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82242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PPT 页数:379 大小:7.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9页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9页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9页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9页
经济学基础第三版379页全书电子教案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Sixth level,Seventh level,Eighth level,Ninth level,第一章,导 论,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清楚地界定稀缺性的含义并在此基础上理解 经济学的概念,知道如何面对选择,并解释选择要解决的三个基本问题,了解经济学的基本假设,解释机会成本的含义,并能用它来分析身边 的经济现象,明确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对

2、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引导案例,】,:,还有什么东西不能买卖,泥土:太平洋上的瑙鲁,是一个由珊湖礁形成的岛国,矿产十分丰富,但岛上没有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瑙鲁出口矿产,同时进口泥土,以便种植农作物。水声:美国商人费涅克周游世界,用立体声录音机录下了千百条小溪流、小瀑布和小河的,“,潺潺水声,”,,然后高价出售。有趣的是,该行业生意兴隆,购买水声者络绎不绝。黄沙:一些阿拉伯国家有广阔的沙漠地带,但这些沙漠中的黄沙不适于建造游泳池,而英国的黄沙却是建造游泳池最理想的材料。在石油丰富的阿拉伯国家兴建游泳池热时,英国的黄沙倍受青睐,价格猛增。,雨水:日本商人发现,

3、水在阿拉伯国家是贵重商品,便着手向阿拉伯国家出口雨水。第一个输入这种商品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这个国家每年进口大约,2000,万吨雨水,用来浇溉农用物。,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以上物品可以进行买卖?,I,找出你身边存在的资源稀缺性的现实,。,II,分析在大学谈恋爱的机会成本,。,实训开发项目:,第一节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资源稀缺、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一)资源稀缺,1,、西方经济学家对资源的划分:,自由取用物品,:,是无限的,现成的,且取用时不需要花费任何成本,例如空气,经济物品,:,是有限的,需要生产,且取用时需要成本,例如土地、劳动力、各种生活资料等。,2,、稀缺性:人的欲望的无限

4、性与资源的有限性,?,思考一下,如何理解资源的相对性与绝对性?,1,、资源配置:在用有限的物品与资源去满足人类的不同欲望时,就必须做出选择,即资源配置。,资源配置要解决这样三个问题:,生产什么物品和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物品?为谁生产物品?,(,二)资源配置,2,、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是要说明如何通过成本与收益的比较把资源用于最有效的用途,即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1,)生产可能性边界:它表明在既定的经济资源和生产技术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产量的组合。,(,2,)机会成本:当把一定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其他用途可能得到的最大产量或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的机会成本。,?,思考一下,拉封

5、丹寓言,中有一头著名的布利丹毛驴,它面对两捆干草不知该吃哪一捆好,最后竟然饿死了,请大家认真分析一下原因。,(三)资源利用:指人类社会如何更好的利用 现有的稀缺资源,使之生产更多的物品。,二、经济学的定义和基本假设,(一)经济学的定义,保罗,萨缪尔森给出的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一个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物品和劳务,并使它们在不同的人之间进行分配。,(二)经济学的基本假设,1,、经济人假设,经济人是指人是理性的,而这种理性体现为人的利己动机,即总是尽可能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2,、完全信息,完全信息是指消费者和厂商可以免费而迅速的获取各种市场信息;信息是完全的、灵通的,并

6、且参加市场活动的各个经济单位能据此做出理性的决策。,三、市场,(一)市场的含义,市场是买者和卖者相互作用并共同决定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的机制。,(二)市场的分类,1,、按商品流通的地域不同,可将市场分为地方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2,、按交易的标的物不同,分为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3,、按商品属性划分,分为一般商品市场和特殊商品市场,(三)市场的参与者,在不考虑国际贸易前提下,市场的参与者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政府。,第二节 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微观经济学,(一)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其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

7、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微观经济学的定义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研究的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3,、核心理论是价格理论,4,、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二)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均衡价格理论,2,、消费者行为理论,3,、生产者行为理论,4,、成本理论,5,、市场理论,6,、分配理论,7,、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二、宏观经济学,(一)宏观经济学的定义,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怎样才能得到充分利用。,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对象是整个经济,2,、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3,

8、核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4,、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二)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4,、宏观经济政策,5,、开放经济理论,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1,、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相同的,2,、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是互相补充的,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4,、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相同,第三节 经济学的分析方法,一、实证分析的方法,该方法研究的是经济本身的内在规律,并根据这些规律分析和预测人的经济行为的效果。它排斥一切价值判断,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二

