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一、项目部建立各项有效的施工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中严格贯彻执行。
二、主要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1、[持证上岗制度]项目质量员、试验员、测量员、资料员须经过专项岗位培训,取证后持证上岗;持证上岗人员数量要与施工规模相一致,无证人员不得上岗。承包部对各项目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帮助和督促项目部配齐持证上岗人员。
2、[材料采购检验制度]严格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材料采购必须坚持“谁采购材料、成品或半成品谁负责质量”的原则,严格执行相关管理程序;采购的钢筋、水泥等大宗原材料必须采用大厂产品;集中采购的其他成品或半成品,必须先送样,经甲方、监理、施工方共同确认后进行“封样”;进场材料、成品、半成品必须严格按批次进行随机抽样检查,确认与“封样”样品一致后方可进场,需要做材料复试的,复试合格后方可使用;专业分包供应的材料,要在分包合同中明确质量标准、规格数量、材性产地等。
3、[样板引路制度]施工前项目部应制定具体的样板计划,包括样板间、样板层、样板段,进行样板质量策划,做好样板作法交底;质量部负责组织样板验收,确认样板做法和质量标准;各外施队所施工的项目均应先作样板,各方检查验收后方可展开施工。
4、[技术交底制度]项目主任工应对工长、质量检查员做好专项施工方案的技术交底,工长应对外施队班组长进行分项工程的技术交底,外施队班组长应对操作人员进行班前技术交底;三级技术交底均应明确操作工艺、操作要点和质量标准,并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5、[施工挂牌制度]施工班组必须实行挂牌施工,名字上墙,责任到人,项目部必须对作业班组的挂牌施工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6、[过程检查制度]施工班组长在施工时要组织自检,随时检查问题随时纠正问题,检查项目和部位必须1% ;工长和项目质量检查员在施工过程中必须进行巡检,要强化生产者是质量的第一责任者的意识,工长必须对栋号工程整体质量负责,专业工长必须对所管专业质量负责,质量检查员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解决问题;项目部要组织装修队伍与结构施工队伍之间的以及其他相互影响的专业之间的交接检查验收,并办理交接手续。公司必须对重要的施工部位和施工环节进行及时检查和指导,对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进行连续监控。
7 [质量联检和诊断制度]项目经理每周组织一次本项目的质量联检,总工程师每月组织一次所属各项目的质量联检。除定期联检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定期质量抽查。检查要有记录,整改要有反馈。对质量检查工作中的问题由项目部主任工程师组织工长、外施队等相关人员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原因,采取纠正措施治理质量问题,避免其重复发生。质量部对联检中的质量问题组织主任工进行诊断分析,查找原因,制定纠正措施由项目部执行,质量部监督检查,并将整改情况编成质量简报下发各项目部。
8 [质量否决制度]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工程质量否决制。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必须进行返工,对未达到质量标准的施工项目不得降级验收。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施工员及专业质检员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项目经理应承担责任。项目部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有力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9、[一户一验制度]施工单位一户一验由项目主任工负责组织,项目质量检查员具体实施;一户一验必须逐户检查,记录全部问题,列出清单;工长负责组织施工人员逐户修理,经质量检查人员检查验收签字后,方可进行消项处理。质量部对项目部一户一验检查的真实情况进行抽查,确保一户一验的验收质量。
10、[质量合署办公制度]项目部要将外施队质量管理人员纳入项目部统一管理,确定外施队合署办公质量管理人员名单,安排合署办公室,建立碰头会和质量例会制度,加强质量旁站和联合检查工作,记录合署办公情况;质量部对项目合署办公情况进行检查落实。
11、[工程质量数字图文记录制度]建设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钢筋安装工程、混凝土试件留置、防水工程施工等施工过程和隐蔽工程隐蔽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单位见证下拍摄不少于一张照片留存于施工技术资料中。拍摄的照片应标注拍摄时刻、拍摄人、拍摄地点,以及照片对应的工程部位和检验批。
12、[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留存制度]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配合建设单位,组织施工总包、分包、监理、建筑材料供应、工程质量检测等单位涉及工程质量管理的所有责任人编录成册,并注明其各自的质量职责及其经手的工程质量内容。在工程竣工验收完成后,由建设单位将此册汇编进入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并会同其他工程验收文件提交城建档案馆备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