 终止作业。 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5监护人职责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必须有较强的责任心,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工艺情况,能及时判断和处理异 常情况。 全过程掌握作业人员作业期间情况,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 人员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应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落实不好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有权中 止作业。 应熟悉应急预案,掌握和熟练使用配备的应急救护设备、设施、报警装置等, 并坚守岗位。 在紧急情况时向作业人员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 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防止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 现场应携带《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并负责保管、记录有关问题。 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6作业人员职责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人防护 用品。 应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 严格按照《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上签署的任务、地点、时间作业。 作业前应检查作业场所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按规定穿戴劳动防护服装、防护器具和使用工具。 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 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7气体检测人员职责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持证操作。 掌握有限空间有毒有害气体基本知识,熟悉检测仪器设备和检测方法。 保证在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连续性检测气体,检测结果不符合安全要求,应当 立即终止作业。 做好气体检测记录,对所检测的数据负责,并与监护人进行有效的沟通。 及时、如实向上级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3工作程序和要求 3.1禁止以下作业 未办理《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手续的作业。 与《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手续内容不符的作业。 无监护人的作业。 超时作业。 不明情况的盲目救护。 3.2作业审批程序 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落实切实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后,由作业单位 现场负责人填写《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上报给该项目负责人和安全主管。 项目负责人和安全主管按照审批表对作业部位逐一进行安全防护措施检查,对 落实不到位之处重新提出防护措施; 待所有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由项目负责人和安全主管在审批表上签字确认; 作业单位凭确认后的审批表,组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并加强现场安 全检查。 3.3审批表填写要点 主要危害因素:气体危害、窒息危害、有毒有害气体、可燃气体和爆炸性气体、 被淹没/埋没、机械危害、其它伤害(如电击、温度、辐射、噪音)等。 3. 3.2作业部位:填写应详细、具体,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部位。 3. 3.3作业内容:指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部位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打磨、 涂装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 作业人员:指直接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有几人就填写几人,进去几 人,出来几人,要相互一致。 监护人:监护人应为作业单位专职安全员,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 检查,然后签字确认,监护人自始至终必须在作业现场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 气体检测人员:气体检测人员应在作业开始前30分钟之内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 进行检测,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 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 作业负责人:作业负责人应为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 参与作业,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作业完工后,签字确认作业人员 和完工时间。 3.4操作规程 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单位应严格按照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的要求填写《有 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待所有安全防护措施落实后,项目负责人和安全主管签字 同意,方可进入作业。 有限空间作业前,必须严格遵守“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的原则。未经通风 和检测合格,任何人员不得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检测的时间不得早于作业开始前30分 钟。 根据有限空间作业实际情况,对有限空间内部可能存在危害因素进行检测,氧 气、有害气体、可燃性气体、粉尘的浓度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进入。 检测人员应装备准确可靠的测定用仪器。 作业开始前,有限空间进出应清理通畅,保证人员顺利进出。有限空间与其 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并在醒目处设立禁止启 动的标志。