9、规范分析的方法,该方法提出某些标准作为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它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主要回答,“,应该是什么,”,的问题。,?,思考一下,我们说:实证问题的结论往往是确定的,并不因人而异,而规范问题的结论往往因人而异,对吗?,三、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关系,(一)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区别,1,、判断的依据不同,2,、解决的问题不同,3,、分析内容的属性不同,(二)实证分析方法与规范分析方法的联系,规范分析要以实证分析为基础,而实证分析也离不开规范分析的指导。一般来说,越是具体的问题,实证的成分越多;越是高层次、带有决策性的问题,越具有规范性。,本

10、章结束了,休息一下吧!嘻嘻,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几乎每个成年人都有超市购物的经历。在超市,我们发现:当某种商品降价销售时有很好的促销效果,许多人争相购买。最常见的降价商品是服装而不是精盐。我们也发现商品的价格是不断变动的,对于不同的商品的价格变动,消费者的反应是不同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会明白为什么市场上会出现这些经济现象,商家是怎样使用经济学原理来赚钱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明白市场价格的是怎样形成的,知道了供给和需求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后,掌握价格变动的一般规律,明白价格的变化对不同的商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具备了市场分析的基本能力,能够预见价格涨落的趋势,

11、第一节 需 求,一、需求及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是指消费者(或购买者)在一定时间和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包括劳务)的数量。,?什么是需求,消费者,“,愿意买,”,消费者不仅愿意而且要有钱买,是,“,能够买,”,需求是特定时间内的需求,它强调时效性,需求的变动与需求量的变动的区别:关键是看引起变动的原因是什么。,!需求应具备的三个条件,影响需求的因素,2、相关商品的价格,3、消费者的收入,要想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的需求为什么不同,需要了解影响需求的因素,1、商品的价格,5、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4、消费者的偏好,6、其他因素,二、需求函数和需求曲线,需求函数是用公式表示

12、的某一特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与决定需求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需求函数可以表达为:,Q,d,=,f,(,a,b,c,,,n,),需求曲线是需求函数描点图,根据需求表描点绘图,用横轴表示需求量,纵轴表示价格,就得到了对应的个别需求曲线或市场需求曲线。,?什么是需求函数,表2-1 某饮料的需求表,某饮料的价格,(元,/,瓶),消费者,A,的需求数量,(瓶),消费者,B,的需求数量 (瓶),其他消费者的需求数量,(瓶),合计,1,2,3,4,5,6,20,18,15,12,8,4,18,14,10,6,4,2,262,238,205,182,158,124,300,270,230,200,1

13、70,130,D,P,O,Q,图2-1 需求曲线,如图2-1所示,横轴,OQ,表示需求量,纵轴,OP,表示价格。,D,为需求曲线,它是一条由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需求的一般规律你总结出来了吗,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即需求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降而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特别说明:,第一,,其他条件不变主要是指收入不变、消费者偏好不变,相关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预期不变。,第二,,需求定理是建立在常识和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并且经过了经验材料的检验和证明,几乎适用于一切商品,但有

14、两种情况例外:一是炫耀性商品,它是用以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商品,如首饰、豪华轿车,这种商品只有在高价时才有显示人的社会身份的作用,因此价格下降时,需求反而减少;二是吉芬商品。人们把那些贫困地区中生活所必需的低档商品称为吉芬商品。吉芬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也与需求定理的描述不一致。,第三,,任何一条市场需求曲线,仅仅适用于某一个特定时期。,三、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动引起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或减少我们称为需求量的变动。它反映的是需求定理所描述的某种商品的需求量与该种商品价格之间的反方向变动关系,这时需求曲线不会发生移动。,假定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引起某种商品

15、消费量的增加或减少我们称为需求的变动。这种变动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什么是需求量的变动,?什么是需求的变动,引起需求曲线移动的几种因素,2、消费者收入,3、消费者偏好,1、相关商品的价格,5、其他因素,4、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我们可以在比较中理解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的区别,图,2-2,是需求曲线两种不同变化的比较。,图,2-2(a),为需求量变动图,,图,2-2(b),为需求变动图。,第二节 供 给,一、供给及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是指厂商(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商品量。,强调三点,1、生产者愿意供给;,?什么是供给,2、有供给能力;,3、特定时间内的供

