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1施工电梯安全管理措施
1、电梯选定
201大厦工程建筑总高201米,施工地点位于贵阳市金阳区,建筑主体为全钢结构。为满足施工人员上下通行,配合塔吊进行垂直方向的物料运输,拟在施工现场安装1台SC2BP双笼外用施工升降机 电梯施工高度为157. 30米。根据现场踏勘后决定将该电梯安装在建筑物外1.5米处,根据图纸结合现场施工需求,拟在c2-5/c2-C-c2-D之间布置施工电梯,以6号钢柱和10号钢柱之间的钢梁为附着点,电梯的中心即为5、6轴的中心线与C.D轴的中心线的交点,于5、6轴和C.D轴的距离都为3.75m。
2、电梯参数
电梯主要部件尺寸及额定参数如下表所示:
单个梯笼外廓尺寸
长 3.0x 宽 1.3x 高 2.53m
标准节尺寸
0.65 x 0.65 x 1.508 m
额定提升速度
96m/min
电容量
40KVA
单笼额定载荷
20kg
3、施工电梯安装方案
(1 )现场准备工作
安装电梯当日,现场拟派4名架子工配合安装作业,安装电梯时可能需将脚手架局部改动。并在电梯附着所在楼层的下一层相应位置准备一定数量的架子管,以搭设施工平台。
电力准备:每台电梯所需电容量为40KVA,现场将为本电梯配备专用二级电箱,电箱距电梯中心不大于5米。
现场清点:安装前整理场地、保证开阔的安装现场,调整附近设施、清理走杂物。
电梯安装后,项目按有关规范进行电梯防护棚及施工通道的施工,并核准进行防护棚及施工通道施工后,现场通道是否畅通。
(2)基础制作
1)、地基要求:电梯基础底架安装在地下室承台上,地下室承台需能承受78.31吨的动载,须进行核算承台承载力,若不满足需做加固处理。
2)、确定外用施工电梯位置后,在底版上浇注30厘米混凝土,采用M26穿顶板螺栓将底架固定在地下室浇注承台上。
(3)物资准备
名称
电梯所需物资
备注
标准节
150节
自备件
附着拉杆
40道
见图纸
斜撑杆
40根
见图纸
‘z’形耳板
40
加工件
梯笼
2个
自备件
底架
1个
自备件
底架连接螺栓
4个
M26 x 450mm
护栏及其他配件
配齐
自备件
(4)施工电梯的安装工艺
1)安装起重设备可采用现场塔吊。
2)根据方案设计的施工电梯定位图纸在现场的电梯井承台和地下室顶板上测量放线,找出电梯底架、标准节、固定螺栓孔等位置。
3)安装电梯的底座,在地下室承台上浇注30混凝土,采用M26穿顶板螺栓将电梯底架固定在地下室浇注承台上。并注意调平底座的水平度,使底座水平度控制在0.2%以内。螺栓的预紧力为350N-MO如电梯底架承重处与基础间有间隙,用楔铁将其楔上并点焊底架与楔铁。
4)安放缓冲弹簧,连接接地电阻(阻值不得大于4Q),接地电阻可与结构接地连接,作为防雷设施。
5)在底架上安装五节标准节,连接标准节用的螺栓为M24 x 230mm,预紧力为 350N - Mo
6)安装围栏:将围栏各部分本身连接成整体的同时,根据围栏下槽钢螺栓孔尺寸在首层楼板上钻孔,通过穿顶板螺栓将围栏下槽钢与首层楼板相连,然后通过托架再把后墙板、门框和接长墙板的下槽钢与首层底板相连。
7)安装梯笼:用塔吊将已拼装成一体的梯笼吊装就位,沿已安装的六节标准节上的梯笼导轨由上至下缓缓放下,在地面垫起适当高度的枕木,将吊笼放在上面座稳。
8)调整压轮和各侧滚轮的偏心距,使各侧滚轮与标准节立主管的间隙为0.5mm,压轮与齿条背面的间隙为0.5mm。同时保证防坠安全器齿轮和传动齿轮在宽度方向的中心、平面处于齿条厚度的中间位置。
9)安装连接电气控制系统。
10)电动升降试车。
11)电梯标准节的加节:电梯司机就位,将加节按钮盒接线插头插至驾驶室操纵箱的相应插座上,并将操纵箱上的控制旋钮至“加节”位置,再将加节按钮盒置于梯笼顶部。
12)在梯笼顶部装上“安装吊杆”。吊杆不用时可拆除或牢靠地固定在吊笼顶(用销轴销死下端,上端的小吊钩挂住稳固的实体结构拉紧)。
