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docx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10070723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 如何搞好高初中数学教学衔接?强化初高中数学学习过渡的探究、研究,切实帮助同学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找到合适于他们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学得轻松,学得快乐,学得有效果,今天,朴新我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一 1.高一数学〔教师〕应做好内容上的过渡 充分掌握初中教学大纲和教材,了解同学对初中知识的真实把握状况。把初中数学教材删掉而高中数学必要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形式向同学的开放。比如:"十字相乘法、三角形重心性质、根与系数的关系'等。在高一教学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进度,使同学平稳的渡过这一困难时期。但是按照课标要求,高一上学期要完成两个模块的教学。而我们大多数都是完成必修1、必修2。这两个模块关于刚刚进入高一的同学来讲,难度较大。我认为高一可以适当的调整所上内容。比如第一模块我们可以合计学习必修3。这一模块主要是统计案例、算法初步。尤其统计同学在小学、初中都有所涉及,容易过渡。 2.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同学反思总结能力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强、逻辑思维比较显然等特点.因此,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进行对同学学法的指导.尤其是对教学的基本方法的指导,适当的进行非常规方法的渗透.例如,在每一个单元教学结束时,就要求同学开展自我归纳、自我反思活动;在解一道数学题后,就帮助同学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步骤,并对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深入的总结.从而提升同学的反思能力,促使其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扩展自己的知识面,从而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的开展专题教学,帮助同学攻克教学中的难点知识,系统的总结某一类知识,找出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与规律.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向同学渗透了数学思想方法.如,数学中很多概念、公式、定理等,同学往往会感到枯燥与无味,时间长了同学容易产生惧怕的心理.所以,我们可以对同学进行学法指导,使他们尽快的识记并学会如何正确的运用. 3.遵循认知规律,防止急躁冒进 知识的积存和运用是必须要过程的,教师应该遵循教学规律,不能贪大求多,有些教师在刚进入函数教学时就拿高考题给同学做学习,让同学求函数的值域,这是高考的重点也是难点,但是让刚进入高中的同学来做显然难度太大。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分步走',而不是"一步到位'。高中数学教学也应该注意情境的创设,尽量做到问题的提出、内容的引入和拓宽生动自然,并能引导同学去思索、尝试和探究,在数学问题的不断解决中,让同学随时享受到由于自己的艰难努力而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促使同学的学习兴趣持久化,并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效果。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二 1.明确初中、高中教材内容的断层 高中数学教材内容要求同学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因此,教师要提早让同学了解初中、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不同,重视数学表达完整性和论证严密性,在教课时掺加一些高中数学内容。初中数学知识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数学语言趣味性、直观性、形象性较强,同学很容易接受和理解。而高中数学概念比较抽象,习题多较多,解题必须要灵活的技巧。为了弥补初、高中数学教材内容的断层,初三教师应当注意问题的创设情境,要具体表达数学问题的引入、提出和〔拓展〕。引导同学尝试和思索。同学解决数学问题时,可能会出现偏差。教师要积极引导,促使同学学习有着持久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在讲述重要的数学定理时,尽量创设情境,达到师生互动。 2.加大师生的互动交流 数学教学是师生彼此交流的双边活动,教师教学和同学学习是互相的。升入高中之后,同学要端正学习态度,寻找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初、高中数学过渡衔接的关键。教师可将作业讲评、知识讲解和试卷分析融入教学活动内,便于同学接受。课堂上,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解决同学学习上的疑惑。在数学难点上,教师可降低要求,做到按部就班。 3.培养同学优良的学习习惯 许多同学有着优良的学习习惯,上课专心、勤学好问、及时复习、独立做作业。上课专心听讲并不代表同学懂了。教师要引导同学处理数学知识的"听'、"思'、"记'之间的关系。同学要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安排好时间。听课过程中,要了解数学知识的重点和难点,有选择记笔记。解题后要总结和反思。在优良的学习习惯下,同学会自行拟定提纲,并在课前做好预习,课后做好总结。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三 1.培养同学主动预习的习惯。教师应在开学之初就有意培养同学的预习习惯,教会同学有效的预习方法,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优良的超前学习是学习成功的一半。预习时同学不必把这节课要学的内容吃透,只要知道这节课将要学哪些内容,学哪个知识点,以及本节课在整个课堂任务中处于哪个环节、有何重要性即可,带着本节课的定位和疑问去学习知识,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必须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这样就能使课前准备与课堂汲取有机结合起来,使学与教更有效地渗透,这样便可大大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    2.认真听课。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正确捷径。为了提升课堂效率,听课时应坚持精力旺盛,头脑清醒,这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课堂上,注意力集中十分关键,思想不要开小差。在讲课过程中,老师为了引入一个数学概念或解释数学定理,可能会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教学内容或自己讲解,或者提问同学。同学则不能简单地看热闹,而要和老师的思维融为一体,仔细观察、思索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我从中发现什么?得到什么结论等等。"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所以,同学只有更快,更好地了解老师,适应了老师的教学方法,才干更有效的学好数学。然而有的同学听课时,往往忽视老师讲课的开头和结尾,这是错误的。开头,老师往往只是寥寥数语,但却是全堂讲课的纲。只要抓住这个纲去听课,下面的内容才会眉目清楚。结尾的话虽也不多,但却是对一节课精要的提炼和复习提示。 3.有效复习和学习。高中复习在于平常,考前的"临时抱佛脚'是不起作用的。复习可这样进行:课后回忆,即在听课基础上把所学内容回忆一遍;精读教材,对教材理解得越透彻,掌握得越牢靠,学习效率也就越高。整理笔记;看参照书,这是补充课外知识的好方法;查缺补漏,系统掌握知识结构;循环复习,将甲复习完后复习乙,在复习完乙后对甲再进行复习,这种循环复习利于加强记忆,巩固知识体系。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分析解题过程、归纳学习方法,并注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举一反三、灵活变通的解题方法技巧的培养,强化学习,学会归纳总结,养成优良的学习习惯,习题不在多,而在于精,在于典型、针对性强;每做一道题,都要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目的特点,考查的是哪个知识点,用到了哪些方法与技巧。要善于发现不同题型、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共性和联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 数学过渡的应对策略四 1.合理铺垫:教新课的过程中对初中知识进行复习巩固,主要是因式分解、绝对值与根式、代数式的恒等变形、函数、方程与不等式,为同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引入: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讲函数问题时,值域(或最值)、单调性等,以同学熟悉较清楚的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入手,使同学不觉得是个又新又难的问题。 3.数形结合:华罗庚先生指出,数缺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对数学问题从数形联系上着眼,用数形结合解题,能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把呆板的数学式子赋予生动的几何意义,如把方程的解集转化为曲线的交点,解决连续数集的问题用数轴,解决离散数集问题用文氏图,概念的讲解用文字语言、数学语言、图形语言互相转化等。在讲反函数之后我又加了一节,主要讲图像,让同学了解:y=f(x)与y=(x+k)、y=f(x)与y=f(x)+h、y=f(x)与y=(-x)、y=f(x)与y=-f(x)间的关系。对后面的求函数值域、单调区间及学习指数函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培养:数学课堂不仅是传授必须的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同学思想方法,它不仅能使同学站在一定的高度理解数学问题而且数学的思维在生活中经常用到,这是使同学终生受益的事:如强化化归思想方法的训练,培养同学联想转化的能力,把一个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个简单熟知的问题加以解决,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方法在数学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第 7 页 共 7 页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