16、给。,影响供给的因素,2、厂商的目标,3、生产成本,要想了解不同时间、不同市场、不同产品的供给为什么不同,需要了解影响供给的因素,1、商品本身的价格,5、厂商对未来行情预期,4、相关商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二、供给函数和供给曲线,供给函数是用公式表示的某一特定时期内商品的供给量与决定这一供给量的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与需求函数一样,我们不可能同时对各种影响供给的变量都进行分析,人们通常假设其他因素既定,就商品自身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局部均衡的分析。,这样,供给函数就可以简化为:,Q,s,=,f(P),或,S,=,f(P,),供给曲线,是供给函数,的描点图,根据供给表描点绘图,用横轴表示供

17、给量,纵轴表示价格,就得到了对应的个别厂商的供给曲线或市场供给曲线。,?什么是供给函数,表2-1 某饮料的供给表,某饮料的价格,元,/,瓶,生产者,A,的供给数量,(万瓶),生产者,B,的供给数量,(万瓶),其他生产者的供给数量,(万瓶),合计,1,2,3,4,5,6,4,8,12,15,18,20,2,6,8,10,14,18,114,136,160,195,238,282,120,150,180,220,270,320,图2-3中,横轴,OQ,表示供给量,纵轴,OP,表示价格。,S,为供给曲线,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表示供给量与价格同方向变动,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涨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跌而减

18、少。,O,Q,P,S,图2-3 供给曲线,?,供给的一般规律你总结出来了吗?,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同方向变动,即供给量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上涨而增加,随着商品本身价格的下跌而减少。,三点说明:,第一,,供给定理适用于大多数商品,但有一些特殊商品并不完全适用,如土地的供给、劳动力的供给、有价证券的供给等;,第二,,任何一条曲线只反映某一时期某种商品的供给状况;,第三,,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一方面反映了厂商对最大利润的追求,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本会相应地提高。,三、,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动引起某种商品

19、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我们称为供给量的变动。它反映的是供给定理所描述的某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的同方向变动关系,这时供给曲线不发生移动。,假定价格不变,其他因素发生变动引起某种商品供给的增加或减少我们称为供给的变动。这种变动是供给曲线的移动引起的。,?什么是供给量的变动,?什么是供给的变动,引起供给曲线移动的几种因素,2、生产成本,3、相,关商品的价格,1、厂商的目标,5、其他因素,4、厂商对产品未来行情的预期,我们可以在比较中理解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的区别,第三节 均衡价格,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均衡价格是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一致时的价格。,均衡价格是在完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通过市场供求

20、的自发调节而形成的。,?均衡价格是怎样形成的,?什么是均衡价格,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过高时,高价会刺激生产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但会减少消费者的需求量,这样就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少于供给量,造成供过于求。供过于求会形成一种迫使市场价格下降的压力,促使生产者减少该商品的生产或供给,使供给趋向于均衡点。,当市场上某种商品的价格过低时,低价会刺激消费者增加消费量,但供给量会减少,这样就导致该商品的需求量大于供给量,造成供不应求。供不应求会形成价格上升的拉力,从而抑制需求刺激供给,使供求趋向于均衡。,二、均衡价格的变动,?需求变动如何影响均衡,?思考,1、供给变动对均衡的影响,2、需求和供给同时变动对均

21、衡的影响,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又称价格支持或最低限价,它是指政府为了支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该行业的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什么是支持价格,限制价格也称冻结价格或最高限价,它是指政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价格过度上涨损害消费者利益或为了抑制某些商品的生产而规定的该种商品的最高价格。它低于该种商品在市场上自发形成的均衡价格。,?什么是限制价格,第四节 弹性理论,一、需求弹性,所谓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影响需求因素的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它研究的是消费需求对影响需求的因素变动时反应的灵敏程度。,从,狭义,角度而言,需求价格弹性时常被称为需求弹性。,从,广义,角度而言,需求弹性包括需求

22、价格弹性、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弹性,?什么是需求的价格弹性,所谓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即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其计算公式为,式中:,Ed,代表需求价格弹性系数,,Q,表示需求量,,Q,是需求量的变化量,,P,表示价格,,P,是价格的变化量。,强调三个关键点:,第一,,我们将所有的百分比变动视为正数,从而去掉数值中的负号。这意味着尽管根据需求定理,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变动,但所有需求弹性均大于零。,第二,,注意弹性定义使用的相对变化的百分比,而非实际变化量。这意味着衡量单位的变化不会影响弹性的大小,无论以美元还是人民币衡量商品价格,商品弹性保