13)安装人员在吊笼顶部操作安装吊杆,放下吊钩,用标准节扁担梁吊起一个标准节放置在梯笼顶部,驱动梯笼上升至吊笼顶面距离标准节顶端约3mm处,按下紧急停机按钮或将防止误动作开关扳至停机位置防止意外。
14)将该节接头锥面涂上润滑脂,将标准节放置在已安装好的标准节上,对正接,松开吊钩,用螺栓将两节连接起来,拧紧。
15)重复‘10’、‘11’步骤,直至标准节高度达到要求为止。
16)每隔约9米需安装一道附着:电梯附着耳板与结构钢梁焊接连接,电梯拉杆与电梯附着耳板间采用销轴连接,电梯拉杆与电梯标准节之间采用①76转扣连接。因为上至35层已无6号钢柱及10号钢柱,若要继续安装施工电梯,安装附着的难度即要增加,结合电梯的参数,150m以上要按照每7.5m附着一次,施工难度大大增加,外加上面已无太大施工作业面,暂计划将附着高度安装至156.8m,考虑到钢梁的布置,附着的安装高度分别为:首层附着离基础面5.45米,第二层间隔5.02米,第三层间隔8.03米,第四层间隔5. 5米,以上每隔9米安装一次附着,总共安装20层附着。
17)安装电缆护圈:第一个护圈距电缆卷筒上沿约2m,第2个距离第一个约4.5米高,以上每隔6m左右安装一个电缆护圈。
18)待达到要求高度后,在地面垫起适当高度的枕木,利用塔吊吊装对重系统。缓缓放到枕木上,座稳。用适当长度,强度足够的钢丝绳连接吊笼和对重,撤出枕木。
19)安装调整上限位、极限限位,保证吊笼在触发上限位后所能运行的最大距离小于1.5米,上极限限位与上限位间距离为0.15m。
20)安装完成后进行自检,及时报请安全部门验收。
21)进行坠笼实验,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
(5)电梯验收时现场准备的资料
1)提供基础支撑墙验算报告,基础需能承受78.3吨的动载。根据现场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的布置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支撑加固措施。
2)测量电梯底架安装后的水平度和电梯标准节的安装垂直度,并给出测量结果的报告。
4、安全规程
(1)安装时,工人必须佩戴齐全的安全防护用品。
(2)施工现场必须围设不小于20 x 20米的安全作业区,非电梯施工人员不得入内。
(3)电梯在首次吊重运行时,必须从最低层上升,严禁自上而下。当电梯梯笼升离地面1-2米时,要停车实验制动器的可靠性,如发现制动器异常,须修复后方可运行。
(4)电梯梯笼内乘人或载物时,应使载荷均匀分布,防止偏重,严禁超载荷运行。
(5)操作人员与指挥人员密切配合,根据指挥信号操作。
(6)电梯运行中发现机械有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运行。电梯在大雨、大雾和六级以上风时,应停止运行,并将梯笼将到底层,切断电源。
(7)电梯运行到最上层和最下层时,严禁以行程限位开关自动停车来代替正常操作按钮的使用。
(8)注意接地,按规范控制接地电阻阻值(不得大于4Q)。
(9)注意电梯导轨架垂直度的控制。
电梯导轨架垂直度偏差许用值
架设高度
<70米
70-1
1-150
150-2
>
2
垂直度允差
架设高度
/10
70
90
110
130
(10)附着架允许的最大水平倾角为±8°
(11 )连接螺栓的强度等级不低于8.8级。
(12)对接标准节时,必须保证各标准节立管对接处的错位阶差<0.5毫米。标准节上的对重导轨,应确保导轨对接处的错位阶差<0.5毫米。
(13 )现场施工人员需为电梯基础做好排水。
