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频炉熔炼操作技术标准.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82208 上传时间:2025-04-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6.50KB 下载积分:6 金币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频炉熔炼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频炉熔炼操作技术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频炉熔炼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炭素组装车间中频炉熔炼操作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黄河水电公司鑫业分公司 2主要设备性能 2.1炉体额定容量 3.0T 最大容量3.6T 2.2坩埚尺寸内径© 7mm 熔池高度1150mm 坩埚高度1430mm 2.3中频电源技术参数 2.3 1 规格型号:KGPS0。5/15 2。3.2输入电压:~660 6相 50HZ 2.3 3输入电流:1360A /2 2.3 4输出直流电压:880V 2。3。5输出直流电流:17A 输出中频电压:1250V 输出频率:5Hz 2。3。8输出功率:15KW 2。3.9电源效率:98% 2.4额定电气参数 额定功率:15KW 额定频率 5Hz 2.5额定工作温度:< 16。。 2。6熔化率:》2。80T/H.台该指标适用于热炉衬,紧密装料。 2.7耗水量:单台炉体:35m 3/h 2.8液压装置 2。8.1最高工作压力16Mpa 2。8。2使用工作压力9Mpa 2。8。3工作流量26L/min 输入功率7.5KW 油箱容积0.6m3 2。9整流变压器容量 18KV A 2。9。1变压器容量 2。9。2输入电压60V 2.9.输出电压660V/6相/50Hz 2。9.4整流采用12脉全控电路。逆变器采用并联逆变线路。 3生产工艺技术条件 3.1出铁水温度为14 ±50°C 3.2浇铸铁水成分: C:2.8〜3。5%Si:2.廿 3。1%Mn:0°6 〜0.9% P: 1.0- 1.8%S:〈 0。 15% 3。3电源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3。3.1冷却水进温度:〈30C 3.3 2冷却水出温度:<42C 3。3。3冷却水工作压力:0。15〜0。20MPa 3.3 4封闭循环水流量:20m 3/h 3。4炉体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 冷却水进温度:<35C 3.4 2冷却水出温度:<55C 3。4。3炉进水压力:0.20〜0.30MPa 3。4。4单台炉体水流量:35〜45m 3/h 3.5炉体应急冷却循环水系统 3.5。1应急水进温度:<35C 应急水出温度:<55C 3。5。3应急水进压力:0。10〜0.15MPa 应急水流量:> 20m 3/h 4启动前的操作准备与检查 4.1开炉前,必须先检查炉村、筑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对所用工具进行预热。 4.3检查水冷系统和液压系统管路是否有滴漏现象。 4。4检查各个部位仪表和显示是否正常,检查连锁保护装置是否正常。 4。5检查熔炼用炉料是否清理和准备完好。 4.6分析熔炼用各种金属材料的五大元素含量,计算熔炼配方. 4。7开炉前,注意设备润滑部分,定期加注润滑油。 5生产操作 5。1开炉时,如果冷炉或熔炼过程中炉内没留铁水时,必须先加入启熔块大块炉料。 5.2启熔块化学成分必须清楚,其重量为450〜5kg。 5。3若无启熔块时,用成分相近的大块炉料代替。 5.4若启熔块和大块铁料的尺寸较小,可将其靠近炉壁放置,并用小块料填塞较大缝隙。 5.5炉料必须尽量保持干燥,严禁加入潮湿炉料和多锈炉料。 5.6炉料中严禁混入易爆杂物,炉料不得粘附油质。 5。7正常启动顺序:启动炉体循环水冷却系统一T启动电源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一T炉料 加入一-炉子送电-T熔炼作业. 