23、持不变。,第三,,计算公式中的“价格”和“需求量”为避免摸棱两可,通常采用平均值作为计算基础,即,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1,、需求完全无弹性,即,Ed=0,它表示无论价格如何变化,需求总量是一定的。此时价格变动对需求量无影响,需求曲线是一条垂直于横轴的线。,2,、需求完全有弹性,也可称为需求有无限弹性,即,Ed,它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需求量的无限变化。此时价格既定,需求量是无限的,需求曲线是一条与横轴平行的线,价格的微小变动会导致需求量发生无穷大的变化。,3,、需求单位弹性,即,Ed,=1,它表示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相等,此时需求曲线是一条正双曲线。接近于生活必需品的商品属

24、于此类。,4,、需求缺乏弹性,即,0,Ed,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曲线是一条较为陡峭倾斜的线。生活必需品多属此类。,5,、需求富有弹性,即,Ed,1,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需求曲线是一条较为平坦的线。奢侈品多属此类。,1,、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需求程度,?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商品的可替代程度,3,、商品在家庭支出中的比例,4,、商品的耐用程度,5,、商品本身用途的广泛性,6,、价格变动消费者调整的时间长短,应用:,我们简单分三种情况来考察厂商的销售价格变动问题,第一种情况,当,Ed,1,时,降价可以增加厂商总收益。反之,提高价格,厂商总

25、收益反而降低。,商品价格由,OP,1,下,降至,OP,2,,对应需求量由,OQ,1,增加至,OQ,2,,根据,TR=,PQ,厂商原有总收益,=,OP,1,OQ,1,=,SP,1,OQ,1,A,厂商降价格后的总收益,=,OP,2,OQ,2,=,SP,2,OQ,2,B,SP,2,OQ,2,B,明显,SP,1,OQ,1,A,?,思考一下,这类厂商应该使用什么手段竞争?,第二种情况,,0,Ed,1,时,降低价格,总收益减少;反之,提高价格,总收益增加,第三种情况,,Ed,=1,时,价格变化不会引起总收益的任何变化,!结论,对于富有弹性的商品,不宜轻易提高价格,因为提高价格会导致销售量以比价格提高的幅度

26、还要大的幅度下降,结果会降低销售收入。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为了增加销售收入,可以适当地提高价格,因为价格提高虽然会使销售量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却没有价格提高的幅度大,销售者仍会从提高价格中得到好处。对于单位弹性商品,价格变化不会对厂商收入产生特别的影响,应考虑采取非价格竞争策略。,需求收入弹性简称为收入弹性,它用来衡量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水平变化的反应程度。,?什么是需求的收入弹性,公式表示为:,式中:,Ey,表示收入弹性系数,,Y,表示收入,,Y,是收入的变化量,,Q,表示需求量,,Q,是需求量的变化量。有时收入弹性系数也用,Em,表示。,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经常被简称为

27、需求的交叉弹性或交叉弹性,它反映的是一种商品,(X),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商品,(Y),的价格变动做出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就是商品,X,的需求变动百分比与商品,Y,的价格变动百分比之商。,?什么是需求的交叉弹性,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当一些商品是互为替代品时,相关商品的价格提高,会使该商品需求量增加,反之减少,,Exy,0,?从需求的交叉弹性你看到相关商品价格的相互影响了吗,当商品间是互补关系时,相关商品价格提高,会使该商品需求量下降,,Exy,0,。当,Exy,=0,时,这两种商品既不是替代品也不是互补品,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是指供给量对影响供给因素的变化量变化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28、什么是供给弹性,供给的价格弹性通常也直接称为供给弹性,是指某一商品的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即供给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公式表示为:,式中,Es,是供给弹性系数,,Q,表示供给量,,Q,是供给量的变化量,,P,表示价格,,P,是价格的变化量。,1,、,Es,=0,,供给完全无弹性,2,、,Es,,供给完全有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1,,供给富有弹性,5,、,Es,1,,供给缺乏弹性,供给价格弹性的分类,1,、行业中调整生产的困难程度,?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有哪些,2,、产量增加引起的成本增加量,3,、时间因素,三、弹性理论的应用,蛛网理

