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关键工序、重点环节的技术措施第一节雨季施工措施
雨期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雨期施工生产计划,根据雨期施工项目编制雨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期施工前准备好。
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机械设备防雨、防护等项工作,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如在施工过程中突遇大暴雨,应做好人员配置,加强施工管理力量,确实无法施工时,可留设施工缝,但应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工作。
第二节冬季施工措施
冬期施工前认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冬施生产计划,根据冬施项目编制冬期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设备要在冬施前准备好。
应做好施工人员的冬施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过冬准备工作,包括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及保温等项工作。
大型机械要做好冬期施工所需油料的储备和工程机械润滑油的更换补充以及其它检修保养工作,以便在冬施期间运转正常。
冬施中要加强天气预报工作,防止寒流突然袭击,合理安排每日的工作,同时加强防寒、保温、防火、防煤气中毒等项工作。
冬期施工不能采用浇水养护,而采用保温材料覆盖。如草垫、塑料布等。砼的拆模应以构件实际强度确定,砼的拆模时间应以构件的实际强度确定(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不能单以时间确定,凡拆模时间必须报公司项目经理批准后才能进行。
冬期条件下,钢筋焊接应尽量在室内进行,如必须在室外进行焊接,应有防霜雪及挡风措施。
在冬期施工期间,由于上部空气对流大气温低,应特别注意防风和保温。
冬期施工中,脚手架、道路等均应有防滑措施。现场应加强防火,严禁现场(包括室内)点火及用电取暖,做好现场升温区域内的防火,并配备灭火用的水泵和一定数量的灭火器。
冬期施工的起重机械要经常检查制动装置,以防止结霜结冰影响制动效果。经常对施工机具进行检查。
第三节地下管线及其他地上地下设施的保护加固措施
1、调查分析
首先在工程施工前,加强对施工区域管线的调查工作,将工作做在前面,防患于未然。
(1) 从技术上引起重视: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首先从现状管线保护角度考虑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从方案上保证管线无事。
(2) 从施工过程引起重视:在施工前,首先根据管线图,摸清各管线的管位和走向,对明确的管线按20m距离打一样洞,确认其埋深和走向,在管线转角处,须找到转角位置,明确角度变化后管线的走向。并插小木牌,小木牌标明管线名称、走向、埋深等。在进行土方开挖时,管线保护员、施工员随时监测,并指挥操作。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各岗位均要有人到位,严禁擅自离岗。
2、保护措施
(1)详细阅读、掌握设计、建设单位提供的地下管线图纸资料,并在工程实例实施前召开各管线单位施工配合会议,收集管线资料。对影响施工和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开挖必要的样洞(开挖样洞时通知管线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核对弄清地下管线的确切情况,做好记录。
(2)工程实施前,向有关单位提出监护的局面申请,办妥“地下管线监护交底卡”手续。
(3)施工现场地下管线的详细情况和制定管线保护措施向项目经理、现场技术负责人、施工员、班组长和操作工作安全交底,随即填写“管线交底下”,并建立“保护地下管线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
(4)落实保护地下管线的组织措施,公司委派管线保护专职人员负责本工程地下管线的监护和保护工程。施工队和各班组兼职管线保护人,组织地下管线监护体系,严格按照公司审定批准的施工组织和经管线单位认定的保护地下管线技术措施要求落实到现场,并设置必要的管线安全标志牌,悬挂“地下管线无事故表”和保护地下管线安全的“十个不准”。
(5)对受施工影响的地下管线设置若干沉降测点,工程实施中,定期观测管线的沉降量,及时向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管理单位提供观测点布置图与沉降观测资料。
(6)成立由建设单位、各管线单位和施工单位的有关人员参加的现场管线保护领导小组,定期开展活动,检查管线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及保护措施的可靠性。
(7)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经审定的施工组织设计与地下管线保护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施工,各级管线保护负责人深入施工现场监护地下管线、督促操作(指挥)人员遵守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章施工。
(8)施工过程中发现管线现状与交底内容、样洞资料不符等异常情况时,立即通知建设单位和有关管线单位到场研究、商议补救措施,在未作出统一结论前,不擅自处理或继续施工。
