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会计电算化系统试运行方案及验收方案
1、试运行方案
会计电算化系统的试运行是指会计电算化系统使用的最初阶段 让人工与计算机同时进行会计处理的双轨运行过程。
在试运行阶段,前期应以人工为主计算机为辅,后期逐渐以计算 机处理为主。在并行一个阶段后,应开始建立各项管理制度,并根据 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不断改进完善。试运行时间一般为3〜6个 月,最好能跨越一个会计年度。
1.1试运行前的准备阶段
试运行前的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建立电算化工作环境,包 括计算机硬件与系统软件的配置、安装;会计软件的取得与安装;单 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会计电算化人员的配备等。
1.2试运行阶段
检查和调整各功能模块核算方式的可执行性,核算方法的 科学性与准确性;
检查科目体系的完整性及结构是否正常、合理;
检查各个核算方案之间的组织安排,核算工作的程序是否 被正常执行,如发现有出入,须立即进行调整;
检查所使用的会计软件功能的完善程度,对出现的不足应 要求软件开发机构及时作出相应的改进工作;
1.2. 5检查工作人员的设置与分工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科学性, 对不符合相关要求或可进一步进行优化配置的岗位与人员作出相应
的调整;
检查会计数据的输入、审核、记账是否严格按照核算要求 进行,不允许出现在期末集中对数据进行处理的现象。
1.3过渡阶段
申请进行甩账验收
审批
1.4初始化工作
它是指在系统运行前,根据确定的核算方案和软件提供的功能, 输入总帐、明细帐余额,定义有关帐表结构、内容和处理方法,输入 有关系统内相对固定的数据,如固定资产、工资固定信息等。这样, 当日或当月发生的有关业务凭证输入计算机后,就可以试运行了。系 统初始化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步骤:
建立科目编码及中文名称对照表,输入全部总帐、明细帐 科目期初余额。
输入有关核算子系统固定数据,主要包括职工工资数据、 固定资产卡片、材料名称、编号和计划价格、产品名称编码、产品定 额成本、工时费用定额等。
定义帐、表结构、内容及计算公式。初始化通俗的解释 是“前期准备”或者“怎么开始……”。我们把手工管理的帐务工作 搬到计算机中去进行处理,这就需要把目前手工帐本上的帐目、帐面 数据转换到计算机中去。这个过程我们叫做“帐务初始化”。帐务初 始化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1)建立符合本单位财务管理要求的管理控制体系。
2)建立符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科目体系。
3)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软件功能体系。在帐务初始化功 能中一般都有系统管理子功能,它的主要工作一般包括:
财务人员工作及权限的分配、建立适合本单位核算要求的帐务结 构体系等。
1.5建帐建帐功能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5. 1如何根据自己单位的业务情况建立科目核算体系。
如何建立帐簿,形成总帐、银行帐、现金帐、三栏明细帐、 多栏明细帐、往来帐等。
根据本单位的核算要求或习惯确定凭证的分类方法。
进行上年期末余额的结转工作并对结转的期初数进行平衡 校验。5.年终结转工作。
1.6填制凭证
在完成了科目设置、年初余额设置、银行帐初始化以及往来帐初 始化等工作后,我们开始进行诸如填制凭证、复核凭证、登记银行、 现金日记帐的工作,这几项工作统称为日常帐务工作。填制凭证是会 计日常的主要工作,财务人员根据原始凭据做出凭证,然后录入到计 算机中,这个过程就是填制凭证。在填制凭证时要根据软件,应考虑:
1.6.1 一张凭证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
填制一张凭证的步骤有哪几步?
怎样填制一张带有外币或者数量核算的凭证?
怎样在填制凭证时增加一个科目?
怎样修改一张正在填制的凭证?
怎样修改一张已经填好的凭证?
怎样删除、查询打印一定条件的凭证?
