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复习要点马原.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86827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要点马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复习要点马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价值形式的演变及货币的产生、货币的本质,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货币的五种职能及现实应用。 货币的产生过程就是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价值形式是指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即交换价值。商品既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也就具有两种表现形式。商品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商品的自然形式。但商品的价值,作为抽象劳动的凝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孤立的一个商品不可能表现自己的价值,只有通过商品与商品的交换,即交换价值才能相对地表现出来。与商品交换发展相适应,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①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②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③ 一般价值形式。 ④ 货币形式。 货币的本质 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不仅揭示了货币的起源,而且也揭示了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这一本质说明,货币也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货币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普通商品只具有由它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使用价值,而货币除了具有普通商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外;还具有作为一般等价物这种社会职能所产生的特殊使用价值.普通商品的价值,要通过货币才能表现出来,而货币自身,则作为直接的价值体现而存在,是价值的一般代表。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此观点正确. (2)金和银是自然界早已存在的,而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由于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质地均匀、易于分割,耐磨蚀、抗腐蚀、容易保存等自然属性,使它们天然适合充当货币材料。所以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1)价格尺度是用来衡量和表现商品价值的一种职能,是货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商品的标价。 2)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是价值尺度职能的进一步发展.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消费者在商店购买商品. 3)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充当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储存起来的一种职能。纪念币。 4)货币作为独立的价值形式进行单方面运动如清偿债务、缴纳税款、支付工资和租金等)时所执行的职能。 5)货币在世界市场上执行一般等价物的职能。作为世界货币,一般是是足值的金和银,且没有铸币的地域性区分。 2。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内容、表现形式、作用,并会举例说明。 ①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它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依据价值来进行。 ②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 ③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 3、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地分配; b、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促进小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1. 内容 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2. 表现形式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不停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 3. 作用 1) 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分配比例。最终达到在商品经济的条件下,按比例合理分配社会劳动力的客观要求。 2) 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迫使企业在竞争中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自发的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生产条件与技术水平比较高的企业,收入较高,而生产条件差、技术水平低下的则可能无利可图甚至破产。最终达到调节社会收入在不同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分配。 4. 消极的后果 1) 可能导致垄断的发生,阻碍技术的进步。 2) 可能引起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3) 可能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5. 举例就是价格波动,比如猪价受需求推动暴涨,然后扩张产能后又回归价值。 1. 货币转化为资本理论 包括资本的定义,资本与货币的区别,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解决的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资本的定义 资本是一种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它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是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它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因此,资本并不完全是一个存量的概念。 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解决的条件 咨本总公式的矛眉:从形式上有,资本总公式中的愉值性殖同价慎规律是市后的-因汨按照dr值规律的要求,在源画建中.苏呈G-此还是蔺品的折值壁都不发粗低是r资本总公式呈现出来的规象是r经过瀚t过建.爵的价恒发生了理瓦达就是贫本总公式的矛氐 遂本总公式的解玦条件:剩余价值不能从谎通貌域产生,但离不开流暨域,这就是解决昼本忌公式矛居的条件A 资本与货币的区别 第一,它们存在的形式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只存在于货币形态;而资本则存在于货币、资本品(即生产资料)等多种形态,并分别反映着特定的物质内容.尽管资本的基本存在形态仍然以货币形式存在,但由于它的职能是作为谋取更多的本钱和手段,因而,与之相适应的其它手段如人力、物力也随之资本化了。 第二,它们使用的目的和结果不同作为货币的货币发挥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职能, 媒介商品交换,获取等量使用价值;而资本作为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目的是为了作为谋取新的更多的财富的手段,并使人、财、物结合起来形成资本组合,带来新的利益和价值增殖。第三,它们活动的领域不同 作为货币的货币是在流通领域不断循环和周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流通速度越快,带来的增殖价值量越多.