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100768 上传时间:2022-07-26 格式:PDF 页数:19 大小:1.5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YD∕T 3420.4-202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通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YDICS 33.050 M42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3420.4XXXX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 4 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Virtualization of broadband customer gateway based on public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Part 4: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physical business gateway 报批稿 XXXX - XX - XX发布 XXXX - XX - XX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 布 Y

2、D/T 3420.4XXXX II 目目 次次 前 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2 4 缩略语 .3 5 实体企业网关总体要求 .4 5.1 实体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4 5.2 实体企业网关功能参考模型 .5 6 接口要求 .6 6.1 网络侧接口 .6 6.2 用户侧接口 .6 7 功能要求 .7 7.1 概述 .7 7.2 接入功能 .8 7.3 传送功能 .8 7.4 QOS 功能 .8 7.5 安全功能 .9 7.6 管理功能 .9 7.7 语音业务功能 .10 7.8 IGMP 组播功能 .10 7.9 IPv6 功能 .10 8 操作维

3、护要求 .11 8.1 日志功能 .11 8.2 故障管理 .11 8.3 软件升级 .11 8.4 配置的保存和恢复 .12 8.5 恢复出厂配置操作 .12 8.6 以太网环路检测 .12 9 性能要求 .12 9.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12 9.2 WLAN 无线性能要求 .13 10 其他要求 .14 10.1 环境要求 .14 10.2 供电要求 .14 10.3 过压、过流保护 .14 10.4 电磁兼容 .14 10.5 环保要求 .15 YD/T 3420.4XXXX III YD/T 3420.4XXXX IV 前前 言言 YD/T 3420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

4、化预计包括以下部分: 第 1 部分: 总体要求; 第 2 部分: 语音虚拟化技术要求; 第 3 部分: 实体家庭网关技术要求; 第 4 部分: 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第 5 部分: 虚拟家庭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 6 部分: 虚拟企业网关功能技术要求; 第 7 部分: 管理要求; 第 8 部分: 接口要求。 本部分是 YD/T 3420 的第 4 部分。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

5、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信息通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胡杰、谢久雨、冯明、王波、吕航、支金龙、李妮、肖扬、刘玉飞、杨晨、江志峰、沈毅纲、李明、朱晓雨、刘谦、李俊玮、陈伟、林薇、罗晔、韩静。 YD/T 3420.4XXXX 1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4部分:实体企业网关技术要求 1 1 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公用电信网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后实体企业网关的逻辑架构和功能参考模型、 接口、 功能、操作维护管理及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实体企业网关。 注:如

6、无特别说明,本部分中所出现的宽带客户网络均指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电信网络均指公用电信网络;实体网关均指实体企业网关。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YD/T 993 有线电信终端设备防雷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YD/T 1054 接入网技术要求-综合数字环路载波(IDLC) YD/T 1475 接入网技术要求-基于以太网方式的无源光网络(EPON) YD/T 1814 基于公用电信网

7、的宽带客户网络的远程管理 第 1 部分:总体 YD/T 1815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的远程管理 第 2 部分:协议 YD/T 1949.1 接入网技术要求-吉比特的无源光网络(GPON)第 1 部分:总体要求 YD/T 1965 基于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络设备及其辅助设备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YD/T 2274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 以太网无源光网络(10G-EPON) YD/T 2402.1 接入网技术要求 10Gbit/s 无源光网络(XG-PON) 第 1 部分:总体要求 YD/T 2372 支持 IPv6 的接入网总体技术要求 YD/T 3420.1 基于

8、公用电信网的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 第 1 部分:总体要求 ITU-T G.9807.1 10Gbit/s 的 对 称 无 源 光 网 络 ( 10-Gigabit-capable symmetric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XGS-PON))IEEE 802.3 LAN/MAN 特定要求 第 3 部分: CSMA/CD 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 (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3: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

9、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IEEE 802.1ad 运营商级桥接(Provider Bridges) IEEE 802.11ac-2013 LAN/MAN 特定要求 第 11 部分:无线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修订 5:超高吞YD/T 3420.4XXXX 2 吐量的增强(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10、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6: Enhancements for very high throughput WLANs) IEEE 802.3az 能效以太网(Energy Efficient Ethernet) IEEE 802.1D MAC 桥接(Media Access Control Bridges) IEEE 802.3 CSMA/CD 访问方法和物理层规范(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CSMA/CD) Access Method a

