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部编版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一).doc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76386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期末模拟语文试卷(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期末模拟〔一〕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一、 积存与运用〔22分〕 1.以下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场院chǎng 气氛fēn 胡同 tóng 亘古ɡènɡ B.驿路(yì) 监督(dū) 亵玩(xì) 轻率(shuài) C.累赘(zhuì) 修葺(qì) 总揽(lǎn) 德馨(xīn) D.卸却(xiè) 譬如(bì) 鸿孺(hónɡ) 恍惚(huǎnɡ) 2.以下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足球的发展壮大不是一蹴而就的,这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B.《奔跑吧兄弟》这个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优秀的文学作品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邓稼先作为一个国内外崭露头角的优秀物理学家,在公开场合便销声匿迹了。 3.以下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临沂汪沟第二中学采用了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同学们的阅读热情。 B.在教育部公示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中,对44个汉字的字形进行了微调。 C.拓展性课程从培养孩子兴趣与特长作为出发点,为同学创造个性发展的平台。 D.央视举办的“汉字听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4.以下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不闻。 B.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问我:“这人怎么了〞? C.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放学了,──你们走吧。〞 D.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慢慢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5.以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怀念。文章选自小说集《呐喊》。 B.《台阶》一文把“台阶〞作为线索,来反映父亲为了建造高台阶的新屋而付出了艰难代价。 C.《驿路梨花》以梨花为喻,为线索,在寻找小茅屋主人的过程中,讴歌了年青一代的优秀品质。“驿路梨花到处开〞一语双关,主要为了歌颂雷锋精神到处发扬光大。 D.《最苦与最乐》作者是梁启超,号饮冰室主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戊戌变法领袖之一。 6.古诗词默写。〔7分〕 ① ,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望岳》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陋室铭》中采纳正反结合,描写屋主人之雅。其中反面描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游山西村》中,表现诗人对山村恋恋不舍,希望再次“叩门〞拜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学习了“天下国家〞,请写出一句充满爱国主义情怀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诗文阅读〔16分〕 (一) 古诗《登幽州台歌》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7.赏析该诗,有误的一项是〔       〕(2分) “古人〞指古代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对历史上君臣遇合,风云聚会成就一番事业的无限向往之情。 “来者〞指后世的明君贤士,这句表现了诗人苦于人生有限而不及见“来者〞的无限伤感之意。 “念天地之悠悠〞中的“悠悠〞意思为“长远得无穷无尽的样子。〞 “独怆然而涕下〞中的“涕〞解释为“鼻涕〞。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千古名句,请从“悠悠〞两字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文言文阅读〔12分〕 【甲】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假设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归田录节选 钱思公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亦言:宋公垂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余因谓希深曰:“余平生所做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盖惟此尤可以属思尔。(《“三上〞文章》 欧阳修) 注:(1)钱思公、谢希深、宋公垂:皆北宋人名。 (2)属思:全神贯注地思索,构思。 9.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但当涉猎 ②其笃学如此 10. 翻译句子。 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②盖未尝顷刻释卷也。 11. 以下句子断句无误的一项是〔 〕 A.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C. 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 D. 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亦笃学如此 12.甲乙两文关于读书的观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文章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现代文阅读〔32分〕 〔一〕母语是教育的起点 ①尼采曾经指出:母语是“真正的教育由之开始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对象〞,优良的训练是“一切后续教育工作〞的“自然的、丰产的土壤〞;教师应当使同学从少年时代起就严正地对待母语,“对语言感到敬畏〞,最好还“对语言产生高贵的热情〞。我完全赞同他的见解。 ②教育是心智成长的过程,而母语环境是心智成长重要的环境之一。