29、论,蛛网理论作为弹性理论的应用,它主要是运用弹性理论来分析价格波动对下一周期产量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波动。主要用于分析不连续生产的商品价格与产量的波动。,?什么是蛛网理论,假设:,第一,从开始生产到生产出产品需要一定时间,而且在这段时间内生产规模无法改变;,第二,本期产量决定本期价格;,第三,本期价格决定下期产量。,根据“蛛网”运动形态的不同,,经济学家将其分为三种类型:,1,、收敛型蛛网,2,、发散型蛛网,3,、封闭型蛛网,收敛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的形成,当市场由于受到干扰偏离原有的均衡状态以后,实际价格和实际产量会围绕均衡水平上下波动,但波动的幅度越来越小,最后会回复到原来的均衡点

30、思考,发散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供给弹性,=,需求弹性),第三章,消费者行为分析,学习目标:,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重要性。,掌握效用最大化的等边际原则。,说明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怎样决定消费者均衡。,描述当收入变动或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消费者均衡如何变化。,理解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引导案例,】,:,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的感想,美国总统罗斯福连任三届后,曾有记者问他有何感想,总统一言不发,只是拿出一块三明治面包让记者吃,这位记者不明白总统的用意,又不便问,只好吃了。接着总统拿出第二块,记者还是勉强吃了。紧接着总统拿出第三块,记者为了

31、不撑破肚皮,赶紧婉言谢绝。这时罗斯福总统微微一笑:,“,现在你知道我连任三届总统的滋味了吧。,”,这个故事揭示了西方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原理,请同学们试着分析一下?,I,找出你身边边际效用递减的例子,并进行分析说明。,II,请你针对,100,元钱,设计使你实现消费者均衡的方案,如果你购买的商品价格变动,你的消费方案如何调整,试比较不同方案之间的规律。,实训开发项目:,第一节 基数效用与边际效用分析,一、偏好与效用理论,效用(,utility,)的含义:消费者从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度量分析消费者行为的方法:,基数效用边际效用分析方法,序数效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二、总效用

32、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基数效用论者认为:效用如同长度、重量等概念一样,其大小可以用基数来具体衡量并加总求和,具体的效用量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总效用,(,Total Utility,简写为,TU,):消费者从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效用量的总和。,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简写为,MU,):消费者每增加一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的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出:随着个人消费越来越多的某种物品,他从中得到的新增的或边际的效用量是下降的。,爆米花的消费量(份),总效用(,TU,),边际效用,(MU),0,0,-,1,5,5,(,=5-0,),2,9,

33、4,(,=9-5,),3,12,3,(,=12-9,),4,14,2,(,=14-12,),5,15,1,(,=15-14,),6,15,0,(,=15-15,),7,14,-1,(,=14-15,),表,3-1,马丁消费爆米花得到的总效用和边际效用,O,1 2 3 4 5 6 7 q,15,10,5,U,TU,O,1 2 3 4 5 6 7,q,MU,1,3,5,U,根据表,3-1,作出图,3-1,,进一步说明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通过图,3-1,中可以看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总效用曲线,TU,以递减的速度先上升后下降,当边际效用为正值时,总效用呈上升趋势,当边际效用递减为零时,总效用曲线

34、到达最高点,当边际效用继续递减为负值时,总效用呈下降趋势,三、消费者均衡原则,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到物品价格和其自身收入的双重制约。,效用最大化假设:理性的消费者总是倾向于选择在他们看来具有最高价值的物品或服务。消费者均衡描述的就是消费者达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均衡状态。,等边际准则,:,在消费者的收入固定和他面临的各种物品的市场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花费在任何一种物品上的最后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边际效用都相等的时候,该消费者就得到最大的满足或效用。,消 费 量,MU,x,/P,x,MU,y,/P,y,1,9,4,2,7,3,3,4,2,4,3,1,5,2,0,表,3-2,消费者消费不同数量 的商品,X

35、和商品,Y,的边际效用,四、从效用论到需求曲线,利用消费者均衡条件:,MU1/P1=MU2/P2=MU3/P3=,=,MUn/Pn,,可以揭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而且能够说明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是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均衡条件的商品价格,需求量组合点。,自己画画看啊!,五、消费者剩余,市场价格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消费者剩余(,consumer,s surplus,)就是用来表示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所得到的总效用与按市场价格的实际支付之间的差额。它衡量的是消费者从某一物品的购买中所得到的超过他们所为之支付的那部分额外效用。,图,3-3,消费者剩余,O,1 2 3 4 5 6 7,q,1