11、nd Physical) IEEE 802.11n-2009 LAN/MAN 特定要求 第 11 部分:无线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修订 5:更高吞吐量的增强(Local and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sSpecific requirements Part 11: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nd Physical Layer (PHY) Specifications Amendment 5:Enhancements for Higher Throughput)IETF RFC 1157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A

12、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NMP)) IETF RFC 1901 基于团体的 SNMPv2 的介绍(Introduction to Community-based SNMPv2) 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实体网关 physical 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宽带客户侧的网关设备。根据接入用户类型的不同,分为实体家庭网关和实体企业网关。 3.2 实体企业网关 physical business 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宽带企业客户侧的网关设备。 3.3 虚拟网关 virt

13、ual 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网络侧网关功能集合。这些功能可能部署在一个网络侧设备上,也可能部署在多个网络侧设备上,这些功能和部署在用户侧的实体网关一起提供宽带客户网关的功能。 根据接入用户类型的不同,分为虚拟家庭网关和虚拟企业网关。 3.4 虚拟企业网关 virtual business gateway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场景下部署在网络侧的企业网关功能集合,这些功能可能部署在一个网络侧设备上,也可能部署在多个网络侧设备上,这些功能和部署在客户侧的实体企业网关一起提供宽带企业网关的功能。 YD/T 3420.4XXXX 3 4 4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14、ACL:接入控制列表(Access Control List) AP:接入点(Access Point) CAR:承诺访问速率(Committed Access Rate) DHCP: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 DSCP:差分服务代码点(Differentiated Services Code Point) EPON:以太网无源光网络(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EMS:网元管理系统(Element Management System) GPON:千兆无源光网络(Gigabit Passiv

15、e Optical Network) GRE:通用路由封装(Generic Routing Encapsulation) ICMP: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IGMP:互联网组播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 LAN: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 LSL:逻辑用户连接(Logical Subscriber Link) L2TP:二层隧道协议(Layer 2 Tunneling Protocol) MAC: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

16、MIMO: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U-MIMO:多用户多入多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NAT:网络地址转换(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NTP:网络时间协议(Network Time Protocol) pBG:实体企业网关(Physical Business Gateway) PON: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 POTS:传统电话业务(Plain Old Telephone Service) PPPoE:以太网

17、上传送点到点协议(Point to Point Protocol over Ethernet) SIP:会话初始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NMP: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SSID:服务集标识(Service Set Identifier) TC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oS:服务类型(Type of Service) UDP: 用户数据报协议(User Datagram Protocol) vBG:虚拟企业网关(Virtual Bus

18、iness Gateway) VID:VLAN 标识(VLAN Identifier) VLAN:虚拟局域网(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YD/T 3420.4XXXX 4 VPN:虚拟专用网(Virtual Private Network) VxLAN:虚拟扩展局域网(Virtual Extensible Local Area Network) WAN:广域网络(Wide Area Network) WL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WRR:加权循环调度(Weighted Round Robin) 5 实体企业网关总体

19、要求 5.1 实体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实体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如图 1 所示。实体网关的网络侧可以通过各种接口直接与接入网相连。实体网关的用户侧可以直接与企业用户终端设备或适配设备相连,也可以直接与企业的局域网相连。 图 1 实体企业网关在网络中的位置 终端设备1适配设备终端设备n实体企业网关局域网虚拟企业网关城域网LSL网络侧接口用户侧接口接入网YD/T 3420.4XXXX 5 5.2 实体企业网关功能参考模型 图 2 实体企业网关功能框图 如图 2 所示,实体企业网关主要由 6 个功能模块组成: 接入功能; 联网功能; 传送功能; 核心功能; 管理功能; 业务功能。 接入功能主要实现宽带客

20、户网络与电信网络的连接, 同时还需要实现实体网关与虚拟网关间的逻辑连接。 联网功能主要实现网关与宽带客户网络内部的用户终端设备、终端适配设备及宽带客户网络内部的局域网的连接。 传送功能主要实现宽带客户网络内部设备与电信网络之间的流量传送。 核心功能包括: QoS 功能,主要实现多业务流的分级处理及转发,用于保证服务质量; 安全功能,主要防止外部网络对宽带客户网络的非法访问以及内部网络的非法接入; 地址功能,主要实现网关自身 IP 地址获得以及企业网络内部终端获得 IP 地址。 管理功能包括: 本地管理,主要实现网关的本地 Web 登录管理与控制; vBG 管理,主要实现虚拟企业网关作为代理实时

