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墙面面砖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墙面面砖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序
、施工工艺
1. 材料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瓷砖专用胶泥,填缝剂(擦缝用)。
2)矿物颜料:(与釉面砖色泽协调,与白水泥拌和擦缝用)。
3)砂子:中砂。
4)石灰膏:使用时石灰膏内不会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及杂质(如使用石灰粉时要提前一周浸泡透)。
5)釉面砖:品种、规格、花色按设计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0%。砖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棱、掉角和断裂等缺陷。如遇规格复杂,色差悬殊时,应逐块量度挑选分类存放使用。
2. 作业条件
1)天棚(天花)、墙柱面粉刷抹灰施工完毕。
2)墙柱面暗装管线、电制盒及门、窗框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3)墙柱面必须坚实、清洁(无油污、浮浆、残灰等),防水完成并验收。
4)安装好的窗台板及门窗框与墙柱之间缝隙;用1:3水泥砂浆堵灌密实;门窗框边隙之嵌塞材料应由设计确定,铺贴面砖前应先粘贴好保护膜。
5)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墙和样板间,并经质量及有关部门检查符
合要求。
3. 操作方法
1)选砖:面砖一般按1差距分类选出若干个规格,选好后根据墙柱面积,房间大小分批类计划用料。选砖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同一规格的面砖,力求颜色均匀。
2)基层处理和抹底子灰
a. 对光滑表面基层,应先打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b. 对表面很光滑的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即将表面尘土、污垢清理干净(油污可用10%火碱水清刷后,再用清水将碱液冲洗干净);浇水湿润,用1: 1水泥细砂浆,喷洒或用毛刷(横扫)将砂浆甩到光滑基面上。甩点要均匀,终凝后再浇水养护,直至水泥水泥疙瘩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扳不动为止。
c. 专墙面基层:提前二天浇水湿润。
3)抹底子灰:
a, 吊垂直,找规格,贴灰饼(打墩),冲筋(打栏)。吊垂直,找规矩时,应与墙面的窗台、腰线、阳角立边等部位面砖贴面排列方法对称性以及室内地台块料铺贴方正综合考虑,力求整体完美。
b. 将基层浇水湿润,(混凝土基层面尚应用水灰比为0.5内掺107胶的水泥均匀涂刷),分层分遍用1: 2.5水泥砂浆底灰(亦可1: 0.5:
4水泥石灰沙浆)。第一层宜为5厚用铁抹子(铁灰匙)均匀抹压密实;待第一层干至7 — 8层后即可抹第二层,厚度为8 — 10 ,直至与冲筋大至相平,用木杠(压尺)刮平,再用木抹子(磨板)磋毛压实,划成麻面。
4)预排砖块、弹线
a.预排砖块应按照设计色样要求,一个房间,一整幅墙柱面贴同一分
类规格面砖;在同一墙面,最后只能留一行(排)非整块面砖,非整块面砖应排在靠近地面或不显眼的阴角等位置;砖块排列一般自阴角开始。至阴角停止(收)和字天棚(天花)开始至楼地面停止(收)。
b.弹好花色变异分界线及垂直与水平控制线。垂直控制线一般以Im设度为宜,水平控制线一般按5-10排砖间距设一度为宜;砖块从天棚顶住地面排列至最后一排整砖度,应弹置高度控制线;墙裙、踢脚线顶亦应弹置高度控制线。
5)贴面砖
a. 将釉面砖浸入清水内,30分钟(最少)后叠起漓干,后进行安装。
b. 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应自下向上铺贴。从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用钉子装好靠尺板(室内靠尺板装在地面向上第一排整砖的下皮位置上;室外靠尺板装在当天计划完成的分段或分块内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控制线上),以此承托第一排面砖。
c. 浇水将底子灰面湿润,先贴好第一排(最下一排)砖块下皮要紧靠装好的靠尺板,砖面要求垂直平正,并应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砖上皮。
d. 以第一排贴好的砖面为基准,贴上基准点(可使碎块面砖),并用线锤校正,以控制砖面出墙面尺寸和垂直度。
