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泉州2017年10月月考试卷
初一语文 命题人: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 150分 2017.10. 9
班级: 号数: 姓名:
注意事项
试卷共11页,三个大题, 24个小题。
2.本试卷包括“试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请你对准题号,并按规定的位置在“答题卡〞上答题,否则答案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3.请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不得使用涂改液或涂改胶带。
一、 积存与运用 〔24分〕
1.默写〔10分〕
⑴沾衣欲湿杏花雨, 。
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
⑶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兄女曰:“ 。〞〔刘义庆《咏雪》〕
⑷《观沧海》一诗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 。
⑸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借景抒情蕴含飘零之感、离别之恨、迁谪之远的诗句是: , 。
⑹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 。
2.以下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秀〔xìu 〕气 静 谧〔 mì〕 高邈〔 miǎo 〕 憔悴〔chuì〕
B. 澄〔chéng〕清 整宿〔sù〕 贮〔zhù〕蓄 绿〔 lù 〕茵茵
涸(hé) 涨〔 zhǎng 〕红 竦峙〔chì〕 酝酿〔 niàng 〕
D. 着〔 zhuó 〕落 散〔 sàn 〕落 晕〔 yùn 〕车 咄〔 duō〕 咄 逼人
3.以下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雨的四季》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刘湛秋和史铁生。
B. 《观沧海》是一首乐府诗,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C. 刘义庆,南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D. 小令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调;每个曲调都有一个名称,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谱式,规定着不同的字数、句数、平仄、韵脚。
4.下面画线句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句的是〔 〕〔3分〕
A.秋风阵阵地吹,折扇形的黄叶落得满地都是,风把地上的黄叶吹起来!我们拍手叫道:“一群黄蝴蝶飞起来了!
B. 还有一问,是:“公理〞几块钱一斤?〔鲁迅《“公理〞之所在》〕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摩着你,
D.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尾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5.阅读下面两段话,按要求作答。〔5分〕
关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关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⑴ “响亮〞一般指声音宏大,文中“响亮〞是什么意思呢?〔2分〕
⑵“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假设去掉“声〞字好吗?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与鉴赏。〔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8题。〔7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对这首诗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写了诗人回乡看到的家乡美景。
颔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虚实结合,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7.“潮平两岸阔〞的“阔〞字,用得极妙,请简析。(2分)
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分)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9~12题。(16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对句中加点词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尊君在不?(古代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君与家君期日中。(古代对别人称自己的父亲)
C.待君久不至,已去。(“君〞是有礼貌地称呼对方,犹今之“您〞。)
D.我们旅行社宾馆大厅设有服务台,欢迎各位旅客垂询。(“垂询〞 是谦辞)
10.解释加点的词。〔4分〕
⑴太丘舍去: ⑵尊君在不:
⑶下车引之: ⑷陈太丘与友期行:
11.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②友人惭,下车引之。
12.《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方正,指人行为、品性正直,合乎道义。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3分)
〔三〕阅读《秋》,完成13~16题。〔18分〕
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季节的门。
它从一片绿里带黄的落叶中潜入,驱散夏季的炎热。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