21、配置实体企业网关的业务和功能; EMS 远程管理功能,仅针对 PON 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EMS 通过 OLT 对实体网关进行 PON 相关功能的远程管理; ACS 远程管理,主要实现 ACS 对实体企业网关进行终端认证、状态监控、故障告警和诊断管理。 业务功能,根据实际部署需求,可按实体企业网关的设备形态来进行业务功能的部署,主要实现网关内传送功能接入功能联网功能管理功能vBG管理本地管理EMS远程管理核心功能QoS功能安全功能地址功能业务功能业务功能y业务功能x语音功能ACS远程管理YD/T 3420.4XXXX 6 置的传统业务,如 VoIP 业务振铃等。 6 6 接口要求 6.1 网络

22、侧接口 实体企业网关应至少支持下列接口之一作为网络侧接口,接入公用电信网: GPON接口; EPON接口; 10G-EPON接口; XG-PON接口; XGS-PON接口; 1000BASE-T以太网接口。 EPON接口应符合YD/T 1475的规定。 GPON接口应符合YD/T 1949.1的规定。 10G-EPON接口应符合YD/T 2274的规定。 XG-PON接口应符合YD/T 2402.1的规定。 XGS-PON接口应符合ITU-T G.9807.1的规定。 1000BASE-T以太网接口应符合IEEE 802.3相关要求,并应支持直连和交叉网线自适应功能。可选支持以太网节能功能,应

23、符合IEEE 802.3az的规定。 6.2 用户侧接口 6.2.1 100/1000BASE-T 接口 网关的用户侧接口应至少提供4路以太网100BASE-T/1000BASE-T接口,其中至少1路1000BASE-T接口。 100BASE-T/1000BASE-T接口应符合IEEE 802.3相关要求,建议支持自适应连接网线的功能(Auto MDI/MDIX)。 6.2.2 WLAN 接口 WLAN接口应符合IEEE 802.11n或IEEE 802.11ac要求,应支持22 MIMO,其中双频WLAN接口应同时支持IEEE 802.11n(2.4GHz)和IEEE 802.11ac(5G

24、Hz)要求,应支持22 MIMO。 对于10G-EPON、XG-PON、XGS-PON网关,应支持IEEE 802.11n的33 MIMO或IEEE 802.11ac的33 MIMO,可选支持IEEE 802.11ac的33 MU-MIMO。 6.2.3 USB 接口(可选) 网关的用户侧接口可选提供USB接口。当提供USB接口时,应满足USB2.0,应支持USB Master工作模式,YD/T 3420.4XXXX 7 应支持Full Speed(12Mbit/s)速率要求,可选支持Hi-Speed(480Mbit/s)速率要求。可选支持USB 3.0。 6.2.4 POTS 接口 网关的用

25、户侧应提供POTS接口,接口应符合YD/T 1054的规定。 7 7 功能要求 7.1 概述 在宽带客户网关虚拟化架构下,按照虚拟化功能的划分,实体企业网关原则上支持以下两种划分模式: 模式一:将三层转发和三层以上功能上移到vBG,在pBG上仅保留二层功能和部分简单三层功能; 模式二:将管理功能、控制功能上移到vBG,在pBG上仅保留数据转发和相关的二层、三层功能。 模式一和模式二的功能要求见YD/T 3420.1。实体企业网关的功能见表1。 表 1 不同模式的实体企业网关功能要求 功能 模式一 模式二 WAN 侧接口 支持 支持 物理接口 LAN 侧接口 支持 支持 二层转发 支持 支持 转

26、发功能 三层转发数据面(路由、NAT) 可选支持 支持 L2TP 或 GRE 可选支持 支持 隧道封装和加密 IPSec、SSL 基于 MAC、物理端口 支持 可选支持 防火墙 基于 IP、协议类型、协议端口等 基于 MAC、物理端口 支持 支持 包处理 QoS 基于 IP、协议类型、协议端口等 支持 IP 路由协议 三层转发控制面(路由、NAT) 可选支持 组播控制协议,如 IGMP snooping、Proxy 等 网络附着协议,包括 DHCP、PPP 等 NAT/NAPT 穿越 网络控制层 WLAN 认证 支持 WEP、WPA等认证模式 支持 WEP、 WPA 等认证模式 用户侧协议,如