(14 )使用或操作升降机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要求:A.能正确、迅速地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反应,以避免事故发生。B.能理解和执行所制定的规定、条例和安全操作规程;C.能经受紧张状态,防止出错,有丰富的操作经验;D.受过专业培训,熟读和掌握了电梯手册的全部内容;E:领有施工升降机的驾驶执照。
(15 )安装开始之前的重要安全措施:A始终要确保地面有足够大的区域被围住;B.始终要确保所使用的起重设备适合于要起吊的载荷,而且处于良好的状态;C始终要确保能承受所述的载荷,并符合地方安全规定。
(16 )安装期间的重要安全措施:A.在安装期间,绝对不允许与安装工作无关的人员使用升降机;B.驱动吊笼运行必须将加节按钮盒或操作盒移至吊笼顶部操纵,不允许在吊笼内操纵;。不允许在风速大于13米/秒和雷雨、下雪等恶劣气候条件下进行安装工作。D.利用设置在吊笼顶部的安装吊杆进行安装工作时,重量不得超过吊杆标牌上的额定起重量。吊笼载荷也不允许超过其额定载重量;E.任何人不得站在悬吊物下;F吊笼运行时,人员的头部、手及装运的物件绝对不准伸出吊笼护栏;G.除非总电源已完全切断,否则不能让任何人在地面围栏内、围栏顶上或靠伏在围栏上以及在升降机通道内、导架立柱内和附墙架等不安全区域内活动;H,除非加节按钮的防止误动作开关扳至停机位置或操作盒上的紧急停机按钮已经按下,否则不得在吊笼顶上进行安装作业。I、不能让任何不称职的人员进行电气的接线工作,且在进行这类工作时,必须确保切断电源;J、直到所有的连接螺栓已完全紧固,吊具从刚安装好的标准节处拆除后,才能驱动吊笼。
12、头架
确保头架的连接部位紧固,滑轮转动灵活,防脱绳保护装置完好,有效。
13、对重
确保对重导向轮转动灵活,导向轮和防脱轨导板无严重磨损。
14、偏心绳
距
确保偏心、绳具的各连接情况良好,松绳开关的位置正确。
15、对重导
轨
涂刷锂基润滑酯SY1412 -15
16、其他润
滑
减速器放完脏油,用煤油清洗内腔后更换洁净
的润滑。N320蜗轮油
17、变频器
清除尘埃,松动的螺钉应紧固。
1个使
用小时,或至
少2个月一次
1、导架
确保所有齿条和标准节接头处螺栓拧紧。
2、附墙架
确保所有附墙架的连接螺栓拧紧。
3、各限位开
关和三相极限开关
检查附件和功能,应固定良好,工作正常。
4、传动齿轮
和齿条
传动齿轮:新齿间距37.1毫米,最大磨损齿间距35.8毫米;齿条:用,18毫米标准棒和游标卡尺测量,新齿间距70毫米,磨损极限67.9毫米。
5、减速器
新齿间距37.1毫米,最大磨损齿间距35.8毫
米;
6、缓冲弹簧
吊笼和对重的缓冲弹簧装配良好,未移位。
7、吊笼门和
围栏门
门须完好,滚轮和钢丝绳无严重磨损;吊笼门的防坠落挡块完好。
8、润滑部位
涂刷锂基润滑酯SY1412 -15
4个使
用小时,或至
1、吊笼导向
滚轮
检查导向滚轮以及滚珠轴承的磨损情况将导向滚轮与标准节立柱管之间的间隙调整到<0.5毫
少3个月一次
米。
2、防坠安全
器
按“坠落实验”要求进行坠落实验。
3、电机与减
速器
检查电机与减速器有无异常发热现象。电机按规定的负载持续率运行,温升不超过铭牌规定,减速器油池温升不超过60C
4、对重钢丝
绳
检查钢丝绳有无断丝、变形等情况,绳卡是否夹紧。
5、接触器
检查接触器的接头是否良好,功能正常。
6、润滑部件
涂刷锂基润滑酯SY1412 -15
10个使
用小时,或至少一年一次
1、联轴器
检查主动侧和被动侧联轴器之间间隙是否正常,弹性体是否老化。
2、整机检查
检查整台升降机、对可能腐蚀、磨损、受损、老化的零部件和所有承重零部件及焊缝进行仔细检查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3、电气连接
检查所有的导线应完好,接线端应牢固、可靠。
4、润滑部位
涂刷锂基润滑酯SY1412 -15
6、施工电梯的拆除工艺
(1)拆卸前的准备工作:
