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水泥混凝土基层施工方案
原二灰调整为水泥混凝土基层并在上面加8厘米应力吸收层级配碎石
混凝土要商品混凝土不要自拌的
交底内容:
1. 材料要求
(1) 、水泥: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2) 、砂:中砂或粗砂,含泥量不大于5%。
(3) 、石子:卵石或碎石,粒径0.5〜3.2cm,含泥量不大于2%。
2. 主要机具
混凝土搅拌机、料斗、手推车或翻斗车、尖铁锹、平铁锹、插入式振动器、平板 震捣器、刮杠、木抹子、胶皮水管、木折尺等。
3. 作业条件
(1) 、垫层的基底地质情况、标高、尺寸均经过检查,并办完隐检手续。
(2) 、浇注前作好水平标志桩。
(3) 、核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技术交底。准备好混凝土试模。
(4) 、混凝土垫层厚度、强度符合设计要求。
4. 操作工艺
工艺流程:
清理基底—支模—拌制混凝土 —混凝土浇筑—振捣—找平—养护
(1) 、基底表面清理:基底平整,基底表面的淤泥、杂物均应清理干净;如果是 干燥非粘性土应用水润湿;表面不得留有积水。
(2) 、拌制混凝土:后台操作人员要认真按混凝土使用部位、标号等按设计配合 比调配施工配合比应严格控制塌落度,搅拌要均匀,最短时间一般不少于 1.5min。按规定制作试块。
(3) 、浇筑混凝土:
1) 、浇筑混凝土一般从一端开始,并应连续浇筑。如连续进行面积较大时,应根 据规范规定留置施工缝。
2) 、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振捣,在2h内必须振捣完毕。否则应按规范规定留 置施工缝。
3) 、浇筑高度超高时要采取措施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
(4) 、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或采用平板式振捣器。
(5) 、找平:混凝土振捣密实后,按标杆检查一下上平,然后用大杠刮平、表面 再搓平、收光。
(6) 、混凝土的养护。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在12h左右覆盖和浇水,一般养护 不得少于七昼夜。
(7) 、雨期施工:雨大不宜施工,已施工的及时做好覆盖保护。
5. 质量标准
(1) 、保证项目:
1) 、垫层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和有关标准 的规定。
2) 、混凝土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施工规 范的规定。
3) 、评定混凝土强度的试块,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 、带有坡度的垫层、散水、坡度应正确,符合设计要求,无倒坡现象。
(2) 、允许偏差项目:见表4 —19。
地面垫层混凝土允许偏差表4 —19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表面平整度10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标高 ±10用水平仪检查
3厚度 在个别地方不大于设计厚度的1/10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后,始准在其上走动人员和上 面继续施工。
7.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 、混凝土不密实:主要由于漏振和振捣不密实,或配合比不准及操作不当造
成。基底太干燥和垫层过薄也会造成不密实。
(2) 、表面不平标高不准:水平线或水平木桩不准;操作时未认真找平。
(3) 、不规则裂缝:由于垫层面积大,而产生的收缩裂缝所致,清底不平整造成 垫层厚薄不均匀而裂缝。
厂房地面混凝土施工方案(2)
1、定位放线
本次施工定位放线重点在于控制[12侧模的标高,混凝土设计厚度为160mm 厚,使用[12侧模, 其余3cm为标高控制余量,具体做法为事先在侧模下方做灰饼,以控制标高,间距不大于15mm 。 待侧模顶标高达到设计要求后使用钢筋棍钉入地面下与侧模点焊使槽钢水平固定,再在槽钢下方用横向 钢筋棍点焊与立棍和槽钢上,使其纵向固定。从而到达严格控制侧模标高的要求。
2、抹侧模垫层
用1: 2水泥砂浆对侧模底部找平,宽度1mm ,要严格控制垫层顶标高,终凝后在垫层上放出 槽钢位置线。
3、支侧模
经项目部仔细研究,本次施工顺序为先B区再A区,每个区段内短向(36m )隔跨支模,从而做 到隔跨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利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地面作为第二次浇筑混凝 土的侧模进行第二此混凝土的浇筑。
4、钢筋铺设
本次混凝土地面施工钢筋根据设计要求采用
中z9@2单层双向钢筋,钢筋事先按要求长度加工好,铺设时
将钢筋穿过[12侧模上事先钻好的孔,从而保证了钢筋在混凝土边缘上保护层厚度为40的要求,中间 的钢筋要用事先加工好的马镫铁垫起,马镫铁高度要严格控制以保证钢筋不下挠。
5、混凝土摊铺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塌落度要严格控制在进场时110~120mm。由混凝土罐车运至现场,汽
车泵驶入厂房内,将混凝土泵送入模,人工协助摊铺至设计厚度+虚铺高度(虚铺高度根据经验为2〜 3 cm)。摊铺混凝土时应连续摊铺,不得中断。
6、混凝土振捣
用插入式振捣棒仔细振捣,快插慢拔直到水泥混凝土表面不再冒泡。出现乳浆停止下沉为止。振捣 过程中人工协助整平,呈现出有乳浆又大致平整的表面。
7、粗刮
每条水泥混凝土振捣完毕,用槽钢刮杠来回往返4〜5次,达到上表面整平,布满原浆且粗骨料被 挤压沉实到水泥混凝土中下部为止。
8、表面揉浆
为确保上表面原浆厚度均匀,特用0 75mm无缝钢管(内灌细砂)沿混凝土浇筑方向来回滚动,反复 揉浆,作为整平工序的补充。
9、细刮
每条水泥混凝土揉浆完毕后,用铝合金刮杠来人工仔细刮平,达到上表面整平,有光泽。
10、机械压光
在混凝土地面初凝后且未到终凝时采用叶片式混凝土压光机对混凝土进行表面压光,由于本工程地面 为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因此混凝土基层的压光不能洒水泥砂子粉,而是利用振捣和揉浆后表面反上来的 乳浆进行压光。在混凝土终凝结束后再用磨光机二次磨光。
11、养护
混凝土浇筑24h后进行养护,采用塑料薄膜覆盖的方法来控制混凝土自身水化热蒸发的水分不流失, 从而达到养护的目的。
12、割缝
为克服温度变化产生裂缝,需在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地面上垂直于混凝土浇筑方向用切割机切缝。切缝 时间应从严掌握,过早切缝会使石子松动损坏缝缘:过晚切缝困难,且缝两端易产生不规则开裂。适宜的 时间为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6〜10MPa。根据经验,本次施工在本季节通常养护3天后可进行割缝施工。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