27、 UPnP、DLNA 用户侧拓扑发现协议,如 DHCP option 应用层网关 业务协调层 HTTP 服务器 可选支持 可选支持 VoIP 支持业务功能 支持业务功能 业务层 DDNS 管理层 远程管理 二层管理(OAM/OMCI 等) 支持 支持 YD/T 3420.4XXXX 8 三层管理(TR069、SNMP 等) 可选支持 可选支持 本地管理 支持 支持 控制协议 VG 控制面和 PG 转发面之间的控制协议 支持 7.2 接入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通过逻辑连接(LSL)接入到vBG,至少支持以下模式中的一种接入模式: 单层VLAN模式; 双层VLAN模式; 隧道模式,如GRE、L2TP

28、 VPN、VxLAN等。 7.3 传送功能 7.3.1 工作模式 实体网关应支持工作在桥接模式、路由模式、桥接路由混合模式。 7.3.2 VLAN 功能 网关应支持接收无VLAN标记、携带优先级标记(VID=0)或VLAN标记的报文。 网关应支持对上行无VLAN标记报文添加p-bit和/或VID,对优先级标记的报文添加VID,支持丢弃携带VLAN标记的报文。 网关应支持将下行接收到的VLAN标记的报文去掉VLAN标记。 网关应支持1:1的VLAN转换功能。 网关应支持透明以太网专线业务 (TLS) 端口, 透传用户无VLAN标记、 携带优先级标记 (VID=0) 或VLAN标记的以太网报文。

29、网关应支持用户侧以太网端口或不同的WLAN SSID划分到不同的VLAN。 7.3.3 双层 VLAN 功能 网关可选支持双层VLAN功能,具体要求参见IEEE 802.1ad。 7.4 QoS 功能 7.4.1 业务流分类和标记功能 采用模式一的实体企业网关应支持基于MAC地址、物理接口(包括SSID)进行流分类。 采用模式二的实体企业网关应支持外部网络要求的QoS机制,支持以下流分类技术: a) 支持按源IP(包括网段和范围)、目的IP(包括网段和范围)、源端口、目的端口、物理接口(包括SSID)进行流分类; b) 支持按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VLAN ID、802.1D进行流分类

30、; c) 支持按DSCP进行流分类; YD/T 3420.4XXXX 9 d) 支持按协议类型(TCP/UDP/ICMP)进行流分类; e) 可选支持通过识别业务报文,对动态业务进行流分类,例如通过识别SIP报文,提取呼叫语音流的IP地址/UDP端口号信息,并施加已经配置的流分类策略。 f) 可选支持按照ToS标记。 7.4.2 业务流限速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对业务进行流量控制,包括每种上行业务流的CAR、LAN-WLAN的CAR。应支持CAR规则的配置。 7.4.3 优先级队列调度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至少4个优先级队列,并能根据流分类的结果将业务流映射到不同的队列,应支持绝对优先级队列调度和

31、WRR队列调度方式,应支持绝对优先级和加权优先级的混合调度。 7.5 安全功能 7.5.1 防端口扫描能力 网关应能够提供防端口扫描功能,支持防其它设备或者应用的恶意端口扫描。 7.5.2 防火墙功能 采用模式一的实体网关应支持防火墙功能,支持对防火墙等级的设置,支持对防火墙规则的配置,并支持基于以下规则对报文进行过滤: 支持根据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进行报文过滤; 支持根据物理端口进行报文过滤。 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上述防火墙功能为可选。 7.5.3 接入控制 实体网关应支持基于MAC地址进行接入控制。 7.6 管理功能 7.6.1 vBG 远程管理 采用模式一的实体网关应支持vBG

32、作为代理的远程管理。 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应接受vBG的管理与控制。 7.6.2 管理平台远程管理 实体网关可选支持管理平台通过TR-069对其进行远程管理, 可选作为代理支持通过TR-069协议对宽带客户网络内部设备进行远程管理。可选支持SNMP方式进行管理。 网关应支持通过PPPoE或DHCP方式获得独立的管理IP地址。 YD/T 3420.4XXXX 10 管理通道应支持采用独立的VLAN。 TR-069远程管理功能、协议应符合YD/T 1814和YD/T 1815的规定。 SNMP协议应支持SNMPv1和SNMPv2c。SNMPv1见RFC 1157。SNMPv2c见RFC 1901。