(9)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情况,应事先制订好应急措施,配备好抢修器材,以便在管线出现险兆时及时抢修,做到防患于未然。
(10)—旦出现管线损坏事故,在24小时内报上级部门和建设单位,特殊管线立即上报,并立即通知有关管线单位要求抢修,组织力量协助抢修。对人为损坏事故,要吸取教训并按“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11)管道、电杆保护,在施工期间有可能要对本工程施工产生影响的管道,若有必要则进行迁移,但是考虑工期及管线所属部门的配合情况,如在施工前未能及时迁移,则在施工的同时需制定严密的保护方案。
第四节 施工现场治安管理计划
施工场地(现场)提供24小时的保安保卫服务,配备足够的保安人员和保安设备,防止未经批准的任何人进入现场,控制人员、材料和设备等的进出场,防止现场材料、设备或其他任何物品的失窃,禁止任何现场内的打架斗殴事件。
保安人员应是训练有素的专业保安人员,可以雇佣专业保安公司负责现场保安和保卫;保安保卫制度除规范现场出入大门控制外,还应规定定时和不定时的施工场地(现场)周边和全现场的保安巡逻。
制定并实施严格的施工场地(现场)出入制度并报监理人审批;车辆的出入须有出入审批制度,并有指定的专人负责管理;人员进出现场应有出入证,出入证须以经过监理人批准的格式印制。
确保任何未经监理人同意的参观人员进入现场;准备足够数量的专门用于参观人员的安全帽并带明显标志,同时应准备一个参观人员登记簿用于记录所有参观现场人员的姓名、参观目的和参观时间等内容;确保每个参观现场的人员了解和遵守现场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佩带安全帽,确保所有经发包人和监理人批准的参观人员的人身安全。
为施工场地(现场)提供和维护符合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市容管理部门规定的临时围墙和其他安全维护,并在工程进度需要时,进行必要的改造。围墙和大门的表面维护应考虑定期的修补和重新刷漆,并应保证所有的乱涂乱画或招贴广告随时被清理。临时围墙和出入大门考虑必要的照明,照明系统要满足现场安全保卫和美观的要求。
保证发包人支付的工程款项仅用于本合同目的,及时和足额地向所雇佣的人员支付劳动报酬,并制定严格的工人工资支付保障措施,确保所有雇佣工人的工资,有效防止影响社会安定的群体事件发生,并保障发包人免于因承包人拖欠工人工资而可能遭受的任何处罚、索赔、损失和损害等。
第五节突发治安事件紧急预案
1、治安突发事件预防措施
1.1、加强内部防范控制
(1)加强对本项目所管辖施工区域、重点部位、要害部门实施全方位的治安防范,把责任落实到人,严格落实治安防范标准。
(2)加强项目部值班,充实施工现场保安力量,完善领导值班和值班人员及警卫巡查制度,明确责任有效监控。
(3)各级领导要积极深入基层,及时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和苗头,对员工关心的热点问题,要细致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避免造成社会影响。
(4)要提高治安管理的认识,认清形势,发现有异常情报及时向领导小组报告,不得延误,争取主动。
1.2、工程项目治安保卫工作,实行总包负责制
(1)项目经理部应组织做好贯彻执行国家和本市有关治安保卫工作的规定,加强本工程建设项目治安保卫工作的领导。
(2)结合本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治安保卫工作方案,并督促分包单位认真落实。
(3)项目经理部与各分包单位签定安全保卫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
(4)组织检查夜间值班、巡逻工作。
(5)定期组织会议,协调解决施工中治安保卫工作中的重大问
题。
(6)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处理影响施工的纠纷,协助公安机关处
理治安突发事件。
(7)接受公安机关对本工程建设项目治安保卫工作的监督、指导。
1.3、根据本工程治安防范要点,加强要害部位的防控工作
(1)治安保卫工作要纳入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做到治安保卫工作与施工同步进行。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法制教育和自觉维护施工现场治安秩序的教育。
(3)定期组织治安防范检查,落实防火灾、防盗窃、防抢劫、防爆炸等治安防范措施。
(4)加强对施工队伍的治安管理,不得雇佣“三证”手续不全的外埠施工人员。
(5)施工现场实行区域管理,生活区和施工区应当严格分开,区域之间应有明显标志。
(6)施工现场实行出入证制度,门卫应当严格查验证件,与施工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施工现场。
(7)施工现场搭设的各种临时设施应当符合治安、消防的规定。
(8)接受公安机关及上级业务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及时整改反馈。
1.4、加强进场施工人员的政审工作,下列人员不批准进入本
工程项目
(1)被判缓刑、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假释、监外执行的犯罪人员,劳动教养监外执行人员。
(2)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的人员。
(3)对现实政策严重不满,有敌对情绪的人员。
(4)精神病人、呆傻人员、及其他不能保证自身安全的人员。
(5)其他有可能危害工程安全的人员。
展开阅读全文