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设计阶段如何控制造价
工程造价咨询企业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中介机构,在维护各方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应切实强化其诚信建设。为提升其诚信水平,必须建立一套成熟完善的诚信评价体系,以引导企业自觉遵守行业规则。以下是我为您整理的〔制定〕阶段如何控制造价的相关内容。
制定阶段如何控制造价:
(1)提升标准制定意识,推广标准制定。工程建设标准和规范制定来源于工程建设的施行经验和科研成果,是工程建设必须遵循的科学依据。推广标准制定有利于较大幅度降低工程造价,节约制定费用,大大加快提供制定图纸的速度,缩短制定周期。构件预制厂生产的标准件能使工艺定型,容易提升工人技术,提升劳作生产率及统一配件、节约材料,有利于降低构配件成本。据统计,采纳标准构件的〔建筑工程〕可降低10%~25%的费用。标准制定有较强的通用性,可大量重复使用,较为经济。
(2)推行限额制定。限额制定是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手段,所谓限额制定就是按标准的投资估算控制初步制定,按标准的初步制定总概算控制施工图制定,马上上阶段审定的投资额作为下一制定阶段投资控制的总体目标。在制定中各专业在确保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投资限额控制制定,以控制工程量为主要内容,严格控制不合理变更,确保总投资额不突破,克服"三超',使制定与概预算形成有机的整体,克服互相脱节现象。在制定过程中要本着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强化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强化制定人员的工程造价意识,树立制定人员高度的责任感,通过对制定方案、设备选型、参数匹配、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最优化的制定控制。真正使限额制定落到实处。
(3)控制制定变更。制定单位认真做好图纸的检察工作,可以减少图纸中的错漏现象,使制定阶段的施工图预算更为准确。图纸本身不完善或制定深度不够,将导致在施工阶段的制定变更增加,从而导致工程造价增加。制定单位要提升制定深度,完善制定图纸应注意:在制定阶段确定建筑的最终方案,避免在施工阶段提出更改;强化制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如勘察、钻探等;选择合适的制定单位,合理的制定费用;对因制定单位的原因造成制定变更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明确其应承当的责任。
(4)价值工程是通过对产品的功能分析,使之以较低的总成本,可靠地实现产品的必要功能,从而提升产品价值的一套科学的技术经济方法。它是处理工程造价和功能矛盾的一种现代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就可以通过功能细化,把多余的功能去掉,对造价高的功能实施重点控制,从而最终降低工程造价,实现建设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正确结合。
(5)改革现行制定取费办法,建立激励机制。现行的制定收费无论是按投资规模还是按面积收费,都是一种"大锅饭',没有任何经济责任,不管工程制定的质量好坏,不管投资是否超预算,甚至不管建设项目有没有实施,制定人员有没有到现场服务,只要画出图纸就得给制定费,这种取费办法助长了制定人员只重视技术性、忽视经济性的观念,实际工作中常常会碰到制定过于保守或制定功能没有达到最优或在施工过程中随意变更,致使工程造价居高不下和决算价大大超出原概算,这些都不利于制定阶段对造价的控制,因此,应对现行制定取费办法进行改革,建立激励机制。执行在现有收费办法的基础上,对因制定合理节约投资按节约部分予以提成,因制定变更增加投资按超出部分扣除一定比例制定费,执行优质优价收费办法。这样做有利于强化制定人员的经济意识,也有利于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阶段如何进行工程造价控制:
发包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阶段就是建设项目的实体工程实施阶段,这个阶段发包方作为五方责任主体之一,履行对工程进度、质量、造价控制,对施工合同〔管理〕的使命。这个阶段主要应做好以下工作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
(1)严格检察施工组织制定或施工方案,尤其是基坑支护、高支模等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控制专项措施费。
(2) 严格控制制定变更,严格审签经济技术签证,签证必须做到"定性定量',所谓定性就是事实是否存在,所谓定量就是对其进行量化。
(3) 严格检察基础等隐蔽部位的隐蔽记录资料,及时完善签字手续。
(4) 凡合同约定必须认质认价的材料及设备,必须按合同约定的认质认价程序、方法及时做好认质认价。
(5) 严格审签工程形象进度,为完工结算阶段材料价格及人工费调整提供依据,严格进度款的支付。
(6) 按国家《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 50500-2013)规定,及时处理索赔事件,尽量避免反索赔。
承包人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承包人是建设工程实施阶段的主体,这期间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以控制施工成本为主要目标。这一阶段盈利空间已经很小,但浪费空间却很大,所以这一阶段的造价控制,主要是做好施工各环节的精细化管理。