33、 网关设备可选支持通过IPv6承载上述管理协议。 7.6.3 EMS 远程管理 PON上行pBG应支持EMS平台通过OAM/OMCI协议进行远程管理。管理范围包括PON系统参数查询、PON系统协议互通、物理层和MAC层配置等功能。 7.6.4 本地管理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通过Web方式进行本地管理。 实体网关可选支持通过TELNET方式进行本地管理。 本地管理方式应支持两级用户帐号管理模式,即普通用户帐号和管理维护帐号。普通用户帐号只具备网关联网的基本配置和设备查询能力;管理维护帐号具备网关完整的配置和管理能力,并且能够查询普通帐号的用户名,修改普通帐号信息。 网关应支持登录空闲超时自动退出,

34、连续输入错误密码应能锁定,锁定时间至少1分钟。 网关应支持本地进行恢复出厂配置操作。 7.7 语音业务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传统的语音业务,提供 POTS 接口、拨号音和振铃信号、接收用户拨号指令等功能。应支持 H.248、IMS SIP、软交换 SIP 协议。 7.8 IGMP 组播功能 实体网关应支持 IGMP Snooping、IGMP Proxy 功能,IGMP 协议支持 IGMP v2,可选支持 IGMP v3,组播流应能够转发到相应 VLAN 接口。 7.9 IPv6 功能 模式二实体网关应支持 IPv6 协议族,包括支持 SLAAC、DHCP-PD 和 PPP 承载 IPv6 时的

35、各种地址获取方式。应支持 IPv4/IPv6 双协议栈,支持同时获取 IPv4 以及 IPv6 地址的能力。IPv6 具体功能要求见 YD/T 2372。 模式一实体网关可选支持上述功能。 YD/T 3420.4XXXX 11 8 8 操作维护要求 8.1 日志功能 实体网关应提供记录日志,包括系统日志、访问日志、告警记录等,能够记录网关设备的登录记录、管理配置操作,并提供查询、清空日志记录功能。日志记录的内容应可按照日志严重等级等进行设置。 日志文件建议为文本文件格式。日志文件断电应不丢失。 网关应支持NTP协议,并为日志记录带上时间戳。 日志应可通过远程管理或本地管理功能获取和操作。 8.

36、2 故障管理 实体网关应具有实时告警上报功能。上报的告警消息种类和级别等应可配置。告警消息同时应在网关本地进行保存。建议网关至少支持下列告警消息: 严重告警: -端口不可用 -文件服务器不可达 -文件服务器用户名/密码错误 -下载文件超时 -服务器上无指定文件 -软件升级失败 -闪存空间不足 主要告警: -CPU 使用率过高 -日志空间受限 次要告警: -设备重启 -管理员登录连续错误次数超过最大值 8.3 软件升级 网关中的系统和应用软件应可进行本地或远程升级。升级软件时应具有容错校验功能,如果升级失败,应能恢复到原来的软件版本。 远程升级操作应允许运营商定义设备的保留参数,这些参数在经历升

37、级操作后不应被清除。 YD/T 3420.4XXXX 12 8.4 配置的保存和恢复 网关应允许管理员用户对系统的配置进行保存下载、上传恢复等功能。 8.5 恢复出厂配置操作 网关通过远程、本地进行恢复出厂配置操作,应允许运营商定义设备的保留参数,这些参数在经历恢复出厂设置后不应被清除。 8.6 以太网环路检测 网关应支持检测并处理以下两类用户侧以太网成环情况: a) 检测设备不同LAN/WLAN端口之间成环,并断开成环端口中的一个; b) 检测设备同一个LAN口之下的网络成环,并断开成环端口。 应支持配置该功能的开启或关闭。当开启并发生成环事件时,网关应产生相应的告警信息。 9 9 性能要求

38、 9.1 路由转发性能要求 9.1.1 吞吐量 对于GPON/EPON/1000BASE-T以太网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上下行吞吐量应不小于600Mbps。 对于XG-PON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以太网接口下行吞吐量不小于3Gbps,上行不小于2Gbps;对于XGS-PON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以太网接口上下行吞吐量均不小于3Gbps。 9.1.2 MAC 地址表深度 实体网关应支持不小于4000个MAC地址转发表项。 9.1.3 连接数量要求 GPON/EPON/1000BASE-T以太网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支持在64bytes、512bytes、1024bytes、1518