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的余韵。蛙声虫鸣逐渐稀落了,只有寒蝉依旧在柳树上鼓噪着它的乐章。水面残荷点点,成熟了的莲蓬开始从夏日的梦中醒来。玫瑰和月季仍然吐着芬芳,在渐冷的秋风中延续着青春的美丽。桂花开了,在疏朗的月夜中散发着阵阵幽香。
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风慢慢大了起来,卷起干枯的黄叶,蝴蝶般地飞旋着;仿佛纷纷坠落的音符,装点着清冷的秋晨。阳光照在蜷缩起来的枯草上,倦倦的,添了几分秋的寒意。霜花在静谧的夜晚走进了庭院。早晨起来,屋顶上,草地上,到处白花花的一片,窗户上蒙着一层白气,为调皮的孩子们提供了一块一展画技的地方。时不时地落些秋雨,细细的,绵绵的,那缥缈的游丝蒙着游子的心。“一阵秋雨一阵凉〞,一天天地,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
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有的假设绿波微微,有的像玉指纤纤,清淡疏朗,仪态万方……它们各展其貌,热热闹闹地装扮着秋天。枫树也擎起了火炬,层林尽染,漫山红遍,那火热的色彩点燃了生命,也点燃了秋天。松柏翠绿依旧,沉稳地微笑着,凝视着这并不缺少色彩的秋。
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瞧,春天播种下的希望如今都已成为收获。那沉甸甸的金穗,那饱满硕大的果实,无一不在向人们炫耀着这个流光溢彩的季节。在秋风里,丰收是金色的,喜悦也是金色的。
秋天,关于充满热情的人来说,是个美丽可爱的时节。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它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随着落叶飘逝的每一个秋天,都为热爱它的人们留下了一份金色的礼物。
13.本文通过对___________ ___的描述,抒发了______________的情怀。〔3分〕
14.依据要求,品析下面语句。〔6分〕
⑴南飞的雁儿掠过蔚蓝的天空,在人们心中划出秋的痕迹。〔从描写的角度〕
⑵菊花却在这寒风中笑着,闹着,舞动着绚丽的花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15.文中说“它兼容四季,又有着自己的个性〞,请找出文中原句来具体诠释。〔5分〕
⑴“兼容四季〞 :
⑵“自己的个性〞:
16本文是一篇优美的散文。其语言、修辞、构思等与朱自清先生的《春》有许多相似之处,请任选其中的一点赏析。〔4分〕要求:要罗列《春》与本文的有关内容。
〔四〕阅读《雨的四季》,完成17~21题。〔18分〕
雨的四季
①我喜爱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爱。它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
②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干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真的,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③而夏天,就更是别有一番风情了。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天上聚集几朵乌云,有时连一点雷的预告也没有,当你还来不及思索,豆粒般的雨点就打来了。可这时雨也并不可怕,因为你浑身的毛孔都热得张开了嘴,巴望着那凉爽的甘露。打伞,戴斗笠,固然能坚持住身上的干净。可光头浇,洗个雨澡却更有滋味,只是淋湿的头发、额头、睫毛滴着水,挡着眼睛的视线,耳朵也有些痒嗦嗦的。这时,你会更喜爱一切。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汲取着。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当田野上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雨,似乎也像出嫁生了孩子的母亲,显得端庄而又深思了。这时候,雨不大出门。田野上几乎总是金黄的太阳。或许,人们都忘记了雨。成熟的庄稼地等待收割,金灿灿的种子需要晒干,甚至红透了的山果也希望最后的晒甜。忽然,在一个夜晚,窗玻璃上发出了响声,那是雨,是使人静谧、使人怀想、使人动情的秋雨啊!天空是暗的,但雨却闪着光;田野是静的,但雨在倾诉着。顿时,你会产生一脉悠远的情思。或许,在人们劳累了一个春夏,在收获已经在大门口的时候,多么需要宁静和深思啊!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如果你怀着那种快乐感的话,那白天的秋雨也不会使人厌烦。你只会感到更高邈、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而且一定会眺望到在一场秋雨后将出现一个更净美、开阔的大地。
⑤或许,到冬天来临,人们会讨厌雨吧!但这时候,雨已经化妆了,它常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但在南国,雨仍然有时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小气了。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在冬日灰蒙蒙的天空中,雨变得透明,甚至有些干巴,几乎没有春、夏、秋那样富有色彩。但是,在人们受够了冷冽的风的刺激,讨厌那干涩而苦的气息,当雨在头顶上飘落的时候,似乎又降临了一种特别的温暖,仿佛从那湿润中又漾出花和树叶的气息。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干净利落的木刻。而近处池畦里的油菜,经这冬雨一洗,甚至忘记了严冬。忽然到了晚间,水银柱降下来,黎明提前敲着窗户,你睁眼一看,屋顶,树枝,街道,都已经盖上柔软的雪被,地上的光亮比天上还亮。这雨的精灵,雨的公主,给南国城市和田野带来异常的蜜情,是它送给人们一年中最后的一份礼物。
⑥啊,雨,我的爱恋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动,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但在北方干燥的城市,我们的相逢是多么稀有!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
⑦啊,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雨啊!
