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教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ocx

上传人:丰**** 文档编号:10068187 上传时间:2025-04-2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教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研究 根据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 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 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 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 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 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 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 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作业 的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形式枯燥、单调、僵化; 作业评价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等,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学生学 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正确地看 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如何布置能有效布置作业,努力提高 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 思维,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 通过作业改革,我们希望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时 了解教学效果,找出现状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存 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和调整 教学进度;通过作业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 去。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明确了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目标与作业的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 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 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 二是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学习 层次的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要注重趣味性,使学生 愿做作业、乐做作业。 三是适度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作业 内容要适当,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要多样, 应体现拓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要求。 三、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设计的目的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调动学生 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作 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 主动性,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前置型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 基础。前置型作业是指教师预先设计探究性问题,以作业单 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进 行自主探究。设计前置型作业的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 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借 助图形动手拼摆,学生带着初步了解的图形密铺知识进课堂 学习,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 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在操作中体验到了数学的 美,享受了成功的喜悦。 (二)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围绕现实问题,我们让学生动手实践或是实际调查,激 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例如, 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后,设计“找找生活中的数字” 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通过有趣的找 数、认数活动既巩固了 10以内数字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 激发对数学的热爱。 再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设计“家庭作息 时间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既巩 固了时分秒的知识,又能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三)复习型作业,整体建构知识体系 复习是学生系统完善、深化知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 生巩固、内化基础知识,建立网状、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设 计复习型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中明确知识 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会更全面、 更系统地思考问题。我校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整体建 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制作活动,学生在学完每个大单元 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单元知识思维 导图。 设计这样的复习型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乱的知识 变得清晰、完整,从而使复习更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复习 的实效;另一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能使知识之 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化、结构化的 思维。 