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验学校幼儿园大班组规则意识的目标与培养幼儿期是萌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我 们需要有意识地对幼儿进行规制教育,使幼儿对规则有切身 感受,让幼儿去执行规则,使幼儿不断获得快乐的体验,内 化为他们的自觉行为,逐步帮孩子养成规则意识。幼儿的规 则意识及执行规则的能力是社会性适应中极其重要的内容, 它是儿童学习、生活的基础与保证。我们要在幼儿园的日常 生活和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规则的重要性。要让幼儿成为规则 的制定者,从而自觉、主动地遵守规则。要积极发展幼儿的 自我控制能力,促进幼儿社会规则意识的培养。新纲要提出教师要帮助幼儿从小理解和遵守生活、 学习的各项常规,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
2、我们要 在幼儿共同的生活中,以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认识、体验并理 解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学习自律和尊重他人。幼儿期是萌 生规则意识和形成初步规则的重要时期。从小帮助幼儿建立 规则意识有利于发展幼儿的意志力、控制力和思维力,有利 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大班规则意识培养目标主要包括:1. 养成听指令操作的习惯,并能整理玩具。2. 在生活环节,能做到不在成人的视线范围内也能自觉 遵守规则。3. 在交往上,与同伴相处融洽小,朋友愿意跟他玩, 当碰到纠纷时,能较好地解决不用武力。4. 在学习方面注意力集中能,抗拒环境和诱惑的干扰,专注于当前学习活动。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和幼儿园要做:一、教师要注重环
3、境的熏染,使规则内化为幼儿自身的 需要不同的环境可以诱发不同的社会行为。一个良好、积极 的环境意味着一个能够诱发、维持、巩固和强化积极的社会 行为环境。它包括教师的言行举止和教师所创设的条件、机 会、能够影响幼儿活动的方式。所以,物质环境的创设和教 师自身的榜样作用有助于幼儿适应环境,内化规则。二、创造交往和实践的机会,让幼儿学习自律有些规则不是预先就明确存在着,因为有了交往和实践、 有了碰撞、冲突协商、交换、合作之后,才会出现规则。这 种规则是建立在人们自觉的意志之上,是活动者之间的契约。 教师应该在生活中,为幼儿创造多种交往和实践的机会,让 幼儿在满足自己的需要和目的的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
4、如 每天的区域活动,孩子们自己选择活动区,并取拿活动材料, 有合作,也有一个人。玩好后都能自觉地整理好活动材料, 一切都井井有条。三、家园共育共同培养幼儿规则意识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与家园共育是分不开的。家长是 幼儿的榜样,他们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日积月累, 幼儿通过模仿学到的行为会不断强化巩固。这就要求家长从 自身做起、言行一致、遵守社会规则。同时,家长与教师之 间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保持协调一致。从我们身边的例 子来看,积极的家园共育,能使幼儿较快地形成规则意识, 并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 规则意识的养成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要我们能坚持科学 的教育方法,并持之以恒,一定能使规则变为幼儿内心的自 觉,使规则意识转化为孩子们良好的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