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大学生暑期山区支教总结.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77126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暑期山区支教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生暑期山区支教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生暑期山区支教总结 在我心中,整个支教过程是从7月7日持续到7月21日的.从出发到回到学校,和孩子们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分离,和队友们从生疏到亲密.这些过程就只是在这十四天里.好像在一转眼的工夫就过完了.可能我的反应比较迟钝,当时都没反应过来我们要离别了.当时好像一下子就走了.孩子们后来打电话发短信给我说,老师,你们怎么那么快就走了.我那时候也纳闷,一关上车门,我就看不到孩子们了.也来不及给他们一个拥抱.离开的时候还觉得很不真实.不过这样也好,孩子们留给我的都是灿烂的笑容.我的支教生活留下来最多的就是他们的欢乐.所谓支教生活,就是边支教边生活。我想从支教和生活两方面总结一下这十四天的感受。 第一天到达学校的时候,面对生活的环境,可能是一开始就做足了心理准备,已经想到了最差的条件了,所以到目的地的时候很欣然的接受,记得第一天总结的时候,好多父亲都说其实这里没想象的差。但是孩子们的学习环境真的不如我们以前所呆的学校。可是学习的热情并不会因为硬件设施而改变,他们的眼睛还是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对于支教,本来一直计算着要给孩子们带去什么,可是当自己真正处在支教的过程中,发现十四天真的特别短,过得特别快,好像才刚开始就结束了。学长姐在交流的时候总会提到我们能给孩子带去得特别少,那时候还不信.特别信心、满满.可是当你身处实际情况下,你才发现你能做得真的不多.能做的就是尽力.孩子们也在不断带给我们一些东西,不仅仅是感动。支教过程不是只有付出,收获也特别多。我们是去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我教的是初一的数学课和初一初二的人文课。在我们看来初一数学并不是特别难,可是这真是我们看来,我们离开初一已久,所以已经忘记了当初我们的感受和思维。第一堂课上,我发现我本来准备的一堂课的内容对孩子们来说太多了,而且太过于枯燥.刚开始我还老拖课呢.这总是引起孩子们的躁动.新老师上讲台,讲得就有点乱,而且初一的孩子大多是六年级升初中的,少数的还是四五年级的,让他们学习概念性的东西有些不适应。也可能我的表达能力不是特别强,没办法像他们的老师一样总结出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语言,所以我发现我在教导之后,有些孩子就理解不了。发现了这些问题后,我很尽力地把这些概念与他们的生活相结合,想找个,比如说,我发现他们每天晚上去抓知了卖钱,下课的时候就打乒乓球,我就从这些方面下手,改动我的教案,用这些例子去教导他们记住有理数的四则运算之类的。这样似乎更容易让他们接受。而且为了保证他们能牢固地掌握,每堂课课后会留给很少的作业,而且下一堂课会用一些时间来引导他们复习一下前一堂课的知识。除此之后,我加入了数学的速算规则,这比课内知识让孩子们更感兴趣,我在教学的时候大家都很兴奋。我一下子教了五个速算规则,都有各自的诀。在我布置的作业和课堂练习中,我发现如果不常练习的话,总是容易混淆,而且,因为我本身也是因为教学才接触这些规则,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也是慢慢带着孩子们不断完善这些记忆方法。 人文课方面,因为我是来自福建,福建和河南有很多不同,所以我想第一堂人文课就给他们讲讲福建,然后让他们给我讲讲他们自己的家乡,可是我忽略了这儿的孩子比较内向,被动,所以当我讲完我自己的家乡时,让孩子们自己举手都没有回应。当时就有点冷场了。所以我在第二堂课的时候就回避了这个问题,采取了提问的方式。而且,我发现想回答又不敢举手的孩子会一直期盼地看着你,这时候就要点他们名字,让他们起来回答。并且,还有多加鼓励,让他们开始萌生主动回答的想法。可能在我们还在那儿的时候没办法看到,但是只要有促进作用就好了。这里我想说一件让我特别有成就感的事。在我们7月8日第一次上课的时候,初一班的何盼盼同学是一个上台之后都不敢讲话的人。