四、改进评价,保证作业设计实效 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对 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二是从对基 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而且要给学生及时 订正错误、再次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 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方式、解题技巧与数学经验,促进 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数学教师为学 生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中 展开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 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量数学学习。 浅谈“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根据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 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作为数学教师,我们要紧紧围 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 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 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 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 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结合“双减”政策和《义 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双向指导,以及平时在教学过程中 的做法,我浅谈下自己对于“双减”背景下的数学作业的看 法(以我任教的五年级数学为例)。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质”的内容 (一)作业设计总量要适中 课时作业对应着一节课的授课内容,起到巩固课堂所学 知识和技能的目的。如果作业总量过多,不仅违背了“双减” 政策,同时也加重了学生的作业负担。从学生的全面发展出 发,应该严格控制课时作业总量。同时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 要和各科教师做好沟通,总的作业量要适量。 (二)作业设计知识点要全面 绝大多数情况下,一节课授课内容所涵盖的知识点不止 一个。以五年级数学为例: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的内容含有 三个知识点。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既要涉及到找公倍数的内 容,还要涉及到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更要涉及到其他公倍 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数的内容。所以在设计作业时教师既要 考虑知识点的全覆盖,不留下巩固盲区,同时也要突出重点 和难点。例如本节课的重难点就是找最小公倍数,所以在设 计作业时这一块的内容就要有相对多的巩固提升练习。 (三)作业设计题型要合理 数学作业上常见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 算题、解答题等,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各个题型的占比量要合 理。如果选择题或者判断题过多,作业反馈出的教学效果的 客观性就会有一定误差。部分学生可能出现不看题目直接写 答案等应付的情况。如果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设置的过 多,作业整体难度较大,则会影响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完 成作业的积极性,特别是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他 们就会有我不会也不写的心态,这既不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 也不利于班级总体的发展。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减负增质”的策 (一)要具有基础性 “双减”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所以课时作 业要充分体现基础性。在设计作业时,基础性的题型要在作 业上占大部分。设计的作业应该是班上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完 成的课时作业,并且让学生通过完成课时作业理解和掌握当 堂所学内容。就数学知识而言,让绝大多数同学上课都能掌 握并有所收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所以作业的基础性原 则是作业设计的核心。 (二)要具有层次性 “双减”背景下,教师的作业设计应该关注到学生的研 究惯、学习能力、学习意愿和学习基础等个性差异。这就要 求课时作业的设计要体现相应的层次性。根据我班学生学习 能力,我将学生分为智慧组、活力组、动力组三个小组(小 组的名称由学生自己命名),根据每个小组学生的实际学习 能力对学生布置“总量不一,难度不一”的作业。例如在教 授最小公倍数这一课时内容时,我的作业设计按比例分配如 下:智慧组的作业多涉及一些其他公倍数是最小公倍数的倍 数的内容;活力组的学生多涉及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 动力组的学生就只涉及如何找最小公倍数的内容。同时根据 学生的阶段表现对学生的分组进行不定时调整。同时,也可 建立作业的弹性机制,在学习总量和学习难度上给学生一些 自主的空间,将更多的自主时间还给学生,这样有利于学生 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 (三)要具有创新性 在删减大量重复性、机械性书面作业的同时,教师还可 以适量布置一些创新性的实践作业。例如,在本课时内容中, 可以让学生在课后自主讨论如何求三个数甚至更多的数的 最小公倍数。这就需要学生迁移运用课堂知识,选择适当可 行的方法进行相应的探索。教师要让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有 足够的探究空间和发散空间,以提升其创新思维和能力。 总之,作为教师,我们要站在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的高度,认真落实“双减”目标,设计和布置好作业,提升 作业的时效性和实效性。 “双减”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师生交流 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业类型及作业量 1.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般先将作业做一遍,将作业分为 “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 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 械重复的作业,严禁布置需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和给家长布置 作业。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 设不同的作业空间。 2. 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 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 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 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 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 置调查、制作方案、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 业形式明确不同的要求 3. 