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GTC-05
1、适用范围:
适用于高强度螺栓的安装施工。
2、螺栓的储运保管及使用要求:
2.63、高强螺栓孔:
3.1高强螺栓孔径,应符合设计要求,孔径和孔距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标准规定。
3.2栓孔采用钻孔,孔要钻成正圆柱体,孔壁与构件表面垂直,孔边毛刺必须彻底去掉。
4、结合面的处理:
4.1所有结合面,包括螺栓头和螺母旁边的表面,应无氧化皮(除紧密的轧制氧化皮之外)、无污物或其它杂质。
4.2非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无特殊要求时,可以不受涂漆的限制。
4.3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在不要求有涂层的接头中,在距孔边一个螺栓直径且不小于1〞的区域内不允许有任何的油漆。
2) 要求有涂层的接头,在喷砂处理后应按要求涂经过鉴定达到A级或B级的油漆(特殊情况除外)。
3) 涂漆的接头,在经过试验的最短固化时间前,不允许组装。
4) 要求镀锌的结合面,镀锌后应用钢丝刷人工粗糙表面,不允许用动力钢丝刷。
4.4. 经处理后的结合面应采取措施防止被油污、油漆等污染。遇有污染情况,要彻底清理干净。
4.5. 钢结构在涂漆过程中,应采取措施,严格防止结合面误涂油漆。运输装卸时要严格防止在接合面涂漆及用油漆编号。
5、接头的组装:
5.1高强螺栓连接处的钢板或型钢应平直,与螺栓头和螺母的结合面其斜度不超过1:20。板边、孔边无毛刺,以保证摩擦面密贴接触,接头处的翘曲、变形等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时应采取措施防止结合面损伤。
5.2装配前,检查结合面是否按规定的方法进行了处理,摩擦系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装配时要对结合面进行清理,浮锈要用钢丝刷除去,油污、油漆等必须清除干净。
5.3对因板厚公差、制造偏差或安装偏差等产生的接触面间隙,应按表1规定进行处理。
接头拼装时,开始用临时螺栓拼装,临时螺栓的个数为接头螺栓数的1/3以上,且不小于1个。
接头组装后,用冲子或钎子对准孔位,在适当位置插入临时螺栓,用板手充分拧紧,打入冲子时,不允许出现栓孔变形。
不得使用高强螺栓兼做临时螺栓,以防螺纹损伤和扭矩系数发生变化。
临时螺栓紧固后,进行结构中心位置调整。
高强螺栓连接处应用白漆在明显处标明使用螺栓的规格长度。
5.5安装高强螺栓
结构中心位置调整完毕后,安装高强螺栓,垫圈应安装在螺母一侧,螺母和垫圈安装方向如图一所示,不得装反〔即螺母带薄垫圈一侧应朝向里,垫圈孔有倒角一侧应和螺母接触〕。
图一
遇有螺栓不能自由穿入栓孔时,要用较刀修孔后,再穿入高强螺栓,为防止螺纹损伤,不得硬行打入螺栓。
用较刀较孔时,要将周围螺栓适当拧紧,等板层密贴后再行较孔,以防铁屑进入板缝,较孔后要用砂轮机清除孔边毛刺,并清扫砂轮屑。
螺栓穿入方向以施工方便为准,但也应注意整齐美观,穿入方向应尽可能一致。箱型断面要尽可能从里向外穿螺栓。
穿入高强螺栓,用手板充分紧固后,再卸下临时螺栓,以高强螺栓代替。
z.
不得在雨天安装高强螺栓,且结合面应处于干燥状态。
6、螺栓的紧固:
6.1紧固顺序,为使螺栓群中所有螺栓**匀受力,初拧和终拧都应按一定顺序进行。
6.1.1 一般接头,应从栓群中间顺序向外侧进行紧固,如图二箭头所示。
图二
箱型接头
箱型接头栓群A、B、C、D的紧固顺序如图三中箭头方向所示。
图三
工字梁接头的紧固顺序
工字梁接头上的栓群紧固顺序按图四中〔1〕〜〔6〕的顺序进行,即从柱侧上、下翼缘一柱侧腹板一左侧上、下翼缘一左侧腹板的先后次序进行,各栓群螺栓的紧固顺序应从梁的拼接处向外侧紧固,按图五中顺序进行。
图四图五
6.2松滑型、密贴型联接的拧紧
采用冲击扳手冲击几次或用普通扳手全力柠紧以达到接头中所有被连接件都稳定地接触即可。
6.3 *紧非滑动危险型、滑动危险型联接的拧紧
用大六头高强度螺栓联接的接头
大六头高强度螺栓采用扭矩扳手柠紧,每次施工前针对每种螺栓抽三个进行标定,标定的施工扭矩所产生的拉力比表2中规定的最小拉力至少大5 %。
表2
螺栓名义尺寸最小拉力千磅
英寸A325
A490
1/2
12
15
5/8
19
24
3/4
28
35
7/8
39
49
1
51
64
z.