e. 铺贴应从最低一皮开始,并按基准点接线,逐排由下向上铺贴。面砖背面应满涂水泥膏(厚度一般控制在2-3内),贴上墙面后用铁抹子(灰匙)木把手着力敲击,使面砖粘牢,同时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上皮。每铺完一排应重新检查每块面砖,发现空鼓,应及时掀起加浆重新贴好。
f. 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初凝后民用清水将面砖洗干净,用白水泥浆
(彩色面砖应按设计要求用矿物颜料调色)将缝填平,完工后用棉纱、布片将表面试擦干净至不留残灰迹为止。
g. 瓷砖如需调整,则需在安装后的10分钟内进行,2小时(最多)后将瓷砖洗刷干净。
、施工工艺
4. 材料
1)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配瓷砖专用胶泥,填缝剂(擦缝用)。
2)矿物颜料:(与釉面砖色泽协调,与白水泥拌和擦缝用)。
3)砂子:中砂。
4)石灰膏:使用时石灰膏内不会含有未熟化的颗粒及杂质(如使用石灰粉时要提前一周浸泡透)。
5)釉面砖:品种、规格、花色按设计规定,并应有产品合格证。釉面砖的吸水率不得大于10%。砖表面平整方正,厚度一致,不得有缺棱、掉角和断裂等缺陷。如遇规格复杂,色差悬殊时,应逐块量度挑选分类存放使用。
5. 作业条件
1)天棚(天花)、墙柱面粉刷抹灰施工完毕。
2)墙柱面暗装管线、电制盒及门、窗框安装完毕,并经检验合格。
3)墙柱面必须坚实、清洁(无油污、浮浆、残灰等),防水完成并验收。
4)安装好的窗台板及门窗框与墙柱之间缝隙;用1: 3水泥砂浆堵灌密实;门窗框边隙之嵌塞材料应由设计确定,铺贴面砖前应先粘贴好保护膜。
5)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样板墙和样板间,并经质量及有关部门检查符合要求。
6. 操作方法
1)选砖:面砖一般按1差距分类选出若干个规格,选好后根据墙柱面积,房间大小分批类计划用料。选砖要求方正、平整,楞角完好。同一规格的面砖,力求颜色均匀。
2)基层处理和抹底子灰
h. 对光滑表面基层,应先打毛,并用钢丝刷满刷一遍,再浇水湿润。
i. 对表面很光滑的基层应进行“毛化处理”。即将表面尘土、污垢清理干净(油污可用10%火碱水清刷后,再用清水将碱液冲洗干净);浇水湿润,用1: 1水泥细砂浆,喷洒或用毛刷(横扫)将砂浆甩到光滑基面上。甩点要均匀,终凝后再浇水养护,直至水泥水泥疙瘩有较高的强度,用手扳不动为止。
j. 专墙面基层:提前二天浇水湿润。
3)抹底子灰:
k. 吊垂直,找规格,贴灰饼(打墩),冲筋(打栏)。吊垂直,找规矩时,应与墙面的窗台、腰线、阳角立边等部位面砖贴面排列方法对称性以及室内地台块料铺贴方正综合考虑,力求整体完美。
l. 将基层浇水湿润,(混凝土基层面尚应用水灰比为0.5内掺107胶的水泥均匀涂刷),分层分遍用1: 2.5水泥砂浆底灰(亦可1: 0.5:
4水泥石灰沙浆)。第一层宜为5厚用铁抹子(铁灰匙)均匀抹压密实;待第一层干至7 — 8层后即可抹第二层,厚度为8 — 10 ,直至与冲筋大至相平,用木杠(压尺)刮平,再用木抹子(磨板)磋毛压实,划成麻面。
4)预排砖块、弹线
m. 预排砖块应按照设计色样要求,一个房间,一整幅墙柱面贴同一分类规格面砖;在同一墙面,最后只能留一行(排)非整块面砖,非整块面砖应排在靠近地面或不显眼的阴角等位置;砖块排列一般自阴角开始。至阴角停止(收)和字天棚(天花)开始至楼地面停止(收)。
n. 弹好花色变异分界线及垂直与水平控制线。垂直控制线一般以1m设度为宜,水平控制线一般按5 — 10排砖间距设一度为宜;砖块从天棚顶住地面排列至最后一排整砖度,应弹置高度控制线;墙裙、踢脚线顶亦应弹置高度控制线。
5)贴面砖
o. 将釉面砖浸入清水内,30分钟(最少)后叠起漓干,后进行安装。
p. 在每一分段或分块内的面砖,均应自下向上铺贴。从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用钉子装好靠尺板(室内靠尺板装在地面向上第一排整砖的下皮位置上;室外靠尺板装在当天计划完成的分段或分块内最下一排砖的下皮位置控制线上),以此承托第一排面砖。
q. 浇水将底子灰面湿润,先贴好第一排(最下一排)砖块下皮要紧靠装好的靠尺板,砖面要求垂直平正,并应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砖上皮。
r. 以第一排贴好的砖面为基准,贴上基准点(可使碎块面砖),并用线锤校正,以控制砖面出墙面尺寸和垂直度。
s. 铺贴应从最低一皮开始,并按基准点接线,逐排由下向上铺贴。面砖背面应满涂水泥膏(厚度一般控制在2 — 3内),贴上墙面后用铁抹子(灰匙)木把手着力敲击,使面砖粘牢,同时用木杠(压尺)校平砖面及上皮。每铺完一排应重新检查每块面砖,发现空鼓,应及时掀起加浆重新贴好。
t. 铺贴完毕,待粘贴水泥初凝后民用清水将面砖洗干净,用白水泥浆
(彩色面砖应按设计要求用矿物颜料调色)将缝填平,完工后用棉纱、布片将表面试擦干净至不留残灰迹为止。
u. 瓷砖如需调整,则需在安装后的10分钟内进行,2小时(最多)后将瓷砖洗刷干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