36、2,D,3,C,B,A,P,第二节 序数效用论与无差异曲线分析,一、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假设,序数效用论者认为:消费者对于各种不同的商品组合的偏好程度是有差别的,并且这种差别决定了不同商品组合的效用的大小顺序。,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对任意商品组合,消费者总能够明确地说出自己的偏好程度,消费者偏好是可传递的,消费者的需求尚未完全满足,还没有饱和,二、无差异曲线,商 品 组 合,X,商品,Y,商品,A,1,7,B,2,4,C,3,3,D,4,2.5,表,3-3,无差异的商品组合,(b),(a),O,1 2 3 4,X,O,1 2 3 4,X,B,C,D,A,1,3,5,7,Y,1,3,5,7,

37、Y,图,3-4,无差异曲线,无差异曲线的特点,:,第一,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为负,第二,在同一个平面上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离远点越远的总效用越大,第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第四,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marginal rate of,substitution,MRS,):为保持同等的效用水平,消费者要增加一单位,X,商品的消费,就必须放弃一定数量的,Y,商品,这两者的比率,即,X,对,Y,的边际替代率,=Y,商品的减少量,/X,商品的增加量,可以写成:,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了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

38、商品而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用人们偏好的普遍倾向可以解释边际替代率递减。,三、预算约束线,预算约束线(,budget constraint line,)简称预算线,它是一条表示在消费者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的曲线。,图,3-6,预算线,O,B,X,C,D,A,Y,四、消费者均衡,O,X,B,A,C,Y,D,I1,I2,I3,第三节 消费者均衡变动,一、消费者货币收入变动的影响,收入,消费曲线,(income-consumption curve),的产生:假设消费者偏好和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收入变化,这将会使预算线平行移动。

39、如图,3-8,(,a,)所示,当收入增加时,在图上表现为预算约束线平行地向外移动;反之,则平行向内移动。预算约束线的移动又会引起预算线和无差异曲线的切点的移动,即引起消费者的均衡点的移动。如图,3-8,(,b,)所示,把所有这些均衡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条新的曲线。这条新的曲线被称为收入,消费曲线。,恩格尔曲线,收入,-,消费曲线,(a),B B B,X,O,A,A,A,Y,B B B,X,U V W,O,Y,I3,I2,I1,(,b,),Q,P,O,A,A,A,X,U V W,O,O,PXOW,PXOV,PXOU,I,(,c,),图,3-8,收入对消费均衡的影响及恩格尔曲线的导出,二、商品

40、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消费曲线(,price-consumption curve,)的产生:假设消费者偏好和消费者收入不变,,Y,商品的价格也保持不变,而,X,商品的价格上升。如图,3-9(a),所示,预算线将以,A,点为中心旋转到,AB,。如果商品,Y,的价格不变,商品,X,的价格下跌,预算线以,A,点为中心旋转到,AB,。预算约束线的旋转又会引起消费者均衡点的移动,如图,3-9,(,b,),把这些消费均衡点连接起来,便得到一条价格,消费曲线。,O,B B,B,X,价格,消费曲线,Y,A,Y,商品,O,U V W,X,P1,P3,P2,Y,(,b,),O,B B,B,X,A,Y,(,a,),

41、c,),图,3-9,请思考:,1,、假如消费者偏好和收入保持不变,商品,X,的价格也保持不变,商品,Y,的价格下降将会产生什么样的价格,消费曲线?,2,、若其他条件保持不变,,X,商品和,Y,商品价格同时同方向同比例变动,预算线平行移动,会产生什么样的价格,消费曲线(注意分析预算线的移动方向)?请试着自己绘图推导。,三、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贡献:进一步解释商品价格变化如何影响商品需求量。,商品价格变化对消费者的影响:,改变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商品的相对价格改变,消费者实际收入水平改变,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

42、相对价格的变动,进而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不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由商品的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实际收入水平变动,进而由实际收入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改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总效应,=,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本章也结束了,又可以休息一会了!,第四章,生产理论,学完本章后,你应该能够:,1、了解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2、,在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基础上,掌握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并掌握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合理区间。,3、理解边际技术替代率的含义,掌握两种可 变要素投入下的生产经济区域以及最优投入组合的实现条件