但是在周四的课堂上,我带着全班同学玩游戏的时候,她需要接受惩罚,惩罚是要上台表演这个节目,她当时竟然敢站到讲台上唱歌给大家听。当时,一开始是惊讶,但后来是感动,那种感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后来陆陆续续有几个同学变得大胆了,敢自己举手回答问题,我们来支教的目标在瞬间明晰了。 在初二年级的第二堂课人文课上,我采用的是人文知识竞答的方式,我提前找了一些人文知识竞赛的题目,然后打印出来,在第一堂课的时候发给他们,让他们用一周的时间去查找和记住答案.到上课的时候我才发现其实他们落实得并不好,只有少数几个同学能够有信心参加到这个活动中来,有些人更是直接放弃了 .因为是以竞赛的方式,所以结果总是有输赢之分,这让有些学生特别失落.观察到这点的时候,我在最后总结的时候,说了,这是一场不值得一提的比赛.如果连这场小竞赛都能挫败你.以后你们还能迎来更多的竞赛.有人连玩都玩不起.我们既然玩得起就要输得起.失败是为了让你成功地更辉煌.更重要的是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最后一天给初三的同学上的一堂课。之前我并没有给初三上过课,但是我去听过两堂课,我发现初三的孩子是离我们最近的年级,也是离我们最远的年级。可能我们讲的他们能理解,可是他们又不想接受。有时候他们所做的也不能让他们开心,可是如果显得与众不同会让他们觉得有成就感.这或许是最矛盾的地方。但是无可厚非的,他们的性格特征比初一来得明显。我们都经历过那个阶段.我上这堂课的目的就是想把我这一路走来的感受告诉他们,让他们少走弯路.在课上,我告诉了他们,我在离家之后体会到的家乡的意义.我还告诉了生活中没有那么多观众,做就要做给自己的心看.还有,我们成功地速度一定要比我们父母老去的速度更快.最后我把浙大2012年迎新生的两句话送给了女生和男生一句话:女生:做一名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的姿态去摸爬滚打.男生: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我看很多人都赞同地点了点头,但是能不能在生活中实践就靠他们了.这一堂课,我是老师,也是学生,这些话,讲给他们听,也是讲给我自己听的.我在说服他们的时候,我也在说服着我自己. 遗憾总还是有的.一开始班上有个性格比较孤僻的学生.上课的时候坐得离同学特别远,我们跟他讲话的时候他都没回应.听其他老师说他想要考大学,可又害怕考大学路上的艰辛.听到这个的时候我想尽我们的力量去帮助他突破心、理的障碍.可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他就不来上课了.我们也帮不到他了.当时我就觉得特别遗憾.我还是特别希望他能走出自己设的圈子,然后勇敢地走出来,追求他的梦想.我终于明白有很多人我们都没办法改变.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不是救世主.我们真的特别难满足每个孩子的需求.可是我们真的很尽力地去做到我们能为他们做到的事情.还有就是我的太极课了,我没准备好,所以也教得不好。这是我最对不起孩子们的地方。当时我也挺挫败的。后来我就改变课堂内容去教手语了。下一年我在安排体育课内容的时候可能会再详细一点。 十四天的教学,孩子们给我带来的感动特别多.从学生到一个老师,我们在学着换位思考,学着捕捉孩子们的一点点反应然后用我们的语言来开导他们.孩子们在我们离开之前给我写了一些信,有个孩子说她以前从来不敢唱歌,因为我的带动,让她开始对唱歌有兴趣了。那时候我就想告诉她,过去别人都说我五音不全,我也不敢在人前唱歌。可是后来我就站到了讲台上教孩子们唱歌。曾经被嘲笑的兴趣如今竟然可以传递正能量。这让我肯定了自己来的意义。我经常想起网上那一篇抨击支教的文章。我一直在避免 着上面所说的事情。我发现有一点我们没办法避免,给孩子们带来伤害。我收到的信中,有个小女孩就说了,竟然来了还得离开,还不如一开始不来。我知道她是太舍不得我们,但是,这也从另一方面反映了我们对他们的伤害。在支教结束的前几天,一踏入班级,就会有人求我们不要走。甚至有孩子就哭了。那时候我突然觉得很无能为力。我只能告诉他们,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我们也得完成自己的学业。现在的分别是为了更好的相逢。现在我们都还不够好,所以给彼此一点时间去成长,去努力。希望再见到的时候,我们都是最好的自己了。可是当我在说的时候觉得特别心虚,正如我们文艺汇演最后唱的《再见》,我不能答应你,我是否会在就回来。其实支教的后来我特别有压力,几乎每个孩子都得知我明年可能去当队长。