17.请仿照以下对春雨特点的概括,完成其他三季雨的特点概括。〔3分〕
⑴春天的雨美丽娇媚; ⑵夏天的雨 ;
⑶秋天的雨 ; ⑷冬天的雨 。
18. 文章第②段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万物经雨洗淋后的情态。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分〕
19.本文对雨的描写形象、生动、优美,富有感情。请对以下句子进行具体赏析。〔5分〕
⑴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2分〕
⑵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3分〕
20、以下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通过对雨在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的描述,抒发了作者对雨的爱恋之情。感情真挚而浓烈。
B.文章从形、声、气等方面写出了雨的趣味,雨的性格,将雨写得可感可触,可亲可爱。
C.“只希望日益增多的绿色,能把你请回我们的生活之中。〞这句话是对工业污染的批判和对工业文明的否定。
D.文章条理清楚。先总写对雨的感受,再具体描述不同季节雨的特点,最后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
21.文章开头就说“我喜爱雨,无论什么季节的雨,我都喜爱。〞结合全文,喜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句子简要回答。〔4分〕
〔五〕阅读名著《西游记》,完成22~23题。〔共7分〕
〔 〕〔3分〕
A.孙悟空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七十二变的本领后,往东海龙宫盗得“如意金箍棒〞,上天庭搅闹蟠桃宴,到地府私改生死簿,使玉帝大为震惊。玉帝便依太上老君之言,降招安圣旨,封孙悟空为“齐天大圣〞,将他请到天宫。〔《西游记》〕。
B.真假孙悟空从花果山打起,观音菩萨、玉皇大帝、唐僧都无法认出真假,独有如来佛祖知道假悟空的本相。
C.孙悟空加入取经队伍后碰到的第一个挑战者是黑风怪,悟空比黑熊怪的手段“也硬不多儿,只战个手平〞,只好请来观音用如来赐的“禁箍圈〞收他当守山大神。
D.唐僧遣悟空去化斋饭。山中妖精,一变美女,二变老翁,三变老妇,困惑 唐僧,悟空打死妖精,唐僧大怒,逐走悟空。
23.阅读下面选段,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那牛王腔子里又钻出一个头来,口吐黑气,眼放金光。被哪吒又 砍一剑,头落处, 又钻出一个头来。一连砍了十数剑,立即长出十数个头。哪吒取出火轮儿挂在那老牛的角上,便吹真火,焰焰烘烘,把牛王烧得张狂哮吼,摇头摆尾。才要变化脱身,又被托塔天王将照妖镜照住本象,腾那不动,无计逃生……
⑴牛王无计逃生,最后结局是什么?〔1分〕
⑵牛王因哪些原因与孙悟空“反目成仇〞,请简述有关的三件事?〔3分〕
三、 作文 60分
24.题目:刚上初中,来到惠南中学,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你一定有许多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吧?请拿起笔,以“我们班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故事本身要有积极意义,故事要写的生动感人;〔2〕可以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几个故事;〔3〕故事要写的有深意〔4〕不少于600字,字要写得规范,坚持卷面整洁;〔5〕不得抄袭。
泉州台2017年10月月考试卷
初一语文参照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 积存与运用 〔24分〕
1.默写。〔10分〕
⑴吹面不寒杨柳风⑵都开满了花赶趟儿⑶ “撒盐空中差可拟。〞 “未假设柳絮因风起。〞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⑸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⑹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
2.(D) 3.(C) 4.(B) 5. ⑴“响亮〞本是用来描述声音的,在此用来形容天气,特别天气非常明亮。⑵不好。因为去掉,这不符合实际状况。济南冬天是温晴的,无论有风,但风力不大,听不到风声,这正说明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意对即可〕
二、阅读与鉴赏。〔66分〕
〔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6~8题。〔7分〕