1 1/8
56
80
1 1/4
71
102
1 3/8
85
121
1 1/2
103
148
大六头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步骤分为初拧、终拧,对于大型节点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为施工扭矩的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按施工扭矩进行终拧。终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另一种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
大六头高强度螺栓拧紧时,只准在螺母上施加扭矩。
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联接的接头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施工前,应按每种螺栓抽三个进行紧固轴力检查,实测轴力至少比表2中规定的最小拉力大5%。
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的拧紧步骤应分为初拧、终拧。对于大型节点板应分为初拧、复拧、终拧。初拧扭矩值取〔0.13*最小拉力*螺栓直径〕的50%左右,复拧扭矩等于初拧扭矩。初拧或复拧后的高强度螺栓应用颜色在螺母上涂上标记,然后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直至拧掉螺栓尾部梅花头。
对于个别不能用专用扳手进行终拧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可按款的规定进行终拧。
断下的卡头应用袋等收集起来,以防止从高空掉下酿成安全事故。
6.4高强度螺栓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同一天完成。
7、检验
7.1高强度螺栓连接副进厂检验应按现行的ASTM标准进行转动能力试验,抽样数量为每一生产批号中取2个〔螺栓、螺母、垫圈组合件〕。
7.2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安装前或运到现场后,应进行紧固轴力试验和转动能力试验,抽样数量为每一生产批号中取3个〔螺栓、螺母、垫圈组合件〕。
7.3结合面的检查按第4条进行,图纸规定为滑动危险型联接的结合面,所涂油漆应用试验来鉴定,试验根据“用于螺栓联接接头的涂层的滑动系数试验方法〞,详见AISC“用ASTMA325和A490螺栓的结构接头许用应力设计规范〞附录A。
z.
7.4检验力矩的确定
每种螺栓取五个样品,用力矩扳手在拉力测量装置中拧到初始状态〔约15 %的紧固拉力〕,
然后拧到表2规定的最小拉力,并且螺母转动不大于1/2圈。检验力矩应取去掉最高和最低值以后三个值的平均值,工件拧紧检验时螺栓头或螺母转动不超过5。。
7.5对每个节点螺栓数的10%,但不少于两个螺栓,在其拧紧方向施加检验力矩来检验。如果螺栓头或螺母没有转动,即为合格。如任何一个螺母或螺栓头在检验力矩下有所转动,则此节点中的所有螺栓应予检验,并且所有在检验力矩下有转动的螺栓应重新拧紧和重新检验。
7.6扭矩检查应在螺栓终拧1小时以后和24小时之前完成。
7.7扭剪型高强度螺栓终拧检查,以目测尾部梅花头拧断为合格。对于不能用专用扳手拧
紧的扭剪型高强度螺栓,应按大六角头高强度螺栓检查方法进行。
8、油漆:
高强螺栓与连接处采用下述两种方法进行处理:
8.1在结构防腐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栓头、螺母、垫圈周边涂抹防腐腻子〔如过氯乙烯腻子等〕封闭,面层防腐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8.2在结构防锈区段,应在连接板缝、螺栓头、螺母和垫圈周边涂快干红丹漆封闭、面层防锈处理与该区钢结构相同。
9、工具检测与管理
9.1 .予固型手动扭矩扳手
扭矩扳手在使用前和使用中,每月要定期用挂重检查一次精度。
扭矩扳手的检测要按下述方法进行。
〔1〕把扳手套筒安装在固定螺栓的螺母上,并使把柄保持水平。
〔2〕测量从套筒扳手中心到手把中心的长度L。
〔3〕要检查表的指针与所定的扭矩刻度重合
〔4〕在手把中心挂重锤W。
〔5〕计算发生声音时的LXW。
精度误差在±3%以内时为合格。不合格时要修理扳手,不能修理时,要制作修正曲线图,按修正值使用。
检测后,要注明到下次检测的有效期限。
要在仓库等室内保管。
z.
注意不要受到冲击。受到过度冲击要重新检测。
9.2螺母紧固器
要保管在不被雨、露、水等沾湿和没有尘埃,干燥的地方。
碳刷要一个星期检查一次,碳刷长度小于6mm时要调换。
9.3 T、CM手
要保管在不会被雨、露、水等沾湿和没有尘埃、干燥的地方。
碳刷要一星期检查一次,碳刷长度小于6mm时要调换。
内套筒磨损一段时间,螺栓紧固后断头难以取出,这时要调换新零件,标准寿命可紧固150个螺栓。
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流程
10、本规程自执行之日起,原《高强度螺栓安装工艺规程》〔GTC —05〕取消。
z.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