母语就好比文化母乳,我们在母语的滋养下学会了思索、表达和交流。虽然后续教育有不同领域和学科之分,但一切教育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想和写,而这种正确性正是通过优良的母语训练打下基础的。认真对待语言,力求准确地使用每一个词,这不仅是为了避免他人的误解,更是对待心智生活的严正态度。不能想象,一个对写给别人看的文字极其马虎的人,自己思索时会非常认真。相反,凡是呕心沥血于精神劳作的人,因为珍惜劳作成果,在传达时对文字往往都近乎怀有一种洁癖。 ③如果说文化是一种教养,那么,母语就是教养的基本功,教养上的缺陷必定会在语言上体现出来。一个语言粗鄙的人,我们会立即肯定他没文化。一个语言华而不实的人,我们也可以立即肯定他伪文化。举止上的高贵风度来自平常一丝不苟的训练和自我训练,语言上的优良作风也是如此。不用说写公开发表的文章,哪怕是只写给某一个人看的信,只给自己看的日记,都讲究用词和语法的正确、文风的端正,不肯留下一个不修边幅的句子,如此持之以恒,优良的文字习惯就化作本能了,而这便是文字上的教养,因为教养无非是化作本能的优良习惯罢了。 ④一百多年前,尼采埋怨德国青少年不是从德语经典作家而是从媒体那里学习母语,使得他们“尚未成型的心灵被印上了新闻审美趣味的野蛮标记〞。如果尼采生活在今天这个网络时代,真不知他会做何感想。我本人认为,网络语文的繁荣极大地拓宽了写作普及的范围和发表自由的空间,诚然是好事,但也因此更应该警惕尼采所说的“新闻审美趣味〞的蔓延。网络语文往往是急就章,因此可能导致两个后果,一是内容上的浅薄,缺乏酝酿和积存,成为即兴发泄和时尚狂欢的娱乐场;二是语言上的粗率,容易滋生马虎对待母语的习气,成为错别字和语病的重灾区。 ⑤所以,我提倡,各民族都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这个传统存在于本民族的经典作品之中,它们理应成为母语学习的范本,而不该是网络语文。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②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以下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②③段从母语环境的重要性及母语是教养的基本功两个方面,正面论述了中心论点。 B.作者坚决否定了网络语文学习母语的做法,并指出了网络语文的缺点及危害。 C.作者善于引用,巧妙分析,使文章富有文化底蕴。 D.作者号召我们要拥有优秀母语写作的传统,母语学习的范本应该是民族的经典作品 。 16.“母语是教育的起点。〞请结合法国小说家都得的《最后一课》,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果园的快乐时光 白兰华 ①外婆家有个菜园,而他更愿意称之为果园。园内有一株高大的漳州柑子树,绿荫如盖,斜斜地遮住了土屋后门的一小块空地。放学回家,他就在树荫下做作业,温习课程。几只麻雀停在屋檐边,啄着盖房用的麦草,寻找残存的几颗麦粒。玩腻了,又蹦跳着飞落地面,叽叽喳喳叫几声,觉得没趣,又陆陆续续飞上树梢,在枝叶间嬉戏。他静静地观望着麻雀的表演,时光仿佛凝固了一般,几丝夕阳的光线投下来,他的心里生长起一片海,无边无际,一叶小舟就在波平浪静的水面轻轻摇曳。 ②果园里还有三株橘树,一棵李子树,一棵柿树,它们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日复一日地成长,经历开花结果的繁衍,默默奉献着一切。常常变化的是地面种的蔬菜。外婆很会持家,忙里忙外的,空闲时间就伺候自己的菜园子。茄子、辣椒成行,豇豆、冬瓜、丝瓜、南瓜等藤蔓植物爬满架子。他常帮外婆打杂,最惬意的事情就是捉虫子。手里拿双筷子,将茎叶间的毛毛虫一条一条的夹进玻璃瓶,拿去喂鸡仔。外婆说吃了活食的母鸡勤生蛋,生的蛋个头大。他就在下午放学做完作业后到菜园转悠捉虫子。他发现藤藤菜叶上常有一种胖乎乎的、颜色与菜叶颜色接近的虫子,握在手心里肉唧唧的,爬在肌肤上痒痒的,想笑。外婆说是猪儿虫,吃菜叶挺厉害的,看见菜叶缺边少角的没准是它干的坏事儿。将猪儿虫扔到母鸡脚下,母鸡“咯咯咯〞地惊叫着躲开,雄健威武的公鸡要在母鸡面前显摆显摆,扑过来用尖尖的喙啄一下虫子滚圆的身体,还是不敢下口。虫子被折腾得死去活来,他的心像被鸡啄了一下,有些生疼。 ③秋天外婆遍种青菜,一笼一笼的,茎叶繁茂,油绿肥实。收割后,把青菜搬到水井边,用一桶桶清水洗涤。洗菜的活儿很细,得将菜叶褶皱里的尘土粪渣淘洗干净。外婆的手在凉水里泡久了就泛白。他端来小凳依偎在外婆身边,将菜叶一片片扳下,沉浸水中,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他和外婆把洗净的青菜挂在竹竿上晾晒,一杆一杆的在房前屋后散放芳香。青菜一部分入泡菜坛子做酸菜,一部分腌制成盐菜。腌制后的菜叶变成柔顺的一缕,颜色转为深绿,暴晒几个太阳就变得油亮亮的。他常取几根盐菜到学校和伙伴分享,菜茎柔韧,伙伴们咬得龇牙咧嘴。勤劳的外婆把盐菜切细,储藏在坛子里,要吃就抓把出来拌上熟油辣子葱花儿,很下饭,他很爱吃。 ④令时光无比芬芳的还是要数春末夏初,果园里繁花盛开,芳香馥郁,整个院落溢满温馨。李子树橘树枝头一片雪白,蜂蝶绕枝,一派繁忙。一场春雨落下,地面铺上一层寂寞的花瓣,水珠在上面滴溜溜滚动。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每个晨昏,那香味儿飘得很远,将空气沉醉。 ⑤转眼间,收获的忙碌随之而来。田野里,秋阳下,打谷机轰隆隆,拌桶声铿锵有力,膀大腰圆的汉子吆喝着把一担担金黄的稻谷挑往晒坝,堆起一座座小山。外婆家的果园充满果味的甘甜。橘子绿中带黄,沉甸甸压弯枝头。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外婆给他和小姨留了几个柑子,把其余的部分背到集市上去卖,能换回好几个月的油盐钱。 ⑥外婆家的果园一年四季都充满希望,充满生活的甜蜜,留给他解馋的几个柑子,要温暖他过完整个冬天! 〔摘自《优美散文》〕 17.请你细读全文,概括他在果园感受到的快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联系语境,说说以下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青翠的颜色弥散,绿意晕染,一片波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花期最长、香味最浓的是漳州柑子花儿,一朵朵晶莹洁白,缀成一簇一簇的,在青枝绿叶间闪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联系上下文,品味文中画线句子,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3分〕 漳州柑子圆溜溜的似孩子胖胖的脸蛋,笑盈盈地张望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外婆是一个怎样的人。〔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最后一段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作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 写作〔50分〕 (1) 这样的人让我___________________ (2) 成长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烦恼,烦恼后面或许有一段小故事。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语文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