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复习导学案.doc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83191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复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郑人买履》《刻舟求剑》复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滨海县第三中学初一语文期中复习导学案〔02〕 主备:沈丽丽 沈丽丽 姓名: 班级: 复习内容:《郑人买履》《刻舟求剑》 复习目标:1、熟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2、 积存文言词汇,能准确翻译全文。 3、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寓意,并用来指导现实生活。 复习重难点:目标2、3 自学 一,《郑人买履》 1,《郑人买履》选自《 》,作者 ,是我国 时期著名的 家, 家学说集大成者 。 2,故事分为两层: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3,找出最能反映郑人思想性格的语句,你认为郑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4.我们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不少于3个〕,说说其中任一个的寓意。 5,背默课文及翻译。 课文: 翻译: 二.《刻舟求剑》 1.《刻舟求剑》选自 ,亦称 ,是 〔时间〕秦相 组织编写的 集。 2.这个故事分为两层:第一层写: ,第二层写 3.背默课文及翻译。 课文: 翻译: 展示 质疑 点拨: 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点拨 1.掌握基本知识结构   文言文大体上可以分为词和句。词可以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 实词又可以分为五类:①单音词和双音词。②古今异义。③一词多义。④通假。⑤词类活用。 2.断句 3.掌握正确的翻译方法 ①补充省略的部分。②调整语序。③适当增减。 4.多读 放声的反复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之一. 检测: 一, 学习《郑人买履》,回答问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买履者 自度其足 置之其坐 , 至之市而忘操之 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 市罢,遂不得履 何不试之以足 宁信度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吾忘持度。 ②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③至之市而忘操之 ④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⑤宁信度,无自信也 3,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有什么现实意义? 道理: 现实意义: 4.请你至少写出两个带“履〞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学习《刻舟求剑》,回答问题 1.解释句中加点的字: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 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 2.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①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②是吾剑之所从坠 ③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④求剑假设此,不亦惑乎? 3.3、用“/〞线画出以下句中子的朗诵停顿。〔每句一处停顿〕 〔1〕郑 人 有 欲 买 履 者 〔2〕何 不 试 之 以 足 〔3〕是 吾 剑 之 所 从 坠 〔4〕从 其 所 契 者 入 水 求 之 4、以下句中“之〞用法与其它不同的两项是 〔 〕〔 〕 A而置之其坐 B至之市 C而忘操之 D反归取之 E何不试之以足 F是吾剑之所从坠 G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5.学习了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拓展 一、阅读理解《拔苗助长》 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注释〗  芒――疲乏,芒芒然,很疲乏的样子。病――劳累。 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揠〔 〕  谓〔 〕  2、对以下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宋人有悯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②返归取之 ③其子趋而往视之     ④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3、翻译以下句子。 〔1〕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2〕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4、宋人为什么要拔苗?其结果如何?                                            5、读完寓言后,想想看,这个寓言说明了什么道理?                                           二,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北人①生不识菱②者,仕于南方。席上啖③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释】①北人:北方人 ②菱:一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性喜温暖和充足阳光,盛产于我国中部和南部。果实有硬壳,有角,叫菱或菱角,可吃。③啖:吃。 1.解释以下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仕于南方〔 〕 ②席上啖菱〔 〕 ③或曰:“啖菱须去壳。〞〔 〕④欲以清热〔 〕 2.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则故事中,你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月怀一鸡》,回答问题。 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注释:攘―窃取、偷盗。斯―那么就应该的意思。道―个人的举止言行。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 其:            或:          是:        损:            已:          非义:            2以下对加点字“之〞的用法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今有人攘其邻之鸡者 ②或告之曰 ③是非君子之道  ④请损之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③相同②④相同   C、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D、①②③④都不相同 3、翻译以下句子。 ①是非君子之道。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篇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