它们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作为货币的货币有别于一般商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特殊的使用价值是指使用它可以购买到其他所有的商品和劳务,所谓特殊的价值是指“货币的购买力”; 而资本又有区别于货币的特殊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所谓资本的特殊使用价值 是指它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粘合剂,并产生新价值和价值的增殖,所谓特殊的价值是指资本具有特殊的“价格”即用利息率表现出来。 第四,它们在数量上并不相同 全社会的资本量大于全社会的货币量,因为在货币资本的推动下,其它的创 造财富的手段也依赖于货币资本而存在,并转换了存在的性质,变成了一种资本,从而使全社会的资本量增加了人力资本和货币以外的其它非人力资本两部分。如,由各种有价证券反映出来的所有权资本,则形成虚拟资本,它们凭借着资本的所有权以利息或股息形式获得收益。这些资本可能是一种无形资产如商誉, 也并不是由货币直接转化而来的,但却增加了社会资本总量.不过,仅从全社会的货币流通量来看,则货币流通量等于作为一般购买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货币加上作为资本的货币数量的总和.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劳动力作为商品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是,劳动力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具有不同于普通商品的特点。一、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他商品的价值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以下三部分生活资料的价值:一是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再生产他的劳动力.二是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用以延续劳动力的供给。三是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用以培训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所需要的劳动力.劳动力的价值决定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包括历史和道德的因素。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具有重要的特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它不仅能创造出价值,而且能够创造出比劳动力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从而能为它的购买者带来剩余价值,这对于剩余价值的生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 剩余价值生产理论 包括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剩余价值的生产,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两种提高剩余价值率的方法及它们的区别及如何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原因分析。 1. 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 1) 劳动力成为商品 2) 资本总公式(G—W—G’)与价值规律的矛盾。 3) 货币转化为资本 2. 剩余价值的生产 1) 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价值增殖过程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这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主要方面.所谓价值增殖,是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的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如果价值形成过程超过了这个一定点,就变成了价值增殖过程. 2) 在价值增值过程中,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以为必要劳动,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用于无偿的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 3. 资本在资产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式,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变自己的物质形态而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不发生增殖。 2)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是由工人的劳动再生产出来的。 3) 把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也为确定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4.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2)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联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初期,绝对。后期相对。. ③ 关系:提高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延长工作时间,提高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方法是提高工作效率,总的说来,两种方法都加重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 ④ 相互区别:采用的方式不同,超额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相对剩余价值是通过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相互联系:超额剩余价值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基础、前提,相对剩余价值是追逐瓜分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5. 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分析经济危机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不断社会化,在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者的生产关系中,社会化的生产力却变成资本的生产力,变成资本高效能的榨取剩余劳动、生产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能力。 2)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发生以生产过剩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在一下两个方面:第一,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第二,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 同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又具有周期性,这也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 1.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顷28-32 ) 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可以概括为: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 特殊的物质一一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对客观世界有改造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29 2. 抽象与具体的辩证法 (二)袖象与具体的辩证法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堆的高级形式,二者辨深疣一-这一思维方注是逋过具体到抽蒙,又从抽策到具体的过程,达到对事物的真理性认识"具体分为感性具体和思推具体n对感%具体的否定就是抽象。 (1) 惑性具体到抽象 柚泉是通过分析把整体分解成备个部分,区分开必然的、本质的方面和偶然的、现象的方面.