为了保证凭证的正确性与合法性,我们要对填好的凭证进行复核, 只有通过复核的凭证系统才应允许登帐。银行日记帐与现金日记帐 的登录功能也要具备。
1.7登帐主要包括:
凭证汇总:
按用户指定的汇总条件对满足这一条件的所有未记帐凭证进行 汇总,产生科目汇总表。
记帐:
将用户所填制的已审核未记帐凭证分别登录到相应的帐簿上去, 同时产生往来帐及要与银行进行对帐的“待核银行帐”。
对帐:
对帐的原则是:
1)总帐借方合计=总帐贷方合计;
2)上级科目借方发生额总计=其下级所有科目借方发生额总计; 上级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其下级所有科目贷方发生额合计。
结帐:
当本月的凭证都已记帐后,我们要将该月的帐封好,以免再次被 记帐。结帐的原则是:在结帐的月份内,不允许含有未记帐凭证,否 则将不予结帐并提示相应信息。
自动转帐为了解决手工核算中的转帐工作,减轻劳动强 度,可以对部分帐务实行自动转帐。
帐务数据的查询与打印包括对科目余额表、总帐帐页、明 细帐帐页等会计资料的查询、国内较好的商品化软件都做的非常灵活。 特别是基于inds操作环境的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帐务软件。
银行对帐
1)银行帐的初始化:
将所有未与银行对上帐的业务输入到计算机中,以便于利用系统 继续与银行进行对帐工作。
2)输入银行的对帐单。
3)银行对帐:
通过本单位的银行帐与银行对帐单之间进行核对的工作,即银行 对帐,能清理出银行和本单位的未达情况。
4)查询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5)查询银行未达帐。
6)查询单位未达帐。
往来帐管理往来对帐就是要完成具有往来业务的单位之 间、单位部门之间以及单位与个人之间的往来帐目核对工作。
一般包括:
1)往来明细帐定义
2)往来帐初始化
3)往来户档案管理
4)往来帐查询与打印
5)往来对帐
6)对帐单的查询与打印
7)往来户余额的查询与打印
日常管理一般包括如下功能:
1)月结帐务数据做备份
2)数据备份与恢复
3)操作人员管理
4)查询打印
5)网络与数据库管理等,以上功能的介绍,是针对一个典型的 帐务系统一般所具有的功能,对于各个帐务系统来说都有或多或少的 变化。对于其它的系统如:
报表系统、工资管理与人事管理系统、材料核算子系统、成本核 算子系统、产成品与销售核算子系统等的功能与性能这里不再细述, 可参考其系统说明。
2、验收方案
2.1软、硬件管理
使用省地税局统一配发的核算软件1%2、不得自行
修改软件。1%
软件必须正常使用3个月以上。1%
配备会计电算化专用微机等相关设备,且满足工作需要。
1%
至少1名会计人员取得初级以上《会计电算化培训合格证》
或参加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培训。1%
2.2操作管理
建立会计电算化岗位责任制,明确会计人员职责。1%
建立上机操作记录制度。1%
按照职责分工在软件上合理设置权限和密码。1%
正确完成初始化工作,科目设置合规。95%
凭证录入、修改与凭证审核职责分离。1%
输入的记帐凭证、原始凭证项目符合规定并满足会计核算
需要。95%
记帐凭证经严格审核,并正确登记总帐、明细帐和辅助帐。
95%
用软件正确完成会计报表的定义、生成和汇总工作95%
采取必要措施严格控制“反建帐”操作。1%
2.3会计数据安全和资料归档管理
2.3. 1正确打印输出合规的凭证、帐簿和报表。95%
定期备份会计数据,并能利用备份盘进行数据恢复。95%
有严格的预防、检测和消除病毒措施。95%
严格按规定保管计算机输出的会计资料。1%
采用磁性介质或光盘存储会计数据,并作为会计档案保管。
90%
2.4与手工核算方式并行3个月以上,保存有与手工处理相一致 的数据。
2.4. 1软件初始化完成时年初余额与手工帐相符。1%
计算机总帐本期发生额、余额与手工帐一致。1%
计算机会计凭证及相应的明细收与手式帐一致。95%抽查
10%至30%的实际运行数据。
计算机生成的会计报表与手式帐一致(包括本级和汇总报
表)。95%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