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74800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三季度双减行动之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文件精神,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成员:行政班子成员、班主任及家长代表领导小组职责,“课外读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要经常深入课堂,调查了解任课教师课外读物情况,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及时纠正,做好处理。完善校内课后服务的相关配套工作。二、指导思想“双减”工作关系到青少年健康成长,关系到教育的根本,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发展。我校认真学习贯彻XX“”“双减”工作的

2、重要指示精神,聚焦人民所急所需所盼,不 探索实践,不断改创新,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落实。XX、XX推进“双减”工作,将学生从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中解放出来,将家长从高额教育支出中解放出来,是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大民生工程,我们要不打折扣、不搞变通地坚决执行。三、具体要求(一)我校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可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二)学校应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善读书、读好书,通过设立读书节、读书角、班级图书、漂流图

3、书等,优化校园阅读环境,营造良好读书氛围、形成健康向上的读书风气、构建书香校园。并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三)丰富读书活动。学校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学校定期组织“亲子共读一本书“图书漂流”“校园读书节等活动,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推动书香校园建设。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四)控制教辅种类。坚持一科一辅的原则,三至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选用宁夏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学习之友,一二年级语文、数学不征订购买教辅资料。禁止教师、家委会推荐或要求学生统一

4、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五)学校制定学生近视眼防控方案,确保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制定学校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每学期定期进行全覆盖视力筛查。学校制定课程表,保证学生课间休息时间,要求任课教师提醒学生课间走出教室进行放松。为避免不良用眼行为,教师要监督并及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寸、一拳”要求,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六)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

5、不健康视一,坚持绿色上网。(七)重视对学生电子产品的管理,严防不良信息、文章、读物毒害学生。各班要结合学校学生手机管理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指导和管理,指导家长管控好学生使用手机及其他电子产品的观看内容,教育学生不浏览不健康网页和不良信息、不阅读不健康书籍、不观看不健康视一,坚持绿色上网。(八)学校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坚持以下原则(1)方向性。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2)全面性。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

6、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3)适宜性。符合中小学生认知发展水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4)多样性。兼顾课外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今中外。(6)适度性。中小学校和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九)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学校组织管理人员、任课教师和图书馆管理人员提出初选目录;学科组负责审读,对选自国家批准的推荐目录中的读物,重点评议适宜性,对其他读物要按推荐原则、标准、要求全面把关,提出评议意见;学校组织专门小组负责审核把关,统

7、筹数量种类,确认推荐结果,公示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三、制定制度,分工落实(一)严格执行一科一辅。根据省、市教辅材料推荐选用目录,坚持“一科一辅” “自愿征订”原则,学校及教师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或家长购买任何教辅或使用APP,严格执行市减负规定,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二)优化阅读环境,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优化校园阅读环境,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大学校图书管课程建设力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高书刊流通点和馆内藏书的流通率,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

8、介阅读指导。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坚持底线,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坚持“凡进必审”“凡荐必审”。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根据上级部门组织的统一购书的程序进行采购,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所购图书必须符合中小学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的原则和基本标准。同时,图书馆定期开展工作自查,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单对馆内图书进行清理,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学校图书馆在上课期间每天向师生开放,寒暑假期间根据实际需要,集中时间开放。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

9、书目,由教研组长向学校教导处申请,学校按照办法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购买书籍或到图书馆借阅,教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三)进校园课外读物原则上每学年推荐一次。由学校德育主任、教导主任、学科组长、图书馆负责人、学生和家长代表组成初选目录推荐小组,形成初选书目。(四)健全机制,提升校外读物进校管理水平1、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一次校园课外读物全面排查,全面清理不符合要求的课外读物,并加强课外读物进校园过程的监管。2、严格按程序组织课外读物的遴选.审核工作,各种刊物进入校园,须报请校长批准,教务处备

10、案,经学校批准后方可进入校园,进入校园后由图书管理员签收,并按要求摆放与发放。3、对学生读物管理进一步细化,满足不同学生阅读需求。4、建立阅读激励机制,大力倡导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采用适当的形式表彰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五)营造育人环境。学校要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设立图书角,优化校园阅读环境推动书香校园建设。注重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发挥家长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的积极作用,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五、课外读物管理与评价(一)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

11、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二)适度性。教师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要严格把关、控制数量。(三)坚持育人为本,方向正确。课外读物的推荐与选用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要严把政治关,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四)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六、建立课外读物监测、问责制度(一)各班在每学期从第二月开始,每月向家长开放一次教育教学家长开放活动(观摩课),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五项管理”监督工作。(二)建立监督检查机制。学校要加强对学生携带进入校园读物的管理,发现问题读物应及时予以有效处置,消除不良影响。(三)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符合本校实际的五项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的管理检查。(四)出现问题,一次提醒、二次警告、三次严肃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规章制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