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发展规划
―、学校概况:
XX小学1989年建校,分东西两个校区,现有3500余名学生,
174名教师。学校依托先进的理念支撑,聚焦教师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学校常规,师资队伍优质发展,教师工作状态饱满,学校共同愿景逐渐形成。目前的XX小学家长信赖,孩子向往,在社会上享有较高声誉。
二、办学理念:
以“天赋我才,衢止至善”为校训,秉承“规范有序,和美竞进”的办学宗旨,坚持“求真搏新,和以致远”的学校精神,建设文化氛围浓郁,育人成绩斐然的和谐校园,努力办满意教育,在打造“XX教育的东部高地”上下功夫。
三、办学目标:
1、学校发展总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管理科学、队伍优化、特色显现的在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校。
2、具体目标:
师生共同奋斗目标:宽和蕴美弘毅有成
学生培养目标:乐学善思协作共进
师资建设目标:
建设一支师德师能不断提升,积极践行以德为先、以学为伴、以生为重、以校为荣的教师队伍。
学校管理目标:
以人品正、作风实、业务精、责任强为目标,加强政工团班子建设,形成协作、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
校园建设目标:
经过五年努力,美化校容校貌,积极创设洁净、安全、适用的教育教学环境。
四、实施策略与评价标准:
(一)学校管理
主要策略:抓制度的完善、抓执行的力度、抓学习的深度。
达成指标:管理流程顺畅:规范、高效、科学;校园氛围良好:心齐、气顺、劲足;办学效益凸现,在区域内具有一定影响力。
(二)队伍建设
主要策略:抓骨干促提高、抓青年促上进、抓典型促竞争、抓团队促合作。
达成指标:学校各学科均有“区级骨干”或“学科中心组成员”,形成一批校级教育教学“骨干”,努力塑造一支高水准、得到认可的教师队伍。
(三)德育工作
主要策略:培育校风、培养队伍、丰富内容、创新形式、拓宽领域。
年限:第三至四年
达成指标:学校建及德育工作不断推进,校园更加和谐;制度更加完善,体现人文性;学校层级管理目标明确,效率提高。
具体措施:丰富学习形式,组织学习交流,呈现学习成效;规范完善学校教代会,全面推进校务公开;修订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及《教师成长积分制管理办法》,优化学校管理,提升干部执行力。
年限:第五年
达成指标:学校工作氛围宽松和谐、积极进取,教师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与家庭、社区等合作良好,学校在区域内有更好的碑。
具体措施:学校教师学习途径多样,在各类评优评比中、在具体岗位实践中显现学习成效;根据学校教学改和实际情况,进一步完善教师的奖励激励机制并与积分制挂钩。
(二)专业发展
年限:第一至三年
达成指标:中层干部、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的加速成长;青年教师确定个人发展规划;学校骨干教师作用初步显现;教师誓词自觉成为工作目标。
具体措施:中层以上干部整体规划五年工作设想,项目工作推进中抓计划出台、过程落实、反思及时,提升工作能力;积极组织教研组长等干部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个人素养和活动组织能力。
年限:第四年
达成指标:涌现品牌教师,树立榜样;个人专业发展在不同角度有一定追求;壮大区级骨干、学科中心组成员队伍。
具体措施:有针对性设计校本培训项目,内外结合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根据不同教师发展规划,设计不同形式的培养措施:铺路子、压担子、创牌子等;积极探索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坚持在使用中培养,探索学校自培机制。
年限:第五年
达成指标:品牌教师逐渐走向市区级;学校各级骨干教师作用发挥明显;教师整体素养和水平得到专家、同行、家长的广泛认可。
具体措施:创设条件,组织相关市区校教育教学展示活动;邀请市区级专家前来鉴定、评估学校教师个人发展规划情况,给予持续的帮助;不断完善学校教研组、年级组评优,涌现优势学科。
(三)德育工作
年限:第一至三年
达成指标:以师风、学风的形成打造良好的校风;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动、开放的德育模式;建立较为完善的学习、管理、评估的制度。
具体措施: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探索班主任论坛模式,完善德育工作会议制度;建立完善德育管理的相关制度;发挥家委会作用,举办家长学校,实实在在开展系列活动;探索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整合,梳理完善学校特色德育活动,寓教育于丰富的校内外活动中;
立足生命教育,加强安全教育。
年限:第四至五年
达成指标:规范建设德育阵地,形成一定的运行机制;教师个人、学校进行相关德育课题研究。
具体措施:以“师风”建设目标为主题计划开展校本德育的师资培训;完善“班主任论坛”模式,整理相关主题,在主题教育活动中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班主任主导作用;进一步探索社会实践活动与课程教学整合,形成校本框架,形成相关活动方案设计;有序开展各项专题教育,将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内容有机浸入在各项活动中。
(四)教学工作
年限:第一至二年
达成指标:修订完善学校教学管理流程,构建学生多元评价基本框架;专题研究:智慧课堂研究、教研组形态研究;初步形成学校课堂教学评价指标。
具体措施:以“高效课堂教学研究”为重点,加强教学质量调研;从问题出发,以课例为载体,聚焦教研,重点研究教师“教”,关注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深入推进学校教学质量评价,重点落实综合学科调研,形成制度,过程中优化完善。
年限:第三至四年
达成指标:专题研究进一步深入,学生多元评价得到深化;校本拓展课程优势项目打造品牌;学校资源平台运作自如。
具体措施:实践中调整学校新课程实施方案,提升管理层面的领导力和教师的课程执行力;课堂教学中,努力实现教师教学方式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切实提升课堂教学的效能;优化学校多元评价,
具体措施:加强安全员队伍培训管理,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通过多种形式与生命教育、健康教育结合;提升相关人员工作水准,提高工作质量;学校物产降低成本,开源节流,提升效能。
年限:第五年
达成指标:构筑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环境,为提升教育教学、创建文明单位提供有力保障。
具体措施:继续改善办公环境;档案管理、财经管理工作规范中优化;学校平安单位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关注工作细节,提升服务满意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