5.8新筑炉体作业顺序:启动炉体循环水冷却系统-T启动电源封闭循环水冷却系统一T炉料 加入一-炉子送电一T烘炉一-熔炼作业 5。9浇铸前,必须按计算好的熔炼配方配料,测定铁水温度,并定期进行铁水取样. 5.10炉料加入顺序为:新生铁、回炉铁、锰铁、磷铁、硅铁。 5.11在熔炼过程中,如发现炉有凝结密封现象时,及时倾斜炉子使凝结部分的炉料熔化。 5。12随时检查冷却水压表。 5。13正确操作炉子液压翻转系统,铁水浇包摆正位置,非操作人员退离现场,准备出铁。 5。14出铁时,一般情况下,炉内必须留5〜6kg铁水,以保下一炉熔化速度。 5。15停炉后,感应器必须继续通冷却水48小时以上,直到坩埚内表面温度降至2P左右。 5。16新炉熔炼时必须保持2/3铁水。 6注意事项 6。1在熔炼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冷却水管的水温是否正常,若不正常则相应于水温高那 部分线圈已经阻塞或其附近炉衬变薄,停炉后必须及时处理。 6.2冷却水管必须定期清洗,以免堵塞. 6.3液压油必须定期检查过滤,工作时油温不得超过65P. 6。4新筑坩埚出第一炉铁水时。其熔炼操作必须按烘炉浇结规程进行。 6。5在熔炼过程中,必须经常检查坩埚的侵蚀情况和炉子的功率表。 6。6在冬季停炉时,感应圈中不能留有水,冷却结束后,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 6.7在长期工作中,必须按机器保养和维护操作说明,保养设备。 6。8炉温不得超过1450P. 7异常情况处理 7。1如果产生二次报警,必须立即停止熔化,倒出铁水,并分析原因,处理故障。 7.2在熔炼过程中,若遇中频炉突然停电,应立即打开备用水箱供水,再启动备用柴油机, 然后关闭备用水箱。再打电话询问停电时间长短,若停电时间较长,超过6小时,必须 倒出炉内铁水。若停电时间较短,不超过6小时,应注意铁水保温。 7。3在熔炼过程中,突发停水、火灾、漏炉事故时,操作工严格按照炭素厂组装车间中频 炉事故处理应急预案执行。 7.4系统无压力:油箱内油位过低,加油或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7。5油温过低,液压油粘度过高;加热油温到20〜60P温度。 7.6 一个油泵只能控制一台炉子,节流阀故障时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7。7系统压力低、两个柱塞缸不动作或均不动作、柱塞缸下滑通知检修人员进行处理。 中频炉修筑炉及烘炉操作技术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炭素厂组装车间悬链操作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青海黄河水电公司鑫业分公司 2生产工艺技术条件 2.1硅 砂:二氧化硅:> 99% 三氧化二铁:<0.05% 附着水分:<0。5% 2。2 硼酸:>98% 结晶粒度: <0。 5mm 附着水分: <0. 5% 2。3砂料配比:6~8目 25% 10〜20目 25% 40〜70目 20% 270目 30% 2.4硼酸用量1。5〜2。0% 2。5打结后炉衬密度2.2Kg/cm3以上 2.6坩埚炉壁厚度:11〜150mm 3启动前的检查和准备 3。1检查修筑坩埚用材料、工具和模具是否准备齐全。 3。2修筑坩埚用工具使用前均需去锈,坩埚模在使用前必须磨平外表面焊缝,并用砂纸擦去 铁锈后,涂上煤油或柴油。 3.3硅砂使用前必须在3^温度下进行烘烤,控制其水分<0.5%。 3.4清理修筑炉现场,防止打结时混入杂物. 3.5详细检查感应器有无漏水、渗水,绝缘有无破坏等。 3。6详细检查液压系统、冷却水系统、电器系统是否正常。 4生产操作 4。1炉子底部及上所有砌筑的耐火材料要求干燥,以免影响感应器的绝缘性能. 4。2检查感应线圈,胶木垫块、紧固螺栓等是否完好,若有损坏,则必须进行修补。 4.3在完好的感应线圈内表面、胶木垫块内侧涂上绝缘漆。 4.4在感应圈内表面以及轭铁内侧,轭铁底部的耐火砖上垫上隔热绝缘层,其铺设顺序如下: 感应圈T线圈浆料T玻璃丝布T云母板T报警装置^石棉布T坩埚。 4。5铺设的材料必须避免横向接缝,纵向接缝必须在1mm左右,并要互相错开、铺平、 压紧。 4。6分4〜5批打结,2人同时捣打,站立位置均匀,每批料打结时间约20〜30分钟。 