召集拆卸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清理设备周围杂物,合理安排堆放场地;
清点各种拆卸工具,劳动防护用品等;
拆除设备周边防护棚,设立警戒区域并派人警戒;
安装吊笼顶部安装吊杆,并把升降控制开关接到吊笼顶部平台上;
安排8t汽车吊和5t货运车进场。
(2)拆卸人员职责分工
总负责(负责整个拆卸过程的组织、协调等)
拆卸负责人(具体负责吊杆的操纵、整个拆卸步骤的具
体操作及拆卸过程的指挥、监督等)
拆卸协助人(协助拆卸负责人进行整个过程的拆卸)
焊工1人(协助对各焊接点的割除)
架 工 共 人(协助以上人员进行整个过程的拆卸等):
其中:人分别在两只吊笼上配合导轨架等的拆卸;
人在楼层上负责拆卸安全门等杂件;人在地面配合转运及拼装。
(3)拆卸步骤:
1)拆卸钢丝绳和天滑轮
驱动两吊笼到导轨架最顶端,将下部配重用8#铁丝固定在底层标准节上,松开配重上钢丝绳绳卡,拆除钢丝绳,并用人力将钢丝绳拉到吊笼顶部,缠绕在吊笼顶部钢丝绳架上(两只吊笼分别进行);将吊笼顶部吊杆转到导轨架中心,用千斤绳把天滑轮拴好,并利用吊杆上的卷扬机构将钢丝绳收紧,松开天滑轮与标准节的四角连接螺栓(用撬棍将其撬松),然后缓慢起升吊杆卷扬机构,直到将天滑轮吊离标准节约15cm,再将吊杆转到吊笼上方,将天滑轮放到吊笼顶部,最后驱动两吊笼下降到底层,利用吊杆将钢丝绳(架)和天滑轮放到地面。
2)拆卸标准节、立柱管、稳固撑等
驱动两吊笼到顶端,用人力拆卸上部立柱管(高度不大于3m)和一个稳固撑,将立柱管垂直放在吊笼内、稳固撑水平放在吊笼顶部;
将吊杆转到导轨架中心,用千斤绳把标准节拴好,松开标准节四角螺栓(用撬棍将接合处撬松)缓慢起升吊杆卷扬机构 将标准节吊离约15cm,再将吊杆转到另一只吊笼顶上方,然后缓慢放下卷扬机构,直至放到吊笼顶部,重复上述动作,共拆卸2节标准节并放到同一只吊笼顶部;
用人力拆卸上部立柱管(高度不大于3m)和一稳固撑,将立柱管垂直放在吊笼内、稳固撑水平放在吊笼顶部;
重复第②道工序,拆卸2节标准节放到工作吊笼顶部;
驱动两只吊笼下降到底层,利用吊杆和千斤绳将4节标准节、立柱管、稳固撑、扣件等放到地面。
3)拆卸附墙件及过桥梁
驱动两只吊笼到顶端,用人力拆卸过桥梁并垂直放在吊笼内,
拆卸附墙件并垂直放在吊笼内,拆卸下来的扣件等杂件统一放
在吊笼顶,然后驱动两只吊笼下降到底层,将上述拆卸下来的
部件放到地面。
4)电缆导向装置的拆卸(安装高度超过1m时)
当拆卸到一半高度时,在拆卸标准节的同时应拆卸导轨和
电缆导向架,拆卸步骤如下:
拆卸一根导轨;
拆掉挂在吊笼进线架上的随行电缆卸载工具;
分段向下驱动吊笼,然后拆卸电缆撑杆,把多余的固定电缆绕卷为盘状挂在导轨上。
5)重复2〜3项工序,直至拆除 节标准节和所有 道附墙件及
立柱管、过桥梁、稳固撑等。
6 )拆卸过程的同时,利用8t汽车吊和5t货运车将拆卸下来的部
件转运到堆场,并将每4节标准节用螺栓连接成整体;立柱管、
过桥梁及稳固撑分批用12#铁丝捆扎在一起;扣件等小型部件放入工具箱。
7)地面基础件拆卸(利用8t汽车吊)
分别拆卸两只吊笼;
拆卸剩余2节标准节;
拆卸防护围栏杂件;
拆卸基础构架;
拆卸基础预埋件。
拆卸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安全事项):
严格执行《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
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大雨、大雾及六级以上强风严禁作业;
高空应防止坠落及向下抛扔杂物等;
拆卸人员必须持有上海市拆装资格证。
高空作业应正确佩戴安全带,并拴好安全挂钩。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