43、生产扩张线及其类型,4、,了解规模收益的三种类型,第一节 生产要素与生产函数,一、厂商,1、厂商(,firm),是指能够独立做出生产决策的经济单位,是生产的组织者。厂商可以是生产产品的企业,也可以是提供服务的企业,因此像工厂、农场、银行、医院、学校都是厂商。,2、在微观经济学中,一般总是假设厂商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你知道厂商如何运作吗?,二、生产要素,1、生产要素(,factors of production),是指生产商品所投入的经济资源。按不同要素在生产中的作用,分为以下几种:,(1)劳动,指生产中一切体力和智力的消耗,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熟练劳动和非熟练劳动。,(2)土地,指

44、自然资源,包括土地和自然界一切可以开发和利用的物质资源。,(3)资本(,capital)。,(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才能如何发挥作用?,三、生产函数,1生产函数的定义,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如果用多种投入生产一种产品,那么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2,,,X,n,),其中:,X,1,X,2,X,n,代表,n,种要素投入,,Q,表示产出。,同一企业现在的生产函数与一年前的生产函数一样吗?,2、为了简化分析,我们只讨论单一产品生产的情况,而且

45、假定投入资本(,K),与劳动(,L),两种要素。,则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为:,Q=f(K,L),3 几种常见的生产函数,(1)线性生产函数,其形式为:,Q=,aL+bK,(2)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Q=AK,L,记住我呦!,4技术系数与生产函数的类型,(1)为生产一定量的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称为技术系数。,(2)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不能改变的,这种技术系数被称为固定技术系数。,(3)如果生产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改变的,这种技术系数被称为可变技术系数。,举例说明变动技术系数与固定技术系数,!,5.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长期与短期,

46、1)固定投入(,fixed input),是指当市场条件改变要求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不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2,)是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在这段时期内,一种或多种投入是固定的,产量的变化完全是变动要素投入变化的结果。,(4)长期是指这样一种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所有的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不足一年就一定是短期吗?为什么?,(3)变动投入(,variable input),是指当市场条件改变要求 产出变化时,其投入量能立即随之变化的投入。,投入的合理区间,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一、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假定在只有资

47、本和劳动两种投入要素情况下,资本投入量是不变的,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这时的生产函数是:,Q=f(K,0,L),可以写为:,Q=f(L),Q=98L-3L,Q=10L,1/2,这都是生产函数,你也举例看看!,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一定技术条件下,若生产要素组合中的其他要素不变,仅变动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则当该要素投入到一定的数量后,其边际产量将逐渐减少。即边际收益递减。,比如:,有一块面积10亩的小麦,当1个农民负责耕种时,年产量3000斤,当两个人种时,年产量6500斤,当三个人种时,年产量10500斤,4个人时,年产量12500斤,5个人时,年产量13000斤,1

48、0个人时,年产量12300斤。一开始随着劳动人数增加,产量迅速增加,随着劳动人数越来越多,工作环境越来越拥挤,出现怠工,产量反而下降,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2、在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时,注意三个方面:,第一,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之一是生产技术条件一定。如果存在技术进步,则会使生产要素的效率提高,从而延缓生产要素收益递减的现象。,第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前提之二是只有一种生产要素是可变的。,第三,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并不是一开始就递减,而是在开始阶段,随着一种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其边际收益是递增的。当可变要素投入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开始出现边际收益递减现象。,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

49、总产量是指由既定的生产要素投入量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我们用,TP,来表示。,2、平均产量是指平均每单位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量,由于固定投入是不变的,所以平均产量等于总产量除以可变投入量。我们用,AP,来表示,并且有:,AP=TP/L,3、边际产量是指在固定投入不变的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所得到的总产量的增加量。我们用,MP,表示。,MP=TP/L,或,MP=,dTP/dL,资本,劳动,总产量,边 际,产 量,平 均,产 量,边际产量,状 态,100,100,100,100,100,1,2,3,4,5,13,30,60,104,134,13,17,30,44,30,13,15,2

50、0,26,30,递,增,100,100,100,100,100,6,7,8,9,10,156,168,176,180,180,22,12,8,4,0,26,24,22,20,18,递,减,100,11,176,-4,16,负,表4-1,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区间,(一)劳动投入分为三个区间把生产分为三个阶段:,1、第,I,阶段,是劳动量从零增加到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在这一区间,劳动投入量的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2、第阶段,是劳动量从平均产量最大增加到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达到最大值为止。在这一区间,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随着劳动投入量的增加而递减,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但仍为正值。,3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