4。7加砂料时必须尽量低倒,并分散均匀铺平。不要倒成一堆以免石英砂的大小粒度分开. 4.8加入砂料后,用风镐捣固.每打结好一批砂料,要将表面的砂料用钢钎划松,以免打击分层,再加入下一批料继续打结. 4.9捣固时,先轻后重,落点均匀,用劲一致以保证打结密实。 4.10打结顺序是先边缘后中心,有秩序逐渐打结,直到叉子插入困难,手腕感到有反击力为 准,打结后炉衬体积密度必须在2。2Kg /cm3以上。 4.11打完后的炉底厚度必须保证在250~270mm,刮砂料时要找好水平和中心. 4。12打完炉底后安放坩埚模,做到要放平稳端正,并定正中心位置。 4.13为防止坩埚模在打结时移动或上浮,在坩埚模定位后,可放入启熔块压住。 4.14扒松坩埚周围料层约5mm左右,继续加料打结炉壁,直到熔池表面高度,为使坩埚上 部烧结坚硬良好,适量多加硼酸约2〜3%。 4.15填筑坩埚壁方法与填筑坩埚底部方法相同。一般为30〜50mm,每批料捣固时间不少于 30分钟,打结过程中严禁坩埚样模移位,不要造成坩埚壁厚度不均匀而影响坩埚的使 用寿命. 4。16当坩埚壁炉衬填筑至离炉 20〜40mm时,可用木锤打结实坩埚壁炉衬,做好填筑炉 炉嘴准备。 4。17炉和炉嘴采用35%耐火水泥和65%打结料,加水玻璃调成稠度适当的混合料进行打 结。可适当加2〜3%硼酸而成. 4。18在填筑炉和炉嘴时,必须先涂以适量的水玻璃,然后加填筑料,用小锤锤实,用压勺 刮光压平,靠坩埚内侧要形成外高内低的斜面倒角,以防金属液外溢. 4.19打结过程中,要严防杂物尤其是金属)掉入硅砂内,如已掉入一定要设法掏出。 4。20打结完后,必须用压缩空气吹掉落在感应器表面上的灰尘、砂料及其它杂物。 4。21吊出启熔块,清理坩埚模内杂物,准备烘炉。 5烘炉和烧结 5.1烘炉前必须对循环冷却系统、液压倾炉系统、控制回路的仪表等进行详细检查,发现问 题及时处理。 5。2烘炉采用“满炉低功率恒升温”. 5。3烘炉必须加入约为炉膛高度90%的炉料,以保证温度升降的均匀性。 5。4烘炉要采用低功率、慢升温操作。在送电之前接通冷却水。 5.5炉衬温度达到10°C以上时,必须改用50%功率供电,加热速度要尽可能慢些。 5。6炉料尽量选用洁净无锈的,以减少熔渣,对尚未烧结好的炉壁的浸蚀和冲刷. 5.7加入炉料时,大块料必须装在坩埚壁四周,在炉底中心位置添加小块料。 5。8使铁水温度高于工作温度50C左右,保持2小时以上,使炉衬均匀烧结。 5。9 一般要求,铁水温度不得超过15C。 5。10第一炉铁水整个熔化时间约为正常熔化时间的2〜3倍。 5。11第一炉铁水必须化的满一些,铁水距坩埚沿距离不得超过20cm,保证炉烧结良 好. 5.12开炉以后必须连续熔炼4〜5炉,中间不作任何间歇,这样可使烧结透彻,每次上铁水不 宜过多。 5.13烘炉时必须按照烘炉制度进行,并采用调压器分级送电。烘炉曲线的选择应视原料烘干 情况而定,若原料进行了烘干作业,采用第一种曲线。若原料未进行烘干作业,采用第二种 曲线 第一种曲线: 阶段 升温范围(°C) 升温速度(°C/h) 约需时间(h) l < 51 5 2 5 - 65015 - 20 10 3 650 - 85050 - 80 4 4 850-1330-40 12-13 5 13-1470-30 4 614 - 1520 第二种曲线 5 合计:40 41h 阶段 升温范围(C) 升温速度(C / h)约需时间(h) 1 <140-50 2 2 1-250 2 3 2-333 3 4 3-450 2 5 4-533 3 6 5~650 2 7 6-733 3 8 7-850 2 9 8-91 1 10 9-1050 2 11 10-1528 18 合计:40h 以上两种曲线、根据生产需要可随时调整。 5.14炉衬的烘炉和烧结要求低温缓慢烘烧,高温满炉烧结. 5.15第一炉料必须清洁无锈,含杂质少,且碳含量低。 6注意事项 6。1坩埚模必须进行除锈及抛光处理。 6。2捣固时保证打结密实. 6。3打结过程中,要严防杂物(尤其是金属)掉入硅砂内,如已掉入一定要设法掏出。 6。4烘炉和烧结必须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综合 > 行业标准/行业规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0574-28810668  投诉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