6.(D) 7. ①“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视野也因之开阔 。② 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冰雪消融,大地回春,春意已浓的景象。 ③ “阔〞字,又抒发胸怀,展示诗人开阔的胸襟;8.①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②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③将“生〞和“入〞拟人化,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景中寓情,思乡而不低落,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哲理,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引发人们对将来美的遐想,是千古传诵的佳句。〔答到其中之一即可〕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9~12题。(16分)
9(D) 〔3分〕 10.〔1〕舍弃〔1分〕〔2〕通“否〞 〔1分〕〔3〕拉,牵拉〔1分〕〔4〕约定〔1分〕11. ①过了正午朋友还没到,陈太丘便离开了。(其中“中〞及省略成分“朋友〞各占O.5分,句意2分,共3分) ②朋友感到惭愧,便从车上下来,想拉元方,(以表示歉意)。(其中“惭"、“引"各占o.5分,句意2分,共3分)12.陈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了约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 陈元方的“方正〞之气表现在: 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第三,他的辩解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每点2分,答两点即可得满分4分〕
〔三〕阅读《秋》,完成13~16题。〔18分〕
13. 秋天美好景物 热爱秋天、赞美秋天〔前空1分,后空2分,共3分〕
14. ⑴动作描写〔1分〕 “划出〞一词写出雁儿南飞时的动作〔1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形象地写出雁儿南飞时的思乡之情〔1分〕 。
⑵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写出的菊花在秋天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1分〕,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1分〕
15.⑴秋天里有夏天的感觉:九月的初秋,仍有着夏天的余韵;〔1分〕秋天里有冬天的感觉:秋向深处走去,奏响了冬的序曲;〔1分〕秋天里有春天的感觉:似乎离秋最远的是春了。然而春天也派来了使者,参加秋的盛会。〔1分〕所以说秋天“兼容四季〞。⑵ 它〔秋天〕深沉中透露着成熟,冷峻中洋溢着热情。〔2分〕
16. 示例一:本文开头与《春》一样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踩着满径的黄叶,裹着一路的菊香,秋姗姗而来,叩响了秋天的大门;〔1分〕《春》开头: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2分〕
示例二:排比:〔1分〕选文,它是那高远澄静的天空,它是那纤尘不染的池水,它是那缠绵悱测的雨丝,它是那皎洁无比的满月。〔1分〕《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示例三:构思:〔1分〕选文由秋花图、秋风图、秋雨图、秋树图、秋收图等有机组成;〔1分〕《春》同样也由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等组成。两文结构分明,条理有序。〔2分〕
〔四〕阅读《雨的四季》,完成17~21题。〔18分〕
17. ⑵热烈粗犷;⑶端庄深思;⑷自然平静。〔3分〕18. 间接描写〔1分〕,写了春雨给万物带来的变化,展现了雨过天晴的春意盎然〔1分〕。间接抒发了对春雨的爱恋之情〔1分〕。
19. ⑴拟人、对比 将春雨的水珠与少女的眼泪相比,〔1分〕渲染出春雨的无比娇媚。〔1分〕⑵拟人 将树拟人化,赋予了树人的神态和动作〔1分〕。比喻 把萌发的叶子比作绿茵茵的波浪。〔1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一副朝气蓬勃的景象。〔1分〕20.(C) 〔3分〕21. ⑴雨给作者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⑵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⑶雨总是美丽而使人爱恋的。 〔答一点得1分,答3点得4分〕
〔五〕阅读名著《西游记》,完成22~23题。〔共7分〕
22.〔C〕〔3分〕23. ⑴归顺佛家〔皈依佛门〕〔1分〕⑵夺子:恼恨悟空把他的孩子红孩儿送往洛伽山做童子。〔1分〕骗妻: 悟空变成虫子飞到茶水中,被罗刹女饮下肚,在罗刹女腹内翻腾。悟空变成牛魔王到芭蕉洞,骗得芭蕉扇。〔1分〕欺妾: 悟空骂玉面狐狸是“贱婢〞、“陪钱嫁汉〞等等,将一根棍子,赶着打;八戒还打死了她。〔1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