39、bytes下UDP的session数不低于4000个。 b) 在打开防火墙、10条ACL、启用NAT的条件下,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应支持每秒新建TCP Session数不低于400个。 c) 在打开防火墙、10条ACL、启用NAT的条件下,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应支持最大并发TCP Session数不低于4000个。 对于10G-EPON、XG-PON、XGS-PON上行的实体企业网关应满足以下要求: YD/T 3420.4XXXX 13 a) 支持在64bytes、512bytes、1024bytes、1518bytes下UDP的session数不低于10000个。 b) 在打开防火墙、10条

40、ACL、启用NAT的条件下,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应支持每秒新建TCP Session数不低于1000个。 c) 在打开防火墙、10条ACL、启用NAT的条件下,采用模式二的实体网关应支持最大并发TCP Session数不低于10000个。 9.1.4 会话可靠性 在打开防火墙、10条ACL、启用NAT的条件下,每秒新建TCP Session数和流量均为指标要求60%的情况下,采用模式二的实体企业网关在724小时内的会话成功率应在99.999%以上。 实体企业网关应支持在超负荷运行(用户发起的每秒新建TCP Session数及吞吐量均超过设备实际最大能力)状态下的业务保障能力,做到语音和相关远程

41、管理等高优先级应用正常运行。 9.2 WLAN 无线性能要求 9.2.1 WLAN 吞吐量性能要求 对于802.11n WLAN,在理想环境下随机包长吞吐量的要求如表2所示: 表2 802.11n WLAN吞吐量要求 频宽设置(Hz) 模式 吞吐量要求不低于(Mbps) 20M 22 70 40M 22 140 20M 33 110 40M 33 220 对于802.11ac WLAN,在理想环境下随机包长吞吐量的要求如表3所示: 表3 802.11ac WLAN吞吐量要求 频宽设置(Hz) 模式 吞吐量要求不低于(Mbps) 20M 22 100 40M 22 200 80M 22 400

42、20M 33 150 40M 33 300 80M 33 600 对于802.11n WLAN,512字节以上包长吞吐量不能低于表2中各频宽设置及天线模式对应的吞吐量指标门限值的100%; 对于802.11ac WLAN,512字节以上包长吞吐量不能低于表3中各频宽设置及天线模式对应的吞吐量指标门限值的50%, 且1518字节包长的吞吐量不能低于表3中各频宽设置及天线模式对应的吞吐量指标门限值的100%。 9.2.2 WLAN 覆盖性能要求 对于802.11n WLAN,在22和33模式下,当发射功率不大于100mW时,开阔地覆盖范围大于100m,YD/T 3420.4XXXX 14 100m

43、处实际接入速率不低于理想状态下WLAN吞吐量的10%,吞吐量的10%不足10Mbps时至少达到10Mbps。 对于802.11ac WLAN,在22、33和44模式下,在发射功率不大于200mW的条件下,开阔地覆盖范围大于100m,100m处实际接入速率不低于理想状态下WLAN吞吐量的10%,吞吐量的10%不足10Mbps时至少达到10Mbps。 建议WLAN能穿透1道钢筋混凝土墙,且能穿透2道普通砖墙(非钢筋混凝土) ,实际接入速率不低于理想状态下WLAN吞吐量的10%,吞吐量的10%不足10Mbps时至少达到10Mbps。 9.2.3 WLAN 接收灵敏度要求 实体企业网关的WLAN接受灵

44、敏度应符合IEEE 802.11n-2009协议20.3.22.1中的相关要求。 实体企业网关的WLAN接受灵敏度应符合IEEE 802.11ac-2013协议中22.3.19.1的相关要求。 1010 其它要求 10.1 环境要求 实体网关在以下室内环境中应能正常工作: -工作温度:-545; -工作湿度:5%95%无凝结;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10.2 供电要求 实体网关(或其电源适配器)应支持本地交流供电方式,输入交流电压及其波动范围要求为:单相100V240V,频率50Hz,频率变化范围为5%,单相电压波形畸变率小于5%。设备在此范围内应正常工作。 实体网关可选提供双路电源接口,支持电源的保护倒换。 10.3 过压、过流保护 实体网关应内置过压、过流保护器件。过压、过流保护器件在外接电源异常时保护设备的核心部分。 实体网关应满足YD/T 993规定的要求,其中对于要求性能不劣化的过压、过流测试项目,经过压、过流测试后的设备应能达到相关传输性能要求。 10.4 电磁兼容 实体网关应满足YD/T 1965相关规定的要求。 YD/T 3420.4XXXX 15 10.5 环保要求 实体网关应满足GB/T 26572中的相关要求。 实体网关应采用低能耗设计方案。 -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智能化/通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