学生的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度,一般在课堂上给学 生留十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内时间 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该一天一练。 4.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 5. 严禁教师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作业本与书写规范 L各年级统一课堂作业本。 6. —、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作业,三、四、五、六年级用 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一本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笔 书写,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约占线格的三分之二。书写要做 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数学作业中的汉字书写以 楷书为规范,做到笔划、笔顺、结构正确无误,字距合理, 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美观。数字书写,笔顺正确, 大方规范。 7. 画图一至六年级一律用铅笔,尺规作图。 8. 作业本封面要清晰填写:校名全称、年级、学号、姓 名。封面、封底不得乱涂乱写乱贴,保持干净整洁。 9. 做题时要写清练习几、题目序号。课本上的图形和解 决问题不要抄题,直接列式解答。如果是补充的,则要将题 目抄上。 10竖式计算一般列在横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验算可将竖 式位置适当移向左边,验算竖式必须并列在算式竖式的右边, 竖式中的较长横线要求用直尺划。 11计算题题目抄题时至少前空一格(一个字位置),第 一个等号应另起行,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同级运算一次可 脱式,指明要简便计算的须写简便过程。 12应用题如要求抄写题目则格式同课本,换行书写必须 与上一行开头对齐;列式计算后,单位名称加上“()”;答 语要完整。 13使用铅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应用橡皮擦,注 意保持卷面的整洁;使用钢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统 一用双横线划掉即可。不准使用涂改液、更正纸或者透明胶 涂改作业。 14. 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 两字,换行开始订正。除应用题外,订正时题目需重抄,应 用题也应写上“答” 15. 课堂作业每周3次,基础训练学完做完。 16. 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量:一般算题每次16道,笔 算题每次6道,几何题、应用题每次4道。(建议学生分层 次布置作业数学基础好的多一点) 17. 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之间 作业的传帮带作用。 作业批改要求 1. 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精细,批改符号规范、统一。 每次作业批改均使用红笔,并在作业右下方标明批改日期。 不得要求学生或家长批改作业。 练习批改要求:正确的打“,错误的“一”。不完全对 的作业题有的可以不打“X”,只在题旁打上“?”,或将错 误之处圈出或划出,以引起学生思考。对于错误的作业题, 督促学生在本次作业后或指定位置更正“△”,并进行第二 次批改。 作业评定用“优” “良” “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 英语用“A” “B” “C”标示等级。 2. 教师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经常进行巡视,及时进 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对学困生的作业提 倡面批。 3. 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 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要求课堂作 业当天收回、当天完成批改,不无故拖延(包括二次批改)。 4. 一二年级可配合使用小红旗、小红花、大拇指等鼓励 性标志,中高年级可在等级后配合使用五角星或加号等激励 性评价标志。等第在作业右上方,日期写在作业最后的右下 方。 5.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如果是共性问题,可在课上 集中讲评,及时矫正;如果是个性问题,教师应做好“面批”、 “面辅”工作。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作业中有创意的解法和典 型的错例要及时做好记录。对有创意的解法要予以表扬,对 典型的错例要分析成因,以改进教学。教师要作好学生上交 及完成作业情况记载,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 中获取改进教学的信息。 6、“无作业日”落实要求 1. 年级组内设立每周的一天为无书面作业日。 2. “无作业日”当天我们可以开展开展亲子阅读或亲子 实践活动,家长可指导孩子学做家务,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 炼、发展兴趣爱好、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散步、聊天等,帮 助孩子修养身心等。 “双减”之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方案 作业是检测教师教与学生学习效果的中介,是师生交流 的工具,是教师常规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 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作业类型及作业量 1. 教师在布置作业前一般先将作业做一遍,将作业分为 “必做作业”和“选做作业”,作业布置应根据学生的学情, 为学生精心选择作业,作业要保证基础性和时效性,杜绝机 械重复的作业,严禁布置需用手机完成的作业和给家长布置 作业。同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学习能力,对不 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为不同的学生的学习创 设不同的作业空间。 2. 作业的形式应该多样化,要根据学科以及学生的年龄 特点,积极探索作业的形式,从数学学科特点出发可安排 头作业,书面作业,综合实践性作业等,学生可采用书面、 社会实践等形式来完成。布置的课外作业要适量。给学生布 置的作业教师要先做一遍。除书面作业以外,可根据需要布 置调查、制作方案、数学日记等实践性作业,并根据不同作 业形式明确不同的要求 3. 学生的课堂作业一定要适量适度,一般在课堂上给学 生留十分钟左右的作业时间,尽量保证课堂作业在课内时间 完成。其中数学作业应该一天一练。 4.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六年级不超过半小时。 5. 严禁教师将书写作业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作业本与书写规范 L各年级统一课堂作业本。 6. —、二年级用铅笔书写作业,三、四、五、六年级用 用蓝色或黑色钢笔、签字笔书写,一本作业用同一种颜色笔 书写,不得混用,字的大小约占线格的三分之二。书写要做 到认真、工整,字体端正、清楚。数学作业中的汉字书写以 楷书为规范,做到笔划、笔顺、结构正确无误,字距合理, 在整齐划一的基础上逐步达到美观。数字书写,笔顺正确, 大方规范。 7. 画图一至六年级一律用铅笔,尺规作图。 8. 作业本封面要清晰填写:校名全称、年级、学号、姓 名。封面、封底不得乱涂乱写乱贴,保持干净整洁。 9. 做题时要写清练习几、题目序号。课本上的图形和解 决问题不要抄题,直接列式解答。如果是补充的,则要将题 目抄上。 10竖式计算一般列在横式下面居中位置,如验算可将竖 式位置适当移向左边,验算竖式必须并列在算式竖式的右边, 竖式中的较长横线要求用直尺划。 