建筑行业属于劳作密集型行业,多年来施工现场的管理基本都是粗放式的管理,至今也有很多承包商缺乏对工程成本控制的理念和行之有效的管理手段。对这一阶段存在的"清单综合单价不变'风险、市场材料涨价跌价风险、进度对成本的影响风险、资金投入风险等缺乏必要的熟悉和应对措施。
对业主无书面资料而仅仅口头提出的变更风险、业主要求采购的主要品牌价格与投标报价材料价格价差风险、业主或监理对工程某方面(如:材料规格颜色变化、土石方运输距离变化、材料认质认价等)口头承诺在完工结算时再处理的风险等更是严重熟悉不够,毫无风险防范意识。
如何强化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
一、全过程动态造价管理的必要性
如果由于前期决策阶段和制定阶段工作失误导致建设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或者技术上不可行,建设后期想要再通过预结算来调整和控制工程造价,显然是为时已晚。因此,必须对工程造价执行全方位、全过程的动态管理与控制。
二、工程项目建设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
1.执行投资估算,强化投资决策阶段管理
在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阶段,进行投资估算。投资决策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阶段。造价咨询人员必须进行投资方案的优选,合理确定投资估算,控制好项目总投资,权衡项目的风险与收益,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不能只看各种理论数据、理论指标,还要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进行客观的估计和猜测综合分析,才干得出正确的投资决策结论。
2.从制定入手,控制工程造价
施工以前的项目决策及制定阶段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而在项目决策之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制定。依据我国目前的制定收费标准及相关要求,制定费一般只相当于建设工程费用的4%-5%左右, 而这4%-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却占75%以上。
(1)抓好方案和初步制定检察工作
优化制定方案,降低投资,尤其强调限额制定, 严格按下达的计划控制投资,使重大建设项目的投资控制在公司审批的概算之内。
(2)积极倡导、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
推行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对降低工程造价,进而使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3)倡导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建立激励机制
由于我国现行的制定取费标准是按投资额的百分比计算,使得造价越高,收费也越多。这样的取费办法,在一定程度上难以调动制定者主动地合计降低造价、节约投资,不利于工程造价的控制。假设认真运用价值工程原理,在确保安全和不降低功能的前提下对制定部门依靠科学管理技术、优选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工艺所节约的资金,按一定的比例奖励给制定部门,以调动制定部门积极性是大有潜力的,也是控制工程造价行之有效的方法。
工程造价主要的审核方法:
1、全面审核法
全面审核法就是按照施工图的要求,结合现行定额、施工组织制定、承包合同或协议以及有关造价计算的规定和文件等,全面地审核工程数量、定额单价以及费用计算。这种方法实际上与编制施工图预算的方法和过程基本相同。这种方法经常适用于初学者审核的施工图预算;投资不多的项目,如修理工程;工程内容比较简单(分项工程不多)的项目,如围墙、道路挡土墙、排水沟等;建设单位审核施工单位的预算等。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全面和细致,检察质量高,效果好;缺点是:工作量大,时间较长,存在重复劳作。在投资规模较大,审核进度要求较紧的状况下,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但建设单位为严格控制工程造价,仍经常采纳这种方法。
2、重点审核法
重点审核法就是抓住工程预结算中的重点进行审核的方法。这种方法类同于全面审核法,其与全面审核法之区别仅是审核范围不同而已。该方法是有侧重的,一般选择工程量大而且费用比较高的分项工程的工程量作为审核重点。如基础工程、砖石工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门窗幕墙工程等。高层结构还应注意内外装饰工程的工程量审核。而一些附属项目、零星项目(雨蓬、散水、坡道、明沟、水池、垃圾箱)等,往往忽略不计。其次重点核实与上述工程量相对应的定额单价,尤其重点审核定额子目容易混淆的单价。另外对费用的计取、材差的价格也应仔细核实。该方法的优点是工作量相对减少,效果较佳。
3、对比审核法
在同一地区,如果单位工程的用途、结构和建筑标准都一样,其工程造价应该基本相似。因此在总结分析预结算资料的基础上,找出同类工程造价及工料消耗的规律性,整理出用途不同、结构形式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的单方造价指标、工料消耗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对审核对象进行分折对比,从中找出不符合投资规律的分部分项工程,针对这些子目进行重点计算,找出其差异较大的原因的审核方法。
第 8 页 共 8 页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