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或关闭阀 门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作业人员与监护人员应事先规定明确的联络信号。 确保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的空气质量。氧气含量应19.5%〜23%范围内,其有害有 毒气体(物质)浓度应符合规定,可燃气体的检测浓度应在爆炸下限的1%以下。 有限空间作业进行过程中,应加强通风换气,在氧气浓度、有害气体、可燃性 气体、粉尘的浓度可能发生变化的危险作业中应保持必要的测定次数或连续检测,情 况异常时应立即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经对现场处理,并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恢复作 业。 检测人员对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进行检测时,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严禁使用氧 气呼吸器。 作业时所用的一切电气设备,必须符合有关用电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照明应使 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灯,使用超过安全电压的手持电动工具,必须按规定配 备漏电保护器。 锅炉、金属容器、管道、密闭舱室等狭窄的工作场所,手持行灯额定电压不应 超过12V。手提行灯应有绝缘手柄和金属护罩,灯泡的金属部分不准外露。 作业人员在进入有限空间前,应针对有限空间盛放的介质的特性佩戴合适的劳 动防护用品。 有可燃气体或可燃性粉尘存在的作业现场,所有的检测仪器,电动工具,照明 灯具等,必须使用符合《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要求的防爆型产品。 对由于防爆、防氧化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 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 3. 4. 16与有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有限空间带有用电设备时,应切断电源,对电源开关上锁并加挂警示牌。 在有限空间进行切割作业时,进入有限空间的气带须是完整的,不得有喉箍等 接头,进入前须对气带进行气密性检测,保证其不漏气,作业结束或下班后须立即将 气带撤离有限空间。 作业人员不得携带与作业无关的物品进入有限空间,作业中不得抛掷材料、工 器具等物品。 作业前后应清点作业人员和作业工器具,作业人员离开有限空间作业场所时, 应将作业工器具带出。 如果作业场所的缺氧危险可能影响附近作业场所人员的安全时,应及时通知作 业场所的有关人员。 3.4. 22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场所,并应在醒目处设置警示标志。 在有限空间作业场所,必须配备抢救器具,如:空气呼吸器具、消防器材、清 水、梯子、绳缆以及其它必要的器具和设备,以便在非常情况下抢救作业人员。 在有限空间内使用二氧化碳或氮气进行焊接作业时,必须在作业过程中通风换 气,确保空气符合安全要求。 当作业人员在密闭设备内作业时,一般打开出入的门或盖,如果设备与正在 抽气或已经处于负压的管路相通时,严禁关闭出入的门或盖。 有限空间如为金属容器应保证接地可靠。 有限空间作业应与其他热工作业隔离,并有警示标志。 在地下进行压气作业时,应防止缺氧空气泄至作业场所,如与作业场所相通的 设施中存在缺氧空气,应直接排除,防止缺氧空气进入作业场所。 作业结束后,应对有限空间内外进行检查,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封闭有限空间。 如发生异常情况或作业人员感觉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撤离有限空间。 发生突发性事件,监护人员应立即帮助作业人员撤离有限空间,必要时可以采 取急救手段,同时将情况上报作业负责人。发生其他较严重情形按照公司应急预案相 关要求处理。 如作业人员发现监护人员不履行监护职责时,应撤离有限空间,并将情况反映 给作业负责人。 部分可燃气体和蒸气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 (按体积比计数) 序号 名称 爆炸下限(%) 爆炸下限的1%(ppm) 蒸汽比重(空 气为1) 1 氢 4.9 490 0.07 2 一氧化碳 12.5 1250 0.97 3 硫化氢 4.3 430 1.19 4 标准汽油 1.1 110 3.2 5 柴油 0.6 60 6 甲烷 5 5 0.55 7 丙烷 2.1 210 1.56 8 乙烯 2.7 270 0.97 9 丙烯 2 2 1.49 10 乙炔 1.5 150 0.9 11 苯 1.2 120 2.7 12 甲苯 1.2 120 3.18 13 二甲苯 1.1 110 3.66 14 液化石油气 2 2 15 甲醇 5.5 550 1.1 16 乙醇 3.5 350 1.59 17 丙酮 2.5 250 2 18 甲醛 7 7 1.03 19 乙二醇 3.2 320 2.14 20 氨 15 15 0.59 21 醋酸乙酯 2.1 210 3.04 22 乙酸 3.1 310 2.03 23 松节油 0.8 80 3.5附则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一式三份,一份由作业单位保存,一份由作业管 理班组保存,一份由安环管理科保存。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作为有限 空间作业的凭证,以备检查。 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附录A:《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有限空间危险作业审批表 编号: 作业单位 作业部位 主要危害 因素 作业内容 填表人员 作业人员 姓名 监护人员 进入前检 测数据 检测项 目 氧含量 可燃气体浓度 有毒有害气体 检测人员 CO H2S 检测标 准 19.5%-23% 爆炸下限1%以下 < 30mg/m3 <10mg/m3 检测结 果 检测时间 检测仪 器 作业开工 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序号 主要安全措施 确认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签名) 是 (J) 否 (X) 作业人员 监护人 1 作业人员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 2 测定用仪器准确可靠性; 3 采取通风排气措施; 4 氧气浓度、有害气体检测结果; 5 照明设施符合有限空间作业规范(36V以 下); 6 个人防护用品及防毒用具佩戴齐全; 7 呼吸器、梯子、绳缆等抢救器具; 8 其它措施: 说明:安全措施已执行在措施后打“J”,无需执行的打“X”,并签名确认。 项目主管意见: 签名:时间: 安全主管意见: 签名:时间: 确认作业完工时间:年 月 日 时分 作业完工确认人(作业负责人)签名: 注:此表由作业单位填写,一式三份:作业单位、班组/车间、安环管理科各执一份; 此表是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依据,不得涂改,且要求存档时间至少一年。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