11计算题题目抄题时至少前空一格(一个字位置),第 一个等号应另起行,递等式的等号要对齐,同级运算一次可 脱式,指明要简便计算的须写简便过程。 12应用题如要求抄写题目则格式同课本,换行书写必须 与上一行开头对齐;列式计算后,单位名称加上“()”;答 语要完整。 13使用铅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应用橡皮擦,注 意保持卷面的整洁;使用钢笔做作业时,清除误写的图字统 一用双横线划掉即可。不准使用涂改液、更正纸或者透明胶 涂改作业。 14. 作业中的错误必须及时订正,订正时先写上“订正” 两字,换行开始订正。除应用题外,订正时题目需重抄,应 用题也应写上“答” 15. 课堂作业每周3次,基础训练学完做完。 16. 课堂作业、家庭作业量:一般算题每次16道,笔 算题每次6道,几何题、应用题每次4道。(建议学生分层 次布置作业数学基础好的多一点) 17. 班级每学期举办一次优秀作业展示,发挥学生之间 作业的传帮带作用。 作业批改要求 1. 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精细,批改符号规范、统一。 每次作业批改均使用红笔,并在作业右下方标明批改日期。 不得要求学生或家长批改作业。 练习批改要求:正确的打“,错误的“一”。不完全对 的作业题有的可以不打“X”,只在题旁打上“? ”,或将错 误之处圈出或划出,以引起学生思考。对于错误的作业题, 督促学生在本次作业后或指定位置更正“△”,并进行第二 次批改。 作业评定用“优” “良” “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第, 英语用“A” “B” “C”标示等级。 2. 教师在学生做作业时,教师要经常进行巡视,及时进 行指导,尤其要关注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对学困生的作业提 倡面批。 3、要发挥作业的诊断功能,布置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和 反馈,对于作业中的错误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要求课堂作 业当天收回、当天完成批改,不无故拖延(包括二次批改)。 4. 一二年级可配合使用小红旗、小红花、大拇指等鼓励 性标志,中高年级可在等级后配合使用五角星或加号等激励 性评价标志。等第在作业右上方,日期写在作业最后的右下 方。 5. 对于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如果是共性问题,可在课上 集中讲评,及时矫正;如果是个性问题,教师应做好“面批”、 “面辅”工作。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作业中有创意的解法和典 型的错例要及时做好记录。对有创意的解法要予以表扬,对 典型的错例要分析成因,以改进教学。教师要作好学生上交 及完成作业情况记载,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从 中获取改进教学的信息。 6、“无作业日”落实要求 1. 年级组内设立每周的一天为无书面作业日。 2. “无作业日”当天我们可以开展开展亲子阅读或亲子 实践活动,家长可指导孩子学做家务,带领孩子进行体育锻 炼、发展兴趣爱好、与孩子一起做游戏、散步、聊天等,帮 助孩子修养身心等。 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升数学素 养心得体会 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延续,可以检测教学效果,有助 于教师及时把握学情,还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巩固知识,提升 应用能力,培养学科素养。然而,在过去相当长时间里,过 多过重过难的作业负担,不仅打击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令大多数孩子身体素质下降,甚至身心受到伤害。不久 前,办公厅、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 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简称“双减”政策), 由于“双减”政策直击应试教育的功利、短视要害,因而在 社会上引发了强烈反应,学校、家长、老师对国家的这一重 大决策普遍表示了热烈欢迎和支持。 “双减”政策明确要求,学校、教师、家长必须减轻义 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不得布置超过国 家课标难度的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 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教师不得参加校外有偿补课等等, 特别是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得安排纸笔考试,不布置书 面作业。对于国家规定的明令禁止的红线,每个教师都必须 了然于心,时刻自警、自省、自勉、自励,要把国家的政策 精神切实落实到行动上、工作中。 有人认为,学生的作业少了,教师的负担也减轻了,教 师可以轻松一些了。这种对“双减”政策的认识其实是一种 严重误解,虽然不排除有个别教师以“双减”政策为借放 松自己,但所有学校和绝大多数教师其实都能够清醒地认识 到,“双减”政策背景之下,教师的责任不是变小了,而是 更大了,要求不是变低了,而是更高了,教师的着眼点和教 学重点必须从以往只做好课本知识的传授,更多地转移到对 人的培育上来,而且必须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让 学生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为此,每一个教师 都必须在思想上、行动上作出相应调整和提高,更好地扮演 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关键角色。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再也不能够为了追求学生 的考试分数而不断给学生加压,让学生成为刷题机器。对于 三年级以上的学生来说,教师必须控制好纸笔作业的总量, 要做到少而精,精而有趣;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虽 然不能够安排纸笔作业和书面考试,但并不意味着可以让学 生放任自流,教师必须以更生动更活泼的形式,譬如以问答 的形式来安排“头”作业,这样既能够达到纸笔考试相同 的效果,更为重要的在于,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生学习兴趣和 学习热情。 然而,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 动活泼的“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教 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 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 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 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 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 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 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 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 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 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教师应该积极探索 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 的作业设计;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做好 学生的答疑辅导。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数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