可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在他们盼望着验证这个说法的时候,我都不敢轻易允诺。如果他们不知道的话,明年来对他们是个惊喜,如果不能的话,对他们的伤害就更大了,我的信用也就崩溃了。别无选择,我觉得在这分别的一年中好好充实自己,我想明年如果能去的时候尽我最大的能力给他们带去更多的正能量。用我的行动证明我的话我们分离的时间是用来让我们彼此成长的时间。再见到的时候,我也变得更好了。 课后和孩子们的相处也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可能我这个人比较搞怪,所以特别容易和孩子们打成一片.我会跟他们打打乒乓球,唱唱歌.搞搞怪,拍个虚拟的记者会.在这十四天中我尤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一开始我教班里几个小男生合唱〈朋友>然后在素质拓展中,我称呼他们兄弟,那天之后,他们特别努力.后来的一天就突然有几个小女生来拉着我的手,和我说我要成为你的姐妹.那时候心里特别甜,其实我一直都把他们当做弟弟妹妹,只是有些没说出来.可以看出来孩子们期待的是我们成为他们的朋友,倾听他们的心、里话.还有一些孩子邀请我们去和他们抓知了呢.还抓来知了送给我.我到现在好像还听得见她们喊我姐姐呢,会拉着我的手说他们想告诉我的事情,我还教他们唱闽南语歌〈爱拼才会赢〉呢.想到那时候他们和尽力地想模仿发音,学得四不像,既想笑,又觉得特别感动.他们的努力都是因为想让我们为他们骄傲多一点. 在学校的时候,和队友们的相处并不是很多。只有见过几次面,所以一开始去的时候,还没有那么亲近,总是客客气气的,但是我们一起走过了十四天之后就觉得特别亲密。到后来都随便恶搞,随便损了,玩游戏惩罚的时候特别欢乐。虽然有一度似乎经历了疲惫期,好几个生病了,思捷,施薇姐也回家了.本来思捷走的时候就觉得空落落的,到和施薇姐离别的前一天晚上我就哭了,那时候也不想那么感伤的。只是想着就掉泪了。十二个人,每个人在团队里都有着自己的角色。少一个就觉得少了些什么.说不上来,但是这种感觉又的确存在着.这就是家的感觉吧.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我还记得萍妈眼皮被虫子咬到疼醒的那天晚上,当时特别悃,意识都不清楚.可是就是有一种感觉,就是特别害怕萍妈也倒下,所以我当时就马上睁开了眼睛.半路出家找来各种我觉得有用的药膏,大半夜的还在百度一下,想尽力找一个能缓解她疼痛的办法.而且我发现我能用的都用完之后我躺在床上也还在想我还能做什么.对家人才有过那样的急切感受.在那十四天里,最亲近的人就是这十二个人了.与其称呼是队友,不如说是兄弟姐妹.但是队长只能称是妈.我知道我进去可能会被追着打,但是我不能说谎啊.俺们是一个家,所以队长一定是妈。其实队长是当爹又当妈。 正如我们队歌所唱的,谁能忘记一路走来陪你受的伤,谁能预料未来慢慢茫长你在何方.这一路走来有疲惫期,也挫败过,但是十四天其实我们也过得很幸福了,真的特别幸福.队里四个新好男人的庇护下,我都没怎么做过饭,顶多就帮过厨,早上醒来就有早饭了.其他姐妹们只要我一吃东西,就会提醒我瘦成闪电的目标.但是在这个团体里,咋能瘦成闪电呢?萍妈老是嫌弃我胖,但还是没有虐待我.所以我没达成目标,萍妈得负一半责任!有时候我特别感叹,支教认识的这些人都是因为缘分.在队伍组建之间,我们彼此都不互相认识,没有支教,我们可能也不会认识.让我最为感叹就是和海燕姐的相识了,在出发的那一天我才知道海燕姐祖籍是福建的,而且和我同是泉州市的,可是她在海南出生,从小在海南长大.如果不是因为在支教队,我们也不会认识.可是我们认识了,因为支教.我们还一起回了家,成了最亲爱的队友.那时候觉得缘分觉得特别奇妙.我们就这么认识了 .那时候总会开玩笑问还有多少个晚上能和大家一起睡教室里的课桌椅?还有多少个夜晚一起玩杀人游戏,谁是卧底,接歌比赛?还有多少个停电的晚上能够一起痛快的High歌〜还有多少个深夜能给萍姐谈心讲故事?或许过了那段时间,有些答案就是没有机会了吧。但也许正是因为那些不可再重复的事情,才显得这段时光弥足珍贵。 没有真正支教过,真的不会发现支教的感受。在支教前的千万种想象,也没有孩子们给你的一次微笑来得真实和感动。十四天是流金的岁月,每天有不同的感受和不同的感动。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成长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报告/总结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