从抽象中中抽联出各个必然的、本质的因素,以达到对具体事物的某一本质方面的认识*出加水果和苹果.对“水果”的认识要从苹果、梨、桃来认识,这就是从感性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2) 拍:象到想锥具体 无用除宿的方法,把对事物各方面-的本质的认识联系起来、形成关于事物整体的统一的认识,使抽象的规定在思维的具体中再现出来匚这就像公式在具体应用题中的应用.就是从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以商品一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抽象而普遍的规定作为逻辑起点*以从抽象到具体作为叙述方法的. 4就是从抽象开始,通M逻缉中介展开矛盾,从而走向忠推具体的方洼。 抽象与具体的方法同墨轲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有内在关联, 从批卑上升当具体的过程同对就是以曳.辑必然性再现对等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逻辑 从袖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同时就是以老辑必然性再现对柬的历史发展的过程,避辑与.历史相毓一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内在要求. 1、认识的本质:能动反映的基本特点,反映与创造的关系P66-67 2、真理与价值在实践中的辩证统一。P89-90 在实皑中,直理焉是制为实睡蛇者现尺亶,又呈卖巽求的价直目标更一,瓯物抵腰曲关于外部徂界的国孚认识;而忻值则是定践退求的粮本目标r同时又是制约实的主体尺度,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巨础上是籀证藐一的. 真理在忻隹在安斑中的辩证说一关禁.主要技理在以下几个方面: m r成功的乾泌然是以淄和价值的辩:或一为司握的.任何成功的卖践都璃是既遂括淄尺度..又符合俏值阪度,并捋二者有机地炖f 来的结果.竟值吉理尺度即我们宜堂所遍典''治g规律打M ;道循价借尺度即共们通岸用说的'漏足人的M要'无设何种实践,只有把我科字规律办事,竹需足人的需要“O育台,才能达霎」目的r荻饲戒功. 且次r价隹的形成和克现以坚拦宜珪为前提r而直理又然是且有价值的.人巾埴丈现相宜的追求r构成了史飓的动因r但价值的实现密页以对W滇理的正嘛把握为前提才能成Kl这是因为实践中的价值目柄作为T4^S1性的评忻认IR .它的确立是以对主言体理堂相乓关系的直理性认归为依据的-汲有0林直理性的认识,就不圈U成正诵的惊值目标,而没有对相关真理王]把度P也就不会有成功的到^ 同时r任f可熟部妲燃其有价值,区是因为真理能为起魂史科学的窘体尺度电主京睛,能为实瞄就正晦的价值目标.因此,一种认识只要是真理r就会或退成旦地显示出三对翻辎指导作用r EI旦示出言我吩值. 最后,其嬲]忻值在实8湘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诳的>真理和价值的相互制约表现在:-方面,留值的实现有凝于封相关点理的把提.真理的发展水平制约若1户值实现的程度;另一方百,司里在实践中械验证的过程.则有JS&于价值在交践中械安现的状价值的实现表明,在实践中所道循的关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观律的认识是真基 真理就价值的相互引导表现在:-方面,实现价值是人广胞求真理的司的,唾人们需要的惭值场求引导者人佃去探素相关直理r所以认IR法动的指向是渤值眉求典指向规定的;亮一方面,盲珪的不断怎展也引导若人4I]WT®出我的忻值追菲,入d:在(BT^E中获得的真理越零,入扣就会在职~上领域提出更妾的价值目标r因此真理的发展同时峻响了始值发晨的方向褂程度。真理和协值的相巨促进表现在;-方面r宜理的技展淀*值的真巩.也就是说r宜理乾基展可以促"甫更深刻,真兰面地理醍三生沽条件和发展方向r从而使人们的价直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日昌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闻,价值的实贩推动者真理的发展。人们对价值的宜求萨自觉、越合理.越深人.也就表明人们封真理的扭匏主面.越深刻,研地就帷螭海人们琛京真理的郴. 坚持直囊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蟒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宣瞿中必须坚持姗榻fi学箱神柯人文摘神.目学藉祐要求我村蜘坚痔以*的或率求是精祎去认1R世界印成造世界.在认SS[畋活动中,必魏卖眼 磨衲擅期套观事物的卒牢面目去揖示其本所和规律,疯李页套,反对虑假看作嶷行科学认识和实蟀动的基本品格.要求我倡必须京尚理性忠维,以清曲1度i量的、合罪逻宿的畴从期孚认识10理i仑创造,迸T指目实跋沽询・人文禁脉承把人民的利益SI人的发展食作是TUUiR和宾践活动的出炽,贸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民稣踊I益和发展要掌出发,把美好的追宋作为认识和或践活动的重要目标.坚持既燎尚理性,又聘动情感、息若等非理性因若和箱神体验来扇!表现入的奉质*0人的追我 要求人们日寸刻以捋舍人民的利益和岌底要求的价<1标准由WT0思想和行对的合理性* 3、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p275 — 283 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 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的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4、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P120-121 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是指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的共同性、普遍性,即具有大致相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生产关系体系,大致相同的上层建筑。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并不意味着各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是整齐划一、按照同一模式进行的。 我们既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又要研究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多样性是指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经济、政治、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各国的历史是千差万别的。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处于同一社会形态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具有各自的特点。以奴隶社会为例,在西欧,社会分工程度比较高,商品生产和交换比较发达;在东方,社会分工的发展程度比较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够发达,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第二,各国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具有的典型意义不同。如古希腊、罗马是奴隶制社会形态发展的典型,英、法是资本主义的典型,中国则是封建社会的典型. 第三,人类社会在由较低的社会形态向较高的社会形态转变时,不同国家和民族采取的过渡形式各有特点。例如,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法国1789年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最为典型,反封建最为彻底;而德国和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主要是通过改良的办法,反封建不彻底。 第四,有些国家由于特殊的社会条件,在社会形态转变过程中,可能超越某一个或某几个社会形态. 例如美国跨越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两个社会形态,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我国在建国初期,藏、彝等少数民族还处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社会形态,经过民主改革,它们超越了几个社会形态。“超越"情况,就世界范围而言,不仅不违背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规律,反而是以这个规律的存在为前提的。五种社会形态划分法,不是说每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一定依次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